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杰;辛华;谷武
目的 通过分析慢性HBV感染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这种罕见模式的病例,来探讨其存在的原因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5种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结果 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罕见模式组仍有病毒复制.应用HBIC治疗失败时可以出现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结论 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并非疾病真正好转的指标.
作者:张立丽;辛永梅;赵秀英;闫惠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微卫星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PCR-变性聚丙烯酰凝胶及银染法检测38例胃癌及相应的22例癌旁肠化生组织的MSI.结果 胃癌MSI阳性率为39.5%(15/38),DSI 123和BAT 26的MSI阳性率略高于其它位点,癌旁肠化生组织MSI阳性率为27.3%(6/22),6例MSI阳性肠化生标本对应的胃癌组织均为MSI-H,MSI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和发生部位有关.结论 肠化生组织中MSI的进行积累可能在一部分胃癌的发生中起作用,MSI可能是胃癌的早期发展过程.
作者:刘国辉;刘利刚;所剑;于金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沙眼衣原体(Ct)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是感染性致盲和性传播疾病常见的病原体.近几年,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日益严重,且常通过母婴传播,造成新生儿的包涵体性结膜炎和衣原体肺炎.据国外报道,衣原体的重要性已超过淋球菌而成为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1].
作者:张淑芳;刘大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结肠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表达.方法 应用RT-PCR法测定10例人正常结肠组织、14例癌旁组织、15例结肠癌组织SOCS-3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结肠组织相比较,86.7%(13/15)病例SOCS-3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或未检测到表达(P<0.001);癌旁组织均检测到SOCS-3表达,表达水平与正常结肠组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SOCS-3基因缺失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赵海丰;苏洁平;金艳红;裴海燕;姚兴伟;刘鹏;何成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瘤样钙盐沉着症是软组织少见的一种非肿瘤性病变,病因尚未明了.50岁以上患者更是少见,影像检查易误诊.检索国内、外文献,不同年龄组的瘤样钙盐沉着症陆续见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钙盐沉着症结合文献复习,旨在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并探讨其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治疗及予后.
作者:曲本祥;曲衍花;王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覆膜支架应用为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效果良好.自2005年11月以来,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伟东;赵丛海;张民;支兴龙;王悦;杨建波;张广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一个大型的临床实验室每天产生着大量的医学检验数据,这些数据成为组成医院的医疗与行政两大类信息的数据源,如何利用现代化工具准确、及时、动态的提供这些信息给相应的医疗及管理层,已成为医院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李坚保;李鑫光;陆德胜;王立明;毛明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途径移植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晚期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本科室2005.1-2006.12期间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8例,其中8例为治疗组,经肝动脉途径行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余10例为对照组,给予综合内科治疗.测定移植前及移植后2、4、8周治疗组与对照组ALT、TBUK、ALB、PTA指标的变化,评价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介入移植对晚期肝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肝动脉途径移植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晚期肝病短期疗效确切,其远期疗效有待深入研究.
作者:柳林;杨海山;孙昱;于世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端粒酶检测方法从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方法(TRAP)、TRAP-ELISA法逐渐发展为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1].本文采用的FQ-PCR方法对胸水内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翊卫;王惠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人尾加压素(hUⅡ)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hUⅡ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浆UⅡ含量为5.52±0.93 pg/ml;高血压病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及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UⅡ水平分别为3.5±1.06 pg/ml,3.86±1.68 pg/ml,2.43±0.98 pg/ml,2.67±0.85 pg/ml,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血浆UⅡ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hUⅡ可能在高血压病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与不稳定斑块所致心肌缺血程度可能相关.
作者:高宇;李红伟;李明子;黄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疾病的B超检查和同位素显像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 2005年全年我院收治的227例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随机选取其中151例患者术前行同位素扫描检查,对照手术后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B超检查和同位素显像的诊断意义.结果 对比病理检查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的B超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168/179),90%(28/31),50%(1/2),20%(3/15).同位素扫描结果:病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112例患者中,冷结节26例、凉结节54例、温结节25例、热结节7例;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的25例患者中,冷结节8例、凉结节16例、温结节1例;病理诊断为桥本氏甲状腺炎的2例患者中,冷结节1例、凉结节1例;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的12例患者中,冷结节9例、凉结节2例、温结节1例.结论 B超检查在鉴别甲状腺结节疾病的单多发性、良恶性、囊实性时,意义较大,可作为筛选甲状腺肿物的重要手段,并可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同位素扫描缺少特异性和准确性,需和病史、体检、B超显像检查相结合.
作者:张名霞;杨治宇;严波;苏金菲;曲秋懿;刘勇刚;张秋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君复康治疗海洛因成瘾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作用靶点.方法 将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综合症患者60例随机分组成君复康组50例和纳曲酮组10例,分别服用君复康或纳曲酮治疗6个月.另取18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3组皆行99mTc-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TRODAT-1)多巴胺转运体(DA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2组患者治疗后再次显像.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 定性分析显示,18例正常志愿者双侧纹状体基本等大,DAT分布均匀、对称.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综合症患者治疗前双侧纹状体明显变小,DAT分布减少;君复康治疗6个月后,双侧纹状体皆不同程度恢复,接近正常志愿者;但纳曲酮治疗后变化不大.定量分析示,与对照组相比,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综合症患者的体积(V,cm3)、质量(m,g)、纹状体与全脑放射性百分比值(Ra,%)差异非常显著(t>3.13,P<0.01-0.05).君复康治疗前后相比,体积(V,cm3)、质量(m,g)、纹状体与全脑放射性百分比值(Ra,%)分别为29.17±3.39,30.45±3.54,6.43±0.13,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纳曲酮治疗前后相比,体积(V,cm3)、质量(m,g)、纹状体与全脑放射性百分比值(Ra,%)分别为22.33±4.97,23.10±4.01,6.11±2.05,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君复康治疗海洛因成瘾者稽延性戒断症状有效,其作用靶点是多巴胺(DA)能神经元突触前膜的DAT.
作者:朴春南;高凤彤;马庆杰;贾少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HBV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即HBVPreS1抗原与具有病毒活动性复制意义的指标HBeAg和HBV-DNA之间的相关性其与肝功能指标ALT之间的关系.方法 HBV前S1抗原和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IgG、HBcAb-IgM)采用ELISA法检测;肝功能(ALT)用酶学速率法检测;HBV DNA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 ①HBeAg阳性组其HBV PreS1抗原检出率高.②HBV PreS1抗原与具有病毒活动性复制意义的指标HBV-DNA有良好的一致性.③慢性活动性肝炎肝功能指标ALT>40 u/l组其HBV PreS1抗原检出率高.结论 HBVPreS1抗原和HBV DNA的检测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HBV的复制及慢性肝炎的活动情况.PreS1抗原可以作为HBeAg和HBV-DNA的补充,也可作为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活动性的一项指标.对乙肝的诊断、疗效判断与观察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崔红花;王晶莹;谢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Bcl-2、VEGF和nm23-H1基因在肺癌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Bcl-2、VEGF和nm23-H1基因的表达.结果 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在高、中和低分化肺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肺癌P-TNM分期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nm23-H1蛋白在淋巴结无转移肺癌组中显著高于转移组(P<0.05),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在肺癌病理分级、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各组间均有显著性(P<0.05).Bcl-2、VEGF和nm23-H1基因在肺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Bcl-2、VEGF和nm23-H1基因在肺癌的组织发生上起着重要作用,三种基因蛋白产物的检测对肺癌患者的诊治和预后评估有积极意义.
作者:杜亚明;王中彬;胡振凯;李春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二种方法对同一标本D-二聚体的测定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分别用胶体金免疫渗透法和在全自动分析仪上使用的免疫比浊法检测120份健康体检及住院病人标本.结果 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1,无显著差异.结论 D-二聚体的多种检测方法中,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和在全自动分析仪上使用的免疫比浊法拥有各自的优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作者:崔焕波;侯晓杰;荣爱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是发生于婴儿时期且原因不明的一种常见的心肌疾病,WHO专家小组将它归为不能分类的心肌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和胶原纤维增生,病变主要累及左心室,亦可累及所有心腔、瓣膜和心肌[1].现将我院尸检证实3例报告如下.
作者:金梅;张维萍;罗元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缺陷症家系的基因缺陷.方法 采用PCR、核苷酸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先证者及其家属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的FⅩⅢA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先证者第72045位缺失两个核苷酸A,位于外显子5;先证者的父母及先证者的姐姐分别在DNA水平相同位点呈杂合缺失.结论 这例遗传性凝血因子FⅩⅢ缺陷症是由于FⅩⅢA基因缺陷造成.
作者:张燕香;王也飞;丁秋兰;方怡;胡翊群;余怀勤;王鸿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术语标准化1.1 术语标准化和术语学术语(terms)是定义明确的专业名词,属于专门语言(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LSP),而规范的术语常常要经过业界权威机构审定通过,在专业范围内仅具单义.
作者:全如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大量临床实践发现[1]约有25%的AMI病人早期无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左右缺乏心电图改变,此时心肌损伤后引起的血中生化标志物测定可作为AMI的主要诊断依据,近年来发现,多种早期标志物(肌红蛋白、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等)及确定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其灵敏度、特异性均优于已往的酶学改变.
作者:滕春燕;张冰;于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是脑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因受累血管供血范围的不同,可发生中枢、桥脑、延髓或小脑的症状或体征,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中风后果.研究开发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的优质高效的现代中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作者:姜杰;辛华;谷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