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段佳丽;吕若然
目的 了解济南市2012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济南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流行特征、病原分布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济南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疫情342起,其中托幼机构疫情214起(包括1起暴发疫情),累计病例734例.市区托幼机构聚集性病例发病率(15.61/10万)显著高于郊县(7.73/10万)(x2=92.823,P<0.01).4月托幼机构聚集病例开始上升,5-6月报告起数达到高峰.病例以3~4岁为主,占托幼机构聚集性疫情病例总数的81.20%.聚集性疫情主要以CoxA16病毒感染为主(56.77%).结论 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5-7月是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
作者:李战;许华茹;成洪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逐年增长的态势十分明显,已成为学生常见病中检出率高的病种[1-2].近视也是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可导致注意力深度和广度受限,辨认远处和精细目标下降[3-4].我国200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2008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方案》,对预防学生的近视状况提供了政策支持[5].本研究通过对怀柔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开展视力不良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玉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宝贵的财富.但据国际肥胖任务工作组(the 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2004)收集到的56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及青少年资料表明,有1.55亿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呈现出肥胖或超重的症状[1],其中3 000万到4 500万肥胖儿童青少年年龄在5 ~ 17岁之间[2].基于此,国际社会倡议各国政府必须积极应对这一关乎全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呼吁在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上采取一致行动.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比例较低,但将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发展置于人口大国以及未来20 a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背景下审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刻不容缓.
作者:周细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豫北地区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和卫生行为现状,为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豫北地区61所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1 236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结果 豫北地区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总体知晓率65.63%,城市学校为69.91%,明显高于农村学校的62.60%(P<0.01).能保持“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和“不用裸手拿取直接入口的食品”行为在城市和农村学校所占比例分别为98.82%,97.65%和95.18%,96.69%;“不将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带入食品处理区”行为的比例较低,城市和农村分别为78.82%,73.83%.结论 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行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应加强农村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作者:李宏彬;张昊;杨汴生;何健;张合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情况及营养状况、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与低血红蛋白检出的关系,为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北京市抽取城郊7个区5个年龄组的2 998名中小学生,采用氰化高铁法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2010年北京市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为4.27%,比1995年(17.26%)显著下降.血红蛋白正常与否的男生营养状况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红蛋白学生在50 m跑、肺活量、握力和立定跳远上与正常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有所下降.应加强对学生、家长进行缺铁性贫血影响儿童青少年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健康教育.
作者:孙颖;段佳丽;吕若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我国使用多种乙肝疫苗对婴幼儿进行预防接种,取得良好收益.在国家尚无统一的加强免疫程序情况下,选用何种剂量乙肝疫苗加强接种已成为困扰基层疾控人员的一大难题.为比较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评价加强免疫的免疫持久性,笔者选用国内广泛使用的2种乙肝疫苗,对婴儿期已完成基础免疫的5岁以上儿童进行加强免疫,通过开展随访研究,为国家制定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王永林;林桂伟;李笑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在校大中学生对肥胖的认知情况及减肥行为现状,为采用相应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宁市8所大中学校共3 571名学生,使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5.20%的大中学生认为自己体重超重,且中学生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大学生.锻炼减肥为大中学生的首选方法(55.08%),其余依次为限食(26.6%)、不吃肉(8.26%)、长时间禁食(3.08%)、私自服用减肥药(1.62%).结论 大中学生对自身体型满意度偏低,大多数会选择以锻炼为主的减肥方式,但也存在盲目减肥和减肥方法不合理现象.应对大中学生开展肥胖与科学减肥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施向东;卢洁;龙兮;李大峰;王春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长沙市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高校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长沙市高校2010-2011年期间疾控机构或定点医院确诊的学生肺结核病例116例,在病例所在的学校选择232名非肺结核学生为对照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的面谈.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有关联的因素有性别、民族、卡介苗接种史、BMI、肺结核病人接触史、参加集体活动频率、患有其他疾病、生活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未接种卡介苗、体重过低、有肺结核病人接触史、参加集体活动频率较低、生活费少可增加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风险.结论 影响高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多角度、多方法地控制高校学生肺结核的发生.
作者:陈秋萍;陈田木;赵衡文;付志勇;吴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数种肠道病毒为病原,主要侵犯儿童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本文对2011年西安市175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手足口病转为重症的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琴丽;王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研究生与本科生在防御机制上的差异以及其与大五人格的关系,为开展研究生与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大五人格量表中文简化版,对整群随机抽取的成都市6所高校230名研究生与417名本科生进行测量.结果 本科生成熟防御得分高于研究生(t=-2.160,P<0.05),在不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得分上本科生和研究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研究生相比,本科生防御机制与大五人格之间存在更强的相关性.2个群体的神经质均能预测不成熟防御和中间型防御(P值均<0.01).影响成熟防御大的人格因素本科生是外倾性,研究生是尽责性.结论 本科生的防御机制更易受人格特质的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照搬本科生的教育模式.
作者:田瑞琪;唐小娟;刘亭亭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是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公共场所[1].学校人口密集,学生接触密切,成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2-3].据报道,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4].近年来,我国学校结核病疫情屡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5].2009年4-9月贵州省对两县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开展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再平;王波;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中小学教师吸烟状况、对烟草的知识和态度以及控烟教学活动开展情况,为指导开展无烟校园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昆明、普洱和楚雄抽取27所大中小学的811名教师,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云南大中小学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分别为22.56%,16.76%和25.68%.男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为52.8%,39.52%和25.13%,女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为0.85%,0.43%和50.00%.在控烟教学活动中,大中小学教师在告知学生吸烟危害健康、教学生拒烟技巧、获预防吸烟的资料和接受预防学生吸烟的培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教师在教拒烟技巧和获预防吸烟资料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中小学教师对尼古丁是引起多种癌症的化学物质、教师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在学校范围内禁烟和教师应指导学生拒烟或戒烟的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危害很小、尼古丁是引起癌症的化学物质、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很小、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教师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在学校范围内禁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云南省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校园吸烟现象,且对烟草相关知识的掌握仍有不足.应普及教师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作者:刘毅;赵白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1],是当前突出的卫生问题,也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首要问题[2-4].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5-6].为了解在校大学生食源性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对食源性疾病的关注程度及存在的不良饮食行为,寻找对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和干预的途径,改善大学生食源性疾病的患病状况,笔者分别于2012年3月和6月对芜湖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干预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娟;袁慧;陈佰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生长发育包含着许多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和变化过程.生长发育的研究指标通常包括体格发育、身体功能和运动素质发育3个方面,是儿童青少年主要健康指标之一.个体生长发育水平反映个人的健康状况,群体生长发育水平常被认为是社会发展和文明的重要标志.儿少卫生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尽可能地消除或降低不利因素,使遗传赋予儿童青少年的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娄晓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1].所有人群均可患病,但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可能发病,一旦出现暴发疫情,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我国2007年结核菌感染人数达3.3亿,估算活动性结核病人数600万,其中传染性结核病病人15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患者约25万,相当于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2].国内对于肺结核学校暴发疫情分析均有较多报道[3-4].近期,桂林市某高校发生了一起肺结核暴发流行,引起了当地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重视.为控制和减少学生结核病患病人数,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开展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此,笔者对该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肺结核知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孟繁文;郭昕;杨子靖;杨晓丹;刘昕;岑凤珠;周子力;郭振友;谭盛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况与特征,为进一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浙江省11个地市小学一、三、五年级和初二、高二年级学生共33 256名,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应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浙江省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0.6%,肥胖检出率为5.3%;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3.7%,6.8%)高于女生(7.4%,3.7%);小学生(12.3%,8.3%)和初中生(11.1%,5.1%)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均高于高中生(8.7%,2.8%);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11.1%,5.6%)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10.3%,4.8%).结论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超过全国水平.要重点关注男生、低年龄段学生和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趋势,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作者:顾昉;章荣华;方跃强;胡海峰;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2012年9月9日,许昌市某私立中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11人中毒,大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本次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基本情况2012年9月9日,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市卫生局通知,市某私立中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11人中毒,其中有196人在许昌市中心医院、138人在市中医院、71人在市医院、6人在市二院治疗.接到通知后,中心立即派出专业人员组成食物中毒流调小组和检验小组,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经过医院对症处理和补液后,411名确诊中毒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作者:王岩;李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学本科生营养知识、态度及其饮食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问卷”,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446份.结果 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高得分为大四女生的(82.19±15.49)分,低得分为大一男生的(52.75±21.72)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分量表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4,0.79;饮食行为提取5个初始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5.19%.家庭经济状况、性别、年级等对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存在不同程度影响.结论 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饮食行为有待于加强或改善.
作者:秦浩;孙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漯河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漯河市所有中小学中随机抽取9所学校的7 059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期分批进行眼科检查,同时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用眼行为等.结果 漯河市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为59.1%,其中小学生为31.0%,初中生为59.4%,高中生为82.5%;小学生以轻、中度近视为主,初中生和高中生以中、高度近视为主;男生近视率为54.2%,女生为65.2%;各个年级女生近视率均高于同年级男生.结论 课业负担重、休息时间少、睡眠不足、女性、用眼卫生知识的欠缺、不良的用眼行为等是当前中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危险因素.学生近视的防治工作应从小抓起,并贯穿于整个求学阶段.
作者:冯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相关行为因素,为制定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分层抽取贵阳城区10所中学3 571名中学生,采用网络成瘾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1%.单因素分析显示,上网年限越长、频率越高,每次上网时间越长,网络成瘾检出率越高,网吧上网、玩网络游戏者网络成瘾检出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在网吧上网、每周上网次数、每次上网时间、玩网络游戏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P值均<0.05);上网获取信息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较高.家长及教师要注意引导中学生合理控制网络使用时间,远离网络游戏,禁止在网吧上网,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
作者:张宛筑;邓冰;王加好;田艳;王凤;黄列玉;谢舍村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