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柳州市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

黎明强;王萍;蒙进怀;曾宪柳;严志玲;扬兵华;廖志华

关键词:危险行为, 横断面研究, 因素分析, 统计学, 青少年
摘要:目的 了解柳州市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柳州市部分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大学共4 023名学生进行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调查.结果 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违规过马路、骑车违章闯红灯、骑车带人和1 a内打过架、到非游泳区游泳等危险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6.54%,20.11%,40.89%,13.20%和19.66%;15.66%的学生在过去1 a中曾感到非常悲伤和无望并持续2周以上;20.71%的学生在过去1 a中曾想过自杀,6.71%的学生制订过自杀计划,2.59%的学生在过去的1 a中曾有自杀行为;37.28%的学生目前吸烟,39.78%的学生经常吸烟;29.89%的学生近期饮酒;5.25%的学生承认曾经服用可引起依赖的药物;各项危险行为的报告率在不同类别学校和不同性别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少年学生存在多种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应联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踝关节扭伤32例防治分析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一种很常见的伤科疾病,在人体诸关节的损伤中发病率高,多由间接暴力和直接暴力所致软组织扭伤,以内翻位外侧副韧带损伤多见,与受伤的姿势有密切关系,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学生居多,男性多于女性[1].笔者采用刮痧疗法治疗外力作用而致踝关节扭伤32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杨现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家庭因素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倾向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小学生学习能力倾向的影响,为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及家庭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长沙市普通学校和私立学校分层整群抽样,共调查四~六年级小学生485名,进行学习能力倾向测验,并调查其家庭一般情况及父母的养育方式,同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家庭影响因素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对早期教育重视程度以及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等养育方式均与学习能力倾向相关,而这些影响在普通学校和私立学校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应根据小学生学习能力倾向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张汾染;赵淑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自我催眠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会产生重大影响[1-2].为使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笔者于2004年9月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了自我催眠干预训练,探索自我催眠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福建省2004年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与现场处置情况,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分析2004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与福建省文件传输协议(FTP)监测系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果 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不够平衡,有些地市报告工作不够理想;FTP方式是目前的主要报告途径,占各类报告途径的78.02%(71/91);传染性疾病类是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的主要类型,占89.01%(81/91);春秋两季是学校各类突发公卫事件的好发季节.结论 应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保健部门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

    作者:陈武;欧剑鸣;蔡少健;陈彩粼;洪荣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思密达治疗口腔溃疡48例效果观察

    口腔溃疡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以粘膜破损、充血和疼痛为特点.其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与微生物感染、精神神经因素、消化系统疾病、遗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紊乱等有关[1].此病可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应用思密达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慧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62例效果观察

    痛经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痛经常持续1~2 h或数小时,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该病在高中女生中较为常见.痛经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太满意或者有些治疗方法副作用较大.近2 a来,笔者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仇锦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我国四城市部分小学生肥胖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学校群体活动模式控制学生肥胖的效果,为有关干预模式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在长春、乌鲁木齐、西安和厦门四城市各选择1所学校作为干预学校,三、四年级全体学生为重点干预对象,选取同一城区条件基本相近的1所学校作为对照学校.将肥胖控制与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结合起来,采取以群体干预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知识传播与运动/饮食行为干预相结合、学校干预与家庭干预相结合、学生行为改变和学校健康环境改变相结合的综合策略开展肥胖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学校学生肥胖控制知晓率、正确膳食及运动行为形成率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学校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学校肥胖率和超重率分别从15.6%和14.1%下降到10.4%和14.2%;其中干预学校三、四年级男生肥胖率从21.5%下降到13.6%.结论 学校群体活动控制模式对于小学生的肥胖控制是有效的.

    作者:田本淳;吕书红;钱玲;张巍;张继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等院校预防肺结核的中医学策略与方法

    曾经蔓延全球、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的肺结核,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又死灰复燃,至今已成为所有传染病中的大死因.大学校园中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对师生健康的威胁更大.因此,采用中国传统医学方法在高校中开展肺结核的防治,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崔亚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移动电话对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为采取预防措施措施依据.方法 对238名拥有移动电话和95名无移动电话的医学生进行调查.以问卷的方式对其一般情况、移动电话的使用情况、睡眠质量、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每日使用移动电话次数和失眠呈正相关(OR=1.92,P<0.05),每日使用短信的次数和服药、睡眠中易惊醒均呈正相关(OR=2.70,3.40,P值均<0.05).结论 使用移动电话对医学生的睡眠质量可能有不良影响.

    作者:戴伏英;王雁冰;吉秀亮;邢玉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张家口市小学生肥胖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张家口市区小学生超重、肥胖情况,为小学生原发性肥胖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张家口市7~12周岁3 043名儿童,分别测定身高、体重、血压和肺活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肺活量指数.应用BMI法筛查超重和肥胖儿童.结果 张家口市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47%和10.15%.其中,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3.2%和9.9%,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9%和7.1%,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生(P<0.01).超重、肥胖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儿童的肺活量>正常体重儿童(P<0.01),而肺活量指数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儿童(P<0.01).结论 张家口市男童肥胖的发展趋势较为突出.提示及早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有助于心肺功能的发育.

    作者:常晓彤;董明纲;吴健翎;王振辉;徐志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现状,为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自评量表对3所院校2 010名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 在大学生中,男生上网率(95.94%)明显高于女生(79.93%)(P<0.01),大一年级学生上网率明显低于其他年级(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14.17%,男生(16.73%)明显高于女生(6.65%)(P<0.01).家庭因素中,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和睦程度及每月零用钱与网络成瘾率有关(P<0.01).网络成瘾者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全身颤抖、视力减退、眼红流泪、头晕头痛、轻生念头、烦躁不安、闷闷不乐、情绪亢奋、影响学业、人际关系和他人抱怨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成瘾者(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对大学生的社会功能、身心健康已产生明显影响,社会、学校、家庭应共同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姚应水;高尘;周访华;金岳龙;王珥梅;叶冬青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乙肝抗体阳性大学生118例戊型肝炎检出情况

    戊型肝炎以肠道传播,目前被认为可能是一种人兽共患病[1].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引起人类戊型肝炎的一种重要病原体.HEV感染后,症状可表现为临床型与亚临床型,成人多见临床型;少数病人可表现为重症肝炎,甚至导致死亡.笔者通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大学生乙肝抗体阳性者戊型肝炎感染情况,以便为这一群体戊型肝炎防制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玉宝;郭清顺;葛胜祥;张军;夏宁邵;彭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内科的常见病,胃炎及溃疡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治疗后1 a内复发率也相当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患者14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文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以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小学健康教育课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人们的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方面都保持完美状态.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作者:鞠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传染病疫情控制中,疫情报告时限至关重要.近年来,学校疫情报告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染病疫情的控制处理[1].如何缩短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影响因素,为建立日常管理办法,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龚健;董柏青;黄运能;邓群;吴国祯;欧远荣;梁大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广州市大学生自杀倾向现状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2所高校1 24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8%的学生曾感到非常悲伤和无望持续2周以上,9.0%的学生曾想过自杀,4.6%的学生曾经为如何自杀制定过计划,2.5%的学生曾有自杀行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来源地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城镇、男生、低年级学生自杀倾向发生率较高.自杀倾向与吸烟、物质滥用等危险行为关系密切.结论 大学生自杀倾向状况值得关注,应在教育系统内引入促进精神健康和预防自杀的策略.

    作者:曾琳娜;陈振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胜利油田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胜利油田2~13岁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儿童血铅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胜利油田2~13岁儿童3 419名进行血铅测定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同时对商业区和生活区幼儿园的水、空气、食品、灰尘、玩具及儿童手表面铅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57.54 μg/L,血铅值≥100 μg/L的检出率为13.02%,血铅值≥200 μg/L的检出率为1.14%.油田基地商业区儿童血铅平均值为58.69 μg/L,明显高于生活区和外围地区.男童血铅平均值60.85 μg/L明显高于女童血铅平均值53.75 μg/L(P<0.01).与儿童血铅水平相关的因素有不良卫生习惯(啃咬手指、玩具,洗手不认真等)、偏食(喜食皮蛋、膨化食品、罐装饮料,不喜欢吃蛋、奶等高钙食品)及居住环境污染等.结论 应重视对儿童血铅水平的控制,积极防治铅中毒.

    作者:孙立臣;鲁京浦;宋淑敏;孙淑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珠海市职业高中学生人际间暴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高中学生人际间暴力的现状、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校园暴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86名珠海市职业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学生在12个月内,有286人遭受人际间暴力,总发生率为48.81%,其中语言暴力占44.82%,躯体暴力占38.22%,性暴力占16.96%.年龄相仿的同校男生是主要的施暴者,其次为教职工;校外是主要的施暴场所,其次是校内;主要的施暴原因是无缘无故即兴所为,其次与恋爱有关;暴力事件对学生的影响从无到身心健康严重受损均存在.报复是主要的应对方式.同学是主要的倾诉对象.男生、学习差、本地户口、家庭结构不完整、激惹他人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珠海市职业高中学生人际间暴力问题严重,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和控制.

    作者:覃思;王声湧;戴文灿;梁小冬;陈琦;朱克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肥胖与体重正常7~15岁儿童身体成分变化比较

    目的 比较7~15岁体重正常和肥胖儿童身体成分及其随年龄变化趋势,以便为肥胖儿童体重控制效果的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选择7~15岁体重正常和肥胖儿童356名,不同性别各年龄组儿童约10名,采用DEXA法测定身体成分.结果 肥胖儿童身体成分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肪组织实测值均高于体重正常儿童(P值均<0.05).肥胖儿童脂肪组织和去脂肪组织在四肢和躯干分布的差异较体重正常儿童小.肥胖儿童腹部脂肪百分比和臀部脂肪百分比的比值高于体重正常儿童,肥胖男生该比值除8岁组外均超过1,而肥胖女生仅有9岁和13岁组该比值超过1.结论 肥胖儿童脂肪组织与去脂肪组织含量、比例和分布与体重正常儿童存在差异.在进行儿童体重控制中,需要考虑儿童身体成分特点和年龄趋势.

    作者:马军;冯宁;张世伟;潘勇平;黄永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安徽某农村地区小学生社交焦虑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小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安徽省无为县2所农村小学三~六年级小学生884名(男472名,女412名),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社交焦虑的总检出率为14.7%,男、女生分别为12.9%,16.7%;随着年级的增长,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单因素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社交焦虑影响因素有年级、健康状况、零花钱、学习困难程度、父亲教育方式、其他家人教育方式、是否为留守儿童、教师教育方式.儿童社交焦虑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儿童社交焦虑的因素有性别、零花钱、学习困难程度、是否为留守儿童、教师教育方式、其他家人教育方式.结论 农村地区儿童存在较严重的社交焦虑问题,社会、学校和家庭应给予相应教育和正确的引导.

    作者:王良锋;张顺;孙业桓;张秀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