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董耘;何军;陈立霞

关键词:精神卫生, 应付行为, 社会支持, 相互影响分析, 学生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临沂师范学院的216名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主观支持与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自责与焦虑、抑郁,幻想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合理化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呈显著相关(P值均<0.05),幻想与焦虑、抑郁、敌对及精神病性,合理化与敌对、焦虑、精神病性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存有较多的心理问题,更多使用不成熟或混合型应对方式,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江苏省青少年饮食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江苏省青少年学生饮食行为,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制定的监测方案和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对江苏省初中、高中、大学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学生饮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喝饮料和牛奶较女生多,女生吃甜食和快餐较男生多,大学生不吃早餐现象较中学生多,特别是男大学生.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学习成绩学生的饮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少年存在饮食行为问题,应引起教育、卫生部门的关注.

    作者:沈蕙;滕臣刚;李海;潘晓群;史祖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南京市大中学生吸烟饮酒现状

    目的了解南京市青少年吸烟及饮酒现状,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戒烟限酒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对南京市部分大中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南京市青少年吸烟和饮酒率分别为25.55%和48.20%.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的吸烟及饮酒率依次递增,且不同学段学生的吸烟率、饮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吸烟率及饮酒率分别为35.06%和58.99%,女性吸烟率及饮酒率分别为15.09%和36.21%,男、女性吸烟率及饮酒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青少年首次吸烟、饮酒呈低龄化趋势.大学生吸烟频率较初中生和高中生高.高中生吸烟量超过20支/d的比例高于大学生和初中生.大学生的醉酒频率比中学生高.结论南京市青少年吸烟率及饮酒率增高不容忽视,应大力开展烟酒危害的宣传教育,以减少其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

    作者:班秀华;郭丽;刘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因素,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在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个样本点开展横断面调查,共获得12 179份有效测试卷.数学能力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促进数学能力发展的因素按其程度强弱依次为:家庭氛围民主,家庭氛围严格,父母对孩子学业较高的满意度,父母注重良好学习习惯、动机与思维的培养,好的班级环境,较好的学业成就;阻碍数学能力发展的因素按其贡献大小依次为:学习负担过重,参加活动过多,性别为女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过多,父母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及家庭问题.结论父母、教师应该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能力发展空间.

    作者:李丽;吴汉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江苏省大屯矿区中小学校教室卫生状况

    为了解大屯矿区中小学校教室卫生状况,不断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2004年1~12月笔者对大屯矿区11所中小学校的260间教室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卫生学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一起红斑性肢痛症流行情况调查

    1999年3月25日,张家口市卫生防疫站接到万全县和下花园区卫生防疫站的疫情报告,反映万全县郭磊庄中学和下花园区棘针屯学校部分学生发生不明原因的斑丘疹和疱疹性疾病.在市卫生防疫站和省卫生防疫站对疫情进行调查处理的过程中,怀来、怀安、张北和涿鹿县也相继报告所辖地区学生中有同类病例发生,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书明;王海燕;曹国君;赵之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篮球运动对男大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小强度篮球运动对男大学生自尊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高校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中小强度篮球运动对实验组连续干预10周,用自尊量表(PSPP)、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测量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自尊及心理健康水平.结果中、小强度篮球运动对实验组学生自尊水平均有影响,实验后自尊水平均高于实验前,中等强度组被试几乎接近显著性水平(P=0.052).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后自尊水平没有发生变化.在心理健康方面,小强度篮球锻炼对实验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影响;中等强度实验组实验后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总均分上得分显著下降.结论中小强度篮球运动有利于改善男大学生自尊及其心理健康水平,且中等强度效果优于小强度组.

    作者:朱风书;颜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和应对方式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和应对方式的差异及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身体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8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身体自我的各分量表得分有显著的专业主效应,身体自我价值感存在专业和性别交互作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自我价值感有显著的性别主效应.解决问题和求助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专业主效应,解决问题有专业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求助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身体自我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结论体育锻炼经历既对身体自我和应对方式有积极影响,又影响身体自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作者:谢琴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团体咨询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索团体咨询对降低大学生人际交往焦虑程度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根据SCL-90和IAS测量的情况,选取某医学院26名大学生,以IAS值高分(≥60)为第1组,其余(<60分)为第2组,进行团体咨询6周;用SCL-90,IAS和SAD进行前、后测.结果咨询后,2组学生SCL-90,IAS和SAD得分均明显下降,交往主动性增强,人际交往信心增加,社交技能有所提高,社交回避倾向下降,自我接纳程度增高.结论团体咨询较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更有效地降低大学生交往焦虑.

    作者:汤雅婷;张静;牛振香;邹锦慧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肇庆市1979~2000年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肇庆市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开展相关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肇庆市1979年以来5次中小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0 a来肇庆市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呈明显的增长趋势,20世纪80年代比90年代增长速度快,发育高峰年龄提前,体型有肥胖的趋势.结论 应改善学生的营养搭配,加强体育锻炼.

    作者:郭赐贶;莫其鸿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膳食营养状况

    目的了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开展营养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385名学生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连续3 d跟踪调查,计算学生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并与推荐摄入量比较.结果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比较,学生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盐摄入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足;钙摄入量明显不足,仅占推荐摄入量的33.3%;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占推荐量的64.0%;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粮谷类食物,占蛋白总量的52.1%;脂肪供能比例偏低,占总能量15.8%.结论该学院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应全面增加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加强营养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

    作者:鲍缇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学校恐怖症的心理成因与防治

    学校恐怖症(school phobia)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4岁中小学生.它是指儿童对学校特定环境异常恐惧,强烈地拒绝上学的一种情绪障碍,是恐怖症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患有此类疾病的儿童青少年对上学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并可能伴有躯体及植物神经症状,有时对学校的恐惧转变为上学日或学日清晨的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呕吐等躯体不适.而过了上学时间或放假在家看书、做游戏以及和小朋友玩等都正常.

    作者:武丽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饮用强化牛奶对青春期女生发育状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补充强化钙与维生素D的牛奶对青春期女生体格发育的影响,为促进青春期女生体格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9所小学498名女生(平均年龄10.1岁),分为对照组(保持日常饮食)、实验A组(除日常饮食外,饮用钙强化牛奶144 mL/d)和实验B组(除日常饮食外,饮用钙和维生素D强化牛奶144 mL/d),干预2 a及停止干预3 a后,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干预2 a后,实验A组、实验B组学生身高、体重、骨密度增长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停止干预3 a后,实验B组的身高、体重增长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A组身高、体重的增长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3组骨密度增长值均呈负增长.结论保证持续、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有利于促进青春期女生的生长发育.

    作者:张岚;童融;张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临沂师范学院的216名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主观支持与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自责与焦虑、抑郁,幻想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合理化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呈显著相关(P值均<0.05),幻想与焦虑、抑郁、敌对及精神病性,合理化与敌对、焦虑、精神病性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存有较多的心理问题,更多使用不成熟或混合型应对方式,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作者:董耘;何军;陈立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壮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壮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中小学生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广西壮族中小学生814人进行调查.结果壮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9.18%,随着学习阶段的升高,出现症状的项目数越多、程度也越重;壮族男女生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高中阶段,女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或P<0.05).影响壮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学习压力、成长是否顺利、睡眠情况、性别、人际关系、是否适应环境、是否有朋友、母亲教育方式和爱好情况.结论壮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采取综合性措施,以提高壮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王家林;苏洁寒;苏朝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超短波加抗菌素眼膏治疗麦粒肿疗效观察

    麦粒肿是眼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特别是学生在患病期间会严重影响学习,以往的传统局部药物治疗,疗效慢、病程长.笔者采用五官超短波加抗菌素眼膏治疗麦粒肿110例,收到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翠英;王蕾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护理专科生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实习前护理专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生心理咨询和实习前的岗前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名实习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主要心理问题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等.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呈显著相关;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专业不满意等10个变量与心理问题有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4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应加强实习前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应对技能训练和岗前培训.

    作者:郑建盛;杨丽全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河池市14 142名中小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河池市金城江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大石山区,是一个以壮族为主、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经济欠发达农业区(县).金城江区结核病疫情在上世纪60年代持续下降之后,近十多年来又有重新回升趋势.1995~1999年平均登记率为104.19/10万,2000~2004年升至184.50/10万,居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成为严重危害当地居民健康的一种传染病.为了解该地区学生结核病感染情况,笔者于2004年11月对金城江区辖区13个乡镇37所中小学校学生,采用结核菌素试验法开展预防性体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司国爱;郑希明;韦立任;欧松;韦广恒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咸阳地区农村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咸阳地区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状况,为农村小学生贫血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咸阳地区5个县的5所农村小学学生为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共调查8~13岁儿童875人,贫血患病率为22.97%,其中男生为20.13%,女生为26.38%,女生高于男生(P<0.05);乡村学生贫血患病率(36.26%)明显高于乡镇学生(19.48%).结论贫困农村地区小学生贫血患病率较高,应制定多方面多层次的防治策略.

    作者:王欢;韩亚利;郭海涛;牛锦全;曹莹;王红林;刘怀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阳江市中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阳江市中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服务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2005年4~5月对阳江市城区9所中学6 423名中学生进行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伤害、吸烟、过量饮酒及使用成瘾药物、不良的饮食行为、缺乏体育锻炼、经常连续上网等危险行为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结论阳江市中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学校、家长和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作者:陈青;冯郭真;洪秋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中生478名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在校高中生睡眠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探讨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编问卷对某中学459名在校高中生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有16.78%的高中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高三年级学生的睡眠质量低于其他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文体活动少、多梦、食欲较差的高中生睡眠质量相对较差.结论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文体活动的多少、学业负担的轻重、是否多梦及食欲的好坏等因素直接与睡眠质量相关.培养高中生心理和生理上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提高其睡眠质量.

    作者:胡爱武;毕早斌;孟桂华;秦宜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