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罗苇
目的 了解不同住宿方式学生的体质状况,为引导学生选择科学生活方式、增进体质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南宁卫校学生846名进行体格检查.结果 住学校普通宿舍和走读学生的身高上等、中上等比例高于另2种住宿方式学生(χ2=10.15.P<0.05).住学校学生公寓和走读学生的体重上等、中上等比例高于另2种住宿方式学生(χ=8.96,P<0.05).住学校普通宿舍和走读住家学生的体型不合格率(含营养不良、较低体重、超重与肥胖)之比例低于另2种住宿方式学生(χ2=12.14,P<0.01).4种住宿方式学生的发育状况以住普通宿舍学生好(良好和较好者占67.8%),校外租房学生差(良好和较好者只占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33.79,P=0.000).结论 不同住宿方式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同,应限制学生校外租房.
作者:赵红深;陈雄新;李健芝;何武;李雨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学生性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高校性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云南省6所高校1 14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性生理解剖、生殖避孕、性病等知识的匿名调查.结果 能正确回答月经周期的男、女生分别为56.2%和64.1%,能正确回答排卵期的男、女生分别为48.1%和59.8%,能正确掌握女性易孕期的男、女生分别为55.0%和60.0%,知晓精卵结合在输卵管的男、女生分别为23.3%和34.5%.93.0%的学生认为适合青年人的避孕措施是安全套,76.4%的男生和64.4%的女生听说过紧急避孕,但仅有38.3%的男生和34.3%的女生能掌握紧急避孕的时间,44.3%和53.8%的男生以及31.4%和40.4%的女生知晓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尖锐湿疣是性传播疾病.结论 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正确率较低.学校开展系统、科学的性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刘跃华;张河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蛲虫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易在小学、幼儿园等儿童集居的地方流行,其主要危害是雌虫在肛周产卵,刺激引起肛周和会阴部皮肤瘙痒.患者可有烦躁不安、易怒、失眠、食欲减退、消瘦、夜间磨牙、夜惊等症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1].为了解渭南市儿童蛲虫感染状况,笔者于2006年5-6月对渭南市4所幼儿园幼儿和4所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曾蕴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饮食工具容器混放混用、交叉污染是导致食物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工具容器卫生管理应作为饮食业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环节,也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执法内容.
作者:刘劲枫;李东光;李建发;赵振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学生来源复杂、活动范围广,如果学生没有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学校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及相关的防病措施落实不到位,极易引起传染病爆发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为有效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为政府制定和调整政策提供科学依据,2006年笔者对北京市崇文区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监测疫情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联君;孙浩;常志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杭州市初中生自杀倾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25所学校中的1 802名学生进行全球学校学生健康调查(GSHS)中国问卷调查.结果 在过去12个月里,分别有14.5%和6.9%的学生认真想过自杀和制订过自杀计划.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初中生自杀倾向的相关因素有:家长是否理解、是否感到孤独、是否常失眠、是否受欺负等.结论 初中生自杀倾向率较高,采取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初中生自杀非常必要.
作者:张雪海;张新卫;章珍珍;徐越;苏丹婷;王磊;王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长时问上网者血常规的变化情况,了解网络成瘾对人体的危害.方法 抽取在校本科大学生35名进行持续上网试验,对其中的23名(男生15名,女生8名)进行跟踪血常规检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连续56 h上网的受试者血常规中间细胞绝对值、白细胞计数、血小板体积及数量等多项指标出现应激性升高,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性降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百分比明显增高.结论 长时间连续上网会导致受试者血细胞代谢功能紊乱,降低红细胞的运氧能力,增大血栓形成的趋势,危害人体健康.
作者:刘洪珍;陈建;寻常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性行为及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匿名自填的方式,对浙江省杭州市某高校一~四年级3 395名全日制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2.2%的学生有性行为经历,在大学生人群中存在商业性性行为现象,首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在近1 a中获得的健康教育服务主要为宣传材料、咨询、参加知识讲座、培训等;大学生既往获得的艾滋病健康教育信息来源主要为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需求基本相似,但对健康教育的方法均有不同选择.结论 大学生人群存在不安全性行为,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通过提供卫生服务促成和强化大学生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时应考虑到不同性别、采取其愿意接受的行为干预方法.
作者:陈钢;潘晓红;马瞧勤;杨介者;徐云;蔡高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初中生自杀倾向与离家出走行为现状和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学生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对北京市三里屯中学初中生1 34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3.5%的初中生在过去12个月连续2周以上感到非常伤心或绝望,不同性别学生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8%的学生在过去12个月想过自杀,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的学生在过去12个月企图自杀;2.0%的学生在过去12个月有过自杀行为.以上4种行为在父母高学历不同的学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3%的学生在过去12个月曾想过离家出走,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初中生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的学生在过去12个月曾离家出走,父亲高学历不同的学生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中生自杀及离家出走的问题值得关注.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预防和纠正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郭向晖;段佳丽;赵静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小学生社会技能与同伴接纳的关系,为研究小学生社会适应与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的小学生社会技能同伴行为描述问卷和班级限定提名法,对460名小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在社会技能方面,女生的积极行为技能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分别为(1.04±0.14)分和(0.48±0.19)分(P<0.01);在消极行为水平上,女生显著低于男生,分别为(0.44±0.18)分和(0.70±0.22)分(P<0.01).积极行为技能对受欢迎同伴接纳、消极行为技能对被拒绝同伴接纳、积极行为技能与消极行为技能对被忽视同伴接纳和一般型同伴接纳具有明显的预测效应.结论 小学女生社会技能水平高于男生,其社会技能对4类同伴接纳类型均有显著预测效应.
作者:徐云;周宗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新入学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疾病谱分布规律,为高校制定卫生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学生健康体检表>要求,对2002-2006年共35 065名新生进行了康检查,统计分析疾病谱.结果 5 a各类疾病检出率为16.79% ,疾病谱集中在消化系疾病,占5 a总发病人数的44.24% ;心血管疾病占31.19% ,眼科疾病占7.05% ,泌尿系疾病占4.33% ,运动系疾病占2.09%,五大类疾病检出率占总检出率的88.9%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学校应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生理教育和膳食指导,强化体格锻炼,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杨军;陈晖;彭翠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风疹俗称痒疹,也称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顽固性皮肤病.采用西药治疗多易复发,且逐次加重.用中药养血祛风汤加减治疗加穴位刺血拔罐法,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萍;罗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青春早期体成分对男童骨龄及性发育的影响,为儿童单纯性肥胖对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选取肥胖,中等、消瘦3组共63名10岁男童,按年龄、身高、第二性征发育情况进行1:1:1匹配,观察比较各组间骨龄和性器官发育水平.结果 肥胖组儿童骨龄和骨龄发育速度领先于消瘦组(P<0.05).阴茎长度短于中等和消瘦组儿章(P<0.01);瘦体重与骨龄呈正相关(P<0.05).与骨龄发育速度呈负相关(P<0.05);阴苇长度与体脂肪和体脂比呈负相关(P<0.01).与瘦体重呈正相关(P<0.01).结论 男童于青春早期肥胖可能会引起骨骼发育提前以及性器官生长滞后.
作者:白英龙;李春涛;翟玲玲;姚兴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外来人口子弟学校卫生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昌平区18所外来人口子弟学校,对学校基本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学校经过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占23%,均未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教室面积小、学生人数多、课桌椅分配不合格情况为突出,教室的采暖温度不够.厕所卫生状况差.结论 要加强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的管理,针对存在的卫生问题应积极加强整改.
作者:王会松;崔永强;刘玉红;宋亚平;黄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营口市小学生午餐膳食营养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食物称重法,对营口市区6个小学生集体用餐单位的午餐进行膳食营养调查,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学生营养午餐营养供给量标准>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lS)>进行评价.结果 营口市小学生午餐食物品种单调,蔬菜、海产品、豆制品、奶类等摄人明显不足;能量供给不能满足需要,脂肪供给比高于30%;维生素A、维生素B、钙和锌明显摄入不足;铁的摄入基本满足要求,但多为植物性铁,吸收率较低.结论 应加强学生营养午餐的宣传与推广,改善学生午餐膳食结构,加强学生营养知识教育与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作者:张媚颖;孙赫今;吴稚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南昌市0~17岁儿童伤害的流行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南昌市住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共调查0~17岁儿童9 155名.结果 1 a内伤害发生436例,发生率为4 762.4/10万.男性的伤害发生率(5 600.8/10万)高于女性(3 679.6/10万,P=0.001).发生率排在前3位的伤害类型依次是跌伤(1 627.5/10万)、动物致伤(1 093.3/10万)和道路交通伤(644.5/10万).结论 南昌市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儿童自身的安全意识教育,并且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作者:陈海婴;熊志伟;范义兵;甘启芦;熊文艳;周义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瘦素(leptin)是一种肥胖基因编码的、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类激素.维生素A是一类源于β-紫香酮的衍生物,包括视黄醇、视黄醛、视黄酸、视黄酯,其中视黄酸(retinoid aciel,RA)是维生素A中活性强的衍生物.瘦素可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本文就维生素A对leptin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王嵘;徐济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济宁市6~14岁儿童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自制问卷调查济宁市1 300名6~14岁儿童的一般情况,运用儿童睡眠紊乱量表(SDSC)对儿童的睡眠紊乱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儿童睡眠紊乱量表总得分为(37.9±15.4),睡眠紊乱发生率为40.3%;不同性别儿童睡眠紊乱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睡眠紊乱量表总分主要与饮食习惯、睡眠姿势等因索有关.结论 济宁市儿童睡眠紊乱发生率较高,性别、饮食习惯、睡眠姿势、父母的睡眠习惯等因素可影响儿童睡眠紊乱的发生.
作者:杨本付;宋红梅;邦立燕;高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十堰市城区小学生弓形虫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十堰市城区小学生弓形虫JgG抗体,同时问卷调查小学生生活行为习惯.结果 共检测城区小学生750名,检出弓形虫IgG抗体阳性78名,阳性率为10.40%;其中男生为10.51%,女生为1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饲养宠物者阳性率为16.24%,未饲养宠物者为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人卫生习惯和行为良好者与不良者之间弓形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弓形虫感染与家庭饲养宠物及不良卫生习惯有关.
作者:郭鄂平;李君娣;张光玉;王绍基;宋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发育指标的遗传度,探讨遗传对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发育的影响.方法 测量603对6~18岁同性别双生子(单卵双生431对,二卵双生172对)的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计算2处皮褶厚度之和、体脂率、体脂量和瘦体重.用组内相关系数法,计算调整年龄后各指标遗传度.结果 各指标组内相关系数均为单卵双生子大于二卵双生子,遗传度均在0.72以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脂率遗传度男为0.77,女为0.73;体脂量男为0.79,女为0.78;瘦体重男为0.87.女为0.86.结论 遗传因素对儿童青少年体成分发育起主要控制作用,其影响程度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作者:何鲜桂;季成叶;李玉玲;张悦;熊敏;陈天娇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