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李梦园;杨俊敏;毕存箭
目的 了解雅安市芦山震后灾区学生急性应激心理反应及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变化情况,为开展灾后心理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芦山地震灾区6所学校60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进行调查,并对心理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所占比例较高(82.92%,71.55%,61.30%,64.83%,64.77%).干预前,男、女生SCL-90各因子除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精神病性外(P值均>0.05),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后男、女生SCL-90各因子及SDS、SAS得分均有下降(P值均<0.01),女生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男生.结论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是灾区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在促进灾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明显效果.
作者:张晓茹;成云;杨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儿童肥胖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之一[1-2].近40 a来,儿童肥胖以发达国家为首正在向全球范围蔓延.据WHO估计,2010年约有4 3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其中发达国家占800万,发展中国家高达3 500万[2].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先后经历了5个阶段[3],但自2000年进入快速流行期后,在极低的基数上成倍增长[4].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4.5%,肥胖率为2.1%[4].基于儿童肥胖的严峻形势,国内外诸多学者都着力于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和干预模式的研究,现就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向芳;邵万宽;吴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由蚊虫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侵犯15岁以下的儿童[1],且病情重,病死率高,部分病例恢复后有神经系统后遗症[2].为了解乙脑流行规律,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仙居县于2005-2012年对中、小学生乙脑抗体进行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意坚;吴灵芝;应永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干预效果,为预防结核病暴发流行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三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对天津市8所中学2 400名中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评价干预前后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中学生对肺结核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可疑症状、预防措施和免费政策等核心信息知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75.3%,69.1%,71.4%,37.3%和41.1%提高到92.8%,85.8%,85.1%,53.9%和74.7%;5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8.9%上升到78.5%.对结核病患病可能性大、结核病可防可治、不歧视结核病人以及愿意获取健康知识的合理态度持有率分别由干预前的31.8%,33.6%,49.4%和83.6%提高到43.4%,84.7%,63.5%和94.7%.及时就医和主动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正确行为持有率由干预前的57.3%,20.1%提高到83.8%,32.2%.结论 天津市中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健康讲座、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是学校宣传中有效的健康干预方式.
作者:万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与大学生近期自杀行为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以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年级共10 29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15岁之前自杀行为史、不良经历史以及一二级亲属自杀死亡、未遂和意念史,同时调查过去1 a自杀行为发生情况.结果 10 297名大学生中,15岁之前发生自杀意念、未遂的人数分别为516(5.0%)和63(0.6%)人;近1 a内发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人数分别为360(3.5%)和33(0.3%).15岁之前的自杀意念史与近1 a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关联指标OR值分别为4.0(95%CI=3.0 ~5.4)和6.1(95% CI=3.1 ~12.0);15岁之前的自杀未遂史与近1 a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关联指标OR值分别为4.2(95%CI=1.4 ~12.5)和114.0(95% CI=51.3 ~253.2).调整人口学、亲属自杀以及ACEs变量后,上述关联均出现一半以上的下降,但除15岁之前自杀意念史与近1 a自杀未遂关联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关联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史,尤其是自杀未遂史可能是大学生近期自杀行为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林胜;张志华;孙良;吴红燕;孙业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常见浅部病原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鉴定,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北联合大学所抽取班级的全体64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取临床症状较典型者的皮屑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分离、培养及形态鉴定.结果 大学生浅部真菌病患病率为62.9%,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P>0.05).初步分离鉴定出足癣病原菌22株,初步确定分属6个菌种,以红色毛癣菌为主.结论 大学生浅部真菌患病率较高,尤以足癣患病率高;大学生对浅部真菌病的认知不足.应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卫生常识和健康水平.
作者:陈力;刘玉平;李梦初;侯国柱;贾怡童;熊亚南;袁丽杰;田家莉;朱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中国中原经济区高校新生健康状况,为高校与中学体育课程的衔接以及高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2008-2012年中原经济区山东、安徽、河北、山西、河南10所高校22 642名新生样本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x2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学生体重呈上升趋势,肺活量和耐力均呈下降趋势(P值均<0.05).男、女生总得分的不及格率均呈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学生增加,低体重和营养不良学生减少;耐力素质男生的优秀率和女生的不及格率均呈下降趋势(P值均<0.05);肺活量体重指数的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均呈上升趋势(P值均<0.05);立定跳远男女生均值区间分别为(227.1~228.5),(172.2~174.4)cm,年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原经济区5省高校新生的整体体质健康状况较好,肥胖和耐力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应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作者:冯栋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抑郁状态,探讨心理干预技术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哈尔滨6所高校各专业大学生5 240名,用贝克抑郁量表筛选出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355名,随机分为干预组(180名)和对照组(175名),对干预组大学生进行12周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大学生只进行阶段性的电话随访.结果 干预前、后大学生抑郁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效应(F=301.357,P<0.01)、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F=10.713,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组别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043,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抑郁得分分别为(15.96±7.84) (14.66±7.39)分,干预后降低为(7.02±5.85) (8.55±5.75)分(F值分别为215.90,97.838,P值均<0.01);干预组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抑郁得分(F=6.24,P<0.01).结论 心理干预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水平.
作者:关心;乔正学;邱晓惠;杨秀贤;王琳;杨艳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常州市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成瘾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成瘾提供依据.方法 以分层整群抽取的常州市4所五年制高职学校1 87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自编问卷调查其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现状,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相关因素.结果 五年制高职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成瘾报告率为7.94%.不同学校类型、性别、年级及是否走读高职生网络人际关系成瘾报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文化程度、过去1 a经历挫折、抑郁情绪、学习乐趣体验、家庭满意程度、家长过问上网情况、恋爱经历等与网络人际关系成瘾有关(P值均<0.05).结论 学校与家庭均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高职生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发生.
作者:潘曙东;庄勋;成鹏;孙丽芳;封苏琴;华危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上海松江区中小学校保健教师传染病知识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完善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上海市松江区83所中小学校的83位保健教师进行传染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83名保健教师的传染病知识平均得分为91分,得分>85分的保健教师占61.4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学保健教师传染病知识得分优于小学保健教师(OR=2.99);兼职保健教师传染病知识得分低于专职保健教师(OR=0.32);平均月收入>3 000元的保健教师传染病知识得分高于月收入<3 000元的保健教师(OR=3.28).结论 松江区中小学校保健教师传染病知识整体掌握情况良好,工作性质、学校类别和月收入是保健教师传染病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教育和卫生机构应根据保健教师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传染病知识培训.
作者:王瑞平;张清慧;姚霞菁;吴毅凌;郭晓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国家级贫困地区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为提升贫困地区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有效措施.方法 对河北省魏县、大名县、广平县、平山县、灵寿县、赞皇县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3 764名13~18岁中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将各指标与2010年全国同年龄段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贫困县中学生和全国中学生各项指标水平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升;贫困县中学生与全国同龄、同性别学生相比,13~18岁各年龄段的男、女生身高、体重、50 m跑成绩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活量、握力水平、1000m跑(男)[800 m跑(女)]成绩、立位体前屈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贫困县中学生在身高、体重形态学指标上严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身体素质指标和身体功能指标方面普遍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高虹;孔德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10 a来我国灾难频繁发生,如2008年5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共造成69 227人遇难,374 643人受伤,17 923人失踪.有研究表明,重大的心理创伤会对受害者心身健康产生持久影响[1].儿童较成人更易出现心理问题[2].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对于我国灾后儿童青少年出现的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师典红;程文红;刘文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新疆汉族与维吾尔族7 ~18岁中小学生的体表面积,为促进新疆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2010年新疆体质调研中汉族和维吾尔族7 ~18岁中小学生的身高及体重数据,使用Stevenson公式计算体表面积,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维吾尔族和汉族7 ~18岁男、女中小学生体表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13,14岁年龄段,维吾尔族和汉族男生体表面积差异大,为0.18 m2;女生在13岁年龄段体表面积差异大,为0.12 m2.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及体表面积存在明显的差异.
作者:李辉;李梦园;杨俊敏;毕存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上海市中小学生日均饮水次数、饮水量及其关系,为制定儿童青少年的水推荐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9-10月在上海市共调查中小学生1 459名.采用连续7d24h饮水记录法,详细记录每天每次饮水的种类及量,分析日均饮水次数与饮水量的关系.结果 上海市中小学生每天的饮水量为(1 116.9±543.7)mL.日均饮水次数为(4.7±1.7)次,其中白水(3.0±1.5)次,饮料(1.5±0.9)次.每次饮水量为(251.8±104.7)mL,其中白水(244.8±126.2) mL,饮料(247.8±101.8) mL.日均饮水次数与每天饮水量呈正相关(r=0.587,P<0.05),与每次饮水量呈负相关(r=-0.188,P<0.05);每天饮水量与每次饮水量呈正相关(r=0.592,P<0.05).结论 上海市中小学生每日饮水总量、日均饮水次数较少;随着日均饮水次数增加,每次饮水量呈下降趋势,但每天饮水总量呈上升趋势.
作者:朱珍妮;宋峻;李伟;施爱珍;汪正园;邹淑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1].1992年卫生部颁布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实施方案》,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卫生部2008年公布的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 ~59岁人群乙肝HBsAg携带率已降至8.57%[2].为了解辽宁某高校2000-2010年新生HBV感染情况,笔者在入学新生体检时进行了肝功能和乙肝五项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中学生受忽视状况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全国随机抽取9个省/直辖市28个县的8 252名12~17岁在校中学生.采用“中国农村12~17岁中学生忽视评价常模”中的量表和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国12~17岁中学生总忽视率为47.3%,总忽视度为(49.40±9.48),不同年级与不同性别中学生的忽视率与忽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影响儿童是否受忽视及其受忽视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按其强度大小依次为与父母的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工作地点是否变动、父母收入是否减少、性别、是否有单独房间、是否独生子女(P值均<0.05).结论 中国12 ~17岁农村中学生受忽视状况严重,其影响因素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需多部门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减少农村中学生忽视的发生.
作者:杨武悦;潘建平;席卫平;张慧颖;张雅琴;彭玉林;古桂雄;陈晶琦;钟朝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展开,在校大学生被逐步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高校原有的公费医疗运行体制逐步退出.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笔者对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对策研究,为顺利推进高校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戴明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08-2011年新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08-2011年入学的11 386名新生体格检查数据(身高、体重、血压、视力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入学新生身高值逐年增高,体重、体质量指数、血压均在正常值范围波动.在所有学生中,视力不良占63.39%,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占3.14%,高血压占3.08%,谷丙转氨酶(ALT)异常占2.39%,辨色力异常占1.59%,肥胖占1.19%.结论 新生体质健康与形态发育良好,视力不良患病率较高,HBsAg阳性、ALT异常、高血压、肥胖等也有一定的检出率.
作者:田小香;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美国心理学家Kobasa提出了坚韧(hardiness)人格的概念[1],用来描述体验高度的生活应激,但由于表现出一系列的态度、信念和行为倾向而使自己免于疾病的个体,包括了承诺、挑战和控制3个层面:承诺指个人面对压力不逃避困难及责任,挑战指个人面对压力勇于挑战自我,控制指个人面对压力能控制情绪[2].
作者:陈栩;郭斯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开化县2003-2012年高中毕业生色觉障碍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指导高中生报考及基层卫生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开化县2003-2012年参加应届高中生毕业体检的学生15 704名进行体检,分析色觉检查结果.结果 开化县高考毕业生色觉障碍的总体检出率为2.22%,其中男生检出率(3.71%)高于女生(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10 a来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化县高中毕业生的色觉障碍检出率相对较低,应继续规范眼科体检和预防保健工作.
作者:董武剑;徐柏升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