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

任彩霞

关键词:因特网, 行为, 成瘾, 社会支持, 精神卫生, 学生
摘要:目的 探查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SCL-90心理健康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随机分层取样法选取河南省4个县的584名初、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共有53人,占全体被试的9.1%,留守与非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分别为12.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8,P<0.01);其中,留守男生、留守女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分别为15.0%,5.0%,留守高一、留守初二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分别为17.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网络成瘾组留守中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均低于网络成瘾组(P值均<0.01);留守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得分与主观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个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主观社会支持、性别和年级对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有显著影响(P值均<0.05).结论 应对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并重视留守中学生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嘉兴市高中生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保护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甲型H1N1流感疫苗对高中生的流行病学保护效果,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从嘉兴市选择5 760名高中生,设立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组和未接种组(对照组),随访观察1个流感流行周期(6个月)后,比较两组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感样病例、乙型流感病例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性别、住宿情况高中生流感样、乙型流感和流感核酸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流感症状史高中生乙型流感和流感核酸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性流感接种史高中生流感样病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不同性别、住宿情况、季流接种史高中生流感样病例、乙型流感病例和流感核酸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流感症状史高中生流感样病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中男生较女生、住校生较走读生更易发生流感样病例、乙型流感和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甲型H1N1流感疫苗流行病学保护效果虽未得到有效验证,但该疫苗接种可能不存在交叉保护作用.

    作者:何奔;向泽林;沈国初;杜哲群;朱红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成都市龙泉驿区8~16岁儿童膳食平衡指数评价

    目的 了解成都市龙泉驿区8~16岁儿童青少年的膳食摄入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通过食物频率调查收集503名8~16岁儿童青少年过去1 a各类食物及饮水的摄入状况,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对儿童青少年建议的摄入量,对调查对象的膳食状况进行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07)评分,评价膳食质量.结果 儿童青少年负端分的中位数为23,有61.6%的人存在低度摄入不足.正端分的中位数为15,有56.1%的人存在中高度摄入过量.膳食质量距的中位数为40,有59%的人存在中度的膳食失衡,其中14~ 16岁的青少年膳食质量差.结论 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膳食结构不平衡问题,应增加蔬菜、豆类、水产品及水的摄入量,控制谷类、含糖饮料及零食的摄入量.

    作者:段若男;周雪;刘言;薛红妹;杨明喆;成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南京市2005-2011年学生结核病发病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南京市学生结核病的报告发病特征,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京市2005-2011年学生结核病患者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学生报告结核病发病率分别为24.82/10万,22.54/10万,17.55/10万,15.43/10万,20.64/10万,15.86/10万,14.92/10万,平均报告发病率18.68/10万,各年份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38,P<0.01),随年份变化呈下降趋势(x2趋势=37.76,P<0.01);涂阳登记比例逐年降低(x2趋势=28.28,P<0.01);患者中男生多于女生;年龄分布以20~24岁多(52.15%),其次为15~ 19岁(37.04%);经主动发现方式发现的学生患者比例较低;报告病例数在4-5月和9月较多.学生平均就诊延迟率为26.70%,且就诊延迟率随学生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x2趋势=14.46,P<0.01).结论 南京市学生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5~24岁年龄段的学生是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加大对学生结核病例的主动发现力度,重视对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宣教.

    作者:王荣;李晨;杨晨;孙照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锻炼方法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大学生抑郁与焦虑症状干预效果,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体育舞蹈、篮球和羽毛球3种锻炼方式对大理学院有抑郁和焦虑倾向大学生进行运动干预,于运动前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结果 体育舞蹈组抑郁水平、篮球组抑郁和焦虑水平,羽毛球组焦虑水平实验后与实验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34,2.803,2.826,3.361,P值均<0.01).运动干预后,篮球组和体育舞蹈组焦虑水平、体育舞蹈组与羽毛球组的抑郁水平、羽毛球组与体育舞蹈组的焦虑水平篮球组与羽毛球组的抑郁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10,-2.917,2.901,P值均<0.05).结论 体育锻炼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抑郁与焦虑水平.在3种锻炼方式中,体育舞蹈锻炼对抑郁症状治疗效果显著,羽毛球锻炼对焦虑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段意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河南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 探查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预防和干预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SCL-90心理健康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随机分层取样法选取河南省4个县的584名初、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共有53人,占全体被试的9.1%,留守与非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分别为12.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8,P<0.01);其中,留守男生、留守女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分别为15.0%,5.0%,留守高一、留守初二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分别为17.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网络成瘾组留守中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均低于网络成瘾组(P值均<0.01);留守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得分与主观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个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主观社会支持、性别和年级对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有显著影响(P值均<0.05).结论 应对留守中学生网络成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并重视留守中学生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

    作者:任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镇江市不同供水方式学校直饮水卫生质量检测结果分析

    近年来,城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1-2],饮用水卫生安全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学校的学生饮水安全问题倍受社会关注[3-4],一些地区通过配备学校净水设备为学生提供直饮水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5].为了解镇江市不同供水方式的学校直饮水卫生质量,笔者于2013年10月21日至11月20日对该市16所学校的直饮水进行水质卫生监测调查,为保障青少年身体健康和完善学校直饮水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兆峰;韦镇萍;韩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锦州市小学生社会退缩性行为与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关系

    目的 研究小学生社会退缩性行为与家长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为探讨父母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对锦州市2所小学共835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小学生社会退缩性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7.01%,其中男生为16.43%,女生为17.58%,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0,P<0.01).男生退缩性行为与教育成效、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6,0.176,0.129,P值均<0.01);女生退缩性行为与教育成效、父母对命运/机遇的信念、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59,0.108,0.165,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小学生社会退缩性行为与教育成效、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独生情况及性别均呈线性回归关系(R2=0.16,F=20.03,P<0.01).结论 社会退缩性行为问题儿童家长在子女教育态度方面存在问题.应纠正问题儿童家长教育态度,并提供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谷芳秋;刘堃;郭蕾蕾;张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温岭市某中学学生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调查

    目的 了解温岭市某职业高中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为预防结核病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蔓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发病学生的流行病学调查,接触者进行PPD试验、胸部X线检查及跟踪随访.结果 疫情班级活动性肺结核13例,罹患率为28.89%(13/45);PPD试验,疫情班级强阳性12例,阳性16例,阳性、强阳性率为65.12% (28/43),对照班级阳性2例,无强阳性,阳性、强阳性率为7.14% (2/28),疫情班级高于对照班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11,P<0.01);疫情班级PPD试验结果,11例活动性肺结核中阴性2例,PPD阴性率为18.18%(2/11),疫情班级PPD试验结果与活动性肺结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8,P>0.05);首发病例为涂阴肺结核患者;首发病例隐瞒病情、中断治疗,导致疫情在聚集性场所扩散蔓延.结论 早期及时发现病人、积极规范抗结核治疗是预防肺结核传播的关键;PPD试验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筛查存在局限性,需结合胸部X线检查.

    作者:江文云;邵继平;林秉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广州市城区儿童参加兴趣班现状及行为问题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区7~11岁参加兴趣班的儿童心理行为现况,为儿童兴趣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自编问卷对广州市城区590名7~11岁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女童兴趣班参加率(89.3%)高于男童(83.3%)(P<0.05);男、女儿童参与兴趣班种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童兴趣班种类偏向益智班和体育班,女童则偏向音乐班和才艺班;对兴趣班持积极主动态度的比例女童(86.7%)高于男童(74.7%)(P<0.01);选择兴趣班由父母结合孩子意见决定的比例女童(97.9)高于男童(92.9%)(P<0.01);46.6%的儿童0.5 a内上兴趣班费用超过3 000元.兴趣班男童的总行为问题及各个因子异常率与非兴趣班男童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兴趣班女童的总行为问题及分裂强迫、多动、违纪、攻击性、残忍因子异常率均低于非兴趣班女童(P值均<0.05).结论 参加0.5 a以上兴趣班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未产生不利影响,参加兴趣班女童的心理行为相对较好.

    作者:董江会;卢婷;朱麒臻;郭丽;陈业彬;魏双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青少年网络活动对问题性网络使用的预测作用

    目的 了解网络活动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关系,为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及减少问题性网络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评问卷,对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双生子研究样本库1 378对青少年双生子的网络活动进行第一轮调查,1.5 a后对样本进行追踪,从中随机抽取1 650名被试测量其发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情况.结果 个体上网时间与问题性网络使用呈正相关,且青少年周末上网时间能显著预测后期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得分.第一轮测试参与娱乐和社交活动的种类越多,第二轮测试中问题性网络使用得分就越高(r娱乐=0.192,r社交=0.182,P值均<0.01);而参与信息活动的种类与问题性网络使用没有相关性(r=0.008,P=0.748).高娱乐高社交组和高娱乐低社交组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得分高于高社交低娱乐组和低娱乐低社交组的得分(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周末上网时间能预测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发生;较之单一的网络活动,娱乐和社交的共同作用与问题性网络使用有更密切的关系.

    作者:阳秀英;李梦姣;李新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北京市部分高中生学校适应现状

    目的 探讨北京市高中生的学校适应状况,为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的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高中学校适应量表,对北京市3所重点高中和2所非重点高中共951名高中生的学校适应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学校适应整体呈正态分布,学校适应各维度中以集体适应好,为(4.279±0.653)分;学习适应差,为(3.600±0.622)分.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学校类型、年级和性别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88,19.445,11.145,P值均<0.05).重点高中的学生学校适应、学习适应、师生亲密性、师生冲突和学校态度得分均高于非重点高中的学生(P值均<0.05).高三学生的学校适应好,高二学生差.高中女生的学校适应及学习适应、师生冲突、情绪适应和同伴关系得分均高于男生(P值均<0.05).结论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和性别高中生的学校适应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高中生的学校适应水平.

    作者:侯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经济发展指标来自1994-2007年的《中国统计年鉴》,贫困生心理健康指标来自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等1998-2011年139篇(n=54 423)采用SCL-90的实证研究文献,利用横断历史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偏执2个因子均值与年代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5~-0.17,P值均<0.05);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敌对4个因子标准差与年代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8 ~-0.25,P值均<0.05);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偏执的均值以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敌对的标准差与5a前人均GDP、城镇化、工资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7~-0.27,P值均<0.05);躯体化的标准差与城市和农村恩格尔系数、房价占工资比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0.20,P值均<0.05),而抑郁与城市恩格尔系数呈正相关(r=0.18,P<0.05).结论 贫困大学生部分心理健康因子有所改善,一些健康因子的内部差异在逐渐变小.经济发展是影响贫困大学生某些心理健康因子发展及其内部差异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金德;刘惠珍;伍业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常州市五年制高职在校生网络信息成瘾现状及相关因素

    目的 了解常州市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网络信息成瘾现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学生网络信息成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常州市4所五年制高职学校1 87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网络信息成瘾的相关因素.结果 五年制高职学生网络信息成瘾报告率为11.83%,不同学校类型、性别、年级及是否走读高职生网络信息成瘾报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饮酒频率低(OR=0.702)、抑郁情绪出现频率低(OR=0.559)、对教学满意程度一般(OR=1.592)、对网络中的自己满意程度一般(OR=0.667)、父亲教养方式为溺爱型(OR=1.800)、父母感情较不和睦(OR=1.397)、家长较少过问上网情况(OR=0.792)等与网络信息成瘾相关(P值均<0.05).结论 高职生网络信息成瘾影响因素较多.学校与家庭均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学生网络信息成瘾的发生.

    作者:潘曙东;庄勋;成鹏;孙丽芳;封苏琴;华危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亳州市直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现状

    目的 了解毫州市直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现状,为改进和提高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查阅资料、调查询问、实地查看等方式,对毫州市直35所中小学校进行现场卫生监督检查,其中中学13所,小学22所.结果 13所中学均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而只有10所小学开展健康教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71,P<0.01);4所中学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小学均未开展类似工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34,P<0.05).结论 毫州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水平较低,措施落实不到位.教育与卫生部门和学校应密切配合,提高中小学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能力和水平.

    作者:王立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山西贫困地区中小学生2003和2013年早餐零食行为比较

    中小学生的早餐和零食问题一直是影响学生饮食行为和体质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早餐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早餐摄取的食物必须满足学生上午学习的能量和营养所需.然而各国学生不吃早餐或早餐营养不充足的现象十分普遍[1-2],且发展趋势有增无减[3].许多研究认为早餐的质和量可能与儿童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以及身体耐力有关[4],并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在校行为[5].另外,我国儿童零食行为较为普遍[6],零食可以补充一定量营养素,还可以满足孩子食欲的享受;但零食数量超过一定程度,会影响到正餐营养素的摄入.

    作者:白彩琴;乔小磬;杨杰;宋杰;卞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山东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饮奶行为及监护人饮奶知识调查

    目的 分析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奶制品饮用情况及监护人饮奶知识现状,为改善该群体儿童饮奶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山东省鲁东、鲁北、鲁南地区9所农村公立幼儿园336名3~7岁留守儿童和218名同龄非留守儿童饮奶现状及其监护人饮奶知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每周饮奶天数中位数为2.00 d,日均饮奶量中位数为64.00 mL,低于非留守学龄前儿童的4.00 d和191.00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鲁东、鲁北、鲁南地区留守儿童日均饮奶量中位数分别为63.66,20.00和50.00 mL;饮奶量≥250mL的比率分别为23.07%,6.52%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4岁、5~6岁、>6岁的留守儿童日均饮奶量中位数分别为32.50,100.00和38.00 mL;饮奶量≥250 mL的人数比率分别为6.26%,10.71%和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奶制品营养及食用知识方面,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监护人存在认识不足.结论 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奶制品摄入量不足,且存在年龄和地区差异.应加强对监护人饮奶知识教育,提高留守儿童饮奶量.

    作者:李南;费忠化;殷召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世界范围儿童青少年BMI和腰围变化趋势的Meta分析

    目的 分析1980-2010年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BMI和腰围的变化趋势,为科学评价现阶段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形势提供参考.方法 在数据库Pubmed、Cochrane、Elsevier、Google Scholar、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全文、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选择研究时间在1980-2010年间的关于儿童青少年BMI和腰围长期变化趋势的研究,计算BMI和腰围的年均增长率,并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其合并年均增长率.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其中描述BMI变化趋势的研究18篇,描述腰围变化趋势的文章8篇.1980-2010年30 a间,世界范围内男女生BMI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34%(95% CI=0.33%~ 0.35%)和0.31%(95%CI=0.30%~0.32%),男、女生腰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44%(95% CI=0.43%~ 0.46%)和0.84% (95%CI=0.83% ~0.86%).结论 1980-2010年30 a间,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BMI和腰围指标继续增长,儿童青少年肥胖状况日益严重.

    作者:赵玉秋;陶芳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亚健康症状分析

    目的 探讨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与亚健康症状的关系,为青少年亚健康的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6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3 069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基线调查未检测出亚健康症状的学生继续进行为期9个月的随访.结果 基线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为52.46%.1 204人完成随访,随访期间亚健康症状的新发率为13.87%.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共同筛选,偏食(OR=1.629,95%CI=1.092~ 2.430)、不良减肥行为(OR=2.410,95%CI=1.334~4.354)、故意伤害(OR=1.930,95%CI=1.249~2.984)是躯体亚健康症状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吸烟(OR=2.849,95%CI=1.106~7.340)、自杀(OR=3.380,95% CI=2.000~ 5.714)是心理亚健康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偏食(OR=1.574,95%CI=1.125~2.200)、故意伤害(OR=1.586,95%CI=1.079~2.330)、自杀(OR=2.742,95%CI=1.682~4.470)是中学生身心亚健康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重庆市中学生的亚健康检出率较高.应持续关注这一领域,并为减少健康危险行为的暴露而开展适当的教育和干预.

    作者:逯嘉;何佳桐;管佩钰;方琪;汪洋;王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江苏某高校大学生睡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大学生睡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大学生睡眠障碍综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自行设计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为测量工具评定江苏大学1 131名学生的睡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9.5%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障碍,女生睡眠障碍报告率(31.2%)高于男生(27.4%);大学生白天过度嗜睡(EDS)报告率为15.7%,大一学生(21.1%)明显高于大二(14.6%)和大三(11.5%)学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状况、熬夜、睡前长时间上网或玩手机、宿舍环境、情绪低落或心情较差、焦虑情绪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大学生睡眠质量欠佳,主要影响因素为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社会心理因素、客观环境等.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改善在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作者:王战;陈亦扬;盛祺;蔡思洁;华亚芳;许岩;邱健;陆荣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儿童隐孢子虫感染现状

    隐孢子虫为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广泛寄生于牛、羊、马、猪等哺乳动物,以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寄生于人体的虫种主要是微小隐孢子虫,可引起临床表现为腹泻和腹痛为主的隐孢子虫病[1].目前隐孢子虫病已被列为引起人类常见的6种腹泻疾病之一,并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入新发传染病[2-3].为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地区儿童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主要临床表现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笔者对该地4所小学和4所幼儿园儿童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的现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闫革彬;王丽;王焕新;夏云婷;李伟伟;张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