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彬;张昊;杨汴生;何健;张合喜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1].所有人群均可患病,但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可能发病,一旦出现暴发疫情,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我国2007年结核菌感染人数达3.3亿,估算活动性结核病人数600万,其中传染性结核病病人150万,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患者约25万,相当于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2].国内对于肺结核学校暴发疫情分析均有较多报道[3-4].近期,桂林市某高校发生了一起肺结核暴发流行,引起了当地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重视.为控制和减少学生结核病患病人数,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开展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此,笔者对该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肺结核知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孟繁文;郭昕;杨子靖;杨晓丹;刘昕;岑凤珠;周子力;郭振友;谭盛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学本科生营养知识、态度及其饮食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问卷”,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446份.结果 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高得分为大四女生的(82.19±15.49)分,低得分为大一男生的(52.75±21.72)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分量表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4,0.79;饮食行为提取5个初始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5.19%.家庭经济状况、性别、年级等对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存在不同程度影响.结论 临床医学生营养知识、饮食行为有待于加强或改善.
作者:秦浩;孙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豫北地区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和卫生行为现状,为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豫北地区61所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1 236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结果 豫北地区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总体知晓率65.63%,城市学校为69.91%,明显高于农村学校的62.60%(P<0.01).能保持“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和“不用裸手拿取直接入口的食品”行为在城市和农村学校所占比例分别为98.82%,97.65%和95.18%,96.69%;“不将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带入食品处理区”行为的比例较低,城市和农村分别为78.82%,73.83%.结论 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行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应加强农村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作者:李宏彬;张昊;杨汴生;何健;张合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在校大中学生对肥胖的认知情况及减肥行为现状,为采用相应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宁市8所大中学校共3 571名学生,使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5.20%的大中学生认为自己体重超重,且中学生的报告率明显高于大学生.锻炼减肥为大中学生的首选方法(55.08%),其余依次为限食(26.6%)、不吃肉(8.26%)、长时间禁食(3.08%)、私自服用减肥药(1.62%).结论 大中学生对自身体型满意度偏低,大多数会选择以锻炼为主的减肥方式,但也存在盲目减肥和减肥方法不合理现象.应对大中学生开展肥胖与科学减肥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施向东;卢洁;龙兮;李大峰;王春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临床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掌握程度及其膳食结构与营养摄人情况,为营养宣教以及其服务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9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营养知识、膳食结构调查,采用24 h回顾法询问学生膳食摄人情况,利用营养计算软件计算每人每日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摄人情况.结果 临床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较单一.每天各种食物摄入量偏低,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量严重不足,分别仅占推荐摄入量(RNI)的69.15%,79.38%,70.05%,62.01%;能量(89.02%)和锌(86.53%)的摄入离RNI也有一定差距;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早餐能量摄入偏低(23.12%),晚餐能量摄入稍高(31.43%).结论 临床医科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欠缺,膳食结构不合理.需要加强学校营养宣教,改进膳食结构,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作者:唐瑞怡;姚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对择业焦虑的作用机制,为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问卷,对随机选取的云南省4所高校4 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8~0.468,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与大学生的择业焦虑具有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7 ~-0.236,P值均<0.01).职业成熟度通过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的部分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生涯自我效能感通过心理韧性的完全中介对大学生择业焦虑产生影响.结论 生涯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择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在生涯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高校进行就业指导时,应注重提升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水平.
作者:赵科;吕静;刘建平;张海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2所高校新生10 924名,采用自杀意念问卷、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明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试,并对其中3 057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进行分析.结果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7.75%,非经济困难生为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绝望、乐观和睡眠3个因子及总分均高于非经济困难学生(P值均<0.01),UPI,SDS,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非经济困难生(P值均<0.01);女生的绝望、睡眠以及自杀意念总分高于男生(P值均<0.05);UPI,SDS以及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自杀意念回归效应显著(P值均<0.05).结论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高于非经济困难生.应从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杀意念的因素人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黄艳苹;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2个县4所乡镇中学1 3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留守儿童713名,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结果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心理弹性总分上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孤独感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各因子与孤独感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心理弹性的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维度是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是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
作者:董泽松;张大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手足口病是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数种肠道病毒为病原,主要侵犯儿童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本文对2011年西安市175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手足口病转为重症的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生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琴丽;王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贵阳市中学生体质状况,为制定改善中学生体质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对分层随机抽取的贵阳市某初、高中一、二年级244名学生进行大摄氧量和50 m跑测试.结果 高中组女生大摄氧量、大摄氧量相对值及50 m跑成绩均低于初中组(P值均<0.01);高中组男生50 m跑成绩优于初中组(P<0.01),大摄氧量与初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摄氧量相对值低于初中组(P<0.01).结论 贵阳市高中生有氧及无氧能力低于初中生,且女生下降更明显.应针对高中生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
作者:周燚;姚鑫;石家瑾;郝亮;彭丽英;程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青岛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及分布特征,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2007-2011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肺结核报告发病资料,统计分析青岛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2007-2011年青岛市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5.75~ 20.61/10万),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8,P<0.05),自2008年起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有下降趋势(x2=7.60,P<0.05);2007-2011年学生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4.62 ~7.34)/10万,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62,P>0.05);学生肺结核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和转诊为主,分别占55.14%,27.45%;年均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男生为22.34/10万,女生为13.1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93,P<0.05);学生各年龄组发病数构成比15~ 19岁高,占49.44%,其次为20 ~ 24岁,占44.94%;各年度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数以4月高,其次为5月和6月,2月低.结论 青岛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对高中和大学新生入学体检及在校生、教职员工的常规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学校结核病患者并开展密切接触者调查,防止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
作者:吴洁;孙海燕;薛白;王忠东;任志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某高校医学生方便面的食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医学生饮食习惯的改善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获得研究样本,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北京某高校898名在校学生方便面食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1.5%的学生1个月以上吃1次方便面,96.5%的学生每次食用1袋或不足1袋.女生对方便面的健康认知得分高于男生[(2.25±0.06)分、(1.78±0.06)分,P<0.01)],研究生高于本科生[(2.26±0.09)分、(2.00±0.05)分,P<0.05)];但女生将方便面作为正餐的比例要高于男生(72.7%,39.7%,P<0.05),研究生高于本科生(73.8%,54.3%,P<0.05).结论 医学生方便面的食用方式不合理,性别、年级是影响医学生方便面知信行的重要因素.应着重改变现有的健康教育方式,针对学生群体的特征开展全方位的健康促进.
作者:刘莹娟;律颖;谢春艳;金莉娜;尚俊丽;陈森;许雅君;解清;王军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相关行为因素,为制定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分层抽取贵阳城区10所中学3 571名中学生,采用网络成瘾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1%.单因素分析显示,上网年限越长、频率越高,每次上网时间越长,网络成瘾检出率越高,网吧上网、玩网络游戏者网络成瘾检出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在网吧上网、每周上网次数、每次上网时间、玩网络游戏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P值均<0.05);上网获取信息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较高.家长及教师要注意引导中学生合理控制网络使用时间,远离网络游戏,禁止在网吧上网,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
作者:张宛筑;邓冰;王加好;田艳;王凤;黄列玉;谢舍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2012年中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免疫史,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25所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学校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1-5月发病多,以6~12岁儿童发病率高;不同学段、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学生流腮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地区腮腺炎发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255例流腮病例中,有免疫史者占40.88%.结论 及时接种疫苗是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的有效而经济的措施.应落实学校查验证工作,将腮腺炎类疫苗免疫覆盖率纳入绩效考核.
作者:王培生;王君;卢耀勤;罗新;玛依努尔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95-2010年间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和体脂率的变化,为建立更科学的青少年超重/肥胖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来自1995年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北京等13个省和直辖市,共82 921和93 264名7~18岁汉族中小学生.检测指标为肱三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分大城市、中小城市、富裕乡村、中下乡村4个社会经济群体计算体脂率.结果 1995-2010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增幅男生为1.36 mm/10 a,女生为1.05 mm/10 a;肩胛下皮褶厚度增幅男生为1.07 mm/10 a,女生为0.67 mm/10 a.男肱三头肌皮褶厚度7~12岁期间增长迅猛;女生从青春中期开始两处皮褶厚度逐步显著超过男生.1995年4个社会经济群体体脂率顺次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富裕乡村>中下乡村;15 a间富裕乡村、中小城市增速迅猛,各群体间差异显著缩小.2010年4个群体体脂率男生分别为18.6%,16.9%,16.0%和13.9%,女生分别为21.9%,20.5%,20.4%和18.5%;男、女增幅分别为1.42%和0.91%/10 a.结论 应及时分析我国青少儿群体及其亚群的体脂率迅猛增长原因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预防、应对策略和措施.
作者:季成叶;陈天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况与特征,为进一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浙江省11个地市小学一、三、五年级和初二、高二年级学生共33 256名,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应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浙江省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0.6%,肥胖检出率为5.3%;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3.7%,6.8%)高于女生(7.4%,3.7%);小学生(12.3%,8.3%)和初中生(11.1%,5.1%)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均高于高中生(8.7%,2.8%);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11.1%,5.6%)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10.3%,4.8%).结论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超过全国水平.要重点关注男生、低年龄段学生和经济发达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趋势,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作者:顾昉;章荣华;方跃强;胡海峰;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徐州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和影响因素,为适时、有针对性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和自制基本情况量表,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徐州医学院本科生556名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心理应激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维度均分除大一和大二年级外,其他各年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临床专业学生的心理压力高于非临床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过去1 a中经历父母离婚或亲人死亡的学生各维度均分较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性别、专业和父亲学历是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医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偏高.相关部门应该关注心理应激水平较高的学生,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三级心理预防保健系统.
作者:高洁;孙莉莉;罗小虎;吴秀娟;黄水平;徐莉春;张训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7年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颁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实施办法并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全面实施.《标准》的组织与实施是一项新的国家制度,在制度本身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制度的执行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工作难点.了解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标准》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正确认识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决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对进一步提高《标准》实施工作质量,切实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杨孝永;甘正永;李叶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慈溪市5~ 14岁儿童伤害死亡状况,为学生伤害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10年慈溪市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及人口数年报表,采用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和潜在寿命损失率等指标描述伤害死亡在慈溪市5~14岁儿童中的流行特点及疾病负担.结果 慈溪市2006-2010年5~14岁儿童的伤害平均死亡率为13.85/10万,占同期该年龄段儿童死亡总人数的53.15%;学龄儿童伤害死亡的死因顺位为淹溺、交通伤害、其他事故和有害效应及跌落,4种主要伤害占同期同人群伤害总数的82.89%.学龄儿童伤害死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为6 024.70 a,潜在寿命损失率为10.98‰.结论 伤害尤其是淹溺和交通伤害是慈溪市5 ~ 14岁儿童健康损失的主要因素和重要致死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防制工作.
作者:许坚;罗央努;陈国华;马小丽;罗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儿童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宝贵的财富.但据国际肥胖任务工作组(the 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2004)收集到的56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及青少年资料表明,有1.55亿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呈现出肥胖或超重的症状[1],其中3 000万到4 500万肥胖儿童青少年年龄在5 ~ 17岁之间[2].基于此,国际社会倡议各国政府必须积极应对这一关乎全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呼吁在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上采取一致行动.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比例较低,但将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发展置于人口大国以及未来20 a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背景下审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刻不容缓.
作者:周细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