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职业成熟度择业焦虑相关性分析

赵科;吕静;刘建平;张海清

关键词:自我评价(心理学), 职业, 焦虑, 统计学, 学生
摘要:目的 考察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对择业焦虑的作用机制,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对随机选取的云南省4所高校4 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8~0.468,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大学生的择业焦虑具有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7 ~-0.236,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通过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的部分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生涯自我效能感通过心理韧性的完全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结论 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择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生涯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时,应注重提升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水平.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青岛市2007-2011年学生肺结核发病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青岛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及分布特征,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07-2011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肺结核报告发病资料,统计分析青岛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7-2011年青岛市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5.75~ 20.61/10万),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8,P<0.05),自2008年起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有下降趋势(x2=7.60,P<0.05);2007-2011年学生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4.62 ~7.34)/10万,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62,P>0.05);学生肺结核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和转诊为主,分别占55.14%,27.45%;年均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男生为22.34/10万,女生为13.1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93,P<0.05);学生各年龄组发病数构成比15~ 19岁高,占49.44%,其次为20 ~ 24岁,占44.94%;各年度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数以4月高,其次为5月和6月,2月低.结论 青岛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对高中和大学新生入学体检及在校生、教职员工的常规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学校结核病患者并开展密切接触者调查,防止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

    作者:吴洁;孙海燕;薛白;王忠东;任志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指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正在监狱服刑,且年龄未满18周岁的公民.根据司法部调研报告,截至2005年底,在我国监狱服刑的156万名在押犯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近46万,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逾60万[1].已有资料显示,由于社会对服刑人员普遍存在偏见,使得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如自卑感强烈、过分敏感、人际交往困难等[2-6].目前开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人格特征方面[7-8].为进一步了解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笔者进行了此项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美荣;郭鑫;张聪颖;孙才智;苑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职业成熟度择业焦虑相关性分析

    目的 考察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对择业焦虑的作用机制,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对随机选取的云南省4所高校4 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8~0.468,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大学生的择业焦虑具有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7 ~-0.236,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通过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的部分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生涯自我效能感通过心理韧性的完全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结论 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择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生涯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时,应注重提升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水平.

    作者:赵科;吕静;刘建平;张海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儿童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我国使用多种乙肝疫苗对婴幼儿进行预防接种,取得良好收益.在国家尚无统一的加强免疫程序情况下,选用何种剂量乙肝疫苗加强接种已成为困扰基层疾控人员的一大难题.为比较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评价加强免疫的免疫持久性,笔者选用国内广泛使用的2种乙肝疫苗,对婴儿期已完成基础免疫的5岁以上儿童进行加强免疫,通过开展随访研究,为国家制定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王永林;林桂伟;李笑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一起由CoxA16引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分析内蒙古阿拉善盟巴音木仁苏木发生的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控制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假设.结果 本次疫情共发病例数39例,罹患率为17.26%.男生发病数多于女生,报告病例数多的是1,4,5,6岁组.疫情流行时间为16d,在发病第6天达到发病高峰.实验室检测发现,暴发疫情是由肠道病毒Cox A16引起.结论 环境卫生与儿童卫生习惯是传播手足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托幼机构和学校应着重改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落实学校疫情控制各项措施,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作者:李洁;赵荣;苏金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贵阳市中学生有氧和无氧能力比较

    目的 了解贵阳市中学生体质状况,为制定改善中学生体质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对分层随机抽取的贵阳市某初、高中一、二年级244名学生进行大摄氧量和50 m跑测试.结果 高中组女生大摄氧量、大摄氧量相对值及50 m跑成绩均低于初中组(P值均<0.01);高中组男生50 m跑成绩优于初中组(P<0.01),大摄氧量与初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摄氧量相对值低于初中组(P<0.01).结论 贵阳市高中生有氧及无氧能力低于初中生,且女生下降更明显.应针对高中生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

    作者:周燚;姚鑫;石家瑾;郝亮;彭丽英;程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慈溪市学龄儿童伤害死亡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慈溪市5~ 14岁儿童伤害死亡状况,为学生伤害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10年慈溪市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及人口数年报表,采用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和潜在寿命损失率等指标描述伤害死亡在慈溪市5~14岁儿童中的流行特点及疾病负担.结果 慈溪市2006-2010年5~14岁儿童的伤害平均死亡率为13.85/10万,占同期该年龄段儿童死亡总人数的53.15%;学龄儿童伤害死亡的死因顺位为淹溺、交通伤害、其他事故和有害效应及跌落,4种主要伤害占同期同人群伤害总数的82.89%.学龄儿童伤害死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为6 024.70 a,潜在寿命损失率为10.98‰.结论 伤害尤其是淹溺和交通伤害是慈溪市5 ~ 14岁儿童健康损失的主要因素和重要致死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防制工作.

    作者:许坚;罗央努;陈国华;马小丽;罗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济南市2012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济南市2012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济南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特征、病原分布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济南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疫情342起,其中托幼机构疫情214起(包括1起暴发疫情),累计病例734例.市区托幼机构聚集性病例发病率(15.61/10万)显著高于郊县(7.73/10万)(x2=92.823,P<0.01).4月托幼机构聚集病例开始上升,5-6月报告起数达到高峰.病例以3~4岁为主,占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病例总数的81.20%.聚集性疫情主要以CoxA16病毒感染为主(56.77%).结论 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5-7月是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

    作者:李战;许华茹;成洪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长沙市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长沙市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高校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长沙市高校2010-2011年期间疾控机构或定点医院确诊的学生肺结核病例116例,在病例所在的学校选择232名非肺结核学生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的面谈.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有关联的因素有性别、民族、卡介苗接种史、BMI、肺结核病人接触史、参加集体活动频率、患有其他疾病、生活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未接种卡介苗、体重过低、有肺结核病人接触史、参加集体活动频率较低、生活费少可增加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风险.结论 影响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多角度、多方法地控制高校学生肺结核的发生.

    作者:陈秋萍;陈田木;赵衡文;付志勇;吴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及膳食摄入状况

    目的 了解临床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程度及其膳食结构与营养摄人情况,为营养宣教以及其服务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9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营养知识、膳食结构调查,采用24 h回顾法询问学生膳食摄人情况,利用营养计算软件计算每人每日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摄人情况.结果 临床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较单一.每天各种食物摄入量偏低,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量严重不足,分别仅占推荐摄入量(RNI)的69.15%,79.38%,70.05%,62.01%;能量(89.02%)和锌(86.53%)的摄入离RNI也有一定差距;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早餐能量摄入偏低(23.12%),晚餐能量摄入稍高(31.43%).结论 临床医科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欠缺,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强学校营养宣教,改进膳食结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作者:唐瑞怡;姚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一起学校沙门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2012年9月9日,许昌市某私立中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11人中毒,大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本次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基本情况2012年9月9日,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卫生局通知,市某私立中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11人中毒,其中有196人在许昌市中心医院、138人在市中医院、71人在市医院、6人在市二院治疗.接到通知后,中心立即派出专业人员组成食物中毒流调小组和检验小组,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经过医院对症处理和补液后,411名确诊中毒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作者:王岩;李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贵州两县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是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公共场所[1].学校人口密集,学生接触密切,成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2-3].据报道,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4].近年来,我国学校结核病疫情屡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5].2009年4-9月贵州省对两县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开展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再平;王波;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感染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某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调查和处理情况,为探索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PD试验及问卷调查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描述结核病病例的三间分布、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等特征,并采取一系列疫情处置措施.结果 发现首例传染性肺结核病例后,对高三整个年级共319名学生及教师进行PPD筛查,强阳性者为59名,占18.49%.对结核菌素强阳性的59名师生作进一步拍胸片检查,再次确诊5例学生肺结核患者.结论 此次结核病聚集性感染疫情主要是首例涂阳肺结核学生未及时发现、密切接触者未及时筛查和预防性服药、教室内空气不流通以及同班同学相互交叉感染引起.

    作者:胡跃强;沈淑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政府公共服务对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的干预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宝贵的财富.但据国际肥胖任务工作组(the 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2004)收集到的56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及青少年资料表明,有1.55亿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呈现出肥胖或超重的症状[1],其中3 000万到4 500万肥胖儿童青少年年龄在5 ~ 17岁之间[2].基于此,国际社会倡议各国政府必须积极应对这一关乎全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呼吁在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上采取一致行动.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比例较低,但将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发展置于人口大国以及未来20 a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背景下审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刻不容缓.

    作者:周细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大学生交往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大学生交往焦虑状况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活动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自尊量表、对不确定性忍受力问卷和元担忧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北京市17所高校90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交往焦虑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分析表明,自尊与交往焦虑呈负相关,不确定性忍受力和元担忧与交往焦虑呈正相关(P值均<0.05).路径分析表明,自尊、不确定性忍受力、元担忧对交往焦虑总分有直接效应,自尊还会通过不确定性忍受力、元担忧对交往焦虑总分起间接效应.结论 大学生交往焦虑水平较高,不确定性忍受力对交往焦虑起着为重要的直接作用,自尊通过不确定性忍受力和元担忧对交往焦虑起间接作用.应关注大学生不确定性忍受力、自尊及元担忧,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李丹枫;陈昕昱;段添翼;余真真;杨智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云南省教师吸烟行为及控烟知识态度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中小学教师吸烟状况、对烟草的知识和态度以及控烟教学活动开展情况,为指导开展无烟校园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昆明、普洱和楚雄抽取27所大中小学的811名教师,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云南大中小学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分别为22.56%,16.76%和25.68%.男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为52.8%,39.52%和25.13%,女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为0.85%,0.43%和50.00%.在控烟教学活动中,大中小学教师在告知学生吸烟危害健康、教学生拒烟技巧、获预防吸烟的资料和接受预防学生吸烟的培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教师在教拒烟技巧和获预防吸烟资料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中小学教师对尼古丁是引起多种癌症的化学物质、教师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在学校范围内禁烟和教师应指导学生拒烟或戒烟的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危害很小、尼古丁是引起癌症的化学物质、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很小、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教师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在学校范围内禁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云南省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校园吸烟现象,且对烟草相关知识的掌握仍有不足.应普及教师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作者:刘毅;赵白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安徽省高职高专《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状况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颁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实施办法并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全面实施.《标准》的组织与实施是一项新的国家制度,在制度本身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制度的执行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工作难点.了解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标准》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正确认识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决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对进一步提高《标准》实施工作质量,切实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杨孝永;甘正永;李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北京市2010年中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情况及营养状况、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与低血红蛋白检出的关系,为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北京市抽取城郊7个区5个年龄组的2 998名中小学生,采用氰化高铁法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2010年北京市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为4.27%,比1995年(17.26%)显著下降.血红蛋白正常与否的男生营养状况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红蛋白学生在50 m跑、肺活量、握力和立定跳远上与正常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有所下降.应加强对学生、家长进行缺铁性贫血影响儿童青少年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健康教育.

    作者:孙颖;段佳丽;吕若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一起不明原因学生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2012年3月,金华市某中学校多名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症状,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基本情况该中学位于金华市郊,目前在校学生702名(住宿生509名),教职工89名.2月29日18:00起,该校陆续有学生出现腹痛、腹泻症状,截止3月1日18:00,腹泻(≥3次/d)并伴大便性状明显发生改变的学生有12人,之后无新病例发生.多数学生服用校保健医师下发的泻立停后,很快痊愈,无住院病例和危重病例.截止3月2日9:00,全部学生均康复.

    作者:陈高尚;申屠平平;陈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某高校医学生食用方便面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某高校医学生方便面的食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医学生饮食习惯的改善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获得研究样本,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北京某高校898名在校学生方便面食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1.5%的学生1个月以上吃1次方便面,96.5%的学生每次食用1袋或不足1袋.女生对方便面的健康认知得分高于男生[(2.25±0.06)分、(1.78±0.06)分,P<0.01)],研究生高于本科生[(2.26±0.09)分、(2.00±0.05)分,P<0.05)];但女生将方便面作为正餐的比例要高于男生(72.7%,39.7%,P<0.05),研究生高于本科生(73.8%,54.3%,P<0.05).结论 医学生方便面的食用方式不合理,性别、年级是影响医学生方便面知信行的重要因素.应着重改变现有的健康教育方式,针对学生群体的特征开展全方位的健康促进.

    作者:刘莹娟;律颖;谢春艳;金莉娜;尚俊丽;陈森;许雅君;解清;王军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