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瑾;李晓宁
目的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10年5月-2013年9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8例,将其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2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PaCO2二氧化碳分压)明显较低,但对比两组患者的PaO2(动脉血氧分压)、D-dimer(血浆D-二聚体)、SPAP(肺动脉收缩压),无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PaCO2比较低,临床鉴别时应充分注意.
作者:马万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无证行医是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本文通过对近三年本辖区非法无证行医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无证行医的特点,找出无证行医监管的方法、对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体会有以下几点:①对非法无证行医监管疏堵结合是关键.②多部门齐力合作,联合取缔无证行医.③深入居民小区,加大宣传力度.四是合理布局全区医疗网点,方便居民就医,使无证行医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消除无证行医滋生存在的土壤.
作者:董敏;彭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自然分娩中应用气囊仿生仪助产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3年12月-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300例接受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气囊仿生助产术进行助产,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方式进行临产处理,观察和对比两组初产妇在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白天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的第一、二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6.84±1.33)、(1.05-0.24)h和(7.33±0.55)h明显短于对照组初产妇的(10.13±1.68)、(1.50±0.42)h和(10.80±1.08)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白天分娩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有助于缩短产程,促进分娩,增加自然分娩率,提高白天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这对提高产科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韦毅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南关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了解手足口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正确的防控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医疗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南关区共报告手足口病993例,2008-2010年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和2012年明显下降,每年的4~8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发病以1~5岁儿童居多,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儿童发病较多.结论 根据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做好防控知识宣传,加强托幼机构晨检和物品消毒,是降低发病水平的有效措施.
作者:宁涛;王彩辉;吕丹;佟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研究对早期乳腺炎采用暖宫贴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有早期乳腺炎病人140例,采取抽签随机模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病人采用暖宫贴联合人工挤奶治疗,对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5.7%、74.2%,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率为92.8%;对照组病人满意率为80%.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早期乳腺炎病人采用暖宫贴联合人工挤奶共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没有1例哺乳婴儿出现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有效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许有翠;杨菊芳;刘清;张丽;夏安焕;董桂敏;邓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切口感染效果进行分析,总结骨科切口手术护理干预方法,为提高骨科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某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260例骨科手术患者治疗病例,探究分析其在入院手术治疗期间相关资料,发现骨科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患者13例感染率为5%.结果 研究260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病例发现,手术期间采取较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患者234例,手术室护理干预欠佳的患者26例占整个抽取病例的10%,而13例切口感染患者均是手术干预欠佳的患者.结论 骨科手术治疗期间,采取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对手术康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尹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哮喘小儿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98例2011年6月日-2012年6月日之间在我院接受哮喘治疗小儿的病历资料,并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其中34例患儿采用的是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方法,28例采用的是单一孟鲁司特药物治疗的方法,36例采用的是单一布地奈德药物治疗的方法,分别将其命名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3组患儿持续性治疗3个月之后,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观察和对比3组患儿的治疗成效、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以上三组患儿在接受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患儿的各项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A和B),三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4.12%(32/34)、67.86%(19/28)、77.78%(28/36),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和对照B组之间仅具有可比性.对照组2例患儿发生了不良反应,进行停药处理后,症状均消失,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的复发率情况分别为2.94%(1/34)、10.71%(3/28)、11.11%(4/36),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很小,因此,值得将该治疗方法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桂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探讨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对其作系统性的评价.方法 按照一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2003-2013年我国各大学术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选择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的文献,对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应用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文献10篇,均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进行研究.根据Meta的分析结果可见,苯巴比妥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且惊厥能得到有效控制.病死率和严重伤残发生率的对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苯巴比妥应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控制新生儿惊厥的发生.但是对病死率和严重伤残发生率的降低没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范先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神经内科作为临床诊疗中的一个重要科室,越来越受到广大人群以及医疗工作者的重视,其临床用药的选择同时至关重要.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神经内科通常诊治的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脑部炎症性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病、脊髓炎、三叉神经痛等,治疗药物常选择具有强力抗炎及抗休克作用的甲基强的松龙,以此取得良好的治愈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毓新;黄立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结节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忠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愈患者为22例,治疗有效患者为14例,治疗无效患者为14例,治疗有效率为72%,病情复发患者为6例,观察组治愈患者为29例,治疗有效患者16例,治疗无效患者为5例,治疗有效率为90%,病情复发患者为2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华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耳鸣患者采用卡马西平联合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46例耳鸣患者,根据患者治疗的意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尼莫西平联合三磷酸腺苷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卡马西平联合胞二磷胆碱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为86.9%,对照组治疗效果为65.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耳鸣患者采用卡西平联合胞二磷胆碱进行临床治疗,能够减轻患者耳鸣的程度,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永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运用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诊治的60例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包括:患者满意度、腕关节疼痛程度评分(VAS)、Gartiand及werley评分、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以及放射学评价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VAS及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未见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Gartiand、werley评分以及影像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都较好,但是相比较而言,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敖学霖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 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64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突触体素(Synaptophysin,p38)的表达,探讨铝的神经毒性作用机理.方法 40只4~5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铝中毒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常规p38免疫组化染色,用细胞形态学计量方法测量p38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结果 铝中毒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p38免疫组化染色阳性颗粒减少,阳性产物平均光密度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铝中毒引起大鼠海马CA3区p38的减少.这种变化可能是铝的神经毒性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王继芬;康朝胜;臧贵勇;孙宝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从综合医院经济管理的现状以及医院面临政府政策导向及市场经济冲击的宏观、微观层面的问题,阐述医院有效经济管理与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建议完善财务管理与核算体系,建立成本核算的相关意义指标体系,应用现代化信息管理应用手段,改进与提高医院成本核算与分析工作,提供决策.使医院经济与经营达到有效管理之目标.
作者:张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及对母婴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组75例及羊水正常组10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组中胎盘功能减退、子痫前期、延期妊娠明显高于羊水正常组,其中以胎盘功能减退常见,而脐带绕颈、胎儿畸形率无明显差异;羊水过少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无明显增加.结论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是胎盘功能减退的特异性标志,一旦确诊,应积极采取措施,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张燕;郭丽;郝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开展,国际对人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也在不断的加以完善,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作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卫生服务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必须对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予以改造,不断的加以完善与改革,更好的顺应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步伐,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本文将从我国建立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背景与条件出发,对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如何摆脱我国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困境以及加强我国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意义进行阐述.
作者:葛学红;薛如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孕妇分娩过程中异常分娩的产生及处理,提高孕婴的平安、健康指数.方法 随机抽选2009年3月-2010年3月临床分娩异常患者69例,对其治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69例中,产力异常产妇37例,骨产道异常18例,胎儿异常14例.结果 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处理下,孕妇全部成功分娩,69例孕妇无一例死亡,胎儿中两例为死胎,一例为脐带绕颈患儿死亡.结论 一些异常分娩是可以预防的,对于不可避免的异常分娩情况应积极的听取医生建议,医患配合科学的选择分娩方式,确保母婴平安,提高妇产科分娩中母婴的健康水平.
作者:隋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量效关系,筛选出适合不同年龄段舒芬太尼佳药物剂量.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择期消化系统及腹部大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将本组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按照术后镇痛药物剂量不同两组内部随机分成Ⅰ、Ⅱ两个亚组,每个亚组20例,对比两组手术结束后的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Ⅱ亚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AⅠ亚组(P<.05),镇静效果统计学无差异(P>0.05);B组Ⅰ、Ⅱ两亚组镇痛效果比较无差异(P>0.05),镇静效果两组差异比较显著,(P<.05).结论 舒芬太尼同等剂量条件下,镇痛效果随患者年龄的增长而相对增强;舒芬太尼用于手术结束后患者自控镇痛可通过静脉起效,药物的镇痛效果及镇静效果与不同年龄患者群体之间的量效关系也不同.
作者:田有良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