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靖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1月本院内科病房收住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18例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予以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予以消心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动态ECG状况、心肌缺血发生频率及心肌缺血总时长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病人24 h心肌缺血发生频率、总时长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均更加显著(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应用于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确切,未出现明显临床不良事件,且临床有效率优于消心痛,治疗后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魏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肺部损伤的X线、CT表现.方法 对2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X线肺部平片和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部X线和CT表现中毒时间变化而有差别.≤7 d,21例表现肺纹理增多,16例磨玻璃样改变,3例肺实变,肺纤维化、胸腔积液2例,纵膈积气、心脏增大各1例;7~14 d,肺纹理增多、肺实变及纤维化各6例,肺磨玻璃样改变5例;≥14 d,肺间质纤维化7例,支气管扩张5例,肺纹理增多3例.结论 X线肺部平片、CT对观察肺部损伤的发展、演变及估计预后、确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大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脑室引流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急救手段,常用于脑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颅内压的监护.作为颅脑术后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脑室引流术前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护理观察能及时了解病情趋势,实施脑室引流术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病的发生,挽救其生命.本文就脑室引流管护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拟对临床脑室引流管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陈秀润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慢性脓胸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5年2月-2012年9月胸外科收治的30例慢性脓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1例,好转:7例,死亡: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手术治疗慢性脓胸,需采取措施尽可能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如消除感染源及致病因素的同时,还应加强营养.手术闭合脓腔后,尽量保存与恢复肺功能.
作者:詹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对留置空肠造瘘管并发肠外瘘患者的护理进行探索,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方法 针对患者肠外瘘的特点,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以及物理治疗,同时采用床上支架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留置空肠造瘘管并发肠外瘘患者进行护理,运用统计学方法来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患者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 在患者社区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之后,能对患者的血糖浓度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健康状况也有明显的好转.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为降低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作者:陶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并且分析临床上对于甲状腺癌患者采用B超诊断以及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曾经收治的90例甲状腺癌患者经过B超诊断以及螺旋CT诊断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经过不同方法诊断的表现特征包括患者甲状腺结节的血流丰富度、大小、边界、钙化程度、内部均匀度以及淋巴结的状态等一般资料,总结分析B超诊断以及螺旋CT对于患者的检出率,寻找出一种临床上针对甲状腺癌患者能够有效检出的诊断方法.结果 全部90例甲状腺癌患者根据B超诊断以及螺旋CT诊断提示的患者甲状腺结节的血流丰富度、大小、边界、钙化程度、内部均匀度以及淋巴结的状态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双排螺旋CT诊断出甲状腺癌患者71例,检出率为78.9%;应用B超诊断出甲状腺癌患者68例,检出率为75.6%;应用双排螺旋CT联合B超诊断检测出甲状腺癌患者85例,检出率达到94.4%.结论 对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上采用螺旋CT诊断方法或者是B超诊断方法的一些患者指标的提示均有比较高的价值,都能够检出一部分甲状腺癌患者.但在临床上采用螺旋CT以及B超联合诊断甲状腺癌患者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一种临床上有效检出的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傅岚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对90例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对照组则单纯采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从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与评定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比较中,两组平均年龄无差异,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显效30例,有效1 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00%.且研究内镜疗效的总有效率87%高于对照组内镜的总有效率6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总例数大于研究组.结论 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率高、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良好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春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外用麻醉药物在包皮环切术中(应用包皮环切器)的应用效果.方法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阴茎外用麻醉和传统阴茎阻滞麻醉下行包皮环切术(应用包皮环切器)相比较.结果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于阴茎表面麻醉相较于传统阴茎阻滞麻醉,在麻醉过程中患者疼痛不适感明显减轻,术中VAS疼痛评分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包皮环切手术(应用包皮环切器),完全可以用外用麻醉药物替代目前常规采用的阴茎阻滞麻醉.
作者:姚金良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治疗,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治愈,术后4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并经对症治疗均明显好转.结论 加强对行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晶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就200例细菌性阴道病的检验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10-2012年在该院进行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的200例女性患者资料,在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壁下1/3处用无菌棉拭子采集多份分泌物样本,在采样之后第一时间将其送检.采样BV快速检测法、线索细胞检查法、胺试验法、阴道pH值测定法进行检验.结果 阴道pH值测定法检验出的阳性为106例(53%),阴性为94例(47%);胺试验法检验出的阳性为112(56%),阴性为88例(44%);线索细胞检查法检验出的阳性为136例(68%),阴性为64例(32%);BV快速检测法检验出的阳性为142例(71%),阴性为58例(29%),四组检验方法差异显著(P<0.05),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细菌性阴道病的检验过程中,Bv快速检测法阳性率高、检测结果清晰、反应过程中不需加热,操作时间段,一般在10 min之内就能够全部完成,具有省时、操作简单的突出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韦丽苹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孕期甲状腺功能检测对孕妇及胎儿的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行孕期常规检查的孕妇为观察组,并选择100例行身体检查的非孕期正常妇女为对照组,采用电荧光化学分析法测定两组血液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水平,并观察两组TSH、FT3、FT4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甲状腺检出率为6%显著低于观察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SH、FT3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正常非妊娠妇女相比,妊娠期妇女更容易出现甲状腺疾病,且患者主要为甲减者.加强对妊娠期妇女甲状腺筛查的力度,可减少妊娠期妇女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胎儿出生质量.
作者:杨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下颈椎损伤患者前后路同期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通过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 5例下颈椎损伤同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患者,术后对其进行预防低血容量休克、预防窒息的发生、加强脊髓神经功能观察、预防并发症及制订个体化功能锻炼计划等方面做好护理.结果 15例未发生严重的脊髓神经功能损害.其中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分别从B级恢复到C级,从C级恢复至D级(ASIA评分).结论 下颈椎损伤患者行前后路同期手术治疗,术后的严密观察和预见性护理是顺利康复的的关键.能有效防止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PACS系统在我院放射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利用DICOM Worklist和HL7协议网关,对RIS(放射学信息系统)、HIS(医院信息系统)和PACS(医学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三个系统进行集成,将放射科内的电脑、相机、影像设备、打印机、专业竖屏等成功接入PACS.结果 通过PACS系统的应用,使我院放射科实现了无纸化、无片化办公,工作流程得到优化,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结论 建立在HL7协议网关和DICOM 3.0(数字影像与通信标准)基础上的PACS,通过IHE(集成医疗环境)技术框架的指导,实现了PACS与RIS、HIS系统间的无缝整合.
作者:全松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的镇静催眠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8月该院收治的有过听性脑干反应(简称ABR)或者是有听性稳态反应(简称ASSR)检查的患儿600例作为分析资料进行研究,在做检查前大约30 min左右,要对所有的患者给与口服10%水合氯醛0.3~0.5 mL/kg,接着在做测听室诱导睡眠,等患儿睡熟后即可以进行ABR或者是ASSR检测.同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做相应的检查前对所有4岁以内的小儿患者按照体重来计算水合氯醛的使用量,然后让患者口服,对4岁以上的小儿患者采取区别于4岁以内小儿患者的方式,对4岁以上的小儿患者使用睡眠剥夺法配合着口服水合氯醛来达到镇静的效果.结果 选取的600例小儿患者大多数在30 min左右就会很好的入睡,对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镇静效果显著,高达98.2%,其中出现并发症的小儿患者占1.8%.结论 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在小儿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起到了十分显著的镇静作用,是儿科检查中值得推广的办法.
作者:龙娟;曾甜甜;肖秋英;彭巧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联合组在使用垂体后叶素的基础上加用普鲁卡因,4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咯血停止时间做出比较.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70%;联合组咯血停止时间为(2.21± 1.35)d,低于对照组的(3.17±2.41)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鲁卡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满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讨论抗生素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应用问题并简单介绍临床诊断的方法.方法 以2011年6月-2012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112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作为研究的样本,患儿年龄在2~9岁,平均年龄为(4±1.5)岁,男性40例,女性72例.我们了解了每位患儿的病史,针对不同致病原因采用不同的抗生素及剂量,记录并分析了治疗过程的用药种类和用药剂量,并比较了治疗前后的药敏试验结果,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 根据病史和用药史,所有的患儿在治疗前进行了药物敏感度实验,经过抗生素治疗后,所有患儿的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前后药敏实验结果几乎没有改变.结论 规范抗生素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致病病原体选择使用恰当的抗生素种类及剂量,可以使患儿较好的恢复并且避免抗生素滥用造成的抗药性.
作者:田新梅;贺奇 刊期: 2013年第27期
在临床上,腰痛或腰腿痛常见的疾病的元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腰椎管狭窄症.此类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神经性间歇性跛行,臀部以下产生的相关不适应症.还有一个病征是鞍区不适感抑或出现大小便功能失常的现象.本文根据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灶特征,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作者对手术入路术后处理及并发症进行阐述.
作者:马宏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掌握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卫生监督协管员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和2012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工作督查考核结果分析进行.结果 江苏省丹阳市12个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6名卫生监督协管员中30岁以下的仅1人,40岁及50岁以上年龄组的共21人,占总人数的58.3%,队伍总体年龄偏大且后备力量断层严重.卫生监督协管员日常巡查频次少,信息少报、迟报多,宣传培训指导不到位,考核结果扣分多的为协管巡查83分,其次是信息上报少报迟报28分.结论 监督协管工作规范化运行及信息化系统的完善运用是丹阳市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薄弱环节,亟待加强.
作者:陈建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13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6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采用自制护理评价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联合药物气道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满意度,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双燕 刊期: 2013年第27期
医疗机构和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合作是新兴事物,各医院在实际的管理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经验,对项目管理中的项目准出、收费模式、财务管理等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各界同仁有所帮助.
作者:张远凤;谢丽玫;张怡;郝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