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西省6所高校学生艾滋病宣传自主教育实践及实施策略

魏梦晓;陈璐;何青青;王荣;徐选国;姜峰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健康教育, 卫生计划实施, 学生
摘要:艾滋病(AIDS)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2].当前我国正处在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时期[3-4].在既无治愈药物,又无有效疫苗的情况下,健康教育已成为目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有效途径[5-8].全世界HIV感染者50%以上为15~24岁的青壮年,我国HIV感染者中青壮年占80%[9].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既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也是社会防治艾滋病的重点人群[11-12];同时,大学生也是我国艾滋病防治的主力军和生力军[13].因此,对大学生群体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具有紧迫性和急切性.为探索适合高校大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模式,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14-16]的基础上,总结了自主教育在大学生艾滋病宣传与预防中的具体实践及实施策略,以便对高校预防和推进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自发性气胸与青少年身体发育关系探讨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青少年男性中为常见.为探讨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自发性气胸的关系,笔者将杭州师范大学教学医院2008年6-11月收治的男性34例自发性气胸,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计算Verwaeck指数等6项反映身体素质的指标,并与健康同龄人相对照,以探讨其关系.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教学医院2008年6-11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共37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3例,男女之比为11:1,年龄17~24岁,平均(20.91±2.23).岁(因女性患者例数太少,无法作统计学比较,故仅作男性患者比较).全部患者均经胸部X线检查确诊,其中左侧气胸20例(58.8%),右侧气胸12例(35.3%),双侧气胸2例(5.9%).对照组男性青少年70例,年龄20~24岁.

    作者:陈维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北京市城区小学生对肥胖儿童的看法和态度

    目的 分析北京市小学生对肥胖儿童的看法和态度,为青少年肥胖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从北京市东城区和崇文区随机选取小学生4 482名(男生2 335名,女生2 147名),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学生对肥胖儿童的看法与态度.结果 近40%以上的小学生对肥胖学生的正面看法是人好、自信心强,饭量大、喜欢交朋友,负面看法是不勤快、身材差、活动不灵活、不爱运动、反应迟钝和易生病.男、女生对肥胖学生的看法在人缘、自信心、身材、运动喜好、反应速度5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更认可其人好(X2=16.668,P<0.01)、身材差(X2=61.743,P<0.01),不爱运动(X2=15.060,P<0.01),男生则更认可其自信心强(X2=7.127,P=0.028)、反应迟钝(X2=6.867,P=0.032).结论 北京市城区小学生对肥胖儿童存在一定的偏见,但有些正面看法的信息没有传达给肥胖儿童.应该指导小学生及其家长正确看待肥胖,给予肥胖儿童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作者:郝利楠;李艳平;杜松明;胡小琪;杨薇;马冠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某高校医学生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对应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的现状,探讨医学生学历、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对郑州大学医学院69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探索医学生学历、艾滋病相关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1.8%,对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正向态度持有率低于50%;医学生学历、AIDS知识与态度之间既存在关联也存在脱节现象.结论 医学生AIDS认知水平较高,但仍对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存在歧视,应对其加强艾滋病反歧视教育.

    作者:尹姗姗;杨永利;施学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青春期儿童血清瘦素脂联素与血脂水平的配对研究

    目的 探讨青春期儿童血清瘦素(LEP)、脂联素(ADIPO)与血脂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13~14岁肥胖和体重正常儿童共73对.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LEP,用酶联免疫法测血清ADIPO,用酶比色法测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用沉淀法测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进行配对分析.结果 肥胖组儿童血清LEP(24.01l±6.831)μg/L,TG(1.574±0.889)m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12.542±6.565)μg/L,(0.913±0.362)mmol/L(P值均=0.000);ADIPO(4.074±2.493)μg/mL,HDL(1.115±0.256)m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5.526±3.194)μg/mL,(1.404±0.331)mmol/L(P值均<0.01).女童血清LEP与LDL呈正相关(r=0.246,P=0.043),与HDL呈负相关(r=-0.438,P=0.000);男童血清LEP与TG(r=0.518,P=0.000),TC(r=0.284,P=0.012)均呈正相关,与HDL晕负相关(r=-0.353,P=0.002),ADIPO与HDL呈正相关(r=0.253,P=0.025).结论 青春期肥胖儿童存在瘦素、脂联素和血脂代谢紊乱,瘦素较脂联素与血脂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王会贞;陈新岭;娄晓民;谭贵清;陈姜;胡巧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陕西省5岁儿童口腔保健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陕西省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现状,为开展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提供基线资料支持.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茸、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陕两省5岁儿童家长,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方案>中5岁儿童家长问卷,由调查员现场面对面调查,并现场收集所有资料.结果 儿童每天进食至少1次以上的食品主要是碳酸饮料(81.11%)、果汁(78.33%)、糖水(64.44%)、糖果或巧克力(53.61%)、甜点心(33.89%).50.0%的儿童曾有睡前吃甜食的行为. 46.9%儿童刷牙频率为每天1次以上.使用含氟牙膏者为56.67%.77.8%的家长没有带孩子看过牙,儿童看牙主要原因为外伤(29.1%)、牙痛(18.2%)和牙齿有问题(58.2%).结论 陕西省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家长对儿童的口腔健康不够重视,家长和儿童的保健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黄瑞哲;钟翠翠;阮建平;田剑刚;孙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徐州市学龄儿童2006年主要疾病负担分析

    目的 了解徐州市学龄儿童的主要疾病负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儿童保健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死因顺位、住院疾病谱、住院费等指标,对徐州市2006年学龄儿童主要疾病负担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006年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先天性疾病居学龄儿童死因前3位;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分别占住院儿童的20.13%,19.33%,15.16%,13.98%和6.91%;损伤和中毒、病毒性脑炎、先天性疾病、扁桃体炎、阑尾炎住院费(中位数)分别为2 312,1 577,3 699,2 225和2 324元.结论 各政府部门应密切配合,努力采取措施预防学龄儿童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做好病毒性脑炎、先天性疾病等的预防控制工作,从而保护儿童少年的生命健康.

    作者:林敬德;张晓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生活方式现状

    目的 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生活方式现状,为促进中小学教师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754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生活方式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中小学教师闲暇时间主要用于看电影电视、阅读书报、棋牌活动;男、女教师睡眠时间在7 h以下的比例分别为54.79%,43.62%;吸烟率分别为81.51%,15.08%;饮酒率分别为96.66%,44.92%;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28.29%,41.64%;膳食注意营养搭配的比例分别为28.95%,39.67%;知道营养搭配的比例分别为37.64%,43.93%.结论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不良生活方式较为严重.学校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师范院校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董玉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营养宣教对低年级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变化和营养宣教效果,为开展营养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对沈阳医学院一年级700名医学生围绕<平衡膳食宝塔>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知识进行为期5个月的营养宣教,并于宣教前、后用自编问卷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 医学生宣教后营养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宣教前(P<0.01).宣教前后男生营养知识水平均低于女生(P值均<0.01).85%以上的学生愿意获得营养知识及改变不良饮食行为.宣教后,每天吃蔬菜、鸡蛋,喝牛奶人数均增加(P值均<0.01),早餐进食鸡蛋人数增加(P<0.05).学生选择宣教方式中,读宣传单和看宣传版者明显高于课堂讲座和校园广播.结论 营养宣教可以提高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膳食行为.宣传板报和宣传单是学生了解营养知识的常见途径.

    作者:王艳燕;崔玉丰;孟祥慧;王晓慧;黄宝国;苏淑飞;周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甲型H1N1流感预防中高校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粤西高校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以便更好地预防甲型H1N1流感.方法 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粤西高校的执业医生、护士、医技人员115名清洁洗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接触患者前和无菌操作前洗手率分别为41.74%与73.04%,接触污染物和患者后洗手率分别为83.48%与86.08%,进食前和工作结束后洗手率分别为85.28%与89.56%;40.00%的人洗手时间>15 s,60.00%的人洗手时间<15 s,14.28%的人洗手时间<5 s;洗手后擦手,使用专用毛巾者占62.61%,使用纸巾或自然晾干者占25.22%,使用公用毛巾者占10.43%,在工作服上擦手者占8.70%.结论 应加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加强洗手指征、洗手技术等专业知识的指导和培训,做好手卫生的监督、监测、反馈工作.

    作者:汪德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珠海市2008年城乡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分析

    视力不良是在学生体检中检出率较高的常见病之一,是造成青少年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1].为了解和掌握珠海市城乡中小学生的视力现状,并为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和预防近视提供依据.现将2008年珠海市城乡中小学生视力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从珠海市参加体检的中小学生中随机抽取城乡学生共30 767人,其中城市学生15 213人,乡村学生15 554人.

    作者:张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青海高校不同民族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分析

    目的 了解青海高校不同民族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性,以促进青海高校的体育发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青海高校383名不同民族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民族学生在对体育锻炼价值、习惯、评价、参与锻炼的目的、锻炼中的情感体验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种差异与不同的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特点、地域特点及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结论 青海高校不同民族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有明显的民族差异.

    作者:杨玉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常山县缺铁性贫血儿童营养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铁强化酱油、豆蛋白改善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的效果,为预防学生营养不良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常山县农村3所学校的部分儿童进行10个月的干预试验;对照组采用普通膳食,实验组分别采取补充铁强化酱油、豆制品膳食,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0个月测定身高、体重、末梢血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通过为期10个月的干预,豆蛋白组血红蛋白含量增高明显,由于预前的(129.53±9.65)g/L,上升为干预后(144.03±11.7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增高不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恢复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铁强化酱油、豆蛋白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儿童患病情况,提高儿童血红蛋白水平.

    作者:徐青华;寿申岚;徐金洪;李芳;曾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及孤独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及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方法 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对合肥市601名小学四~六年级儿童(流动儿童309名,非流动儿童292名)进行测查.结果 流动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孤独与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15%.结论 提高流动儿童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知能力.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水平,有利于促进流动儿童孤独感的降低.

    作者:刘菂斐;王兆良;李文兵;周超;齐海静;胡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大学生亲密关系经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亲密关系经历和自我慨念的关系.方法 招募某师范院校具有恋爱经验的大学生220名,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进行测查.结果 209名合格应答者中,安全依恋者90人(43.1%)、轻视型49人(23.4%)、倾注型42人(20.1%)、害怕型28人(13.4%).除道德自我和自我批评外,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在田纳西自我概念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安全型被试得分均高于非安全型被试.依恋焦虑除与自我批评呈正相关(r=0.24,P<0.01)外,与其他各项指标均呈负相关(r=-0.21~-0.38,P值均<0.01).结论 拥有恋爱经验的大学生依恋类型影响自我概念水平,依恋焦虑越低的被试自我慨念越偏于正向,依恋焦虑及恋爱持续时间对自我概念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梁凤华;叶鉴伟;胡俊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孤独症儿童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儿童孤独症(Autism)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交能力缺陷、语言交流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等.孤独症曾经被认为是罕见的疾病,但近年来的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在世界各地孤独症患病率均有上升趋势.据美国CDC对孤独症和发育障碍疾病监测(ADDM)网络的监测结果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患病率达到6.60%,有的地区甚至更高[1-2].尽管孤独症的认知、语言和社会交流障碍发生在儿童期,但此症状通常可持续一生.

    作者:武丽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农村中小学生非致死性溺水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索广东农村中小学生非致死性溺水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农村溺水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纸币抽样法,抽取广东省连平县13个镇中的8个镇17所中小学,对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全体学生共7 432名进行问卷调查,筛查出2006年6月6日至2007年6月6日期间曾发生过非致死性溺水的所有病例共805名;再利用便利抽样方法,在筛查m的病例中选取368名进行近一次溺水发生情况的个案问卷调查,并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对有效例数进行非致死性溺水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在病例组中,男生占67.69%,学生非致死性溺水主要发生于夏季,以下午和中午常见,常发生在河流/池塘开放性水域,其次为游泳池.溺水发生前的活动主要为游泳、跳水/潜水和水上打闹/嬉戏,不小心跌落入水中、游泳技术太差和跳水/潜水是溺水发生的主要原因.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不曾去非游泳区游泳相比,在无大人陪护下偶尔(OR=3.05,95%CI:1.74~5.36)或经常(OR=3.58,95%CI:1.98~6.50)到非游泳区游泳、与不曾在野外池塘/河流等水边或水中玩耍相比经常在开放性水域玩耍(OR=2.26,95%CI:1.12~4.54)、与不会游泳相比游泳技术较差(OR=4.33,95%CI:2.23~8.40)或技术一般(OR=2.00,95%CI:1.13~3.42)可增加学生发生非致死性溺水的风险;与参加水上活动不穿救生衣相比平时不参加水上活动(OR=0.35,95%CI:0.18~0.69)可降低学生溺水的危险.结论 农村学生非致死性溺水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多元性,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学生溺水的发生.

    作者:郭巧芝;徐浩锋;宋秀玲;聂少萍;马文军;许燕君;许晓君;张玉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国大学生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大学生伤害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在全国27省市区选取大学生47 541名,匿名填写<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结果 1 a内大学生伤害发生的报告率为12.3%,男生为15.4%,女生为9.8%.扭伤和跌坠伤是常见的受伤原因,造成常见的身体损害是骨关节伤和割刺伤.大学生伤害主要发生在校园内.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的大学生伤害的流行特征不同.结论 大学生是伤害易发人群,伤害疾病负担严重,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控制.

    作者:陈天娇;季成叶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兰州地区女大学生月经周期紊乱的影响因素分析

    月经周期紊乱是指月经初潮已来的女性出现月经周期时间的推迟或提前,月经量的减少或增多,甚至闭经的现象.为了解兰州地区女大学生对于月经及周期紊乱的认知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对该地区3所大学女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围经期的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整群随机抽取兰州地区综合类、理工类和文科类3所大学在校本科女大学生600名,每所大学各抽取200名.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63份,有效率达93.8%.

    作者:苏莉;刘昕;杨婧;郑巧兰;刘龙飞;全少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畲族女大学生体脂百分比逐步回归预测模型研究

    目的 了解畲族女大学生的肥胖情况并预测畲族女大学生的体脂百分比,为有效预防大学生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丽水学院畲族女大学生159名,进行体成分和常用体质指标测试.结果 以形态、机能、素质指标为自变量,以畲族女大学生体脂百分比指标为因变量,运用统计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逐步回归分析.选出预测畲族女大学生体脂百分比的3个同归模型为(y)=-7.291+1.665×BMI,(y)=-5.960+2.846×BMI-0.794×体重/身高×100,(y)=-13.338+2.714×BMI-0.758×体重/身高×100+0.040×800 m跑.结论 可利用BMI等指标预测畲族女大学生体脂百分比.

    作者:占叶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一起全日制寄宿学校小学生食源性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调查

    2008年9月,诸暨市某全日制寄宿学校小学部发生1起食源性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该起疫情的调查结果如下.1 一般情况1.1 学校概况该校位于城区,为全日制寄宿私立学校,小学部共有6个年级45个班级,在校学生1 472名.教学楼共分5层,学生所在班级分布为低年级在低层高年级在高层.小学部食堂加工和就餐地点分布:小学一~三年级以及四年级(1)、(2)班在食堂2楼就餐,食物由食堂2楼加工供应,其余小学生和教师分别在食堂3楼和1楼就餐,食物由食堂1楼加工供应,食品原料由学校后勤统一采购,小学部6个年级供餐食谱均一致.学校生活饮用水为市政直供水,学生饮水均为统一烧的开水,无使用自备水的情况.学校厕所均为冲水式蹲坑,便后冲洗,通过下水道由市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作者:陈深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