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0年甘肃省城乡中小学生形态发育与体质健康状况

胡卓生

关键词:体质, 生长和发育, 身高, 体重, 学生
摘要: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迅速增长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长发育水平将对其一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探讨甘肃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为有关部门制订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利用2000年甘肃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基本数据,对城乡学生资料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兰州市部分中学校园侵害现况

    目的了解兰州市中学校园侵害的现实状况,制定科学而有针对性的预防校园侵害措施,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安全、良好的成长环境.方法调查兰州市24所普通初级、高级中学教室设备、卫生状况,评价无意侵害行为.同时抽取其中1所初级中学初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在校侵害经历及学校教学设备卫生不良感受.结果被调查的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校园侵害现象.无意侵害在校园内普遍存在,79.17%的学校由于班级人数过多造成教室内课桌椅布置无法达到国家标准,影响学生出入活动,致使学生上课时正常教育受顾机会减少.有意侵害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发生情况男生多于女生(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干预教育,对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必要.

    作者:李嵘;刘宗宝;马珺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广东药学院373名大学生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制的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大学生373名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AS 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总平均得分为(6.75±2.86)分,男生为(6.42±2.77)分,女生为(7.01±2.92)分,女生高于男生(u=1.993 6,P<0.05);42.9%的学生在睡眠质量上存在问题;除入睡时间与日问功能、睡眠时间与安眠药物、睡眠质量与安眠药物、日间功能与安眠药物之外,其他的各成份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在31项相关因素中,有10项因素对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大学生睡眠质量存在问题的比例较高,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较多,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燕芬;李廷杰;邹宇华;李丽霞;潘松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延边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终期考评结果分析

    为预防和控制学生常见病,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根据<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终期考评方案>,延边州卫生局、教育局于2001年5~6月联合对延边州8个县市的中小学校进行了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终期考评,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朴明友;金香兰;李松花;兰淑华;金姬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天津市红桥区中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青春期健康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及减少青少年犯罪至关重要,本次调研通过观展、讲解、座谈及咨询等方式对高中生进行评估,以探讨更为有效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作者:夏晓明;于利;杨秀英;刘秀萍;王作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北京市小学生及其家长的肥胖相关知识·态度·行为

    目的了解北京市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肥胖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研究其与家长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间的关系,为防制青少年学生肥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北京市4所小学三、四年级全体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及其家长各2 020名.结果北京市小学生肥胖相关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占0.73%,正确态度持有率为56.75%,良好行为形成率为11.27%.家长的态度与学生的态度及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向学生及其家长传授正确的与肥胖相关的知识及控制肥胖的技能,转变他们错误态度和不良行为习惯,以促进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

    作者:李玉青;田向阳;韩梅;王东;韩晔;吴占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我国托幼机构中儿童和工作人员体检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托幼机构中儿童和工作人员体检现状,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信函调查方法,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 966所托幼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开展儿童入园体检、回园体检以及儿童定期体检、工作人员定期体检的托幼机构分别占67.0%,61.8%,83.6%和82.6%,且均表现为省市级>县级>乡级>村级.不同类别幼儿园中,体检率低的是乡镇办幼儿园,其次是私人办幼儿园.不同地区中,西南地区的体检率低.结论目前我国托幼机构儿童和工作人员的体检率与<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要求存在差距.尤其要重视农村、西南地区、乡镇办园和私人办园的健康体检的制定与执行.

    作者:连光利;陈晶琦;王惠珊;宫丽敏;马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学生个性特征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生个性特征与焦虑、抑郁状况的关系,以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学院校本科生639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的测评.结果医学生的焦虑、抑郁状况与人格特性之间显著相关;不同性别学生的个性特征差异明显.结论塑造健康的个性是降低焦虑、抑郁,减少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梦龙;黄旭;静进;刘建安;李秀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暨阳实验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介绍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阶段是人生心理发展社会化的关键阶段,人的许多心理素质都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小学阶段就要重视起来.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始终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建立了多渠道渗透、全方位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心理卫生监护系统,初步探索出了以班主任为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使该校素质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作者:陈静;高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宁夏部分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完善和可塑的时期,生活环境、学习情况都会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为了解大学生学习情况与人格之间的关系,笔者于2002年4~5月对宁夏3所大学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天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为寻找人格障碍与环境的因果联系提供线索.方法使用一般情况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人格诊断问卷调查武汉市某重点大学一年级学生共2 205人,对人格诊断问卷阳性者进一步用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评定并按ICD-10诊断系统进行临床诊断.对确诊的55名病例按1:4配比,确定220名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大学生人格障碍的检出率为2.77%.与人格障碍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父母拒绝、单亲家庭、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经济收入低、独生子女,父母过度保护、父母偏爱、父母情感温暖、父母文化程度、民族与人格障碍之间无显著关联.结论父母应改变不良的养育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子女形成健康的人格.

    作者:万方华;向寒英;程日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连市青少年性知识、性行为和性态度现状

    目的了解大连市青少年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的现状,以探索合理的性教育途径.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大连市4区的中小学生进行性知识、性态度和性行为情况问卷调查.结果约50%的青少年不能正确回答性知识问题,高年级的答对率明显高于低年级;青少年性知识的来源以传媒为主(41.6%),大部分的青少年持有正确的性态度;86.4%的学生未发生过与异性拥抱、接吻等性行为.结论大连市青少年的性知识较缺乏,性观念较开放.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全面的性教育,促进青少年生理与心理同步健康发展.

    作者:宋桂荣;程然;李晓枫;马莉;高晓虹;张翠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之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营养教育对广州市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目的了解和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培养小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方法抽取广州市城区8所小学10~12岁小学生共1600名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对其中4所小学的800名小学生在调查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营养知识教育(教育组),以其余4所小学的学生800名为对照组,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营养教育后,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组知道蛋白质、碘、铁、钙的食物来源及蔬菜水果提供的主要营养素的学生比对照组分别高21.3%,14.1%,13.7%,9.0%,26.5%(P<0.05);学生食物选择及消费趋于合理,教育组学生早餐食物选择中牛奶、鸡蛋所占比例分别比对照组高9.8%,15.6%(P<0.05);学生挑食、偏食、零食行为改善.结论营养教育能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其营养醒为.营养知识进入课堂是受学生欢迎的营养教育形式.

    作者:苏宜香;王玲;陈超刚;冯翔;郭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学生体能素质指标变化分析

    目的比较1985,2000年青海省土族、撒拉族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指标发育水平变化情况,为制定能合理、科学地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教学与锻炼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体质测试法、逻辑分析法对1985、2000年体质调研资料进行比较.结果2000年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学生7~18岁男女生体能素质与1985年相比总体呈增长趋势,速度与爆发力有明显提高;力量素质男生有所提高,女生呈下降趋势;耐力素质呈下降趋势.结论应加强以耐力素质为中心目标的体育锻炼,改善心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作者:张青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云南省中缅边境小学生卫生知识与卫生习惯

    目的了解云南省中缅边境小学生卫生知识与卫生习惯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边境贫困地区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卫生知识与卫生习惯调查问卷>,整群抽取云南省澜沧县4所乡村小学部分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卫生知识总知晓率为44.4%,五、六年级学生知晓率为47.5%,三、四年级学生知晓率为40.5%,差异无显著性(P>0.05);卫生习惯总形成率为23.7%,五、六年级学生形成率为27.1%,高于三、四年级学生的19.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边境小学生卫生知识缺乏,卫生习惯较差.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

    作者:张晓琳;贾金海;刘勖;尹秋雨;王立军;蔡建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某小学学生1997~2002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浦北县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区.为掌握该县小学生乙肝感染情况,以便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笔者于1997~2002年对浦北县某小学进行了连续6 a乙肝病毒感染及免疫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温传佳;陈明波;谢兰书;吴艳满;卢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影响因素

    WHO已经将反吸烟列为21世纪卫生领域三大主要行动目标(抗疟疾、反吸烟和助贫困)之一[1].据估计,全世界每天有8.2万~9.9万名年轻人开始吸烟并面临着迅速成瘾的危险.青少年期开始吸烟的吸烟者有50%死于烟草,而这些死亡者中的50%是在中年丧生[2].此外,早期的吸烟、饮酒等滥用行为可能与青少年后期乃至成年早期的问题行为有关,如暴力、过失行为、体质不良、精神问题等[3].

    作者:郑频频;傅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濮阳市儿童弱视患病状况及其屈光状态

    目的了解濮阳市4~7岁儿童弱视患病情况、特点及其与屈光状态的关系,为制定儿童弱视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筛查出视力低于4.9的儿童,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查.根据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中心制定的<儿童弱视防治技术服务规范>进行诊断、评价和分析.结果濮阳市儿童弱视患病率为3.68%,以屈光不正性弱视患病率高(57.14%),其次是斜视性弱视(27.16%)和屈光参差弱视(19.75%),形觉剥夺性弱视少.儿童弱视大部分伴有屈光不正,以远视和远视散光所占比例大(77.14%).矫正视力与两眼屈光差值呈负相关(r=0.436,P<0.05),与屈光度值相关不显著(r=0.001,P>0.05).结论屈光不正是引起弱视的主要原因.学龄前是弱视的高发阶段,建立儿童眼科保健制度,定期进行视力普查,及早发现和矫正屈光不正,正规治疗各型弱视是防治儿童弱视的关键.

    作者:杨翠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南宁市93所学校教室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南宁市中小学校教室卫生状况,促进学校学习环境的改善,保证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相关卫生法规,笔者于2003年3月对南宁市93所学校教室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娜;梁惠宁;陈广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广东某大学5届新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情况

    乙型肝炎是全球性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1],全球约有3亿人携带乙肝病毒,我国HBsAg携带者有1.2亿左右,携带率约10%,HBV(乙型肝炎病毒)总感染率为60%.病毒性乙型肝炎是导致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防治肝炎已是一项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事.为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以便掌握在校学生HBV感染的发展动向,寻找防治对策,笔者对广东某大学5届新生的HBsAg携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仁基;黄小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