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慢性脓胸的手术治疗分析

詹烜

关键词:脓胸, 急性脓胸, 慢性脓胸,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慢性脓胸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5年2月-2012年9月胸外科收治的30例慢性脓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1例,好转:7例,死亡: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手术治疗慢性脓胸,需采取措施尽可能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如消除感染源及致病因素的同时,还应加强营养.手术闭合脓腔后,尽量保存与恢复肺功能.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青浦区383例流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青浦区2011年383份流感病例检测,以掌握流感病毒流行株情况,为流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核酸,采用荧光PCR.结果 青浦区流感病毒阳性率21.41%,其中A型34.15%,B型65.85%,主要流行病毒为B型.结论 2011年青浦区流感病毒主要以B型为主,高发季节11-1月份,亚型毒株循环流行.

    作者:朱佩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探析

    目的 探析CT在腹部创伤者的诊断中的结果及意义.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6月,该院有腹部创伤者61例,其中,男性腹部受创者35例,女性腹部受创者26例.年龄:16~55岁,平均(35.63±2.77)岁.在这61例腹部受创者之中,因为车祸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14例,因为坠落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12例,因为被敏锐的器具伤到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1 5例.因为不慎跌倒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9例,因为被踢住而导致腹部受创的有5例,因为腹部被拳击而导致受创的有6例.在这61例腹部因为各种原因而受创的人员中,有32例是在受创后的0.8~23 h入院就医,有29例是在受创后的1~4 d入院就医.对这61例腹部受创的人员用CT诊断,并将CT分析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CT诊断后,在这61例腹部创伤者之中,有8例肾部受创,有16例肝部受创,有22例脾部受创,有7例胃肠道受创,有2例胰腺受创,有3例横膈部位受创,有4例胆道部位受创,有6例膀胱部位受创,有2例腹部受创者的腹腔并无损但有积血.其中有59例腹部受创者的CT分析结果和手术医治结果相同,因此CT的科学分析率为96.72%.结论 CT分析能对腹部受创者的创伤的种类以及创伤的区域进行确定,进而对症医治.CT诊断很科学,正确率很高.

    作者:欧阳天昭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120例手足口病的患儿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结果 120例患儿均缩短了住院时间,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向家长普及相关知识,并对症下药,加快患儿的康复.

    作者:陈靖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我们选择支气管哮喘作为验证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的呼吸内科疾病,选择在2011年6-12月间于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并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60例作为样本,将样本中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方法治疗,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详细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状况.结果 在本组实验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的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改善多种呼吸内科疾病,可以应用于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

    作者:梅彩荣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严重感染导致的微循环功能障碍及其治疗进展

    目的 调查研究严重感染导致的微循环功能障碍及其治疗进展.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 8例腹腔严重感染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综合治疗方法的治疗组以及常规性治疗的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与死亡率分别为88.2%、11.8%,与对照组为67.7%、32.3%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性(P<0.05).结论 腹腔严重感染导致MODS治疗比较困难,死亡率较高,使用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微循环功能,降低MODS死亡率.

    作者:张天增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不同浓度的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硝普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实验组又分为三组,硝普钠低浓度、硝普钠中浓度、硝普钠高浓度,比较两组患者的LVEF、LVDD变化,CRP、cTnT、TNF-α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LVEF显著上升,LVDD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RP、cTnT、TNF-α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C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C组CRP、cTnT、TNF-α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普钠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LVDD,可以起到调节炎症细胞因子TNF-a的作用,另外具有降低CRP及cTnT水平的作用,高浓度的硝普钠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库尔班江·艾麦提;肖开提·阿布都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探讨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2年9期间收治的阑尾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50例,Ⅰ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Ⅱ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道感染率、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Ⅱ组,Ⅰ组患者均未发生胃肠道感染,Ⅱ组患者发生胃肠道感染4例,经抗感染治疗后康复.结论 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可以减少对患者胃肠功能的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新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目的 了解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六味五灵片3片,每天3次,口服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每天1次;对照组21例,口服二甲双胍片每次250 mg总疗程设定为180 d.结果 在治疗180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ALT、AST、ALP、GGT、TC、TG水平下降和B超影像学改善均有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辅助检查指标组建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效果方面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优于仅单纯应用二甲双胍.

    作者:张筹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50例胫骨干骨折病患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对比研究加压钢板及带锁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法对于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院收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加压钢板组(24例)及带锁髓内钉组(2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比较两组病患术后骨性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加压钢板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1.14±3.09)个月,带锁髓内钉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8.96±3.2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髓内钉组出现感染、骨不连、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概率比加压钢板组更低(P<0.05).结论 应用带锁髓内钉来治疗胫骨干骨折,更契合力学原理,患者术后骨性愈合率、并发症情况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应用加压钢板者.

    作者:黄叶建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60例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析硬模外神经阻滞麻醉用在产妇分娩中的起到的无痛效果,对母婴健康、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采用硬模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与60例采用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的程度,第一产程所用的时间、第二产程所用的时间、产后的出血量以及剖腹产、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两组对比,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两次产程所用的时间、分娩方式在统计学上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和对新生儿的影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模外神经阻滞麻醉用在产妇无痛分娩中效果显著,能缩短产程所用的时间、降低剖宫率、对产妇和新生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无不良影响.

    作者:岳俊珂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外科危重患者按照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介入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免疫状况.结果 观察组的营养支持7d时的营养状况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支持7d时的免疫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维持较好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增加体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文君;罗胜军;刘爱英;李娟;唐君丽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急性左心衰136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的诱因、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对策.方法 对13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左心衰在老年人中多见,在急性左心衰的诱因中感染多见,其次为急性血压升高、排便用力及快速心律失常.病因以冠心病多见,高血压心脏病次之.结论 及时发现、诊断、治疗并针对病因、消除诱因,可减少病死率.提示对高血压患者平时应尽量控制血压,冠心病应控制心绞痛,及早发现急性左心衰的先兆,可减少病死率.

    作者:胡秀容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现代科学朝向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的方向发展.如何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开拓型人才?如何使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达到新的要求?这是医学教育改革的焦点所在.着眼于21世纪科技发展与变化的需要,着眼于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着眼于世界医学教育动态和趋势,我们才能逐步地形成现代医学教育思想和观念.只有以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在医学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教改之路,重构育人工程,迎接21世纪新的挑战.

    作者:杨卫东;黄秀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小儿疝气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复合氯胺酮、丙泊酚用于小儿疝气术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小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和P组,每组60例,入室后静脉推注阿托品0.1 mg/kg、氯胺酮1 mg/kg,同时持续泵入丙白酚6 mg/kg·h,D组静脉给予地佐辛l mL/kg(0.1 mg/mL),P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1 mL/kg.记录氯胺酮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术后呼吸抑制、躁动、精神症状、恶心呕吐、头昏嗜睡的发生情况,分别记录术后1、2、4、6 h儿童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FLACC)评分及密西根大学镇静评分(university ofMichigan Sedation Scale,UMSS)评分.结果 两组患儿动、精神症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P组多于D组(P<0.05).两组患儿在术后1、2、4 hFLACC疼痛评分及UMSS镇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疝气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0.1 mg/kg的地佐辛,可有效降低氯胺酮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利于患儿术后的镇静、镇痛,是小儿疝气手术较理想的麻醉选择.

    作者:潘华;王海丽;屈海波;杨雪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从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9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采用祛痰类药物、平喘类药物以及抗过敏类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咳喘症状,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其中,观察组予红霉素静脉滴注,出院后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治疗效果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期内缓解和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董红溪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血塞通常规方法进行联合治疗;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应用上述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肽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体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8.5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体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下降效果更为明显,因此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肽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致残率,使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下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王姗姗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江苏省丹阳市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初探

    目的 分析掌握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卫生监督协管员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和2012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工作督查考核结果分析进行.结果 江苏省丹阳市12个镇卫生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6名卫生监督协管员中30岁以下的仅1人,40岁及50岁以上年龄组的共21人,占总人数的58.3%,队伍总体年龄偏大且后备力量断层严重.卫生监督协管员日常巡查频次少,信息少报、迟报多,宣传培训指导不到位,考核结果扣分多的为协管巡查83分,其次是信息上报少报迟报28分.结论 监督协管工作规范化运行及信息化系统的完善运用是丹阳市卫生监督协管员管理薄弱环节,亟待加强.

    作者:陈建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静脉和口服铁剂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利用静脉和口服铁剂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 将4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各20例,静脉组患者于血液透析时使用蔗糖铁100 mg,直至完成总预计补铁量.口服组患者服用剂琥珀酸亚铁200 mg,3次/d,共1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和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口服组升高不明显,两组升高幅度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蔗糖铁是治疗肾性贫血的一种有效的药物,静脉补铁比口服补铁效果更好.

    作者:陈昀;陈玮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使用西帕依固龈液防治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6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基线检查后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含西帕依固龈液的含漱液漱口,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不含有效成分的含漱液漱口.7d以后观察者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口臭值(OS).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后SBI和SB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SBI和SBL数据在实验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可以降低SBI、减少牙菌斑的堆积,显著的抑制可疑致病菌,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牙龈问题.

    作者:韦玉洁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的安全实施过程.方法 术前肌注阿托品0.5 mg.咪达唑仑4~5 mg,芬太尼3 μg/kg,地塞米松5 mg.丙泊酚1.5~2 mg/kg,氯化琥珀胆碱1.5~2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肌松完全,将39-FRobertshaw左侧双腔导管插入,采用听诊法初步定位,准确定位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确定双腔导管就位准确,双肺分隔满意后,分别测定双肺通气及左、右单肺通气时的气道压、顺应性.一侧肺纯氧通气,一侧肺反复灌洗.麻醉维持用丙泊酚4~12 mg/(kg·h)微量泵维持输注,间断给予维库溴铵和芬太尼,据手术进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调整麻醉深度.84例患者术中麻醉维持平稳,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随访无不适.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正压通气,对于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刘育晋 刊期: 2013年第27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