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夕友;冯兵;洪有志;孙家财
目的 探讨在小儿麻醉中氯胺酮联合丙泊酚使用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需要手术治疗的15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78)与对照组(M=78),观察组给予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仅给予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于麻醉前、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发生躁动的情况.结果 基础麻醉后和术中两组的MBP、HR、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组明显低于M组(P<0.05),而N组SPO2高于M组(P<0.05).并且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组的氯胺酮用量显著少于单纯氯胺酮组,并且手术平稳、恢复快、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应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于小儿麻醉术后,苏醒快、生命体征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灵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抑郁症社区心理干预的理想方法.方法 运用抑郁自评表(SDS),对社区24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定期调查和家庭随访,给予定期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结果 经过社区心理干预,成功率高达83.3%,24例患者有20例已经消除抑郁心理,回归社会,4例暂未回归社会.结论 对于抑郁症患者采取社区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可以降低抑郁指数,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减少患者自杀率.
作者:李连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计划生育服务在未婚女性避孕措施中的干预效果,以利于计划生育服务在未婚女性中的广泛性推广.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前来该院进行人工流产的300例18~26岁未婚女性作为调查和研究对象,分为2组,各有150例,观察组女性均接受计划生育服务,对照组女性均未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统计两组女性对计划生育服务的需求情况,并对所有女性均随访半年,对比两组女性有效避孕以及再次怀孕情况.结果 300例未婚女性中,希望接受计划生育服务的共有280人,占93.3%;比率比较高;实际接受的共1 50人;因个人原因拒绝的只有20人.观察组在接受计划生育服务后,可有效避孕的女性高达148例,占98.7%,再次出现意外怀孕的女性仅有2例,占1.3%.对照组能有效避孕的女性仅有43例,占28.7%;另外107例女性再次出现意外怀孕,占71.3%;两组对比结果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划生育服务在未婚女性避孕措施的干预中,利于未婚女性避孕知识的提高,可有效降低未婚女性发生意外怀孕的几率,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李风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新时期医院智能化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方法 回顾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分析档案管理的内涵以及实施医院智能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结果 智能化档案管理的实施,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实现了利用的便捷且完善了档案管理模式.结论 医院档案既是记载医院发展历史过程的可靠原始记录,同样也是体现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等活动业绩的具权威凭证.医院智能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强化医院的管理工作以及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通过开展2年多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改善护理服务;创新服务理念,丰富工作内涵;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的一系列服务新举措,来有效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我科通过不断创新护理新举措,优化护理流程,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病人纯满意度达到98以上,病人和家属更加信任和依赖护士,护士对自己负责的病人更加用心,与病人建立了更加融洽、和谐的关系.
作者:朱红艳;李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的护理策略,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2007-2011年期间该院确诊的1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患者提供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的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 本组14例患者,经专业细心的护理,均得到康复.结论 细致耐心地观察与辩证护理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非常重要,取得了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双双;张建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比较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来我院体检尿糖阴性、血糖正常的1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进行测定,然后对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对糖尿病诊断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和空腹血糖比较,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梁栋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分析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手术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创伤,值得应用.
作者:韩光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20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利普刀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206例患者中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经6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治愈197例,显效7例,有效2例.结论 利用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安全、微创、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疗效确切、治愈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爱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根据暴露程度不同处置方法和联合免疫制剂的应用,降低暴露者发生狂犬病的风险.方法 采用人用狂犬疫苗2-1-1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及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结果 从暴露人群分布情况上肢占55%,头面部占5%;Ⅱ级暴露者为85%,Ⅲ级暴露者为10%;头面部和Ⅲ级暴露者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咬伤程度较重.结论 暴露后伤口处置越早风险越小,规范化处置伤口可大限度清除伤口上的病毒,减少伤口内的病毒残留量,降低发病率.联合应用被动免疫和疫苗,可为疫苗诱发主动免疫赢得时间,大限度地防止发生狂犬病.
作者:乔洪;梁宏涛;赵越;王训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决明子中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NovapakC18色谱柱(250 mm× 4.6 mm,2.5 μm),选择甲醇:1.0%磷酸缓冲溶液(80:20)为流动相,柱温:25c℃,检测波长:254nm.结果 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分别在1.96~19.6 μg/mL(r=0.9998),3.57~35.7 μg/mL (r=0.9995),3.955~39.55μg/mL(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508%(n=5),大黄酚平均回收率为98.506%(n=5),大黄素甲醚平均回收率为99.360%(n=5).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明子中大黄素、大黄酚以及大黄素甲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决明子中三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作者:林炳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老年人心电图ST-T改变与心衰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有心电图ST-T改变的老年人进行临床观察及深入检查,了解其心功能情况.结果 老年人心电图ST-T改变与心衰有着密切联系,可做为重要诊断指标,特别是对早期发现轻、中度心功能下降有指导意义.结论 临床观察、研究发现:有心电图ST-T改变就有心功能下降.特别是对基层医疗单位在诊断心衰时由于缺乏相关检验、影像数据,对于轻中度心衰诊断有一定困难.结合临床分析利用,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及时发现、诊断、防治心衰、避免严重急性心衰的发生提供有效帮助.
作者:郑桂波;黄婷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在检验肝功能的8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抽取其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各项指标,另取同时期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相同条件下抽静脉血检测肝功能.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以及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同时实验组患者ChildA、B、C级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和血清胆固醇下降明显,以C级下降程度高,A级下降程度轻.结论 通过对肝炎肝硬化患者检验肝功能的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患者肝脏损伤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徐传森;陈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及非甾体消炎药对幽门螺杆菌(Hp)生长的影响.方法 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rea breathtest,14c-UBT)及抽静脉血检测血清Hp抗体对82例服用阿司匹林及非甾体消炎药患者及65例健康对照者检测比较HP阳性率.结果 服用阿司匹林及非甾体消炎药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Hp感染有明显差异.结论 阿司匹林及非甾体消炎药可能对幽门螺杆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作者:赵寒冰;韦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在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过程中施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168例孕妇均选择剖宫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积极预防切口感染,过程中护理方法不同(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循证护理),对比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孕妇生活质量差距.结果 观察组产妇79例未发生切口感染,4例轻度感染,1例中度感染,无重度感染;对照组产妇75例未发生切口感染,6例轻度感染,2例中度感染,1例重度感染,前者切口感染率5.9%(5/84)显著低于后者感染率10.7%(9/84);观察组产妇3例出现低血糖,2例出现消化道反应,对照组5例出现低血糖,6例出现消化道反应,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产妇满意度(94.1%)较对照组(76.7%)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科学性强,护理范围全面,降低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作用明显.
作者:陈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通过对静脉输液前微粒污染的控制,包括操作环境的净化,控制安瓶割据长度,开启安瓶前消毒,正确抽吸药液,正确选用配药针头,避免反复穿刺瓶塞,改进穿刺瓶塞角度等,以及输液途径的增加,静脉输液排气法,穿刺前血管的准备,改变进针角度的问题,拔针方法改进的论述,使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使静脉输液技术向快速性、准确性、安全性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秋颖;邸红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讨论冠心病危险因素在诊断女性早发冠心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选择因胸闷胸痛入院检查的女性患者332例,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既往病史、现病史、症状、生活习惯、家族史等相关因素,然后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诊断结果作为诊断依据,观察冠心病诊断符合率与危险因素的必然关系.结果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家族史,血糖、血脂、血压的三高史,吸烟史,肥胖史等多方面,临床诊断女性早发冠心与危险因素成反比关系,危险因素越多,临床诊断符合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仔细分析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有重要价值.
作者:程丽芳;韩燕如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4月-2012年4月共有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作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14例,女性36例,年龄小为70岁,大为91岁,平均年龄78.5岁,术后通过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50例病例都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20个月,平均11.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3个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术后远期髋关节功能为优21例,良26例,可3例,优良率达94%.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固定可靠、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刘夕友;冯兵;洪有志;孙家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心肌梗死的临床关系,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30例来我院心内科既往患有2型糖尿病及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3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并对IMT进行测量,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IMT (1.62±1.21) mm,斑块例数28例,占93.3%,对照组IMT (0.63±0.41)mm,斑块例数14例,占46.7%,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斑块性质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软斑14例,占50.0%,混合斑10例,占35.7%,硬斑4例,占14.3%;对照组软斑1例,占7.1%,混合斑1例,占7.1%,硬斑12例,占85.7%,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可以更好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IMT及斑块形成,同时可以对斑块的性质进行确定,为临床预测心肌梗死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对早期预防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柯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院前急救护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应对措施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所接到的急救电话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急救护理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年,该院护士在综合水平的提升方面明显优于2010年,患者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救护车的出车时间也明显缩短,它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为了提高院前急救护理的质量,医院就必提高120的接听应急能力,须强化人员配备、加强急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在急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救护车的出车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院前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林鸿递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