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梁军;文国颖;张海青
目的 了解实施口腔健康促进措施对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干预技术、制定儿童口腔健康促进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以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宁夏省抽取开展学校口腔健康促进措施的城市小学4所,整群抽取全体五年级在校学生作为项目组(562名);以同样方法抽取未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措施的城市小学4所,整群抽取全体五年级在校学生作为对照组(480名).结果 在口腔健康知识方面,项目组小学生对龋齿的正确认知率(37.01%)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对于“刷牙出血要咨询医生”的认知,项目组为89.01%,对照组为53.75%.在口腔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43.24%的项目组小学生能做到睡前从不吃甜食,对照组仅为12.50%;78.04%的项目组小学生能做到早、晚各刷一次牙,对照组为42.50%.在口腔卫生服务利用方面,55.31%的项目组小学生实施了窝沟封闭,对照组为17.72%;过去1a中接受口腔定期检查的比例,项目组为28.38%,对照组仅为10.87%.结论 接受口腔健康促进措施的小学生在口腔健康知识、行为、正确就医方面均高于未接受过的学生.应开展以学校为阵地、以口腔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结合口腔疾病预防、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口腔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白玥;江虹;曲美霞;余永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北京某区中小学校领导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活性水平,为制定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某区2010年参加健康体检的121名中小学领导的体检资料,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活性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活性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浆肾素、醛固酮活性浓度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校领导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活性水平对高血压病的影响不显著.高血压病治疗时需采取联合措施.
作者:邬盛鑫;张卫光;尹丽君;甘丽平;胡建光;方新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运动性猝死是运动医学领域所面临的严重医学问题之一[1].近年来,有关学生运动性猝死的报道不断增多,特别是从2012年9月以来发生的多起学生运动性猝死事件,给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运动性猝死的广泛关注和讨论[2].本文就近年来我国发生的25例学生运动性猝死的特点进行分析,为预防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发生及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作者:董玉福;张文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与其他的心理过程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1].情绪可以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2个基本类别:正性情绪(积极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2];负性情绪(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们心理上所造成负面影响,引起的一些情志波动,从而导致体内气机紊乱[3].已有研究表明,情绪对个体的学习、记忆、决策等认知活动及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1,4].严重的焦虑、恐惧和抑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5-7];体验到较多负性情绪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较低[8].
作者:李丽菊;施灿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SIOS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我国东南和西南地区1 5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路径分析方法评估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7.4%,东南地区略高于西南地区大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大三年级高于其他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各维度均与自杀意念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0.628,P<0.01),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0.761,P<0.01),社会支持通过心理韧性对自杀意念产生间接效应(Beta=0.478,P<0.01).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通过心理韧性减轻自杀意念的形成,大学生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作者:韩黎;张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歧视现状及其可能影响因素,为降低艾滋病歧视、预防艾滋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高校678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问题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非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得分在不同年级、生源地、专业大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处境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预防知识得分与其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处境理解与其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呈正相关(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源地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处境的理解是影响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态度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应加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歧视及其危害的认知和了解,以减少艾滋病歧视现象.
作者:黎永锋;马绍斌;范存欣;周薇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幸福感指数与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关系,为管理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S)、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对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积极应对方式及幸福感指数与大学生心理资本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积极应对方式、幸福感指数、母亲情感温暖正向预测大学生心理资本(R2 =0.221,P<0.01).积极应对方式、幸福感指数分别在母亲情感温暖与大学生心理资本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母亲情感温暖不仅对心理资本有直接预测作用,还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幸福感指数起间接预测作用.
作者:李艳;何畏;张贤;郭巧红;马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大学生紧急避孕知识、行为和态度的现状,为开展在校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宁夏2所本科院校的一~四年级本科生,采取现场自填问卷形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225名(71.4%)大学生听说过紧急避孕,其中只有253名(20.6%)知道紧急避孕的具体方法;52.6%(892名)的学生认为需要得到紧急避孕相关知识,64.6%(1 095名)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广泛开展紧急避孕方面的宣传教育;学生获得紧急避孕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籍杂志(50.4%)、广播电视(34.7%)、网络(43.7%)等,58.2%的学生认为开展紧急避孕相关宣教的好形式是学校开设青春期健康教育课堂,其次为讲座(41.0%).结论 宁夏地区大学生紧急避孕知识欠缺,对紧急避孕的相关知识信息等服务具有很大需求.
作者:邱红燕;刘兰;李宏宇;罗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水是人体中含量多的、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儿童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渴觉机制尚未发育成熟[1],饮水不足或过量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智力发育以及行为活动表现、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如警觉性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疲倦、头痛等)[2].充足饮水是保持每天充沛体力、脑力和健康状态的基础[3],适量水摄入对儿童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该文将水对儿童少年的重要性及国内外关于儿童饮水的研究将综述如下.
作者:阮青;王晓君;张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城乡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为制定儿童肥胖防治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上海市嘉定区4所学校二至四年级小学生2 892名进行体质监测,同时进行营养知识、行为及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嘉定区城区、乡村小学生肥胖率分别为16.85%,16.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乡村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城区小学生(P<0.05),不吃早餐、喝汽水饮料、吃甜食的比例均高于城区小学生(P值均<0.05).乡村小学生及家长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意愿的比例明显低于城区小学生(P值均<0.05).结论 上海市嘉定区小学生超重率较高,合理营养知识与行为较为缺乏.应加强乡村小学生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生活方式.
作者:张琴;董玉婷;孙思飞;袁红;张福东;张一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南通市大学生非故意伤害行为(骑车步行游泳相关行为)现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通大学、南通职业大学和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校共1 62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骑车违规、步行违规和去不安全场所游泳3个方面.结果 南通市大学生非故意伤害行为中,步行不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的行为发生率高,占67.92%,男生多于女生(P=0.001);其次为骑车带人发生率为42.07%,男生(47.86%)明显高于女生(37.18%)(P<0.01);再次为骑车逆行(13.81%),且随年级增高逐渐增多(P=0.005).其他行为的发生率较低(不到10%).结论 南通市大学生骑车步行游泳危险行为在校园内屡有发生,对安全存在潜在危害.学校、家庭、社会应充分重视,共同预防控制和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作者:朱奇;朱湘竹;赫娜;徐媛媛;李金;李凤贝;叶长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体育运动对儿童统合能力的正向干预效果,为探寻改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有效手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唐山市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感觉统合失调状况筛查后,分为实验组(177人)和对照组(176人).实验组在感觉统合训练中有组织、有计划地渗透儿童体育活动,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感觉统合训练.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人数均少于干预前(P值均<0.01);干预后,实验组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总分、触觉过分防御和本体感不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409,-4.889,-2.301,P值均<0.01).结论 体育运动干预能够增强小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
作者:蔡继云;杨绍清;刘玉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AD)患病率为5.7%[1],共病率达42.9%[2],常与学业失败、物质滥用等问题相关[3].各国AD指南指出,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均为AD一线治疗方法,但药物有嗜睡、乏力等副作用,应用受到限制;因此,CBT在儿童青少年AD中起重要作用.CBT由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整合而成,近20多年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4].研究发现,CBT对儿童青少年AD治疗有效率为64.6%[5].但目前从事CBT治疗人员缺乏,又因AD发病与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相关,使得CBT在AD中应用向多元化发展,由个别逐渐走向团体、家庭及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形式.
作者:刘文敬;程文红;师典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肥胖与艾滋病、吸毒、酗酒并列为世界四大医学社会问题,并成为当今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目前全球儿童超重率接近10%,肥胖率为2%~3%;欧美发达国家儿童超重率高达20%~30%,肥胖率为5%~ 15%[2].2010年中国7~22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继续增加,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81%,9.92%,10.79%,8.03%[3].为了解近10 a来泰安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展趋势,笔者对1999-2010年泰安市儿童体检资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钦凤;范华;赵爱华;李学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有文献报道显示,近几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比重较大,且容易引发媒体关注和风险信任危机[2-4].为了解内蒙古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进一步做好学校公共卫生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笔者分析了内蒙古2010-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姜晓峰;郭卫东;宋壮志;初迪;宋健;金化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行为以及获取知识的途径,为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18个区县40所小学4 052名小学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行为以及知识获取途径的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36.0%~90.6%之间,平均为65.7%;城区学生大部分题目知晓率高于郊区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传染病相关行为方面,“从来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的学生比例为70.1%.吃东西前、上完厕所后、外出回家后,能做到每次都洗手的比例分别为73.1%,77.0%和62.8%;能够选择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液洗的比例为65.9%;在3种情况下均能做到每次都洗手且能用正确方法洗的比例仅为35.9%.小学生获得传染病知识的前3位途径分别为家长、教师和医生;喜欢获得传染病知识的前3位途径为观看电视节目、课堂教学和观看多媒体录像.结论 北京市小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待提高,与传染病相关的部分行为也需加强教育.学校教育是小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佳途径.
作者:郭欣;刘亨辉;赵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龙岩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性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性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龙岩市3所中职学校学生采取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共调查学生928名,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8%的学生在进人中等职业学校前未接受过性教育,学生对性卫生、性安全等性健康知识认知程度较低,女生尤为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学生性态度较为开放,但对性行为带来的危害认知不足,对接受学校性教育的主动性不高.学生中牵手、拥抱、接吻现象较为普遍,性行为发生率为9.4%,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中职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主要以自主学习书报和查看网络、电视、广播为主;遇到性困扰时,多数学生倾向于向朋友求助.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性健康知识的认知、态度、行为等均存在问题,男生和农村女生是教育的重点.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实施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尤其应加强农村学生的教育.
作者:周清;邱鹏芳;张俊;钟国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患病特征及疾病谱的变化趋势,为开展高校学生常见性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7年1月-2011年12月对大学生在校医院就诊病例逐例登记,按病种、年级、月份进行计数统计分析.结果 5a间在校大学生每年总就诊病例数变化不大,女生就诊病例数高于男生;患病病种按病例构成比从高到低分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胃肠炎、外伤、皮肤过敏、维生素B缺乏、沙眼、龋齿及牙周炎、真菌感染(癣)、月经不调和痛经、皮肤感染等.按每年各月份病例构成比从高到低是11,12,10,9,3,4,5,6月.结论 秋冬交际和新入学大学生因病就诊率较高,主要疾病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
作者:黄志英;周维俊;黄沛;张曦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学业拖延现状及其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为改善青少年学业拖延行为和维护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安徽和江苏5所重点或普通中学的737名在校中学生进行学业拖延和时间管理倾向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时间价值感(t=-2.29,P<0.05)、时间监控感(t=-3.12,P<0.01)得分低于女生,学业拖延得分男生高于女生(t=1.88,P=0.06);学业拖延在不同年级(F=21.24,P<0.01)、不同学业成绩(F=46.08,P<0.01)学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业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0.59,P值均<0.01),时间效能感(β=-0.44,t=-11.80,P<0.01)、时间监控感(β=-0.18,t=-5.49,P<0.01)及时间价值感(β=-0.12,t=-3.46,P<0.01)对学业拖延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中学生学业拖延状况与时间管理倾向呈统计学相关,改变时间管理有助于学生学业拖延现象的改善.
作者:雷家萍;鲁媛;濮梅;曹佃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脊柱周围肌力及其对称性,为指导青少年合理进行肌肉力量练习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Back-check 600等长肌力测试仪,对北京市某中学188名12~15岁健康初中学生进行脊柱周围肌肉力量评估,并分析成对肌力的对称性.结果 除左侧肩外展肌力和右侧髋外展肌力外,其余部位肌力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各部位成对肌力差异程度分析显示,男生成对肌力平均差异度在13.0%~75.4%之间,女生平均差异度在14.7%~71.2%之间,躯干屈伸肌力和颈部屈伸肌力差异较大;多数对称部位肌力差异率在20%以下,但差异率在20%以上的仍有相当高的比例,尤以男生肩外展肌力、伸髋肌力和女生髋内收肌力左右差异幅度大的比例较高.结论 青少年脊柱周围肌力对称性差的比例较高.建议加强青少年身体姿势教育,选择有利于动员机体全面锻炼的体育项目.
作者:李红娟;刘敏;薛艳秋;蒋哲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