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昉;章荣华;方跃强;胡海峰;李娜
目的 了解临床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程度及其膳食结构与营养摄人情况,为营养宣教以及其服务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9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营养知识、膳食结构调查,采用24 h回顾法询问学生膳食摄人情况,利用营养计算软件计算每人每日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摄人情况.结果 临床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较单一.每天各种食物摄入量偏低,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量严重不足,分别仅占推荐摄入量(RNI)的69.15%,79.38%,70.05%,62.01%;能量(89.02%)和锌(86.53%)的摄入离RNI也有一定差距;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早餐能量摄入偏低(23.12%),晚餐能量摄入稍高(31.43%).结论 临床医科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欠缺,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强学校营养宣教,改进膳食结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作者:唐瑞怡;姚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漯河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漯河市所有中小学中随机抽取9所学校的7 059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期分批进行眼科检查,同时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用眼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用眼行为等.结果 漯河市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为59.1%,其中小学生为31.0%,初中生为59.4%,高中生为82.5%;小学生以轻、中度近视为主,初中生和高中生以中、高度近视为主;男生近视率为54.2%,女生为65.2%;各个年级女生近视率均高于同年级男生.结论 课业负担重、休息时间少、睡眠不足、女性、用眼卫生知识的欠缺、不良的用眼行为等是当前中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危险因素.学生近视的防治工作应从小抓起,并贯穿于整个求学阶段.
作者:冯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贫困地区小学生饮食营养相关影响因素现状,为进一步加强营养相关援助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在广西和云南各选取1个国家级贫困县,对9所小学全体学生共1 868名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3.81%的家庭认为已经或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家庭每月用于购买食物的费用为263.37元,恩格尔系数为0.51±0.24.79.40%的家庭每天只吃两餐.学校均设有食堂为学生提供午餐和晚餐,每餐一般控制在1.2 ~3.0元.受调查地区小学生的营养知识及格率仅为10.61%,81.8%的学生“从来不吃”或“很少吃”鸡蛋.92.9%的学生平均每月零花钱有(26.91±34.83)元.24.25%的学生每天都吃零食.结论 贫困地区学生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学生营养知识匮乏.应对学生进行营养宣教,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政府的营养改善计划取得更好的实效.
作者:沈秀华;唐文静;毛绚霞;黄婧妍;蔡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东城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与体育锻炼态度、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为防控学生超重、肥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北京市东城区各年龄段学生营养状况进行统计;对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体育锻炼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东城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6.59%和13.47%,且男生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各年龄段超重及肥胖学生与正常及消瘦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态度、行为习惯、体力活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应针对中小学生行为特点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其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保障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运动强度,达到预防学生肥胖的目的.
作者:魏颖;石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肱三头肌与肩胛下角的皮褶厚度正常值,为建立我国儿童少年体脂率、瘦体重等评价及预估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资料来自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共有215 142名7 ~18岁汉族中小学生参与.以肱三头肌和肩胛下角皮褶厚度为指标,通过LMS平滑曲线建立百分位数,使用长岭晋吉和Brozek公式计算体脂率.结果 我国儿童少年皮褶厚度发育受性别、年龄、青春发育进程的综合影响.随年龄增长,女孩肱三头肌与肩胛下角皮褶厚度的增长幅度逐步超过男生,而男生则在青春期前和早期出现迅猛增长.在皮褶厚度基础上,计算各性别—年龄组体脂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反映体脂分布变化的百分位数体系.结论 我国儿童少年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正常值的建立,为分析体脂在超重/肥胖领域的作用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联奠定重要基础.
作者:季成叶;陈天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合肥市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状况,为针对学龄前儿童制定切实可行的视力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共检查合肥市区72所幼儿园8 636名学龄前儿童.结果 8 636名学龄前儿童中,检出视力不良1 270名,视力不良检出率为14.7%;4岁组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1.2%,5岁组为13.3%,6岁组为10.8%,不同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不良检出率逐年下降;男童视力不良检出率与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公立园和私立园儿童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视力不良儿童中,轻度占86.9%,中度占8.1%,重度占5.0%.结论 应从学龄前儿童开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从而达到降低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率的目的.
作者:李玲;张志辉;曲荣;左萍;曹莉;徐德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逐年增长的态势十分明显,已成为学生常见病中检出率高的病种[1-2].近视也是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可导致注意力深度和广度受限,辨认远处和精细目标下降[3-4].我国200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2008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方案》,对预防学生的近视状况提供了政策支持[5].本研究通过对怀柔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开展视力不良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玉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对择业焦虑的作用机制,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对随机选取的云南省4所高校4 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8~0.468,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大学生的择业焦虑具有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7 ~-0.236,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通过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的部分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生涯自我效能感通过心理韧性的完全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结论 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择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生涯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时,应注重提升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水平.
作者:赵科;吕静;刘建平;张海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豫北地区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和卫生行为现状,为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豫北地区61所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1 236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结果 豫北地区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总体知晓率65.63%,城市学校为69.91%,明显高于农村学校的62.60%(P<0.01).能保持“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和“不用裸手拿取直接入口的食品”行为在城市和农村学校所占比例分别为98.82%,97.65%和95.18%,96.69%;“不将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带入食品处理区”行为的比例较低,城市和农村分别为78.82%,73.83%.结论 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行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应加强农村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作者:李宏彬;张昊;杨汴生;何健;张合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95-2010年间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和体脂率的变化,为建立更科学的青少年超重/肥胖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来自1995年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北京等13个省和直辖市,共82 921和93 264名7~18岁汉族中小学生.检测指标为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分大城市、中小城市、富裕乡村、中下乡村4个社会经济群体计算体脂率.结果 1995-2010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增幅男生为1.36 mm/10 a,女生为1.05 mm/10 a;肩胛下皮褶厚度增幅男生为1.07 mm/10 a,女生为0.67 mm/10 a.男肱三头肌皮褶厚度7~12岁期间增长迅猛;女生从青春中期开始两处皮褶厚度逐步显著超过男生.1995年4个社会经济群体体脂率顺次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富裕乡村>中下乡村;15 a间富裕乡村、中小城市增速迅猛,各群体间差异显著缩小.2010年4个群体体脂率男生分别为18.6%,16.9%,16.0%和13.9%,女生分别为21.9%,20.5%,20.4%和18.5%;男、女增幅分别为1.42%和0.91%/10 a.结论 应及时分析我国青少儿群体及其亚群的体脂率迅猛增长原因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预防、应对策略和措施.
作者:季成叶;陈天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内蒙古阿拉善盟巴音木仁苏木发生的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控制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三间分布,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假设.结果 本次疫情共发病例数39例,罹患率为17.26%.男生发病数多于女生,报告病例数多的是1,4,5,6岁组.疫情流行时间为16d,在发病第6天达到发病高峰.实验室检测发现,暴发疫情是由肠道病毒Cox A16引起.结论 环境卫生与儿童卫生习惯是传播手足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托幼机构和学校应着重改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落实学校疫情控制各项措施,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作者:李洁;赵荣;苏金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情况及营养状况、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与低血红蛋白检出的关系,为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北京市抽取城郊7个区5个年龄组的2 998名中小学生,采用氰化高铁法进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 2010年北京市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为4.27%,比1995年(17.26%)显著下降.血红蛋白正常与否的男生营养状况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红蛋白学生在50 m跑、肺活量、握力和立定跳远上与正常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有所下降.应加强对学生、家长进行缺铁性贫血影响儿童青少年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健康教育.
作者:孙颖;段佳丽;吕若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是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公共场所[1].学校人口密集,学生接触密切,成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2-3].据报道,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4].近年来,我国学校结核病疫情屡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5].2009年4-9月贵州省对两县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开展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再平;王波;陈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在校大中学生对肥胖的认知情况及减肥行为现状,为采用相应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宁市8所大中学校共3 571名学生,使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5.20%的大中学生认为自己体重超重,且中学生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大学生.锻炼减肥为大中学生的首选方法(55.08%),其余依次为限食(26.6%)、不吃肉(8.26%)、长时间禁食(3.08%)、私自服用减肥药(1.62%).结论 大中学生对自身体型满意度偏低,大多数会选择以锻炼为主的减肥方式,但也存在盲目减肥和减肥方法不合理现象.应对大中学生开展肥胖与科学减肥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施向东;卢洁;龙兮;李大峰;王春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90年代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我国使用多种乙肝疫苗对婴幼儿进行预防接种,取得良好收益.在国家尚无统一的加强免疫程序情况下,选用何种剂量乙肝疫苗加强接种已成为困扰基层疾控人员的一大难题.为比较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评价加强免疫的免疫持久性,笔者选用国内广泛使用的2种乙肝疫苗,对婴儿期已完成基础免疫的5岁以上儿童进行加强免疫,通过开展随访研究,为国家制定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王永林;林桂伟;李笑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初中学生欺负行为发生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为学校欺负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海口市2所中学的363名中学生,采用自编欺负行为问卷与Rosenberg自尊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初中生受欺负、欺负及欺负/受欺负的发生率分别为18.5%,4.4%与32.2%.女生受言语欺负、网络侵权与身体欺负的比例均低于男生(P值均<0.01).言语受欺负存在是否寄宿与年级差异(P值均<0.05).欺负严重程度、言语欺负、网络侵权与自尊存在负相关(P值均<0.01),在控制性别与年龄后,欺负严重程度、言语欺负与自尊的偏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欺负/受欺负者的自尊低于欺负者与未卷入者(P<0.01).结论 初中生欺负行为具有稳定性,低自尊与欺负行为有关.
作者:刘丽琼;朱海研;熊晓;王雷萍;刘丽淑;闫岩;叶阳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相关行为因素,为制定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分层抽取贵阳城区10所中学3 571名中学生,采用网络成瘾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1%.单因素分析显示,上网年限越长、频率越高,每次上网时间越长,网络成瘾检出率越高,网吧上网、玩网络游戏者网络成瘾检出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在网吧上网、每周上网次数、每次上网时间、玩网络游戏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P值均<0.05);上网获取信息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较高.家长及教师要注意引导中学生合理控制网络使用时间,远离网络游戏,禁止在网吧上网,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
作者:张宛筑;邓冰;王加好;田艳;王凤;黄列玉;谢舍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数种肠道病毒为病原,主要侵犯儿童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本文对2011年西安市175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手足口病转为重症的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琴丽;王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中小学教师吸烟状况、对烟草的知识和态度以及控烟教学活动开展情况,为指导开展无烟校园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昆明、普洱和楚雄抽取27所大中小学的811名教师,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云南大中小学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分别为22.56%,16.76%和25.68%.男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为52.8%,39.52%和25.13%,女教师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戒烟率为0.85%,0.43%和50.00%.在控烟教学活动中,大中小学教师在告知学生吸烟危害健康、教学生拒烟技巧、获预防吸烟的资料和接受预防学生吸烟的培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女教师在教拒烟技巧和获预防吸烟资料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中小学教师对尼古丁是引起多种癌症的化学物质、教师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在学校范围内禁烟和教师应指导学生拒烟或戒烟的知晓率/态度持有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危害很小、尼古丁是引起癌症的化学物质、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很小、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教师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在学校范围内禁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云南省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校园吸烟现象,且对烟草相关知识的掌握仍有不足.应普及教师控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作者:刘毅;赵白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某学校结核病暴发疫情调查和处理情况,为探索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PD试验及问卷调查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描述结核病病例的三间分布、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等特征,并采取一系列疫情处置措施.结果 发现首例传染性肺结核病例后,对高三整个年级共319名学生及教师进行PPD筛查,强阳性者为59名,占18.49%.对结核菌素强阳性的59名师生作进一步拍胸片检查,再次确诊5例学生肺结核患者.结论 此次结核病聚集性感染疫情主要是首例涂阳肺结核学生未及时发现、密切接触者未及时筛查和预防性服药、教室内空气不流通以及同班同学相互交叉感染引起.
作者:胡跃强;沈淑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