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贵州省部分儿童青少年水果蔬菜摄入情况调查

熊敏;朱莉琪;冯承芸

关键词:水果, 蔬菜, 饮食习惯, 对比研究, 青少年
摘要:目的 了解与儿童青少年健康饮食相关密切的水果蔬菜摄入情况,考察影响儿童青少年水果和蔬菜摄入的个人、家庭及社会环境凶素.方法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9所学校1 398名在校中小学生(非住校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多数儿童青少年都爱吃水果和蔬菜,57.9%的父母积极鼓励孩子吃水果蔬菜,但儿童青少年对摄入水果蔬菜的自我效能感并不高,家庭、社会环境对孩子们提供水果蔬菜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很低.影响因素中有13项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儿童青少年对蔬菜水果的主观需求与实际摄入量之间不均衡,其中存在一个巨大的需求.结论 应尝试介入家庭、学校及娱乐场所等,提高儿童青少年在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中获得水果蔬菜的可及性与便利性.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青春期儿童血清瘦素脂联素与血脂水平的配对研究

    目的 探讨青春期儿童血清瘦素(LEP)、脂联素(ADIPO)与血脂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13~14岁肥胖和体重正常儿童共73对.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LEP,用酶联免疫法测血清ADIPO,用酶比色法测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用沉淀法测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肥胖组儿童血清LEP(24.01l±6.831)μg/L,TG(1.574±0.889)m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12.542±6.565)μg/L,(0.913±0.362)mmol/L(P值均=0.000);ADIPO(4.074±2.493)μg/mL,HDL(1.115±0.256)m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5.526±3.194)μg/mL,(1.404±0.331)mmol/L(P值均<0.01).女童血清LEP与LDL呈正相关(r=0.246,P=0.043),与HDL呈负相关(r=-0.438,P=0.000);男童血清LEP与TG(r=0.518,P=0.000),TC(r=0.284,P=0.012)均呈正相关,与HDL晕负相关(r=-0.353,P=0.002),ADIPO与HDL呈正相关(r=0.253,P=0.025).结论 青春期肥胖儿童存在瘦素、脂联素和血脂代谢紊乱,瘦素较脂联素与血脂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王会贞;陈新岭;娄晓民;谭贵清;陈姜;胡巧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一起高考学生群体癔症性高血压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性癔症是一种流行性、发作性的轻型精神障碍,是癔症的一种类型,多为群体性发作,容易在情绪不稳定、易受暗示的儿童青少年中流行.近年来,因注射疫苗引发的群体流行性癔症较多[1].笔者对一起发生于高校招生体检中的高考学生群体性癔症性高血压事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何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HACCP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食堂人口密度大,用餐人数集中,是易发生中毒等事故的场所.2007年1-6月,全国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134起,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8.79%;中毒人数4 457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20%;死亡96例,占报告死亡总数的42.86%[1].为保障高校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防止学生群体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运用HACCP的基本原理,对高校食堂的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从业人员素质等关键环节进行相关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目的,确保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2].HACCP是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简称,作为一种保证食品安全的预防性技术管理体系,由食品的危害分析(hazard analysis,HA)和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CCP)2部分组成[3-5].HACCP是以科学为基础,通过系统性地确定具体危害及其控制措施,以保证食品安全性的系统,是一个适用于各类食品企业的简便、易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体系[6-9].

    作者:任俊;曹飞;卢金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广西大学新生2005-2008年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5-2008年广西大学人学新生身体健康状况,为有效开展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西大学2005-2008年入学新生体格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4 a参加体检的入学新生共19 369人,其中43.24%的学生检出五官科疾病,14.38%的学生患龋齿,12.13%的学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视力低于5.0的学生占82.51%,女生多于男生;身体完全正常新生仅为11.04%,且连续4 a的比例分别为13.19%,9.89%,10.64%和10.51%,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结论 广西大学新生常见病检出率较高,视力普遍偏低,健康新生所占的比例较低并呈逐年下降趋势.

    作者:赵霞;黄亚铭;毛玮;余起美;黄旭强;余小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甲型H1N1流感预防中高校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粤西高校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以便更好地预防甲型H1N1流感.方法 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粤西高校的执业医生、护士、医技人员115名清洁洗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接触患者前和无菌操作前洗手率分别为41.74%与73.04%,接触污染物和患者后洗手率分别为83.48%与86.08%,进食前和工作结束后洗手率分别为85.28%与89.56%;40.00%的人洗手时间>15 s,60.00%的人洗手时间<15 s,14.28%的人洗手时间<5 s;洗手后擦手,使用专用毛巾者占62.61%,使用纸巾或自然晾干者占25.22%,使用公用毛巾者占10.43%,在工作服上擦手者占8.70%.结论 应加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加强洗手指征、洗手技术等专业知识的指导和培训,做好手卫生的监督、监测、反馈工作.

    作者:汪德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北京市东城区2所中学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在北京市高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可行性和教育效果,为制定艾滋病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北京市东城区2所普通中学,对选取的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由同伴教育者在学校开展各种形式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在干预活动前、后用相同的调查表格对接受宣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接受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后,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得到了提高,特别是有关生活实际问题方面的知识,如和感染者共用学习用具是否会感染艾滋病回答正确率由教育活动前的86.5%升至活动后的93.3%.本次教育活动也政变了对不正确生活方式的认识以及对待艾滋病病人和家属的态度.结论 在高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艾滋病,提高抵御艾滋病的能力.

    作者:孔文琦;潘勇平;马迎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福州地区高中生焦虑敏感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目的 初步探讨高中生焦虑敏感和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提高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用焦虑敏感量表(ASQ)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福州地区38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睡眠问题检出率为31.50%;焦虑敏感和睡眠质量得分存在年级差异,以高三年级得分高;焦虑敏感与睡眠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焦虑敏感对睡眠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高中生睡眠问题不容忽视;焦虑敏感,尤其是心理能力丧失恐惧因子对睡眠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

    作者:刘明艳;严由伟;陈芳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儿童孤独症(Autism)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交能力缺陷、语言交流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等.孤独症曾经被认为是罕见的疾病,但近年来的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在世界各地孤独症患病率均有上升趋势.据美国CDC对孤独症和发育障碍疾病监测(ADDM)网络的监测结果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患病率达到6.60%,有的地区甚至更高[1-2].尽管孤独症的认知、语言和社会交流障碍发生在儿童期,但此症状通常可持续一生.

    作者:武丽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山西省6所高校学生艾滋病宣传自主教育实践及实施策略

    艾滋病(AIDS)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2].当前我国正处在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时期[3-4].在既无治愈药物,又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健康教育已成为目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有效途径[5-8].全世界HIV感染者50%以上为15~24岁的青壮年,我国HIV感染者中青壮年占80%[9].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既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也是社会防治艾滋病的重点人群[11-12];同时,大学生也是我国艾滋病防治的主力军和生力军[13].因此,对大学生群体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具有紧迫性和急切性.为探索适合高校大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模式,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14-16]的基础上,总结了自主教育在大学生艾滋病宣传与预防中的具体实践及实施策略,以便对高校预防和推进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魏梦晓;陈璐;何青青;王荣;徐选国;姜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儿童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水平与龋齿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水平在不同龋患幼儿中的差异,评价Dentocult SM法作为龋活跃性检测方法 的效果.方法在深圳市7所市属机关幼儿园抽取375名2-4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计算患龋率、龋失补牙数(decayed-missing-filled tooth,dmft)、龋失补牙面(decayed-missing-filled surface,dmfs)、龋蚀指数(caries severity index,CSl);采用Dentoeult SM法检测唾液变形链球菌,记录分度值.结果 375名幼儿Dentocuh SM 1度及以上所占比例为69.60%,Dentocult SM不同分度间患龋率、dmft、dmfs、C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entocult SM各分度与dmft,dmfs,CSI呈高度正相关.不同龋患幼儿唾液变形链球菌感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entocult SM分度能较真实地反映幼儿龋病发生状况,是一种可靠的龋活跃性检测方法.

    作者:刘芸;刘寿桃;王金东;郝高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某高校教职工及学生对抗生素不良反应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及大学生对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情况,为引导高校师生合理正确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6年3-10月参加健康体检的某高校教职工及学生共4 980名进行抗生素不良反应认知调查.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的知晓率为98.2%;知识获得途径占首位的为医务人员,占32.89%.每个年龄段都有60%以上的人对抗生素的认知存在误区;有16.16%的人自己选择药物,有16.95%的人听他人建议选掸药物;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后,有2.27%的人选择自行更换药物,0.38%的人选择继续用药.结论 高校大学生及教职工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认知度较低,应该大力加强对高校社区内民众的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宣传及教育,严格医生对抗生素的规范使用.

    作者:田小军;汤新红;李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太阳镜镜片颜色深浅对大学生立体视觉影响的研究

    目的 比较大学生配戴同一色系中颜色深浅不同的太阳镜对立体视觉的影响,为大学生选购太阳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对河北大学一年级自愿参加试验的50名双眼视力正常(≥5.0)、立体视锐度正常(≤60 s)的学生,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方法,使每名测试对象分批次分别配戴同一色系中颜色深浅不同的太阳镜,测试立体视觉.结果 正常人配戴浅黄色镜片,其立体视觉优于中黄色镜片(P<0.05),配戴浅黄色或中黄色镜片,其立体视觉均明显优于深黄色镜片(P<0.01).正常人配戴浅蓝色镜片,其立体视觉优于中蓝色镜片(P<0.05),配戴浅蓝色或中监色镜片,其立体视觉均优于深蓝色镜片(P<0.05).结论 同色系颜色深浅不同的太阳镜对大学生的立体视觉影响不同.

    作者:闫冰;李景平;白洁;李军;赵占娟;范春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孤独症患儿45例短期综合训练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短期综合训练对孤独症患儿的疗效,为今后开展孤独症患儿康复、提高康复训练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训练、多感官刺激等综合训练方法,对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接受训练的45例孤独症患儿开展为期3个月的短期综合训练.每周训练6 d,每天训练3.5 h,采取一对一和一对三小组训练相结合,于训练前、训练3个月未分别采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孤独症治疗评估晕表(ATE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心理教育评定量表(PEP)对患儿进行评价.结果 45例孤独症患儿ABC总分由训练前的92.95分下降至55.14分(P<0.01);CARS总分由训练前的37.12分下降至29.48分(P<0.01),ATEC总分由训练前的68.00分下降至57.09分(P<0.05),其中行为因子由训练前的21.77分下降至17.86分(P<0.05),但在语言、社交、感知觉因子的分值训练前后未见显著差异;PEP的发展分数由训练前的54.33分提高至84.38分(P<0.01).7个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短期综合训练对孤独症的异常行为改善有较好的作用;但其语言、社交、沟通能力的提高尚需要长期、更高密集度的康复训练.

    作者:梁爽;粟丽群;王佳;孙彩虹;夏薇;武丽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常山县缺铁性贫血儿童营养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铁强化酱油、豆蛋白改善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的效果,为预防学生营养不良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常山县农村3所学校的部分儿童进行10个月的干预试验;对照组采用普通膳食,实验组分别采取补充铁强化酱油、豆制品膳食,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0个月测定身高、体重、末梢血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通过为期10个月的干预,豆蛋白组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明显,由于预前的(129.53±9.65)g/L,上升为干预后(144.03±11.7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增高不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恢复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铁强化酱油、豆蛋白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儿童患病情况,提高儿童血红蛋白水平.

    作者:徐青华;寿申岚;徐金洪;李芳;曾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丰台区中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丰台区中学生吸烟行为现状及不同人群吸烟水平,为制定有效的挖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国家统一制定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2005),对丰台区12所学校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丰台区中学生现在吸烟率为23.6%,其中男生为35.0%,女生为11.4%;尝试过吸烟的中学生占38.6%,其中男生为64.3%,女生为35.7%,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吸烟强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吸烟学生将日吸烟量控制在5支以下,月吸烟天数两极分化,1~2 d和30 d者比例高;男生、非核心家庭、住宿,学习成绩差、以静代动生活方式,网络成瘾是中学生现在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丰台区青少年尝试吸烟现象比较普遍,不同人群中吸烟水平不同.应针对影响中学生吸烟的不同因素开展以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参与的综合控烟措施.

    作者:石荣兴;王会;芦然;李洁;赵建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及孤独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及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方法 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对合肥市601名小学四~六年级儿童(流动儿童309名,非流动儿童292名)进行测查.结果 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孤独与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15%.结论 提高流动儿童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知能力.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利于促进流动儿童孤独感的降低.

    作者:刘菂斐;王兆良;李文兵;周超;齐海静;胡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国大学生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大学生伤害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全国27省市区选取大学生47 541名,匿名填写<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果 1 a内大学生伤害发生的报告率为12.3%,男生为15.4%,女生为9.8%.扭伤和跌坠伤是常见的受伤原因,造成常见的身体损害是骨关节伤和割刺伤.大学生伤害主要发生在校园内.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的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不同.结论 大学生是伤害易发人群,伤害疾病负担严重,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控制.

    作者:陈天娇;季成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视力障碍大学生挫折感类型与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视力障碍大学生挫折感的类型与特点,为残疾大学生挫折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北京某特殊教育学院的视力障碍大学生4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视力障碍大学生的挫折感主要来源于就业、学习压力和自我实现等挫折事件.不同专业视力障碍大学生的挫折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视力障碍大学生的挫折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适应环境方面,四年级大学生挫折感著高于二年级大学生(P<0.05);在恋爱方面,二年级大学生的挫折感显著高于一年级和四年级大学生(P<0.05);在就业方面,视力障碍男生的挫折感显著低于女生(P<0.01).结论 视力障碍大学生的挫折感普遍存在,应有针对性地对视力障碍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作者:张海丛;麻一清;陈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北京某高校听觉障碍大学生越轨行为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听觉障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促进听觉障碍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法 采用自编听觉障碍大学生越轨行为调查问卷,调查北京市某高校95名听觉障碍大学生的越轨行为现状.结果 听觉障碍大学生的越轨行为较多;对于违反社会公德、校规校纪的行为不存在性别、年级差异;对于违法行为,男生多于女生,大一学生较多.结论 听觉障碍大学生的越轨行为比较严重,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于预手段.

    作者:毛荣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杭州高教园区高校医务室满意度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杭州市高校医务室服务利用情况和满意度情况,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共300名学生.问卷内容包括服务利用情况和满意度情况.结果 不同层次高校的医务室存在着差别,高校医务室服务利用以看病和配药为主,其他服务项目利用不高;药品齐全和服务态度满意率高不超过60%,在一般水平.高校医务室满意度主要影响因素是医务室的位置、医务室咨询服务、服务项目评价、医务室人员技术水平、服务解释程度和服务态度.结论 杭州高教园区高校医务室满意度不高.建议需增加药品种类,拓展服务内容,积极提高服务技能并加强相关工作.

    作者:叶群华;马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