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大学生性交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张华明;刘宝花;张桂芝;吕姿之;高源;王培玉

关键词:性交, 行为,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发生性交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带来的健康问题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方法 选取北京市12所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共2 173名,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经逻辑检错后分析有效问卷.结果 大学性交行为报告率为6.9%,男、女生发生初次性交行为年龄均为19岁,但女生初次性交对象年龄大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性交行为报告率高于女生,来源于城市和城镇的大学生更容易发生性交行为,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的学生越容易发生性交行为;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大学生性交行为发生的因素有月平均消费水平、吸烟、对待男性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有男/女朋友、边缘性行为以及生殖健康知识等.结论 北京市大学生发生婚前性交行为现状不容乐观,需针对其不良行为和态度加强健康教育.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大学生肺结核爆发流行的调查

    2006年9月,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发生一起肺结核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吕全强;鞠育新;李媛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高职院校应急接种关键环节的处理

    为防止高职院校所在地发生的传染病在校内传播和流行,需要组织在校生进行相应疫苗的应急接种.高校应急接种有其自身的特点,如需接种学生多、时间紧以及要确保接种安全、有效,使得高职院校的应急接种工作难度极大.

    作者:王欣铸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平罗县2004-2006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平罗县腮腺炎的疫情动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6年平罗县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平罗县累计报告腮腺炎835例,占同期法定传染病报告数的21.05%,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00.24/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4月份呈现发病高峰(22.87%),以学生(77.00%)、散居儿童(10.66%)和幼托儿童(6.23%)为主,7~14岁占61.44%;男性报告发病高于女性(P<0.01).结论 加强腮腺炎疫苗接种,降低儿童发病应作为今后腮腺炎防制工作的重点.

    作者:蒋新润;刘凤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海淀区中小学及幼儿园领导体检结果分析

    为进一步将教育系统书记、校长健康工程落到实处,加强对该人群健康状况的监测,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于2006年10月下旬对区中小学、幼儿园及直属单位的书记、校长进行了系统的健康体格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巧玲;邬盛鑫;赵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一起使用未经消毒河水致学校甲肝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某中学甲肝爆发的原因,为有效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分布情况,提出初步病因假设,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访谈、现场观察和实验室检测,进一步验证假设.结果 甲肝病例发病时间为2006年11月2日-12月8日,爆发时间为11月13日-12月8日,发病高峰为11月28日.男生罹患率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年龄越小,罹患率越高;病例有班级和宿舍集聚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河水洗手显著增加学生发生甲肝的相对危险性,是仅使用自来水洗手学生的7.53倍,且使用河水洗手次数越多,危险性越高.混用喝水杯也显著增加发生甲肝的相对危险性.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饮食和饮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场调查显示,该校取水口处于厕所排污口的下游,学校使用的河水被甲肝病毒污染.结论 此次疫情爆发主要是由于早期发病的学生污染了河水,其他学生使用被污染的河水洗手、刷牙、漱口和刷碗,从而引起学校甲肝爆发.密切接触以及甲肝免疫空白也是此次疫情发病数较多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勤;韩京秀;李志峰;肖邦忠;夏宇;周超;韩梅;李龙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甘肃省某有色金属工业区与非工业区儿童患龋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甘肃省某有色金属工业区儿童龋患状况,探讨环境对儿童患龋的影响,为开展牙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有色金属基地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临近非工业区作为对照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有色金属工业区与非工业区5岁和12岁儿童各200名,共800名,调查儿童龋病患病状况、口腔卫生状况和12岁儿童氟牙症状况,并测定当地饮水氟质量浓度.结果 工业区和对照区5岁组儿童龋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工业区12岁组儿童龋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区同组水平,且氟牙症指数处于流行边缘;工业区2组儿童的菌斑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区;工业区SiC(显著性龋均指数)高于对照区;两地水氟质量浓度均小于1.0 mg/L.结论 有色金属工业区环境污染可能是当地儿童龋病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作者:张静;赵望泓;王振全;苏少晨;陈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营养指导工作.方法 采用《中国7~22岁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对贵州省16 760名7~18岁汉族、水族、布依族、苗族、侗族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87%,较低体重率为25.02%,营养过剩率为7.34%.营养不良率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中学生显著高于小学生,汉族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过剩率汉族学生显著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小学生显著高于中学生,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并存,应根据民族、年龄、性别、城乡等特点进行营养干预.

    作者:陈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小学生眼外伤296例及相关因素分析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导致患眼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1],使患者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为了解造成中小学生眼外伤的相关因素,探讨眼外伤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办法,做好中小学生眼外伤的防治工作,对某医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住院的中小学生(6~17岁)眼外伤患者296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侠;张文远;张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山东省大学生1995-2005年体质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城乡19~22岁男、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5年和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结果中19~22岁的城乡男女大学生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 a间,山东省大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发育水平继续呈增长趋势,而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均低于1995年,身体素质的高峰年龄多在19~20岁出现,乡村大学生的素质指标优于城市大学生.结论 山东省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尤以女生和高年级大学生为重.

    作者:邓永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乳糖不耐受以及解决方法的研究动态

    牛奶是蛋白质和钙的良好膳食来源,也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的理想食品,但是由于我国居民乳糖不耐受高发等问题,阻碍了饮奶的推广.笔者对乳糖不耐受的分型、诊断、发生情况以及目前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我国,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以成人型乳糖酶缺乏为主,成人发生率为80%~100%,学龄儿童发生率也较高,超过80%.由发酵乳和乳糖酶水解生产的低乳糖牛奶可能是目前解决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人群饮奶的较为有效的手段.研究乳糖酶水解低乳糖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和长期饮用效果,对改善我国居民的膳食和营养状况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赵显峰;荫士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朋辈咨询的发展与启示

    朋辈咨询在美国已经有40多a的发展历史.笔者综述了朋辈咨询的定义以及开展朋辈咨询的意义和作用,介绍美国、我国台湾地区、大陆在朋辈咨询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朋辈咨询的发展进行了述评.

    作者:黄小忠;龚阳春;方婷;李伟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安庆卫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还关系到今后所服务患者的心理健康.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学校招收的学生也由单一的初中中专向大专、初中高职、高中中专等多层次发展.为了解卫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对安庆卫生学校2006级新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丽红;阮宏胜;李济平;欧阳泽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某高校空乘专业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民航业迅猛发展,这不仅对空乘人员的数量有更多的需求,而且对空乘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空乘人员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民航业的需求,国内许多院校开设了空乘专业,各院校的招生模式也大致相同.为了解空乘专业学生的人格特征,笔者对某高校空乘专业学生进行了人格特征测试和分析.

    作者:孙兰英;郝晓锋;吕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留守儿童交往问题诊察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目的 编制适合中国国情的留守儿童交往问题诊察量表,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为留守儿童交往问题诊察研究提供测评工具.方法 采用自编的留守儿童交往问题诊察量表,对江西省万安县295名初中和小学留守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包含3个因子的儿童交往问题诊察量表可以解释总体方差的53.57%,表明结构效度较高;3个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464~0.855之间,表明内容效度较高;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98~0.554之间,低于与总分之间的相关,表明结构效度较高;总量表及3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88,0.808,0.847,0.656,Spearman-Brown 分半信度为0.820,0.741,0.757,0.622,表明信度指标较高.结论 儿童交往问题诊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指标较好,可作为国内中小学生留守儿童交往问题研究的有效测评工具.

    作者:张德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牙周状况的对比研究

    牙周疾病是人类罹患的病种中为常见的疾患之一.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口腔医生严重缺乏,人群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如何对该地区人群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摆在健康教育者面前艰巨而迫切的责任.为此,笔者对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4个民族1 825名民族大学生及1 194名汉族大学生牙周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以便为少数民族口腔疾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志强;李志杰;雷涛;马力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温州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生长发育及常见病患病状况

    目的 了解温州市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常见病患病率,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温州市某民工子弟学校719名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及视力、龋齿、鼻炎患病情况进行检查,并与当地学生1 234名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温州市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普遍低于当地小学生,视力低下、龋齿、超重、鼻炎的患病率均高于当地小学生;低体重检出率当地小学生偏高.结论 温州市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生长发育指标与当地学生相比有差距,且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作者:徐丽华;全世超;陈素秀;吴兰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平顶山市湛河区3起中学风疹爆发疫情调查

    2006年3-6月平顶山市湛河区连续发生3起中学风疹爆发疫情.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解该区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吸取教训,切实做好风疹防控工作,现将疫情调查处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胜利;任宏伟;杨建伟;高淑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江苏省717名学生肺结核防治知识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江苏省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现状,为开展学校肺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逐级整群抽样法,对江苏省9个县(区) 717名学生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询问调查.结果 肺结核症状知晓率为73.36%,其中58.58%的人知道咳嗽症状;38.21 %和48.26 %的学生知道有免费检查的地方和患了结核病应去专门机构看病;5.44%的学生知道肺结核病人用过的东西不会被传染,16.46 %的学生知道咳嗽、咳痰3周以上应考虑可能患了肺结核.看过宣传材料和宣传栏、高学历、听过广播和别人讲的学生知识得分较高.结论 学生肺结核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对防治机构及免费政策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对结核传染性的误解率较高.需要利用多种有效方式对学生进行结核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陈斌;陈潇潇;胡海霞;黄明豪;李小宁;王湘苏;卫平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效果的定性评估

    目的 了解健康促进学校创建的效果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方法 采用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根据分析主题对资料进行编码并分析.结果 健康促进学校工作对学校卫生工作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实施过程中存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问题,主要涉及项目设计、评价标准、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以及政策、经费和组织的保障、计划、实施、管理机制等.结论 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健康促进学校应该与学校的主体工作相融合,建立长期、系统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模式.

    作者:罗春燕;彭宁宁;冯晓刚;陆文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温州地区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锌缺乏及铅中毒状况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及其与锌缺乏、铅中毒的关系,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温州地区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参加体检的0~18岁儿童青少年315名为对象,其中男性205名,女性110名.采用身高坐高计(3周岁以下用量床)和体重称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锌及铅浓度的测定.结果 儿童青少年低体重和生长迟缓率分别为6.98%(22/315)和5.40%(17/315),肥胖率为5.40%(17/315),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以幼儿期和青春期较高,6~10岁组肥胖率较高(P值均<0.05).血锌与血铅水平呈正相关,且均与儿童的年龄存在相关,与儿童的体重、身高及营养状况无相关关系.结论 重视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的营养状况,可以有效降低营养不良发病率.预防锌缺乏的重点年龄为0~3岁,铅中毒的健康教育对象重点为低年级小学生.

    作者:留佩宁;徐智胜;李冬萍;叶一;张颖;陈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