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智;李东生
目的:了解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为今后防治小学生贫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昌平区14315名小学生,取受检者左手无名指末端血,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昌平区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与国内同类报道比较,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不同地区和类别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比较,由高到低依次为:山区半山区、平原、城镇、贵族学校;不同年级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比较,呈年级越低贫血患病率越高的现象;性别比较,女生贫血患病率高于男生.结论:防治小学生贫血按地区和类别应以山区半山区学生、按年龄和性别应以低年级学生和女生为主要对象.
作者:张宁;崔勇强;郭红侠;刘玉红;宋雅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性健康教育一直没有广泛开展,性问题在广大青少年面前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多人因此产生心理困惑,甚至误入歧途.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对他们进行性健康教育,我们于1997年12月对我校3个年级大学生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调查.
作者:胡庆成;陈兰英;骆延;赵志强;赵大治;沈滟;郝亚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被动吸烟对儿童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GSH-PX)及维生素C(VitC)的影响.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964名儿童,从中筛选出家中无吸烟者、家中一人吸烟及两人以上吸烟儿童各20名.为避免主观误差,我们以尼古丁代谢产物可铁宁作为吸入烟雾多少的客观指标,同时测定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及尿中维生素C含量.结果:可铁宁与被动吸烟量直接相关.而GSH-PX及VitC随着吸人烟雾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被动吸烟可致儿童体内GSH-PX活力下降及尿中VitC含量减少.
作者:江城梅;田磊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教室、寝室、食堂等,其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习效果.为了解高校环境的卫生状况,我们对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内空气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并对225名大学生的咽喉部及手指皮肤进行细菌学检查,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邱月;向延娥;钟志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状况的动态变化,并为合理的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5日称量记帐法及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6岁儿童从1990~1998年进行膳食营养调查.结果:9年来儿童膳食中维生素A、钙低于供给量标准,优质蛋白质基本达50%左右,但脂肪摄取达30%以上;体格调查显示,营养失调主要是肥胖,肥胖随着年龄增长有增多趋势.结论:调整儿童膳食结构,加强户外体育锻炼尤为重要.
作者:古丽巴哈尔;张志英;靳达莎;曹明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浙江省平湖市百花小学是全国早开设学生营养午餐的县级城镇小学之一.早在1991年12月,该校即严格按照营养午餐规范要求,以学生第一、营养第一、健康第一的工作原则,全面抓了营养午餐质量的综合管理.为了解近年来营养午餐工作实际效果,笔者对百花小学1992~1997年学生的营养不良与贫血患病率进行了纵向调查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美娟;胡承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蚌埠市发生的突发事故中,低年级小学生的比例较高.为预防低年级小学生突发事故的发生,加强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我们进行了这项调查.
作者:成艳珍;陈素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低浓度铅对健康的危害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众多报道[1~3]表明儿童机体对铅毒性的敏感性较高.为了解我市儿童血铅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我们于1997~1998年对扬州市480名小学生进行了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作者:陶佩生;姜友富;张方英;周红霞;徐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掌握先进科学知识与技能,并且身心健康的人.高校在向学生传授各种专业知识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齐梅;王子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一切对人类健康有促进的事业必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那么,与儿童少年健康成长联系在一起的中小学卫生保健所,也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我的不断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现就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建所20年来的点滴经验和所取得的成绩介绍如下.
作者:张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萍乡农村地区8~10岁学龄儿童尿碘水平及甲状腺肿大率,并检测饮用水含碘量.方法:随机抽取16所8~10岁儿童1127名,检查甲状腺肿大状况,测定尿碘含量,同时分析16所小学的44份水样碘含量.结果:144份水样碘含量范围为2.71~8.86μg/L,均低于10μg/L;8~10岁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56.7μg/L.甲状腺肿大触诊检出率为12.9%,B超检出率为11.4%.结论:萍乡农村水碘和食物碘远不能满足儿童生理需要,需加大宣传力度,使学龄儿童自觉食用碘盐及服用碘油胶丸.
作者:肖坚孝;周玉;姚玉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解眼镜对学生近视程度有无影响,我们于1997年和1998年对以往的配镜者进行了随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健;祝令存;肖爱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健康状况与性知识需求.方法:通过发放调查表和问卷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现在大学生对一般性知识与艾滋病知识掌握良好;性知识来源呈多样化,以书报为主;与色情读物或录像的接触及其影响不容忽视;大学生恋爱者不少,他们有着较强的爱情意识但并不稳定;他们中客观存在着过度的爱抚行为及越轨行为,尤以来自上海郊县的学生为甚;对艾滋病防范意识较强,但须纠正其对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歧视心态;对性健康教育普遍欢迎,内容选择相当务实.结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支持.
作者:徐康;孙庆祥;谢德容;冯晨曦;武亦文;金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大学生的社会环境和其生理年龄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的卫生保健遵循青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通过特殊的教育形式,完善他们的个性修养,造就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张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婴儿断奶情况及其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询问法调查256名合肥市城区婴儿的断奶时间和断奶方法,并追踪观察他们3~24月龄的身长、体重和胸围的发育水平及速度、体型和Hb含量的变化.结果:4~6月龄、7~9月龄及10~12月龄断奶的婴儿分别占28.0%、16.7%和52.0%;一次性断奶的婴儿占90.1%;在生长发育水平及速度和体型方面,7~9月龄断奶的婴儿优于4~6月龄和10~12月龄断奶的婴儿,而断奶方式对其影响不大.过渡性断奶有利于提高Hb水平.结论:婴儿适宜的断奶时间为7~9月龄,适宜的断奶方式为过渡性断奶.
作者:高永清;丁家兰;王素芳;徐海玉;曲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为了做好妇女保健工作,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校医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现对1998年的妇女病普查结果作了重点研究,以掌握当前妇女病的发病趋势,分析致病因素,研究防治对策.
作者:易英;石立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4 生长发育调查的实施实施过程包括调查设计、现场检测和统计分析,主要要素如下.4.1 抽样原则.首先要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使样本能充分反映总体.抽样方法很多,适用于基层的主要有分层抽样(按年龄、性别等分层,然后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随机抽取一个学校或群体,对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在省级和全国水平上,多将上述方式结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作者:季成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贫血是学生常见病之一,1991年全国中小学生体质调研发现,汉族学生7~17岁年龄组贫血患病率为20.33%,个别年龄组高达50%左右[1].为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1998年对城市和农村中小学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王明智;李东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连市学生皮下脂肪发育规律.方法:采用邵象清的人体测量学方法,对大连市汉族1190名中小学生上臂肱三头肌部和肩胛下角部的皮褶厚度及体脂发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肢体部皮褶变薄,而躯干部皮褶变厚,女生则肢体部和躯干部皮褶均变厚.男生体脂在青春期前呈逐年增加趋势,而在青春期后则逐年下降;女生体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在青春期后增加迅速.各年龄组女生皮褶厚度均大于男生,且在13岁以后更为明显.结论:大连市汉族学生皮下脂肪发育年龄和性别差异与儿童少年身心发育阶段相关.
作者:徐飞;马晓凯;赵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身状况与人格因素的关系,为作好医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用康奈尔医学问卷(CM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68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7.6%的学生存在心理躯体症状,心理躯体症状主要与人格倾向性、情绪稳定性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人格倾向为内向者、情绪稳定性差者心理躯体症状发生比例高.结论:医学生心理躯体症状与人格因素有显著统计学相关.
作者:张曼华;杨凤池;周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