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彭湘;吴汉荣
自20世纪50年代应对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应对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其中,应对方式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心理学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应激源与心理健康之间并非是直接的相关关系,应对方式作为中介机制在其中起了调节作用.
作者:丁凤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促进学生心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存在动力心理、学习心理、创造心理、交际心理、情绪心理、挫折心理、恋爱心理和择业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何泽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中生自我和谐、应对方式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755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总分和各因子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乡、文理科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自我和谐总分存在年级差异;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维度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乡、文理科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消极应对维度存在年级差异.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分量表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 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促进高中生的自我和谐,而消极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存在不利影响.
作者:彭虎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因素,以寻求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 整群抽取湖南省部分高校17~25岁大学生共1 21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了解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大学生网络使用率为94.47%,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生率为11.0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某些负性心理特征、网络吸引因素及感到大学生活紧张等是促使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主要因素,性别为女生、自信、专业的满意度较高、家庭和睦温暖则是保护因素.结论 影响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因素较多.应从生活、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给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提供关怀与心理支持.
作者:陈松娥;吴汉荣;李丽;刘德良;蒋茂贵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锦州市于2004年实施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至2006年已开展了3 a.为了解锦州市学校食品卫生现状及3 a来学校食堂卫生状况的变化,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现将2004-2006年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潘琦;王维帅;冯成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学习困难的一种,占所有学习困难的80%.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先天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集中在家庭遗传、神经结构功能异常、语言认知缺陷、脂肪酸代谢异常4个方面.本文就发展性阅读障碍遗传流行病学、遗传方式以及遗传研究策略进行了阐述.
作者:左彭湘;吴汉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高中生睡眠质量的现状及其与焦虑的关系,为减少高中生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328名高中生进行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状态-特质焦虑(STAI)问卷测试.结果 高中生普遍存在焦虑,不同年级高中生的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27.4%,睡眠不足7 h的学生占60.4%.在PSQI总分上3个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质焦虑能解释PSQI总分22.3%的变异.结论 高中生睡眠问题严重,特质焦虑是影响睡眠的稳定因素.
作者:李守龙;郑咏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包头市幼儿园儿童受父母躯体暴力伤害情况,为制定以社区为基础的反对儿童暴力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对包头市810名幼儿园家长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810名幼儿家长中,在近1 a内有74.0%的家长对子女实施过躯体暴力,33.0%实施过非接触性体罚,68.9%实施过接触性躯体暴力;轻度躯体暴力报告率为67.3%,重度躯体暴力报告率为23.1%,没有幼儿受到极重度躯体暴力伤害的报告.重度躯体暴力伤害率因幼儿年龄不同而存在差异(χ2=9.005,P=0.029),男孩受重度躯体暴力伤害率显著高于女孩(χ2=16.759, P<0.001);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幼儿受非接触性体罚、轻度躯体暴力伤害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84~4.828, P值均>0.05).结论 被调查地区幼儿家庭内躯体暴力发生普遍,男童更易于受到重度躯体暴力伤害.
作者:王粉燕;陈晶琦;马玉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合肥市高校食堂的环境卫生质量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的相关要求,对合肥市某大学食堂的环境卫生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温(湿)度、风速、CO、CO2、照度、噪声和空气细菌总数等,并根据《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饭馆(餐厅)卫生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就餐时某大学食堂噪声合格率为0,CO合格率为9.26%,细菌指标合格率为22.2%,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 建议采取相应卫生措施,改善就餐环境,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海燕;张琳;方静;陶颖;张栋栋;刘伟勤;陈家东;常中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高中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高中生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北京市海淀区6所学校618名高中生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22.7%;重点学校学生入睡时间明显多于普通学校学生,高三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间明显少于高二和高一年级学生;与实验班的学生比较,普通班高中生睡眠时间较少,且睡眠效率较低.个人情绪、学习负担和考试成绩是影响高中生睡眠时间和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高中生出现各类睡眠障碍的情况较为普遍,睡眠时间不足为主要特征.
作者:何江;赵曦;姜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贵阳市青春期女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和生长发育状况,为开展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贵阳市627名青春期女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营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2.82分,多数学生缺乏基本的营养知识,营养知识得分高组的生长发育状况有优于低组的趋势;大部分女生在饮食态度及行为上存在较多问题,仅18.3%的女生在选择食物时考虑食物的营养,20.4%的女生获得有关知识的途径是学校教育.结论 加强营养教育,给予学生系统的正确的营养知识和观念,是改善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荣;刘海燕;詹键;唐帅;陈朝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近年来,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卫生部和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山西省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以便科学地指导学生保健工作.方法 按有关标准对1995-2004年山西省监测点校的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 山西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总体上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均为中学高于小学(P值均<0.05),城市高于县镇(P值均<0.05).结论 山西省预防控制学生营养不良、肥胖的重点应是城市学生和中学生.
作者:张麟婕;肖共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为提高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年8月-2006年8月某高校大学生门诊病历和门诊处方中因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而就诊的人数进行统计.结果 大学生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51名,其中大一学生3名(5.88%),大二学生13名(25.49%),大三学生15名(29.41%),大四学生20名(39.22%).不同性别大学生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性知识缺乏是导致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感染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应及早进行性及生殖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培养高尚的性道德,避免性传播疾病对大学生的困扰.
作者:袁文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设置A组(实验组)、B组(实验组)和C组(控制组)大学生各8名,进行8次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其中A组邀请2名榜样参与),干预前后分别评估各组大学生的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水平.结果 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后,A组、B组的大学生在社会回避与苦恼、社会回避、焦虑、自尊上均有显著变化,在社会回避与苦恼、自尊得分上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能力有短期效果;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观察学习,有助于成员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
作者:王慧;孟婷婷;陈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桐乡市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桐乡市6所学校1 120名学生施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学段学生生活事件的发生数、应激总量、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健康适应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小学生受惩罚因子得分高于初中、高中学生,高中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数、应激总量、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因子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生活事件发生数、应激总量、受惩罚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5),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女生均显著高于男生(P值均<0.05).结论 不同学段以及不同性别学生生活事件各有其特点.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费玉娥;唐建良;李婷;王莲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的营养水平和现状,为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层和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4所中学初一至高二年级共4 54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通过家长问卷收集学生家庭背景资料,分析学生营养状况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结果 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8%和5.0%,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6%和2.7%.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超重和肥胖与性别、母亲文化程度、父母亲现在和青年时体重、出生时体重以及体力活动因素有关.结论 中学生的营养状况值得关注.安排合适的运动和开展正确的家庭营养指导,对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营养状况将有帮助.
作者:邓晓娟;徐亮;由天辉;吴彤;宋世坤;陈竟芬;陈小茜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牙外伤是急剧创伤所致的牙体、牙髓和牙周组织损伤.儿童恒牙外伤多发生在前牙[1],发生率为4%~14%[2].恒牙外伤对儿童的牙齿、咬合及生长发育均会产生影响,积极预防和治疗儿童恒牙外伤具有重要意义[3].
作者:江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有关研究表明,如果个体体验到的自我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自我不和谐状态.个体为维持其自我概念,会采取各种各样的防御反应,为心理障碍的产生带来可能[1].
作者:卢莉;薛朝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已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目前既无疫苗,也无可治愈药物,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手段[1].
作者:姜轶;陈静仪;方耀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