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先荣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及伴随疾病的患病情况,笔者结合2001年民航学院教职工健康体检资料,对高校教职工高血压及其伴随的肥胖、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翟宏丽;王丽;高强;于英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营养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营养状况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为了解宁波市区中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笔者对1998~2001年宁波市区监测点校中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冯碧君;吴梦奎;赵薇;蔡建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以小组活动方式在初中生中开展性与生殖健康同伴教育的效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同伴教育采取同伴教育者与学生小组活动的形式,每次活动分3或4种模式,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测量学生知识和正向态度得分情况,比较教育前后的变化并了解学生对同伴教育的评价.结果女生本班组知识和正向态度得分教育前后的平均增长高于外班组(P<0.05),男生本班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同伴教育以积极的评价为主.结论同伴教育是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在学校内建立性与生殖健康同伴教育社团值得探索.
作者:王作振;王克利;苗鹏;王书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8~24岁是眼外伤的高发年龄段,学生在眼外伤发生的人群分布中占第2位[1],大学生正处在这个年龄阶段,是眼外伤的高发人群.为了解大学生眼外伤的特征及原因,寻求干预大学生眼外伤发生的措施,笔者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对到中国矿业大学校医院就诊的眼外伤大学生病例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大学生辍学是社会和高校极为关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其构成,可以为减少辍学的发生提供决策依据.笔者对江西农业大学1998~2002年间大学生辍学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楠;李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学校周边的食品卫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加大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学校周围食品卫生的管理,是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为此,笔者于2002年10~11月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学校周边食品摊点进行了卫生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绍军;郭宏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健康教育课的一个精彩开讲,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开讲如果索然无味,缺乏新意,学生的兴趣难以提起,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每一位健康课教师都应重视课堂教学的导人.
作者:毛亚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的发展规律,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超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85年和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资料,计算超重检出率并以1985年数据为基数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结果2000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比1985年明显上升,男、女性上升幅度分别为293.16%~564.08%和159.06%~406.02%,男性上升幅度大于女性.根据1995~2000年儿童青少年超重的增长率预测,2010年我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男性将达到25.72%,女性将达到13.99%.结论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较发达国家增长快,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这一趋势.
作者:谭琪;徐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麻疹是常见的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后,麻疹的流行与爆发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率与病死率逐年大幅度下降.近几年来,麻疹的发病率一直维持在0.88/10万左右.为了进一步控制麻疹的发病率,为制定防治措施与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平罗县1957~2001年麻疹的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姜兆丽;刘凤香;马玉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了解长春中医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笔者于2000年9~10月份对长春中医学院2000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吕宏;姜彤伟;王一妮;尹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新乡医学院自1998年实行体育课程改革以来,专选课由一年级开始,为期2 a,每年专选排球课的学生达20.8%.由于排球运动的技术性、战术性强,且受场地硬件及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等因素的影响,故排球训练运动损伤率很高,以致影响学生正常训练和比赛.笔者通过对学生排球训练和比赛中运动损伤相关因素分析,为普通高校排球训练提供依据.
作者:江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2年4月,应台湾学校卫生学会的邀请,山东省两岸健康促进学术交流团对台湾地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进行了考察.通过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学习,对台湾地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有了较深体会,特别是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既与大陆一脉相承,也有明显的不同.
作者:侯家祥;李连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电脑网络的飞速发展,中学生接触电脑网络已相当普遍.上网能让中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为了解中学生迷恋电脑网络行为的现状,以便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笔者于2002年11月对德州市区部分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冯秀荣;孟宪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项目的因素结构,描述主要危害健康行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为分析危害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确定协变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修订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YRBS),对3 127名合肥市城乡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危害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用x2检验分析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中学生主要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的差异.结果34项危害健康行为归类为12个因子,分别是性行为、饮酒、吸烟、故意伤害、体像和体形控制、过量饮酒、接触毒品、迷恋上网、非故意伤害、缺乏运动、不健康减肥行为、少食蔬菜水果.每个因子取1项作为主要(代表性)危害健康行为,这些主要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年级、学习成绩、城乡、学校类型、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中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我国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基本符合美国CDC的YRBS危险行为分类思想.在分析危害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时,要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混杂作用.
作者:陶芳标;高茗;卫国;李莹莹;张金霞;苏普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青海省大、中专学校出现的突发性事件中,卫生事件特别是食物中毒事件占有一定的比例.学校是青少年人群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搞好学校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对预防校内食物中毒,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结合几年来学校食堂现场卫生监督实践,就HACCP(危害因素分析及关键环节控制点)系统在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周浩武;曹玉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明显改善,但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仍是影响学生生长发育的首要因素.因此,研究学生营养问题,在学生中普及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科学饮食知识,积极解决学生的营养问题是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应成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
作者:杨再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揭示学校食品及饮水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1990~2001年陕西省各级卫生防疫站上报并确诊的18起严重的学校食物中毒和1起学校饮水污染事故进行汇总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小奇;张莉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学生的营养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学习能力,而且对成年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较大影响.为了解徐州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学校膳食指导,笔者对2001年该市学生健康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曹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了解银川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笔者结合每年1次的学生健康检查,对银川市2001年在校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安永东;田华;郭志清;董兰萍;周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了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学生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天津市<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笔者于2002年9月对蓟县幼儿园、小学、中学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志才;李克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