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度磷化氢中毒所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治疗分析

朱秀英;杨飞云;陈希妍

关键词:磷化氢, 重度中毒, 多脏器损害,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重度磷化氢中毒所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磷化氢中毒所致多脏器损害的患者11例,回顾病例,分析该疾病的临床治疗。结果患者普遍表现有头晕、头痛、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其中吸入中毒者的肝脏和心脏、肾脏损害程度比口服中毒者程度较轻;吸入中毒者的死亡率33.33%,低于口服中毒者的死亡率的6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磷化氢中毒能够严重损伤患者的肝脏、心脏、肾脏和肺脏等,可以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时主要采用对症解毒治疗和综合治疗相结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60例,对比全部患者透析治疗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收缩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间的差异。结果患者透析治疗后血肌酐(506.2±10.6)umol/L、尿素氮(19.3±1.6)mmol/L、收缩压(123.6±2.9)mmHg,明显小于透析治疗前的(716.3±13.1)umol/L、(26.1±1.8)mmol/L、(156.8±3.1)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透析治疗期间发生感染的4例,发生率6.7%;心血管意外(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的6例,发生率10.0%;低血糖的5例,发生率8.3%;总并发症发生率25.0%。结论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是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应该名且关注患者血糖、心血管功能等变化情况,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推进血液透析治疗的发展。

    作者:刘莹莹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6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儿予以常规阿奇霉素静滴治疗,研究组31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9.12±2.15)d,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别(5.58±2.13)、(3.85±1.12)、(5.13±1.49)d比对照组(14.56±3.16)、(7.66±2.14)、(4.54±1.32)、(6.83±1.55)d短,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EV1、FVC及PEF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32.26%(10/31)明显低于对照组83.87%(26/3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加快患儿恢复速度且用药安全。

    作者:杨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中心收到上报的高危孕产妇共516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对照组(n=250)与观察组(n=266)。对照组不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给予正常的孕产妇产检检查;观察组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高危孕产妇数、孕产妇死亡数、新生儿死亡数、缺陷儿出生数等。结果观察组高危孕产妇(χ2=5.338,P=0.021)、孕产妇死亡数(χ2=29.362,P=0.000)、新生儿死亡数(χ2=23.749,P=0.000)、缺陷儿数(χ2=38.489,P=0.000)、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的管理有助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以及围生儿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应广泛推广。

    作者:李元琼;李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关于胆管疾病超声诊断进展研究

    胆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这种疾病种类多样,且症状复杂,故早期准确定位,定性诊断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难点。在临床胆管疾病诊断中超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对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丰富的信息,同时对于胆管肿瘤疾病的浸润以及转移等病程进展也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所以超声诊断技术是胆管疾病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诊断较为显著的方法。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彩色超声和三维超声以及超声造影技术的问世,其将胆管疾病的诊断推向更高的水平。而本研究主要针对胆管疾病超声诊断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分析。

    作者:李攀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传染病疫情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传染病疫情预防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本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标准、服务覆盖率及建设条件不同的城、乡社区为研究对象,其中城市社区的研究资料作为研究组,农村社区的研究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社区居民的免疫知识知晓、疾病发生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对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预防途径等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社区内近一年时间内出现传染性疾病11(3.8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出现58(19.02%)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社区内公共卫生机构两周后转诊为32.56%明显低于对照组53.6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传染病疫情预防中的作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效果,降低社区居民的传染病感染率。

    作者:朱雪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CT与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

    目的:对CT与MRI对良、恶性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62例胸膜病变患者,分为两组:A组与观B组,A组患者使用CT进行检查,而B组患者使用MRI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由于CT与MRI两种检查方式存在区别,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漏诊病历, A组漏诊误诊率是19.4%,诊断有效率是80.6%;B组漏诊误诊率是9.7%,诊断有效率是90.3%,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两种检查方式在良、恶性胸膜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良、恶性胸膜病变的诊断有效率,降低了误诊漏诊率。虽然CT的价格低廉,但是需要使用造影剂,而造影剂又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因此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MRI不仅不需要使用造影剂,而且还能够显示出患者纵膈淋巴结中发生转移,诊断有效率由于CT使用。医护人员遵循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龙涛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3年6月-2014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案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50例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两周,治疗结束1个月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根除幽门螺杆菌46例,根除率92.0%,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症状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未根除幽门螺杆菌患者与对照组症状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根除幽门螺杆菌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够有效的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积分,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灏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对围生儿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对围生儿的不良临床影响,为改善母婴的预后提供有效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甲亢产妇55例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按照甲亢病情情况具体分成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对两组产妇产后结局进行总结,分析比较产妇甲亢控制情况与三组新生儿的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之间关系。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平均体重(2656.93±103.71)g明显低于对照组(3010.89±101.46)g,统计结果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实验组新生儿出现黄疸、早产以及胎儿窘迫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及早发现,早期系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低体重(LBW)的发生率,降低黄疸、早产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的风险,有效的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羊俊茹;张丛敏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重度磷化氢中毒所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重度磷化氢中毒所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度磷化氢中毒所致多脏器损害的患者11例,回顾病例,分析该疾病的临床治疗。结果患者普遍表现有头晕、头痛、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其中吸入中毒者的肝脏和心脏、肾脏损害程度比口服中毒者程度较轻;吸入中毒者的死亡率33.33%,低于口服中毒者的死亡率的6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磷化氢中毒能够严重损伤患者的肝脏、心脏、肾脏和肺脏等,可以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时主要采用对症解毒治疗和综合治疗相结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朱秀英;杨飞云;陈希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探讨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存在的问题及治疗分析

    目的:对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进行具体分析。方法从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接受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经分析,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中,32例(53.33%)需重复使用大剂量给药或长期治疗,18例(30%)因肿瘤类型不同而无法判断疗效,23例(38.33%)缺乏固定的治疗方案,38例(63.33%)因其他合并症会增加血栓性疾病发生的概率,还有9例(15%)无法直接检查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提高肿瘤的药物治疗效果。

    作者:张桦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临床路径和常规护理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笔者医院泌尿外科结石病患者18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95)和对照组(n=90)。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94.7%)显著高于对照组(84.4%),并发症发生率(2.1%)显著低于对照组(17.7%)(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9.7±1.6)d显著少于对照组(14.1±2.3)d(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费用(2554±154)元,显著低于对照组(3196±173)元(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6.8%)显著高于对照组(82.2%)(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泌尿外科中推广应用。

    作者:钟进华;黄家元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及面积比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对超声弹性成像硬度评分及面积比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93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他们分为:非恶性组63例(肿块96个);恶性组30例(肿块30个)。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灶的灰阶声像图和弹性成像图的面积比值等辅助检查结果。结果恶性组肿块的弹性成像图与灰阶声像图面积比值为(1.23±0.17)大于非恶性组的面积比值(1.04±0.2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硬度方面恶性组肿块评分普遍高于非恶性组肿块,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积比比硬度评分特异性高,而硬度评分比面积比灵敏性高,二者在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方面各有长处,临床应将二者结合使用。

    作者:毕蓓蕾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超声引导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行常规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阻滞起效与维持的时间,并记录比较麻醉后5 min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后运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4.86±3.0)、(12.5±2.1) min,而对照组为(5.21±1.0)、(4.4±0.8) min,但作用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详细结果见表1(P<0.05);麻醉后5 min时,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2.8±10.5)、(74.5±6.4) min,而对照组为(95.6±8.7)、(61.4±4.6) min,心率亦快于对照组,详细结果见表2(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不仅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国锋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用心珍惜患者,履行社会责任

    国家鼓励社会办医,人民期盼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本文根据我院13年的发展历程,从感恩、珍惜、服务、仁爱、诚信、责任、回报等七个方面浅谈民营医疗机构艰难成长的体会,用心珍惜每一位就诊病人,以医者仁爱之心主动承担防盲治盲的社会责任,树立长远品牌,赢得患者信任,一步一个脚印,做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光明使者。借以探索一条适合民营医疗机构自身更好更快规范发展的道路。

    作者:谢珍玲;赵广愚;赵晓春;朱志祥;赵广健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80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1 mL浓度为0.75%的布比卡因+0.5 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作为麻醉用药,观察组则采用5μg舒芬太尼+1 mL浓度为0.75%的布比卡因+0.5 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作为麻醉用药。比较两组各注药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寒战反应评分、牵拉痛评分。结果①两组注药各时间点MAP及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注药1、3、5、10 min及手术结束时寒战反应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各对应时间点(P<0.05);③观察组注药1、3、5、10 min及手术结束时牵拉痛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各对应时间点(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对寒战及牵拉痛的预防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应在剖宫产术临床麻醉中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诚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景观疗养护理用于离退休干部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景观疗养护理用于离退休干部睡眠质量改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于我院行景观疗养护理离退休干部130例,设为试验组,以同期行常规护理离退休干部13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睡眠质量评分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3.08%(54/65),100.00%(65/65);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睡眠效果、睡眠可持续性、睡眠潜伏期及总均分等睡眠质量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景观疗养护理用于离退休干部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陈伟婷;林萍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广东某医学院校部分学生对抗生素知行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医学类大学生与经济学院学生对抗生素相关知识、使用情况的差别,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为进一步指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开展促进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某医学院校预医和临床专业以及经济学院学生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进行抗生素认知和使用的情况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结果大学生对抗生素认知和使用情况尚存在很多误区,不同专业对抗生素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情况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抗生素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大学生对抗生素的使用的认知,减少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作者:廖日炎;刘凤婷;邹晓春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43例,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各项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共计21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总治疗有效率为81.4%;本次研究中,共计发生1例肺出血,3例肺炎及5例肺气肿,所有患儿经对症治疗后均顺利痊愈。结论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利于改善患儿血气状况,提高患儿的生存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苌俊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Nrf2在脓毒症急性肝损伤(ALI)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与分析Nrf2(核因子相关因子)在ALI(脓毒症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脓毒症的防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2010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于术后不同时间点采集患者血清样本,分离血清,同时采集患者病理组织,测定其Nrf2表达水平。结果①观察组患者血清内ALT水平升高幅度较低,改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明显,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 d后血清内ALT水平降低至(162.44±6.52)I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2.43±6.96)IU/L,P<0.05;②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内病理组织中Nrf2表达水平相较对照组而言,2 d后为(0.31±0.02)uL,升高幅度较为显著,P<0.05。结论 Nrf2在脓毒症急性肝损伤中有其关键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可将其作为脓毒症防治的重要判定指标。

    作者:谌韦洪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腹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比较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丁立腾;潘立强;张俊远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