学术投稿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零食消费状况

唐振闯;张倩;李荔;潘慧;甘倩;胡小琪

关键词:学生, 农村人口, 食品, 费用和收费
摘要:目的 分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零食的消费状况,为我国学生营养改善及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零食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各抽取2所小学和初中;从小学三年级以上及初中每个年级各随机抽取1~2个班,采用“学生调查表”收集所调查29 317名学生的零食消费品种、频率等情况.结果 79.7%的学生每天吃1次以上的零食,选择零食前3位依次为蔬菜水果(54.3%)、饼干面包(45.5%)和方便面(41.7%).30.9%的学生每天花2块钱及以上买零食,初中生(42.8%)高于小学生(22.0%),吃学校食堂供餐学生(34.7%)高于吃企业供餐学生(24.7%),寄宿生(46.0%)高于走读生(3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贫困地区学生零食消费现象普遍且不合理,应加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营养改善对策研究,提高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引导学生合理消费零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郑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

    目的 了解郑州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高校1 042名学生,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修订后终确定的问卷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郑州高校有24.86%(259/1042)的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知识,大学生科学健康观知晓率为64.68%(674/1 042);慢性病预防的知晓率为9.12% (95/1 042),安全与急救的知晓率为47.89% (499/1 042),基本医疗的知晓率为26.68%(278/1042).科学健康观与基本医疗男、女生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81,12.21,P值均<0.05);一、二年级学生的5类健康问题知晓率均高于三、四年级学生,其中科学健康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P<0.05);医学类大学生的健康问题知晓率高于文理科学生(x2值分别为42.24,40.85,19.22,52.59,40.95,P值均<0.01);生源地、所学专业和是否选修课是影响郑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的因素(P值均<0.05).结论 郑州高校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较高.应继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素养教育,特别是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慢性非传染疾病方面的知识培养.

    作者:孙凌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台州市中小学校洗手设施和学生洗手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中小学校洗手设施和学生洗手行为现状,为制定学校疾病防制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和自然观察法,观察和评价台州市18所中小学校使用的洗手设施、洗手产品、擦干手设施,以及1 026名学生和58名教职工不同洗手指征下的洗手行为.结果 38个观察点的水龙头均为手拧式,均未配备洗手产品和干手设施.1 084名学生与教职工各观察指征的总体洗手率为55.6%,学生洗手率(56.1%)与教职工洗手率(4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P=0.153);男生洗手率(48.5%)低于女生(63.3%) (x2 =23.05,P<0.01);城市学生洗手率(57.8%)高于农村学生(50.2%)(x2=6.97,P=0.004);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洗手率分别为23.5%,71.0%,81.3%,且随着学段的升高,洗手率越来越高(x2趋势=238.6,P<0.01).随着学段的升高,餐前洗手率越来越低(x趋势=18.4,P<0.01),便后洗手率越来越高(x2趋势=322.4,P<0.01),外出玩耍后回教室的洗手率越来越高(x2趋势=16.4,P=0.000).结论 台州市中小学校学生和教职工的洗手行为较差.应进一步加强学生个人卫生行为的宣传和教育,并加大对学校基础卫生设施的投入.

    作者:常玥;杨盛旭;胡雅飞;何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芬兰某市青春期女童血清C-反应蛋白体脂总量变化趋势及相关性

    目的 观察青春期前(即生长突增前期)至成年早期女童体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体脂总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两者是否具有循轨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96名芬兰于韦斯屈莱市及周边的9~13岁健康女孩进行为期7a追踪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女孩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其体脂含量.利用MLwin软件分别对女孩体内C-反应蛋白水平和体脂总量的总体变化趋势进行拟合.结果 青春期女孩体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体脂总量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C-反应蛋白水平随年龄增长依次为5.2,5.3,5.5,6.1 ng/mL,体脂总量随年龄增长依次为10.1,13.7,15.4,19.4 kg),且具有循轨特征,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2 =0.210,P<0.01).结论 在儿童期体脂含量较高的人,其成年后患代谢性相关疾病的风险可能较高.

    作者:温鑫菲;王人卫;冯国双;刘阳;程蜀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山东某地农村小学生家长不良亲职教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小学生家长不良亲职教育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为在农村地区家庭开展亲职教育项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对山东省某农村地区904名小学生家长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亲职教育方式、社会支持度、童年期受虐经历等方面的调查.结果 小学生家长过度反应平均得分为(15.61 ±6.91)分,敌意平均得分为(7.06±4.08)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童年期有躯体虐待经历、情感虐待经历,过度反应和敌意得分较高;孩子学习成绩越好家长过度反应和敌意得分则越低(P值均<0.05);家长社会支持度越高,过度反应得分越低,男生以及填表人为母亲的敌意得分更高(P值均<0.05).结论 亲职教育应将童年期有躯体/情感虐待经历的和社会支持度较低的家长作为重点干预人群.

    作者:冯亚男;陈晶琦;赵晓侠;金怡晨;刘成凤;于卜一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行为与近视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 比较正视和近视学龄儿童阅读行为的特征和差异,为探索阅读行为与近视发生的关联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某小学五年级的正视和近视学龄儿童各35名参加研究,分别对受试者进行眼健康检查以及阅读行为相关参数的测量.结果 近视儿童的阅读距离为(25.5±5.3)cm,正视儿童为(28.7±6.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5).近视儿童的相对阅读距离比正视儿童更近(t=-2.56,P<0.05).近视儿童相比正视儿童的头位角更大,分别为(29.9±12.1)°,(26.1±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的眼位角为(24.1±9.3)°,小于正视儿童的(28.3±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P>0.05).结论 学龄儿童的阅读距离普遍很近.近视儿童的阅读距离更近,头位角更大.

    作者:汪育文;卓佐跑;杨仙玲;保金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上海市长宁区初中生体育运动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对青少年体质水平重视程度的提高,各校对体育课设置频次及体育强度都有所提升,学生在校外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也日益增多,体育运动伤害发生频率随之增加[1-3].另外,学生在体育运动时自我保护意识较薄弱,预防和应对突发伤害的知识贫乏,对伤害的发生没有前瞻性和危机感[4].运动伤害一旦发生,不仅对身体造成损伤耽误学业,也给家庭及学校带来压力[5].为此,笔者在上海市长宁区随机选择2所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于运动伤害的知晓程度及导致运动伤害的个性行为危险因素,分析其中的可控环节,探讨合适的干预方法,为后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活动,减轻伤害给学生、家庭及学校造成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提供参考.

    作者:鲁嘉妮;徐建兴;吴金贵;周月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某独立学院大学生医疗保险满意度调查

    目的 探讨独立学院学生对医保的满意度,为更好地开展独立学院大学生医保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医疗保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404名某独立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 19.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独立学院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学生占83.4%,对各测项的满意度均介于3~3.75之间,属于基本满意的水平;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影响大学生医保的2个主要因子是门诊首诊医疗机构服务的评价因子(贡献率为35.834%)和大学生医保具体支付政策评价因子(贡献率为30.594%).结论 独立学院学生对大学生医保基本满意.医疗保障部门应从实际工作出发,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险参保率和满意度.

    作者:史琼;吴恒心;余志科;刘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负面评价恐惧感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比较

    负面评价恐惧也叫惧怕否定评价,是指对他人的评价担忧,为别人的否定评价感到苦恼,以及预期自己会遭到他人的否定评价[1].随着小学生逐渐习惯学校的环境,同伴关系在其心理卫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负面评价恐惧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国外Hartmann等[2]在以美国小学生为样本的研究中认为,在促进儿童进行更积极的生活方式时应该重点考虑高的负面评价恐惧(FNE)以及不断增长的体质量指数(BMI),而对儿童负面评价恐惧的干预有助于制止饮食失调的恶性发展[3].较高的负面评价恐惧能够导致青少年较高的冲动购买行为[4],中介怀疑行动对社交回避的影响[5].提示应尽早对小学生的负面评价恐惧获得水平进行确定并找到影响因素.

    作者:郑洪冰;梁腾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安阳市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制现状

    目的 了解安阳市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制管理现状,发现薄弱环节,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传染病防制策略的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安阳市4个区和2个县的112所机构,对被调查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传染病报告制度建立率为82.14%,晨检制度长期执行率为46.63%,因病缺勤登记制度长期执行率为50.00%,学生定期体检制度建立率为79.46%.接种证查验执行率为82.14%,按规定卫生室设置率为36.17%.结论 当前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制多环节存在不足.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进一步健全传染病预案体系建设,强化传染病执法力度,加强建立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

    作者:韩俊锋;孟巧玲;包红红;张栓虎;梁玉清;于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学校卫生在新型公共卫生体系建立中的作用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卫生是研究学生生长、发育、健康与教育和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育人科学,目的是通过研究、监测、保健服务、监督,了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的相互关系,发挥身心发育潜力,改善外界环境条件,减少和控制消极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适宜的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正常发育的目的,为成年期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生命质量.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学校卫生主要服务于大、中、小学生群体.

    作者:马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深圳市宝安区小学生伤害现状及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宝安区小学生伤害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评价伤害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制定小学生伤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宝安区20所小学5 834名学生进行伤害现况调查,其中抽取8所小学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生活技能干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宝安区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5.00%,伤害类型主要是摔伤、扭伤和撞伤,分别占39.20%,14.37%,12.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年级、男生、不良健康行为、校外游荡、父母离婚等是伤害行为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生活技能干预分别使伤害发生率降低了4.51,4.67,7.80百分点.结论 宝安区小学生伤害问题发生普遍,建立以健康教育为基础,行为干预和生活技能干预为强化的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小学生伤害的发生.

    作者:孙群露;高飞;刘晓峰;刘俊;邱燚;张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缺勤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缺勤状况,为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提基础数据.方法 从我国699个“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监测县中,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每县各随机抽取20% ~ 30%的小学和初中作为监测学校,在3-6月和9-12月,以“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生出勤表上报各监测学校每个学习日学生出勤和缺勤人数,以“人日”为单位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调查小学及初中13 970所,监测学校学生缺勤率为27.1‰,其中事假和病假缺勤率分别为13.7‰,12.9‰.初中生缺勤率(38.0‰)高于小学生(21.8‰),县城学校学生(31.9‰)高于农村(25.9‰)和乡镇学校学生(27.4‰),食堂供餐学校学生(30.7‰)高于企业供餐(24.3‰)及混合供餐学校学生(25.1‰),在校生≤100人的学校(28.4‰)和>500人的学校学生缺勤率(29.6‰)高于100~500人学校学生缺勤率(22.6‰)(x2值分别为3 989 987,2.776× 107,2 505 572,P值均<0.01);6月学生事假缺勤率(20.2‰)及12月学生病假缺勤率(16.2‰)高于其他月份(x2值分别为9.7× 108,9.711×107,P值均<0.01).结论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事假缺勤率与病假缺勤率相当,不同学段、供餐模式及学校地理位置的学生缺勤率有所不同.

    作者:徐海泉;李荔;甘倩;张帆;潘慧;张倩;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沈阳市于洪区中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青少年伤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伤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沈阳市于洪区抽取3 477名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过去1 a共有1 051名中学生发生伤害行为,报告率为30.2%.扭伤(18.6%)、跌落伤(12.0%)和切割伤(8.6%)是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常见类型.伤害检出率男生(34.3%)高于女生(26.8%),初中生(36.2%)高于高中生(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958,48.386,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生、男生、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以及睡眠障碍是中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28,1.981,1.501,1.436,1.461,P值均<0.01).结论 中学生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应针对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张海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太原市中小学生1995与2010年体格发育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太原市中小学生1995-2010年体格发育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为科学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太原市1995-2010年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发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5 a来,太原市中小学生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的身高和体重平均增长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为3.49 cm和6.4 kg,4.45 cm和5.0 kg,2.28 cm和3.2 kg,2.51 cm和3.6 kg;乡村男女学生身高平均增幅和增长速度大于城市男女生,身高的城乡差异逐渐缩小;体质量指数(BMI)高百分位数逐年增加,2010年与1995年比较,第90百分位数(P90)增长了1.93 kg/m2,第95百分位数(P95)增长了2.65 kg/m2,第97百分位数(P97)增长了3.01 kg/m2,城市学生BMI高百分位数大于乡村,男生大于女生;女生身高大发育年龄及男女生性发育提前,城市学生成年身高增长不明显.结论 太原市学生生长发育长期趋势仍在继续,性发育的提前、改善青春期的营养和青少儿的肥胖将成为今后学校卫生工作关注的重点.

    作者:朱文华;王晓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知识状况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地区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状况,为我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50个重点监测县,每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混合供餐等3种供餐模式,每种模式各随机抽取2所小学和初中学校,从小学三年级以上及初中每个年级中各随机抽取1~2个班.达到每个年级40人左右,男、女生基本各半,共29 317名.采用自填“学生调查表”,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和营养知识相关信息.结果 学生营养知识平均(3.6±1.7)分,初中生(3.9±1.7)高于小学生(3.3±1.7))(t值分别为-4.69,-29.37,P值均<0.01),乡镇学校学生(3.6±1.7)及县城学校学生(3.6±1.6)高于农村学校学生(3.3±1.7)(t=48.57,P值均<0.01).各知识点知晓率为21.5%~51.4%.以对健康的理解(59.5%)和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来源(59.5%)的知晓率较高,对促进长个子的营养素知晓率低(21.5%),初中生知晓率要高于小学生.学生营养知识来源途径以课本(56.7%)和校园宣传或课堂教学(54.9%)为主.结论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较低,营养知识来源途径仍以学校传播为主.应积极利用校园资源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

    作者:徐海泉;张倩;甘倩;李荔;张帆;潘慧;胡小琪;马冠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上海民工小学自供午餐营养素供给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民工小学自供营养午餐营养素供给状况,为改善民工子女膳食营养供给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上海市2个区县约50%的民工小学作为研究对象,用食物称重记账法进行膳食调查.结果 民工小学自供午餐的能量、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平均供给量均低于标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1,47.68,5.42,5.35,6.48,21.15,P值均<0.01).所有学校钙供给量都低于标准的60%;维生素A和维生素B2供给量低于标准60%的学校比例分别为66.7%和87.5%.所有学校均未提供奶类;91.6%的学校大豆及豆制品的供给比例低于标准值的60%;动物性食品的供给量普遍偏多,91.6%的学校供给量超过了标准值.结论 上海民工学校供给的午餐膳食结构不合理,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严重.应增加奶类、大豆及豆制品和绿色蔬菜的供给量,适当减少肉类的供给,并加强针对学校和家长的健康教育.

    作者:汪正园;宋峻;高红梅;郑晶泉;黄翠花;臧嘉捷;周静哲;邹淑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江苏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抽取江苏省某大学大一至大三913名学生为对象,调查其手机使用情况,并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其睡眠质量.结果 913名在校大学生的PSQI平均得分为(5.62 ±2.33)分,大学生手机使用年限越长,睡眠质量越差,手机使用年限>3 a者的睡眠障碍率达22%.每天使用手机的社交通讯软件、看视频节目的时间>60 min的学生睡眠障碍率分别为54.5%和21.3%,高于<10 min组的13%和13.7%(P值均<0.05).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越长,睡眠质量越差;每天熄灯后使用时间>60 min组的学生睡眠障碍率为30.2%,明显高于<10 min的10.4%(P<0.05).但未发现每天使用手机的基础功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论 过度使用手机会降低睡眠质量,引发睡眠障碍.应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倡导合理使用手机,以有效改善在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作者:沈愁;戴静;周逸;盛祺;王战;蔡思洁;华亚芳;许岩;陆荣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受体基因多态性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

    目的 探讨5-HTTLPR、5-HT2A受体基因(5-HTR2A)T102C多态性和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儿童基因学科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数据.方法 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包头市某小学974名小学生的5-HTTLPR、5-HTR2A的T102C多态性及DβH5'侧翼区-1021C/T多态性,采用t检验分析3种基因多态性对ADHD相关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 在冲动多动的得分上,5-HTTLPR的LL基因型的得分高于SS/SL基因型(P=0.007),在焦虑的得分上SS/SL基因型的得分高于LL基因型的得分(P=0.010);在品行问题、焦虑、多动指数的得分上,5-HTR2A的TC/CC基因型均高于TT基因型(P值均<0.05);DβH5'侧翼区的CC与CT/TT基因型在行为问题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遗传因素可能影响ADHD儿童的行为问题表现.

    作者:关明杰;候雪;郝金奇;吴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广东省2012年中小学生医院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广东省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为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学生伤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广东省7个市县抽取19家医院作为哨点医院,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因伤害首次到哨点监测医院就诊的6~18岁中小学生.结果 2012年广东省中小学生发生伤害患者共计17 923例,男女性别比为2.36∶1.伤害发生的原因前5位依次为跌倒/坠落(8 951例)、动物伤(3 144例)、道路交通伤害(2 294例)、钝器伤(1 546例)、刀/锐器伤(1 287例),分别占总伤害的49.94%,17.54%,12.80%,8.63%,7.18%.伤害发生地点前3位依次为家中(5 398例)、学校与公共场所(5 083例)、公路/街道(3 556例),分别占总伤害构成的30.12%,28.36%,19.84%.前3位伤害发生时活动依次为休闲活动(68.17%)、体育活动(11.50%)、驾乘交通工具(10.23%).伤害以非故意(96.12%)为主.伤害部位以上肢为主,占34.50%;87.21%的伤害患者为轻度损伤;90%以上的伤害病例就诊后回家.5月、7-10月伤害发生较多,占全年的37.88%.每天发生伤害患者数以16:00-20:00较多,占43.30%.结论 广东省学生伤害不容忽视,重点应放在跌倒/坠落和动物伤的预防与控制.

    作者:梁大艳;徐浩锋;孟瑞琳;夏亮;许燕君;许晓君;宋秀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乌鲁木齐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中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维吾尔族中学生合理膳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乌鲁木齐市7个区各随机选取1所少数民族学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每所学校初中和高中各年级选取1个少数民族班级,共对42个班级的1 596名维吾尔族中学生进行膳食回顾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维吾尔族初中生每天食物的摄入量为1 293.95 g,高中生为2 652.1 g.初中男、女生比较,除视黄醇和烟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他能量及营养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中男、女生相比,除烟酸、铁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生能量摄入充足者占44.2%,蛋白质为58.8%;高中生能量摄入充足者占36.8%,蛋白质为56.8%.结论 应调整维吾尔族中学生的膳食结构,积极改善维吾尔族中学生的营养状况.

    作者:吴劼;李卫民;祖母拉提·阿布都热依木;米热古丽;帕尔哈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