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河南省2001年高考体检学生合格情况分析

杨汴生;何健;钟娅;李岚

关键词:体格检查, 学生
摘要:为了解河南省参加高考学生的健康状况及高考体检合格率的发展变化趋势,特对该省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体检考生的体检结果及郑州等地1996年以来的高考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宁夏8 551名中小学生龈炎患病情况

    龈炎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之一,多由局部刺激因素造成,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发展为牙周炎,危害很大.为了解宁夏中小学生龈炎的发病情况及口腔卫生状况与龈炎的关系,我们对8 551名中小学生进行了龈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现将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张敬;马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山东省2所建筑类高校师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目的了解建筑类高校师生防治艾滋病知识(K)、态度(A)、行为(P)现状,为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所建筑业大学2 494名在校学生、388名教师和12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建筑专业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防治艾滋病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但KAP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大学教师和医务人员.大学生主动关注、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者不足1/3,且相当一部分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行为尚末形成.结论建筑业大学生目前防治艾滋病的KAP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仍然是目前艾滋病预防的重点人群之一,预防重点是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作者:段信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佛山市高考学生HBsAg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佛山市高考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笔者对佛山市1998~2002年参加高考的8 635名考生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

    作者:李启欣;蔡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广州市中学生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广州市中学生吸烟的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中学生吸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6所中学在校学生,作吸烟情况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总的吸烟率为5.31%,其中男生为9.06%(240/2 650),女生为1.30%(32/2 468),男女生之间吸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中生总吸烟率为5.83%(179/3 069),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其吸烟率逐渐上升;高中生总吸烟率为4.54%(9./2 049),且随着年级的增高,其吸烟率也逐渐上升.开始吸烟的原因主要是好玩、好奇和闲得无聊以及消除紧张;中学生吸烟主要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影响.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认为吸烟能帮助思考和集中精神、能使人放松、是个人自由等是吸烟的危险因素;而认为吸烟对学习不利、是浪费钱财及有害健康是吸烟的保护因素.结论广州市中学生吸烟率不高,但初中生吸烟率高于高中学生,初中生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早于高中生,提示控烟应从低龄做起.

    作者:汪保国;陈思东;朱顺贤;欧阳炳惠;林文红;张明霞;郑浩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咸宁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模式的变化使儿童营养过剩和单纯性肥胖发病率逐年增高.小儿时期肥胖是成人肥胖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前驱症[1],肥胖所致的慢性疾病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探讨咸宁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提出早期预防措施,笔者于2001年10~12月随机抽取咸宁市区12所幼儿园2~6岁的幼儿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汝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动力区初中生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动力区初中生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哈尔滨市动力区12~16岁的初中生708名进行调查.结果行为问题(以下简称问题)总检出率为21.89%,其中男生19.42%,女生23.81%;在各种问题中,男生的强迫性检出率高,为8.74%,女生的分裂样高,为15.04%.结论母亲文化程度低、家庭缺陷、母教养方式不良、学生存在不良人格倾向等疑为危险因素.该地区初中生心理问题较严重,应加强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培养.

    作者:陈晓慧;王丽敏;夏薇;吕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童单纯性肥胖调查及体质指数实用性探讨

    目的了解平顶山矿区学生单纯性肥胖发病现状,探讨体质指数(BMI)在筛查儿童肥胖中的实用性.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小学生3 576人,年龄范围7~15岁,以常规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分别采用身高标准体重和BMI 2种方法筛查肥胖儿童.将2种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用身高标准体重法检出肥胖儿童212人,检出率为5.93%;用BMI法检出肥胖儿童41人,检出率为1.15%,2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BMI筛查儿童肥胖时应选用相应年龄、性别的标准,不宜使用某一固定值标准,否则有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作者:张德甫;程国春;耿敏学;胡巧云;陈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上海市徐汇区中小学生甲肝免疫措施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对经济文化背景相似的长桥、漕河泾2地区甲肝接种和疫情资料分析,评价甲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2地区经济、文化等均衡性进行分析,比较免疫措施前后2地区甲肝发病率及年龄别发病率的变化.结果甲肝疫苗免疫后,长桥地区25岁以下人群的甲肝发病率(15.59/10万)比漕河泾地区(34.28/10万)低54%.结论徐汇区针对中小学生实施的甲肝疫苗免疫措施,对该人群甲肝发病率的下降有影响.

    作者:刘长青;李燕婷;阮玉华;汪萱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四川农村外出打工者子女的个性心理特征

    儿童良好的个性及健全心理的形成,与家庭环境、父母教育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1,2].但近年来,由于地区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中青年外出寻找非农工作,其子女主要由亲属抚养.这些数量逐年增加、成长环境发生改变而又缺乏父母直接关爱的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为此,笔者进行了调查.

    作者:田小兵;杨正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学校如何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2002年11月至2003年5月,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我国华南、华北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流行,造成数千人感染,340余人死亡,并迅速蔓延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于2003年5月9日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并开始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今后进一步防制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我国人民带来的危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作者:袁长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泗水县山区小学生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为了解泗水县山区小学生龋病发生情况,探讨适合农村小学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提高学生护牙爱牙意识,降低龋病患病率,笔者于1998年选定该县3所边远山区小学,对三年级、五年级所有学生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并于2002年对干预效果进行调查及比较分析.

    作者:郑志跃;张建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一起学生肺结核病爆发调查及防制对策

    目的探索学生结核病爆发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发现首发病例后,对管理过程进行追踪,包括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X线透视、PPD试验和BCG接种卡痕、接触史等调查,对可疑肺结核做X线胸片和细菌学检查,对确诊的病人采取隔离治疗、个案随访等.结果爆发班级发现11例结核病人,其他班3例,临时工1例,爆发班级罹患率和其他班级差异有显著性(P<0.01).爆发班级PPD试验强阳性率为66.67%,其他班级为23.21%,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建立医院、学校医务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互相密切合作的管理机制,是预防学校肺结核爆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乐;吴琍敏;陆敏;扈中琴;张雅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舟山海岛监测点校学生的常见病患病状况

    舟山市为海岛城市,有人居住的大小岛屿共89个,总人口98万,地处沿海经济开放地区,物质生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解海岛地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状况,以便进一步加大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的力度,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我们于2000年9~12月对舟山市监测点校学生进行了常见病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志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药预防流感效果分析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强,易爆发流行,特别容易在学校中引起大范围的流行,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因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运用中药预防流感得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明;龙新华;司马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安徽财贸学院大学生医疗保险索赔情况

    1994年9月至2002年7月,安徽财贸学院在校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共10 023人.笔者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发生意外伤害、患疾病时保险金索赔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为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魏新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淮南地区校内人群尘螨过敏情况

    目的了解校内人群尘螨过敏情况,为更好地防治青少年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点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淮南地区部分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皮肤挑刺试验(SPT).结果 SPT阳性率为13.86%,其中男女分别为13.75%和14.00%,差异无显著性(P>0.05);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教职工SPT阳性率依次为7.38%,9.87%,14.74%,17.75%,23.52%,差异有显著性(P<0.001).SPT阳性327人中,患鼻炎、哮喘、皮炎、荨麻疹、药物过敏症者共188人,患病率为57.49%,明显高于SPT阴性人群(P<0.01);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的474人中,SPT阳性212人,占44.73%,明显高于无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病人群(P<0.01).结论校内人群尘螨过敏情况应引起重视.

    作者:崔玉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儿童学习障碍的预防及矫治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 LD)是学龄儿童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是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也没有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学习技能获得障碍的一组综合征.LD儿童主要表现是智力正常,有适当的学习机会,但是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典型特征是1门或多门功课成绩低下,阅读障碍,计算、拼写障碍,手、眼和动作协调障碍.国内外报道,儿童LD的患病率为6.5%~17.8%[1],男明显多于女,比例约为4∶1.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复杂,目前机制仍不明确.因此学习障碍的防治应该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作者:吴汉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原因与误诊分析

    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在体育运动中虽较少发生,但因其骨折部位特殊,症状不明显,骨折处无明显肿胀与瘀斑及功能障碍,仅有压痛症状,在基层医务室极易漏诊、误诊,影响正常的治疗.为了避免今后发生类似情况,特做一总结.

    作者:吴琪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据国家教委的一项调查报告证实,在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患病率高达20.23%.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层次,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趋势,又有其职业定向的个性特征.因此,研究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对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其他学校开展此项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潘晓军;孙英梅;张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郑州市1 259名青少年性幻想及性梦发生情况

    青少年对性梦、性幻想常缺乏认识,而将其视为低级下流和可耻的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青少年正常的性心理发育.为了解青少年性幻想及性梦发生的有关情况,笔者于2001年对郑州市3所学校进行了现状调查,旨在为青少年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石磊;马景芳;吴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