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马娟;朱金富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椎小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骨质增生和韧带钙化,压迫和刺激脊神经根、脊髓和椎动脉,产生相应的临床症候群[1].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40岁以上的患病率为80%,但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青少年颈椎病占患病人群的比例逐年升高[2].
作者:刘洪涛;金丽莹;王永刚;王举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同伴教育干预在改善库区留守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近期效果,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市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为调查点,共1 078名留守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并随机分为同伴教育组、传统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躯体、心理、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同伴教育组、对照组、健康教育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躯体、心理、身心亚健康状态对照组>同伴教育组>健康教育组,其中躯体和身心亚健康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比较,同伴教育组躯体、心理、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均下降(P值均>0.05),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均上升,其中对照组躯体、身心亚健康状态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同伴教育干预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有一定效果,在库区健康教育师资缺乏的背景下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补充教育方式.
作者:李建桥;吴瑞;孙宝;刘琴;王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高校院前急诊急救工作现状,为规范高校院前急诊急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北京市64所高校院前急救工作现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所机构中,参加社区卫生服务的21所(32.81%).50%的机构能够进行24h院前急救,78.13%的机构急诊室是由门诊医生兼任.除2所二级医院急诊室设置齐全,制度、流程建立较合理外,其余62所机构有36所机构无急诊室,急诊室设备较齐全有25所(40.32%),制度完善26所(41.94%),流程合理的22所(35.48%).校园常见急症为外伤(45%).2012年度急诊室医生接受急诊培训的占67.19%.48.44%的机构开展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课.25所学校的学生能够参与学校大型活动的急诊急救辅助工作.结论 北京市高校院前急诊急救工作不够完善.应按照北京市医政对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设施、设备和人员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作者:刘春梅;田莉;杨涛;郭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当今时代处于快速变革时期,饮食行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了变化.有调查表明,与1998年相比,2008年我国城市儿童喜欢吃西式快餐、喝饮料以及吃油炸类“零食”的比例均上升[1].食物喜好在儿童早期形成,受遗传、文化、社会和经济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学生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3-4].一项调查表明,高中生喝饮料、吃甜点、吃西式快餐报告率随年级上升有逐步下降趋势[5].随着学段升高,学生掌握了更多营养健康知识,思想意识逐渐成熟[6].为此,本文调查了辽宁省不同学段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情况,为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郑晓南;安庆玉;王智勇;王宏伟;李瑞;除小冬;徐品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2013年5月13日江西省南昌市某小学报告十余例发热、急性呼吸道症状病例,初步调查显示病例主要集中于该校一年级1班,且原因不明.为明确病因、确定疫情波及范围、探索传播模式,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控制疫情进展,专业技术人员对本次疫情开展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平;李辉;李超;陈卫国;袁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零食为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食物或者饮料(不包括水)[1].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吃零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2].本研究旨在了解麻城市农村中小学生零食行为现状,为探讨制定农村地区中小学生零食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徐胜平;徐鲁荔;刘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组织分析和综合处理,完成人类高级而复杂的认知活动,包括注意力、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一旦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就将导致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SID) [1-2].学龄前期是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发展的佳可塑期,在感觉统合功能发展的基础上,儿童语言、运动、认知能力迅速发展,从而儿童所有的行为和学习顺利进行[2].本研究旨在探讨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发展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为促进儿童健康、有效预防和干预儿童行为问题提供依据.
作者:解雅春;刘晓;杨蕾;张敏;洪琴;李希翎;郭锡熔;童梅玲;池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校高年级小学生早餐行为现状,为开展学校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多阶段整群抽取上海市9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四~五年级小学生共2 995名,采用自编式结构问卷调查学生早餐频率、地点和食物构成.结果 65.0%的被试每天吃早餐,其中72.9%的在家里吃早餐.被试早餐食用米面制品的比例为68.9%,新鲜蔬菜为23.6%,新鲜水果为16.3%,肉、蛋、鱼类为15.0%,豆类及其制品为37.6%,牛奶和其制品为42.8%.82.4%的被试早餐中仅含有l~2类食物,14.5%含有3类食物,仅有3.1%含有全部4类食物.相比男生和四年级学生,女生、五年级学生早餐质量更差(P值均<0.01).结论 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学校高年级小学生坚持每天吃早餐的比例较低,且早餐质量欠佳;应着重开展早餐行为的健康促进.
作者:王群;史慧静;张博林;张喆;李梦娜;江小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综合健康管理对预防大学生近视的效果,为维护大学生视力健康提供新途径.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医科大学学生共379名,其中干预组187名,对照组192名.干预组学生采用综合健康管理方案,对照组则不做任何形式干预,累计干预8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及视力检查的方法,对两组学生视力状况、用眼行为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基线调查,两组学生在性别、年级、父母近视情况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可比性(P值均>0.05).经综合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在用眼相关行为中:“是否注意用眼卫生”、“是否坚持做穴位按摩操”、“是否经常食用有益视力类食物”、“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以及“使用电子产品后是否做护眼运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干预组护眼健康行为报告率高于对照组;视力检查发现,干预组中视力正常的人数增加,轻度视力不良人数有所减少,中、重度视力不良人数维持不变;而对照组中,轻、中度视力不良人数均有所上升,视力正常人数有所下降,经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健康管理可提高大学生护眼意识,改善用眼行为,对保护大学生视力健康及预防近视的发生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作者:张持晨;张玉静;郭丹;赵超;童玲;米玉倩;郑建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衢州市高三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行为及需求情况,为探索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衢州市6所高中(4所城市高中、2所农村高中)的1 036名高三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行为及需求调查.结果 衢州市高三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39.28%,其中男生(35.32%)低于女生(4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学生对结核病就诊地点、免费政策、能否治愈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咳嗽、咳痰≥2周及时就诊”、“就诊地点为定点医院”、“不随地吐痰”等方面的行为形成率,城市学校学生均高于农村学校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需求途径比较中,需求强烈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知识讲座”(61.98%)、“宣传材料”(40.34%)、“网络”(30.49%)、“电视广播”(20.86%)、“报刊杂志”(15.16%)、“朋友交流”(14.74%),城市和农村学校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衢州市高三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及行为形成率均较低,且农村学校学生明显低于城市学校学生;但对结核病知识的需求强烈.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宣传方式,加强农村学校的宣传工作.
作者:王敏;王小林;孙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学校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学生培养健康观念,形成健康行为的重要措施[1].通过口腔健康教育传播口腔保健知识,从而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口腔健康[2].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口腔保健行为、认知等各方面存在差异.为探索在民族院校大学生中开展口腔保健教育的有效方式,促进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笔者通过西北民族大学的“全国爱牙日”大型宣传活动,对该校藏族大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了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彬;马力扬;李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体魄,是体现中华民族昌盛的重要方面之一.学生体质健康属于我国国民体质健康工作的一部分,随着国民体质健康工作的发展,学生体质健康事业发展迅速[1-2].在1979年,首次对我国16个省市的在校学生进行了大规模体质测试的工作,相继又于1985年、1991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进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2010年又进了新一轮的体质健康调研,在调研工作的覆盖面、覆盖民族、调查人数、测试项目、参与人数和测试的科学性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3].
作者:刘丰彬;王珍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使用的学校心理社会环境评定工具,为科学评定学校心理社会环境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标准化问卷开发程序,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定性研究形成条目池;运用7种统计方法对各条目进行筛选,以北京、陕西219名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初步评价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将该问卷划分为亲密度、互动性及公平性3个维度.经过筛选,共有17个条目入选,该问卷的重测相关系数、Cronbachα系数、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72,0.813,0.761;所有条目的累积贡献率达48.194%.结论 学校心理社会环境教师评定问卷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问卷结构尚不理想.需进一步通过增加条目种类、增加特征值数量的提取等措施,使问卷在结构更加完善.
作者:袁博成;余小鸣;金春玉;安维维;郭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8~10岁学龄儿童尿碘水平,为制定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门头沟区923名学龄儿童尿碘进行测定.结果 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1.00 μg/L,尿碘值<100 μg/L的占17.12%(158/923),<50μg/L的占3.25%(30/923),>500 μg/L的占2.49%(23/923),100~300μ/L之间占63.27%(584/923).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Z值分别为9.242,-2.234,P值均<0.05),不同性别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21,P>0.05).结论 门头沟区学龄儿童尿碘水平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判定标准,碘营养状况良好.
作者:曹殿起;刘喜房;周冰;徐艳广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云浮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状况,为加强托幼机构消毒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2年云浮市各县(市、区)全部托幼机构662所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室内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玩具、工作人员和幼儿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结果 2009-2012年对云浮市各类托幼机构共监测样品8 359份,总合格率为89.34%.各年度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人数≥200名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合格率(94.67%)高于幼儿人数<200名的机构(8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项目监测结果中,工作人员和幼儿手的合格率低(79.93%).结论 云浮市托幼机构的消毒工作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需加强消毒工作指导及消毒知识宣传和培训.
作者:何忠强;罗友洪;李惠梅;邹海文;赖辉兵;姚伟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绍兴市青少年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绍兴市4所中学初一~初三年级909名中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 共有662名学生患有近视,检出率为72.83%.单因素分析显示,初中生近视检出率在不同性别、学校类型、有无近视家族史、每次锻炼时间、一次持续用眼时间、看书距离<33 cm、一边走路一边看书、躺着或趴着看书写字、户外活动>1h的不同组别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生、高年级、有近视家族史和一次持续用眼时间≥1.5h、看书距离<33cm、一边走路一边看书频率较多均是初中生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每天户外活动>1 h的频率较多是视力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 绍兴市中学生近视检出率较高.女生、高年级、有近视家族史、长时间持续用眼不正确的用眼行为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长期参加户外活动对视力有保护作用.
作者:屠春雨;陶芳标;傅利军;方益荣;邢超;黄朝辉;马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烟台市1985-2010年7~18岁学生体质量指数(BMI)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儿童少年体质健康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烟台市1985,1995,2000,2005和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资料,计算BMI值第5,15,50,85和95百分位数.结果 烟台市1985-2010年间7~18岁男女生BMI百分位数增幅,P5为-0.1,-0.1 kg/m2;P15为0.6,0.4 kg/m2;P50为2.2,1.3 kg/m2;P85为5.3,2.0 kg/m2;P95为6.9,3.1 kg/m2.男生增幅明显高于女生,男女生增幅均为P5 <P15 <P5o <P85 <P95.男女生BMI百分位数增幅大的年龄段均为9~13岁.1985-2010年男女生BMI中高百分位数曲线变化呈右移趋势.结论 烟台市1985-2010年7~18岁男女生BMI高百分位数曲线变化呈明显右移趋势.以低年龄段男生为重点人群,遏制群体BMI高百分位数快速增长已刻不容缓.
作者:王朝霞;郭玉麟;齐翠莲;张迎修;孙月琳;董峰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中的应用效果,为完善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某高职院校学生,连续2a使用心理测验与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对入学3个月后的新生进行UPI与SCL-90测试分析.结果 两届新生UH Ⅰ类的检出率均高于SCL-90任一因子均分≥3的检出率(P值均<0.01),UH Ⅰ类与SCL-90的3个检测标准具有不同程度的一致性(P值均<0.01),Kappa值介于0.16 ~0.45之间.两届新生UH与SCL-90检出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值均<0.01),UPI诊断结果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均分呈不同程度的相关(P值均<0.01),|r|值介于0.18 ~0.39之间.两届新生中女生的UPI与SCL-90得分均高于男生(P<0.01).结论 应将UPI与SCL-90相结合应用于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二者具有相应的互补性,但不可相互替代.
作者:陈树;马娟;朱金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高三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升学或择业的重大选择[1].同时,由于父母的过高期望、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取向,使他们承受着剧烈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解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笔者于2012年1-3月对河北省石家庄市3所高中的高三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丁树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中的一种常见前列腺疾患,也是男科临床诊治中经常遇到的病例[1].CP根据其大体致病原因可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CBP)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stis,CNP).CP的临床特点是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常有溢液,并伴有会阴、腰背、耻骨上区等部位的隐痛不适.由于慢性疼痛久治不愈,可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伴有性功能障碍、焦虑、记忆力下降、失眠、抑郁等严重并发症[2].高校大学生正是CP的高发人群,研究我国大学生中CP的发病状况对于大学生人才的健康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梅;张晋;杜彦景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