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臀部混杂性神经鞘肿瘤1例

宋红;武世伍;柴大敏;马莉;陶仪声

关键词:混杂性神经鞘肿瘤, 神经鞘瘤, 神经束膜瘤,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患者女性,51岁,因右臀部皮下发现肿块且疼痛不适2周入院.体检:患者右侧臀部皮下可触及一圆形肿块,鸽子蛋大小,直径约4 cm,活动度尚可,表面光滑,边界尚清楚,无明显触压痛.2016年11月11日于我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侧臀大肌下,大小6 cm x4 cmx2 cm,质地软到韧,边界清楚,紧贴肿块边缘完整切除肿块后送检.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病理检查眼观:灰黄色组织一块,大小6cmx4cm×2 cm,切面见一灰黄色结节,大小4.5 cm ×2.5 cm x2 cm,切面实性,边界清楚,质地坚韧,包膜完整.镜检:可见两种不同的由梭形细胞构成的区域(图1),部分区域细胞密集,排列呈层状或束状模式,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呈波浪状或扭曲状(图2),亦可见大量的厚壁血管,将肿瘤分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中LAT1和p-s6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L型氨基酸转运子1(LAT1)和磷酸化s6(phospho-s6,p-s6)核糖体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78例乳腺癌组织和78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LAT1蛋白和p-s6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LAT1的阳性率为5%,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23.1%,P<0.05);p-s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3.2%,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12.8%,P<0.05);乳腺癌组织中LAT1蛋白和p-s6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0.345,P<0.05).乳腺癌中LAT1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HER-2水平相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ER、PR水平均无关(P均>0.05);p-s6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患者年龄、ER水平相关(P均<0.05);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PR、HER-2水平等无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HER-2表达水平有关;p-s6蛋白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LAT1蛋白和p-s6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LAT1和p-s6在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可能发挥一定的协同作用.

    作者:邵波;吴正升;吴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鼻腔鼻窦原发分泌性癌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原发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 S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例鼻腔鼻窦原发 SC,采用 PAS、DPAS染色、免疫组化 EnVision 法检测 CK、vimentin、S-100蛋白、SOX10、Mamaglobin、Calponin、DOG1、 p63等的表达,并应用FISH法检测ETV6基因断裂.结果 镜下肿瘤呈腺泡状、管状、实性及微囊状生长.细胞形态一致、温和,核小至中等大小,有时可见小核仁.胞质丰富呈泡状,核分裂象罕见,可见嗜酸性、胶样分泌物.PAS染色结果示瘤细胞内未见酶原颗粒,胶样分泌物阳性.瘤细胞弥漫表达CK、vimentin、S-100蛋白、SOX10、PAS,Mamaglobin、Calponin及p63不表达. FISH检测显示ETV6基因断裂.手术局部切除后,分别随访41、53个月,均无瘤存活.结论 鼻腔鼻窦原发性SC属于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组织学形态与部分涎腺肿瘤相似,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及ETV6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

    作者:岳常丽;董格红;赵晓丽;韩一丁;赵艺哗;刘红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MCP-1及其受体在wAMD小鼠模型视网膜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及其受体CCR2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wAMD)小鼠模型视网膜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wAMD小鼠模型,摘取眼球制作冷冻切片,使用MCP-1和CCR2单克隆抗体行免疫荧光检测.使用CDllb和CD68单克隆抗体分别与CCR2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共表达研究以检测CCR2阳性细胞的来源.制备视网膜的总蛋白和总mRNA提取物,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中MCP-1及其受体CCR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中无明显的MCP-1表达,wAMD小鼠模型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层下有显著的新生血管网形成,且RPE层连续性被破坏,其中RPE细胞有明显的MCP-1表达上调.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中无明显的CCR2的表达,wAMD模型小鼠的视网膜中CCR2阳性细胞显著增加.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wAMD模型小鼠眼内MCP-1和CCR2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上调.免疫荧光共表达结果显示CCR2与CDllb有显著的共表达,双阳性细胞集中在RPE层和视网膜外层;而CCR2与CD68无明显的共表达.结论 MCP-1及其受体可能与wAMD小鼠模型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的形成及其炎症机制相关.

    作者:周全;肖琳;徐景美;徐冰;Karen Wu;刘晶;卢艳;褚利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肾管附件肿瘤2例

    例1,女性,56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查体:盆腔扪及肿物,大小4 cmx5 cmx3 cm,实性,质软,界清,无压痛.MRI检查示:盆腔左侧附件区异常信号灶,边界较清,考虑左侧附件占位性病变,囊腺瘤可能.术中见肿物位于输卵管系膜处,完整切除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证据.例2,女性,66岁.绝经后阴道出血20天,查体子宫上方扪及一直径约12 cm肿物,上缘达脐上3 cm,质硬,界清,活动度尚可,无压痛及反跳痛.MRI检查示盆腔肿物,分叶状,界清,大小11.3 cm × 10.4 cm × 12.7 cm,Tl呈等信号,T2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影,病灶侵犯左侧输尿管.术中见肿物来源于右侧卵巢,与子宫、小肠、盆底紧密粘连,并见小肠上散在结节,粘连致密,肿物无法完整切除,术后患者未接受辅助性化疗或放疗,随访1个月患者基本情况良好,全身其他部位未发现转移灶.

    作者:陈美静;黄海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气管支气管转移1例

    患者女性,16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痰,痰液量多,为白色黏稠痰液,伴气喘、气短明显,活动后加重、声音嘶哑,无发热、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查体:精神差,喘息貌,甲状腺缺如,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广泛喘鸣及少许湿鸣音,其余未见明显异常.1年前因甲状腺囊肿于外院行手术切除甲状腺,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并发甲减,长期服用优甲乐治疗.复查CT示:双侧甲状腺区未见明显甲状腺,环状软骨后方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其与食管上端分界不清,同平面气管腔轻度狭窄,腔内凹凸不平.胸廓入口处气管左侧淋巴结肿大.双肺炎症,右肺支气管腔团块状高密度影.右侧局部胸膜增厚,气管狭窄明显.气管镜检查:声门下约1 cm处可见占位性病变,堵塞气道约95%,表面有渗血,肿瘤灰白色,质软(图1),大部分清除,术后病理送检.

    作者:张粉娟;董兵卫;何会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关系密切,近年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高胰岛素血症可通过胰岛素作用于其相应的受体和IGF系统导致癌症.胰岛素和IGF-1对癌症的发生、发展的作用,已在动物和人体的研究中被证实.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与乳腺癌、结肠癌和胰腺癌呈正相关.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可通过影响血清胰岛素水平直接或间接影响癌细胞.胰岛素和IGF可能是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也可以作为癌症治疗的新分子靶点.

    作者:李小勤;钱增堃;朱文娟;茆政;李敏廷;崔凡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抑制miRNA-301a表达对卵巢癌中SKOV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抑制miRNA-301a表达对卵巢癌中SKOV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转染miRNA-301a抑制剂抑制SKOV3细胞中miRNA-301a表达,采用CCK8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SKOV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应用 Western blot 检测 p-PI3K、p-AKT和 p-mTOR蛋白水平.结果 增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显示,抑制miRNA-301a表达能显著抑制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P<0.05),减少 p-PI3K、p-AKT、p-mTOR蛋白水平(P<0.05).结论抑制miRNA-301a表达能有效抑制SKOV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其可能通过影响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作用.

    作者:曾小芳;熊艳杰;乌日娜;傅彩虹;张春香;冉淑玲;赵俊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无功能型间变性垂体腺癌1例

    患者女性,62岁.因间断头晕、头痛2周,恶心呕吐2天入院.入院检查:右眼睑稍下垂,双眼复视,其余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生化检查垂体六项无异常;头颅CT及MRI示垂体腺瘤可能性大(图1、2);PET-CT示:除鞍区外其他部位未发现肿瘤.病理检查眼观:碎软组织一堆,直径1.5 cm.镜检:送检组织可见3种成分——被覆纤毛柱状上皮的黏膜组织、腺垂体组织及肿瘤组织.腺垂体细胞体积较小,细胞排列成团索状,细胞间具有丰富的窦状毛细血管.肿瘤细胞圆形,体积较大、密度高、弥漫分布,大部分胞质透亮;核异型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多数可见小的红核仁(图3).免疫表型:P53弥漫(图4)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80%(图5);EMA部分细胞阳性;CKpan、CK7、vimentin、GH、Prl、Syn、CgA、NSE、 CD45、CDla、CD163、CD3、CD20、CD43、CD79a、Pax-5、Oct3/4、 PLAP、CD30、CD117、CD31、Erg 均阴性.

    作者:康林;马晓丽;陈琛;武江;何磊;赵焕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胎盘间叶发育不良5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间叶发育不良(placental mesenchymal dysplasia, PM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对5例PMD的临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患者因自觉胎动消失或妊娠期常规超声检查时发现异常而就诊,可见患者胎盘增大,不同范围水肿、呈葡萄状.组织学表现为胎盘绒毛间质不同程度水肿,伴异常的厚壁小血管;绒毛膜板血管扩张并充血,部分绒毛间质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无滋养细胞增生.免疫组化标记P57呈阳性,Ki-67增殖指数低.PMD需与葡萄胎进行鉴别诊断.2例伴有胎死宫内.结论 PMD确诊需经病理学检查,当超声检查发现囊性胎盘时,应在鉴别诊断中考虑PMD的可能.

    作者:詹阳;郑兴征;阴赪宏;谷玉春;朱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VaSohibin-l、LGR5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 (Vasohibin-1,VASH-1)和 LGR5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分析两者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223例OSCC和8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VASH-1和LGR5的表达.结果 在OSCC组织中,VASH-1和LGR5的阳性率分别为59.6%、6%;正常口腔黏膜组中VASH-1和LGR5的阳性率分别为12.5%和13.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VASH-1和LGR5的阳性率与OSCC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SCC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吸烟及饮酒等无相关性(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VASH-1与 LGR5表达呈正相关(rs =0.718,P<0.001).结论 VASH-1和LGR5在OSCC中表达均增高,可能参与OSCC发生、发展,并可能在OSCC的浸润、转移和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吴志刚;杨东昆;刘畅;洪虓;俞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WHO(2017)涎腺肿瘤分类解读

    1新增加的肿瘤及其亚型1.1 分泌性癌乳腺样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 MASC)于2010年首次报道,属于涎腺的恶性肿瘤,被WHO(2017)涎腺肿瘤分类收录.由于该肿瘤 存在t(12;15) (p13;q25)染色体易位及ETV6-NTRK3基因融合[1],故被命名为MASC.MASC常发生于成人,发病年龄广,流行病学上MASC性别差异不显著,男性略多于女性[2].肿瘤生长一般较为缓慢、 无痛,直径约2 cm.肉眼可见肿瘤一般为实性、边界较为清楚,切面呈灰白色或灰褐色,可伴局部出血或囊性变.组织学上分泌性癌胞质呈嗜酸性空泡状,通常具有胞质内黏液卡红染色阳性的分泌物 ,且缺乏酶原颗粒[3].分泌性癌可表现为多种生长方式,如实性、筛状、囊状、管状等.

    作者:刘尧;刘月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HLPP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PHLPP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x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肿瘤转移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CSCC组织(其中淋巴结转移38例、无淋巴结转移40例),低、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各40例,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PHLPP和p-AKT表达,分析PHLPP表达与不同子宫颈病变组织、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PHLPP在正常子宫颈、低、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SCC中的阳性率逐渐减少,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与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KT在正常子宫颈、低、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SCC中的阳性率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高级别上皮内病变与CSC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LPP表达与p-AKT表达呈负相关(r =-0.964,P<0.05)o结论PHLPP在CSCC中低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曾冰微;庄雪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肝巢状间质上皮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肝巢状间质上皮肿瘤(nest stromal epitheli-al tumor, NSE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例肝NSE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童,2岁.间断性发热3个月,体温高41 ℃.腹腔镜可见肝脏表面结节2 cm×2 cm×1.5 cm,腹膜可见粟粒状结节,取肝脏结节活检.眼观:灰白、灰红色组织一堆,大小3.5 cmx2 cmx1 cm,切面灰白色、质中.镜检: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成细胞巢,可见促纤维增生型间质,伴囊性变和砂粒体样钙化;胞质淡染,部分细胞可见核仁,未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EMA、CK7和a-inhibin均阳性.结论 肝NSET属于罕见的肝脏低度恶性潜能肿瘤,需与混合性上皮间质肝母细胞瘤、滑膜肉瘤、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类癌等鉴别.

    作者:吴艳;常晓燕;陈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乳腺癌中COX-2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及微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icro lymphatic tube density,MLV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CD105、 D240的表达,分析COX-2表达强度及与癌组织中MVD、 MLVD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OX-2阳性45例,其中弱阳性者3例,阳性者13例,中等阳性者21例,强阳性者8例;COX-2阳性强度与MVD、MLVD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新生脉管的生成有关,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郑玲玲;李兴普;徐华;刘洁;陈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臀部混杂性神经鞘肿瘤1例

    患者女性,51岁,因右臀部皮下发现肿块且疼痛不适2周入院.体检:患者右侧臀部皮下可触及一圆形肿块,鸽子蛋大小,直径约4 cm,活动度尚可,表面光滑,边界尚清楚,无明显触压痛.2016年11月11日于我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侧臀大肌下,大小6 cm x4 cmx2 cm,质地软到韧,边界清楚,紧贴肿块边缘完整切除肿块后送检.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病理检查眼观:灰黄色组织一块,大小6cmx4cm×2 cm,切面见一灰黄色结节,大小4.5 cm ×2.5 cm x2 cm,切面实性,边界清楚,质地坚韧,包膜完整.镜检:可见两种不同的由梭形细胞构成的区域(图1),部分区域细胞密集,排列呈层状或束状模式,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呈波浪状或扭曲状(图2),亦可见大量的厚壁血管,将肿瘤分割.

    作者:宋红;武世伍;柴大敏;马莉;陶仪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自动特殊染色机在常规病理技术中的应用

    目前大多数科室常规开展的特殊染色项目有PAS染色、抗酸染色、黏液卡红染色、六次甲基四胺银等染色,其易受人为及环境因素影响,质量不易控制.我科室自2016年引进全自动特殊染色机并将其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特殊染色,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组织标本收集2016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存档的肺部手术标本,病理诊断均已明确为真菌感染.1.2 仪器与试剂全自动特殊染色机(型号BenchMark Special Stains, 美国 Ventana Medical Systems. Inc), PAS染色(货号05279291001,注册证号为国械备20160195),黏液卡红染色液Mucicarmine(货号05279275001,注册证号为国械备20151262 ),六次甲基四胺银染色液CMS II (货号05412749001,注册证号为国械备20161977).

    作者:陈永钦;邱小文;郑宇辉;杨映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理组织学及分子指标变化

    目的 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前后病理形态学改变和ER、PR、HER-2及Ki-67等分子指标表达的变化,分析化疗效果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93例经NCT的浸润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Miller-Payne(MP)法分级系统对化疗效果进行病理评价.结果 乳腺癌NCT后肿瘤细胞、间质以及腋窝淋巴结均出现不同程度形态学改变.患者年龄(Z=-1.993,P=0.046)和肿瘤组织学分级(χ2 =7.261,P=0.027)以及分子分型(χ2 =8.289,P=0.040)与NCT效果有关,而肿瘤直径(Z=-1.091,P =0.275)和淋巴结状态(Z =-1.107,P= 0.268)与NCT效果无关.治疗前后,ER、PR、HER-2和Ki-67可出现不同程度变化,表达一致率依次为81.0%、72.2%、83.5%和55.7%,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428,P=0.934).结论 NCT对肿瘤细胞、间质和淋巴结组织学形态均有明显影响,分子指标也可出现一定改变.客观评价化疗后病理形态学和分子指标变化,对临床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汤红平;荣磊;梁冠男;陈国艳;魏欣;黄新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中CDK8基因的研究进展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8(CyClin-dependent kinase 8, CDK8)基因产物属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家族成员,具有促进细胞周期时相转变、启动DNA合成及调控细胞转录等功能,在细胞的增殖及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可加速细胞周期的运行,并与子宫颈癌、结直肠癌、胃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现就CDK8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在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坤;王大维;王浩;魏冬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甲状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甲状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 IV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1例甲状腺IV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系统性复习我国1991 ~2017年文献报道的IVLBCL.结果 甲状腺肿块病检示病损区小血管腔扩张,并充满大异型淋巴样细胞.免疫表型:淋巴样细胞CD20、Pax-5、BCL-2和MUM1均阳性,增殖指数85%.结论 IVLBCL临床较罕见,无特殊性表现,易误、漏诊,明确诊断依靠病理检查.IVLBCL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并及时接受有效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作者:陈佳梅;李文鹤;刘杰;曾盼;谢永辉;章宏峰;罗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食管黏膜原发性Paget病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黏膜原发性Paget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4例食管黏膜原发性Paget病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1 ~74岁,均发生于食管黏膜,光镜下Paget细胞于食管黏膜内呈单个或小巢状、腺泡状分布,2例伴原位腺癌,其中1例伴远隔部位的食管鳞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显示Paget细胞均强表达CKpan、CKL、CK7,不表达CKH、CK5/6、CK14、p63,与食管鳞癌免疫组化标记相反.结论 食管黏膜原发性Paget病非常罕见,可单独发生,或可伴原位腺癌、食管鳞癌,确诊需详细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临床病史排除继发性、转移性可能,避免误、漏诊.

    作者:黎喜梅;张智弘;范钦和;潘敏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