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疆医科大学学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阿斯木古丽·克力木;古丽巴哈尔·卡德尔;阿依夏木古丽;杨涛;地力夏提

关键词:生活质量, 精神卫生, 学生, 医科
摘要:生活质量是指不同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人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与其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1].大学生生活质量是指大学生现时生活经历的客观状态及其主观感受[2].大学生面临人际关系、学习、择业、恋爱等多种问题,均可使心理压力增大而影响其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到生活质量[3]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命质量观发展呈现差异性和多样性[4].大学生生活质量研究多集中在影响因素上[5].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不仅是其自身健康状况和高等教育质量的体现,更关系到整个社会未来医疗服务水平的高低[6].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视近作业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Meta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视近作业尤其是读写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影响,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中的文献主要来自2个数据库(Medline和Google高级学术搜索)以及可获得研究中的参考文献.使用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的多项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研究数据主要包括视近作业与近视发病率、近视患病率和近视进展.结果 不同视近作业类型对近视影响各异.纳入Meta分析的原始文献共7篇,各项研究结果之间并不同质(I2=85.0%,Pheterogeneity=0.000).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显示儿童青少年每周读写每增加1h,产生的近视联合OR值为1.02(95%CI=1.01~1.03).结论 视近作业对近视影响各异,读写时间的增加对近视存在持续性影响,但影响较弱.

    作者:方云;陶芳标;伍晓艳;万宇辉;华文娟;高国朋;金菊香;裴晨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2008-2012年自伤与自杀行为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中学生自伤与自杀行为的发生情况,为实施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2010年、2012年4-5月对北京市通州区9所中学抽样班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3次监测结果显示,中学生自伤行为报告率呈上升趋势,且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隔代家庭学生高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学生,学习成绩越差者自伤报告率越高;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报告率,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隔代家庭学生高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及以下的学生高于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上学生.结论 应及早针对重点青少年人群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自伤与自杀行为的发生.

    作者:杨冬梅;韩卫民;邵春昕;苏晓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全国常模研制

    目的 建立中国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常模,为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学生的视力保健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在全国12个省市抽取城乡中小学生47 951名,运用“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描述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得分的P10,P25,P50,P75和分P90.结果 建立了一~三年级、四~六年级和七~九年级“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评定问卷”各维度和总体得分的P10,P25,P50,P75和P9N0.以P90作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状况良好划界值,一~三年级和四~六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良好率女生高于男生;四~六年级和七~九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良好率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四~六年级和七~九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良好率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以P10作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行为状况不良划界值,一~三年级、四~六年级和七~九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不良率男生高于女生,一~三年级和四~六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不良率东部低于中部和西部;七~九年级学生视力保健行为不良率农村低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全国总体评分的P90和P10作为判定学生视力保健行为总体状况良好与不良的划界值,为不同人群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供比较的常模.

    作者:高国朋;伍晓艳;谭晖;赵玉秋;金菊香;裴晨璐;华文娟;万宇辉;陶黎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学生对痤疮的认识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痤疮的认识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探讨高校相关健康教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医疗咨询和APSEA量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河南大学1451名学生痤疮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在1451名学生中,认为痤疮是疾病的有337名,占23.2%;曾到医院治疗的有240名,就诊率为16.5%.学生APSEA量表得分>80分的有154人,占10.6%.所有痤疮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590,466,385例.结论 大学生对痤疮的认识严重不足,痤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应引起家长、学校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路金瑞;席子明;董放;芦丽凎;李晓红;刘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浙江省2012年中学生体力活动与体育课开展现状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中学生体力活动及参加体育课情况,为评价中学生体力活动及学校体育课开展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浙江省30个县(区)318所初、高中学校495个班级19 542名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进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 在过去的7d中,调查对象体力活动天数达标率为12.30%,男生为15.30%,女生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67,P<0.01).城市学生体力活动天数达标率为12.77%,农村为12.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8,P>0.05).调查对象每周体育课课时达标率为66.23%,其中初中、普通高中和非普通高中达标率分别为50.72%,90.97%和6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55.88,P<0.01).结论 浙江省中学生体力活动天数及体育课课时不足,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作者:王浩;俞敏;胡如英;龚巍巍;陆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某高校新入学大学生心电图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大学生心电图异常体检结果,及早发现大学生群体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减少或避免被检者心脏意外的发生.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9130T12导联同步心电机,对某高校4000名本科新生进行心电图同步描记.结果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43.78%(1 751/4 000),其中大多数属于生理性异常;检出病理性异常122例(3.05%).男生病理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于女生,超重和肥胖学生病理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高于体质量正常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心电图体检异常检出率较高.应提高心电图体检筛查力度,及早发现大学生潜在心脏意外的风险,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作者:付丽英;邢玉娥;杨立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对策分析

    近阶段的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不断攀升[1],如何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已成为眼科学界、家长、学校以致全社会关注的课题.目前预防和治疗近视的方法层出不穷,笔者对近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其优缺点,为今后近视防治方法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依据.由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预防和治疗近视的方法往往根据近视的成因而设计,包括光学镜片矫正、药物治疗、视觉训练以及中医中药等.

    作者:杨传武;袁作雄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浙江省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索浙江省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学校结核病疫情提供干预建议.方法 以浙江省2008-2010年在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登记的3822名初治学生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发现延误情况,采用单因素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延误影响因素.结果 浙江省初治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时间的中位数为15d,发现延误患者占31.4%.发现延误主要危险因素为低年龄段、居住在农村、一季度发病、患病类型为原发性与粟粒性肺结核、涂片阳性、需追踪、确诊机构为市级定点机构的患者.结论 学生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情况不容乐观.学校与结防机构应针对发现延误危险因素加强干预,减少延误的发生.

    作者:陈彬;王晓萌;顾华;钟节鸣;陈松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起小学生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

    2012年5月4日至28日,吉林省白山市红旗小学相继发生31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果,构成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依据《现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分级标准》[1],判定为一起学校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一般级突发事件.现将疫情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庄伟;张祥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宁德某小学2006-2012年学生视力不良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宁德市2006-2012年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情况,为学生视力不良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6-2012年宁德市1所小学监测点校的体质健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宁德市2006-2012年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1.5%,女生(57.9%)高于男生(46.4%),各年份、各年级视力不良检出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轻、中、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分别为32.1%,43.7%,24.2%;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及严重程度随年级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 小学生视力不良问题严重,应重视视力不良的预防工作.

    作者:林兴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上海市虹口区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侮行为状况

    暴力是指蓄意滥用权力和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的一类行为[1].校园暴力通常情况下是指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实施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暴力行为,对学校或师生财物实施的暴力行为,以及师生对社会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2].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还是农村,校园暴力在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上都呈上升趋势[3],已成为被关注的社会问题.相对于校园暴力,校园欺侮行为[4]是攻击性行为的一种类型[5],是当前中小学生校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该研究对中小学校园语言和躯体的欺侮或暴力行为(以下统称“欺侮行为”)进行了调查,期望能够掌握这些行为的发生概况,探索其危险因素,为下一步干预奠定基础.

    作者:陈道湧;姚玉华;俞爱青;沈建;龚向真;姚文;金伟保;盛赛芬;余金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学生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考察大学生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生命愿景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徐州市2所高校7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14.49±12.29),性别、城乡、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专业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肯定因子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忧郁和焦虑体验较少,且在性别、专业、年级、城乡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恋爱状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消极方面在性别、专业、年级、城乡、恋爱状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命意义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存在显著相关(P值均<0.01);生命控制感对自我肯定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3.0%),生命控制感、意义的追寻和消极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消极方面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3.6%).结论 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生命控制感、对生命意义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石春;贾林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周口市2005-2012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对策

    目的 分析周口市2005-2012年风疹流行特征与控制措施,为预防控制风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资料,对周口市2005-2012年风疹病例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周口市近8 a累计报告风疹病例112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1/10万,其中2007年发病率高(4.10/10万),近3a发病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不同年份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6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71.87%;<15岁儿童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2.90%;发病以学生(占49.96%)为主.结论 风疹的易感人群为学龄儿童,应采取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和卫生宣教等综合性防控对策,防止中小学校内疫情暴发.

    作者:罗宏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学研究生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医学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值得关注.亚健康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亚健康状态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而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本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多变量直接和间接效应,探讨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对医学研究生亚健康的影响,为有效开展相应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作者:刘萌;廖淑梅;冯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海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实施方案”的要求,在2005—2009年间对海南省10所职业院校学生75470人次进行健康体检,采用Epi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女生营养不良、贫血、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04%,4.18%和6.15%,男生分别为8.08%,2.43%和4.44%,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9.26,178.51,105.40,P值均<0.01);学生营养不良和贫血检出率逐年下降,肥胖检出率逐年上升.沙眼、龋齿和视力不良检出率男生分别为4.30%,66.0%和24.62%,女生分别为3.06%,33.04%和24.22%,男生沙眼和龋齿检出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2.08,62.06,P值均<0.01);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0,P>0.05);沙眼和龋齿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健康教育,切实落实各项防治措施,降低学生常见病患病率.

    作者:赖新梅;朱坚;陈奇漂;符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国中部6省城市中小学生疑似近视患病率与纬度分布

    目的 分析中小学生疑似近视患病率与纬度分布的关联性,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近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描述2005年和2010年中部6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疑似近视患病率与纬度变化,采用x2检验分别分析各学段不同地区2次调研6省城市男女学生疑似近视患病率的差异及疑似近视率与纬度增高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5年和2010年中部6省城市男、女学生疑似近视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疑似近视率随纬度增高而增加,除2005年七~九年级男、女生外,变化趋势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男生变化趋势强于女生,低年级组学生比高年级组学生变化趋势强.结论 疑似近视患病率在纬度较高的省份相对较高.应鼓励学生白天多在室外活动,尽可能多的接触阳光.

    作者:华文娟;伍晓艳;许韶君;万宇辉;金菊香;高国朋;方云;裴晨璐;陶芳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应对现状分析

    所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mergent events of publichealth)就是指突然间暴发的,可能造成或者已经造成全社会公众健康危害的重大传染性致病性疫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事件以及其他类型严重危害社会公众健康的重大事件,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群体性和社会危害性、严重性等特征[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包括预测防范能力、判断危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沟通能力、预后干预能力等[3].

    作者:王沁;杜朝东;徐琼;欧浪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水痘疫苗接种对控制学校水痘疫情的作用分析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期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在幼托、学校等集体单位造成暴发或流行.水痘疫苗能有效保护接种者至少5~7a[1].上海市自1999年起推荐≥1岁的学龄前儿童自费接种1剂水痘疫苗.但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接种年限的延长,水痘突破病例逐渐增多,即使在高接种率的托幼机构和小学,仍有水痘暴发疫情[2-3].

    作者:庞红;江燕;施玮;王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江苏省2005与2008年中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比较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发生情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5和2008年江苏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资料,比较3a间江苏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3a间江苏省中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由5.3%上升到6.2%,女生增长幅度高于男生(x2=6.76,P<0.05).重点中学学生核心家庭的女生和初一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率增长幅度为明显.结论 网络成瘾发生率在江苏省中学生中呈迅速上升趋势,需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王艳;甄世祺;袁宝君;戴月;刘维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学生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结果分析

    肺结核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长期危害广大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学校是人群高度集聚场所,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在同一环境生活、学习的密切接触人群,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危险性往往大于正常人群;一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传播,暴发流行的局面就难以控制[2].为此,本研究对中学生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以期对该人群开展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刘晓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