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兰
目的 采用LMS法拟合北京市6~18岁儿童青少年体脂率百分位数参考值曲线,为进一步制订儿童青少年体脂率肥胖判定标准及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北京地区抽取7 435名6~18岁儿童青少年,采用生物电阻抗方法(BIA,Inbody230)对北京市7 435名6~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成分测定,应用LMS chartmaker软件分别拟合男女生体脂率随年龄变化的百分位数曲线图.以P3,P10,P15,P20,P25,P50,P75,P80,P85,P90,P97作为参考曲线.结果 6~12岁儿童青少年在相同年龄段内男女生体脂率性别差异较小,但13~18岁男女生体脂率存在性别差异(P值均<0.01).百分位数曲线显示,6~11岁男生体脂率随年龄缓慢增长,11 ~ 15岁明显下降,15岁以后保持平稳状态,而女生体脂率在6~18岁呈现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增长的趋势.结论 用LMS方法构建的体脂率百分位数曲线可正确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普及LMS方法对于制订与健康体质相关的儿童青少年百分位数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娟;杨柳;张楠;庄程;孔振兴;张一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城市中小学生及家长食品营养标签知晓和使用情况,为推动国家食品营养标签健康教育行动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沈阳、广州、武汉、成都4城市11 394名学生和13 554名家长进行食品营养标签知晓和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学生、家长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分别是86.6%,79.4%,全部答对必须标示的能量和核心营养素的比例分别仅为11.7%,8.8%,其中钠的知晓率均低(分别为38.6%,37.4%).仅有14.6%的学生和15.0%的家长会经常使用食品营养标签选购食物.不同地区、性别、学段学生对营养标签的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9.846,35.141,41.917,P值均<0.01).不同地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水平的家长对营养标签的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6.815,117.708,23.162,17.836,113.729,P值均<0.05).家长对食品营养标签、必须标示的能量和核心营养素知晓率高的学生营养标签知晓率高(x2值分别为351.048,36.865,P值均<0.01),家长使用食品营养标签选购食物率高的学生食品营养标签使用率高(x2=276.326,P<0.01).结论 城市学生、家长对于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较高,但对食品营养标签具体标示的内容知晓率和使用率低.需继续加大食品营养标签的宣传力度,并提高家长营养素养和营养教育能力.
作者:宫伟彦;郭海军;宋超;袁帆;李晓辉;刘伟佳;吴晓旻;栾德春;刘爱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日、韩3国高中生负性情绪现状,为指导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通过运用2010年中、日、韩3国高中生调查数据,比较分析3国高中生的负性情绪.结果 在抑郁情绪方面,中国(2.14±0.81)和日本(2.21±0.96)高中生均高于韩国(1.93±0.72)高中生(P值均<0.05);3国男女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本和韩国高中生女生高于男生,而中国高中生则男生高于女生.焦虑情绪方面,中国(1.86±0.70)和日本(1.80±0.78)高中生高于韩国(1.54±0.63)高中生(P值均<0.05),且均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敌意情绪方面,中国(1.72±0.74)和日本(1.79±0.82)高中生高于韩国(1.43±0.61)高中生(P值均<0.05).总负性情绪方面,中国(1.91±0.63)和日本(1.95±0.74)高中生高于韩国(1.65±0.56)高中生(P值均<0.05);日本和韩国存在性别差异(t值分别为-4.71,-11.46,P值均<0.05).结论 中国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日本相当,差于韩国高中生.应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和调整心理问题.
作者:车旭升;王一君;Jong Hwanchoi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为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1]提出,中央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专门安排食堂建设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进行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 d计算),并向国家试点地区适当倾斜,试点地区和学校要在营养食谱、原料供应、供餐模式、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为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积累经验.
作者:黄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由于留学生身处不同文化、生活、学习环境,身心必受其影响[1-6].质性研究(qualitative study)又称定性研究,能获得研究对象深层次想法、信念、感受和价值观等,收集研究对象的态度、行为及心理等信息,对定量研究结果做出深入解释,两种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7-8].本研究通过定性定量方法,了解海外留学生在中国这一新环境中的压力现状,从文化、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探索其压力来源和影响因素,为学校留学生教育与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王铁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肥胖青少年身体锻炼行为阶段改变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肥胖青少年制定运动锻炼干预策略及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筛选盐城市11~18岁中小学生中肥胖青少年268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所处的运动行为阶段,采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 肥胖青少年前意向阶段占33.96%,意向阶段25.00%,准备阶段21.27%,行动阶段15.67%,维持阶段4.10%.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生活环境各维度得分分别为(141.53±6.24)、(32.03±2.42)、(43.52±2.46)、(45.27±2.54)、(18.62±2.26)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维度及总分在不同行为阶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5.408,134.542,113.163,P值均<0.05);秩和相关分析显示,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与运动锻炼的阶段行为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3,0.654,0.704,P值均<0.05).结论 不同运动行为阶段肥胖青少年的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心理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明显改善肥胖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作者:顾娟;张学艳;周文君;吴欣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2004年1月1日我国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网络直报,极大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的敏感性和报告的及时性,结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中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分级标准的明确规定,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出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实际强度.近年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显示,学校传染病事件多发成了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河南省安阳市近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状况,为制订和调整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对安阳市网络监测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韩俊锋;孟巧玲;包红红;梁玉清;于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3-2013年学龄前儿童气管异物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预防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3-2013年气管异物患者资料,采用病案分析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年份、年龄以及城乡学龄前儿童气管异物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样本1 118例,其中男童734例(65.65%),女童384例(34.35%),男童发生气管异物的例数高于女童(x2=109.57,P<0.01);城市学龄前儿童190例(17.05%),县乡928例(82.95%) (x2=487.16,P<0.01).气管异物主要发生在3岁及以下儿童(914例,81.76%),高于3岁以上儿童(x2=768.12,P<0.01).异物种类主要为瓜子(55.73%)和花生(27.86%).自2007年以来,蚌埠市学龄前儿童气管异物发生呈逐年下降趋势(x2=145.78,P<0.01).结论 蚌埠市学龄前儿童气管异物发生情况呈逐年下降趋势,男童、3岁以下儿童和农村儿童是避免气管异物发生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作者:张小磊;王辅之;王文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贵阳市属中学学生视力不良10 a动态变化情况,为预防控制学生视力不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贵阳市属中学学生2002-2011年视力不良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贵阳市中学生2002-2011年视力不良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x2趋势=3 597.694,P<0.01),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总体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各年份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男生(P值均<0.01);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总体呈升高趋势(x2趋势=4 042.827,P<0.01).结论 贵阳市属中学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总体呈逐年升高趋势.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静;钟超;邓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12-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密切接触者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例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信息及病原学检测结果,结合托幼机构消毒隔离效果监测进行分析.结果 485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中手足口病毒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15.05%,其中以6月份阳性率高(31.11%);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比例为1.4∶1;阳性标本中CoxA16、EV71、肠道病毒未分型构成比分别为24.66%,20.55%,54.79%.儿童和老师手卫生不合格(OR=5.438)、物体表面消毒效果不合格(OR=4.253)均为肠道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密切接触者肠道病毒感染率较高.需加强手足口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和宣传教育,普及正确洗手方法,切实落实消毒隔离措施,以减少续发病例和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
作者:孙景異;崔海洋;曲倩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普遍做法和重要内容[1-2].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是过去20 a中用于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中常见的心理量表[3-5].该量表具有涵盖的心理症状较多、信息量大、操作简单、筛选迅速等优点.然而,许多研究者发现UPI量表应用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作者:苏斌原;张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体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行为抑制功能及其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为儿童超重肥胖发生机制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行为抑制的经典实验心理方法“停止信号任务(Stop Signal Task,SST)”范式及其变式,对体重超重小学四、五年级学生(超重组,23例)和正常体重儿童(对照组,40例)的行为抑制能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在经典SST中,超重组中性图片任务的停止任务反应时(SSRT中性)(458.24 ms)及抑制失败率[P(r/s)中性](64.22%)均高于对照组的SSRT中性(382.07 ms)及P(r/s)中性(47.98%)(t值分别为2.799,3.714,P值均<0.05).在SST变式中,超重组在食物图片任务或物件图片任务中的SSRT(406.20 ms,352.36 ms)和食物图片任务的P(r/s) (65.57%)均高于对照组的SSRT(289.34 ms,286.86 ms)及食物图片任务P(r/s) (46.20%).超重组在食物图片任务的SSRT和P(r/s)均高于其在物件图片任务的SSRT和P(r/s) (P<0.05),对照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SSRT中性、SSRT物件、SSRT食物、P(r/s)中性、P(r/s)物件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7,0.308,0.436,0.489,0.485,P值均<0.05).结论 超重儿童的行为抑制功能较正常体重儿童差,超重儿童面对食物刺激时行为抑制功能水平更低.行为抑制功能水平与BMI存在负相关.
作者:叶晓芳;肖启蓬;陈亚军;杨文翰;朱艳娜;金宇;静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学生的饮食行为情况,以便为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重庆市6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共1 291名中学生进行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中学生饮食行为百分制得分为(74.4±8.9)分.分别有72.3%,58.0%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能坚持每天吃早餐;平均每天约45%的学生选择去西式快餐店、路边小摊等地就餐;米面、蔬菜、荤菜等日常食物的选择频率较低,每天食用的中学生比例均在80%以下;各种零食的选择频率较高,选择每周至少吃5~6次的学生比例均高达50%.结论 中学生饮食行为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高中生.有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中学生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作者:宋泰霞;向泽鑫;田考聪;张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坐姿矫正器对改善小学生读写姿势的效果,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市主城区2所小学的一~三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随机分为重点干预组和普通干预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近视相关因素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重点干预组读写时胸离桌沿得分为(2.68±0.75)分,读写时眼距书本距离得分(2.76±0.76)分,均小于普通干预组的(2.76±0.77,2.85±0.74)分,其中读写时眼距书本距离得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0,P<0.05);干预后重点干预组读写时胸离桌沿得分(2.87±0.76)和读写时眼距书本得分(2.97±0.78)均大于普通干预组的(2.81±0.78,2.89±0.7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后比较,重点干预组和普通干预组读写姿势2个条目得分均上升,且重点干预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18,-4.116,P值均<0.05).结论 使用坐姿矫正器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姿势.
作者:龙培培;何爱华;陈佳旭;王玉廷;窦义蓉;王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生态移民初中生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的关系以及文化融入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为生态移民初中生教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和文化融入问卷对宁夏贺兰443名生态移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生态移民初中生移民认同得分(4.75±0.78)高于老家认同(37.4±0.82),学校喜欢得分(3.17±1.01)高于学校回避(2.72±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22,5.84,P值均<0.01);生态移民初中生学校喜欢与社会支持和移民认同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0.25,P值均<0.01),与老家认同呈负相关(r=-0.11,P<0.05);学校回避与社会支持和移民认同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0.19,P值均<0.01),与老家认同呈正相关(r=0.21,P<0.01);移民认同和老家认同分别对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关系具有增强和减缓作用(β值分别为0.55,-0.41).结论 生态移民初中生文化融入和学校适应状况整体良好,文化融入对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丁凤琴;景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宁夏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体格发育的关系,为探讨防治视力不良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年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宁夏银川市和吴忠市8~17岁中小学生9 784名,调查其视力状况、体格发育水平.结果 8~ 17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2.9%,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7.9%,女生为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208,P=0.000).16~17岁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84.1%),14~ 15岁年龄组次之(75.9%).视力正常组与视力不良组比较,10~15岁男生视力不良组身高高于视力正常组,10~13岁女生视力不良组身高高于视力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围均值12~15岁男、女学生视力不良组大于视力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5岁男、女学生BMI值视力不良组大于视力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体格发育速度较快,但视力不良的快速上升也不容忽视.应加强学校的近视防控工作.
作者:吴婉君;赵芮;吴文军;田彦军;赵海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普陀区水痘聚集性疫情中突破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控制水痘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2012年上海市普陀区学校及幼托机构中水痘聚集性疫情及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 457人,其中原发病例871例(53.2%),突破病例586例(35.8%);2008-2012年突破病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6.0%,27.8%,38.8%,47.9%及53.8%.水痘突破病例出现发热及疱疹症状的比例均低于原发病例(x2值分别为62.014,39.681,P值均<0.01).突破病例主要集中于水痘疫苗接种后4~8a,其中接种后第4年突破病例比例高(16.9%);接种后0~2a,3~5a,6~8a,9a及以上发生水痘突破病例出现发热症状的比例分别为18.8%,19.0%,26.5%及41.1%,出现疱疹症状的比例分别为53.1%,70.3%,80.7%和82.2%.结论 2008-2012年普陀区水痘聚集性疫情中突破病例比例呈上升趋势,突破病例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疫苗接种时间有相关性.建议尽快开展水痘疫苗两针法免疫.
作者:邵晓丹;蒋丽丽;彭臻;陈佳婧;杨志强;应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儿童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素质,也是国家人才战略强国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得到明显改善,多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及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超重肥胖检出率大幅上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体质健康不达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社会情绪能力差等.
作者:马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依恋与养育状况的关系,为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安徽省蚌埠地区和宿州地区分层随机整群抽取5所乡镇中心小学四~六年级学生,共调查1 026名学生,其中非留守儿童415名、留守儿童611名(包括母亲单方打工者27名、父亲单方打工者245名和父母均打工者339名).问卷内容包括养育状况与亲子依恋量表.结果 母亲依恋及其维度和父亲信赖维度得分均为父母均打工留守儿童低于非留守儿童(P值均<0.05),而父母单方打工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亲子依恋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父母均打工留守儿童养育状况与亲子依恋的关系分析显示,母亲联系频率、母亲探望频率、父亲探望频率、犯错误时父亲态度、看护人与儿童聊天的频率以及家庭经济状况与亲子依恋有关;其中看护人与儿童聊天的频率与父母依恋及其维度均呈正相关,而家庭经济状况仅与父亲亲近程度有关(P值均<0.05).结论 父母均打工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依恋安全性较低.改善养育状况,如增加父母与儿童的联系探望频率等有助于促进安全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
作者:杜文军;刘馨宇;张建明;牛欣;付连国;姚荣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压力性生活事件问卷、Barratt冲动量表(BIS)、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分层整群从郑州市、平顶山市4所高校抽取1 49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7.6%,男生(9.2%)高于女生(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4,P<0.01).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意念间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0.47,P值均<0.01).冲动性人格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β直接=0.21,β间接=0.20,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可以通过其冲动性人格影响自杀意念.对于冲动性较高的大学生可以从认知、行为等方面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作者:李永占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