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敏;张玉梅;李永强;黄宇
目的 探讨界面层相关纤维母细胞(interface zone fibroblasts,INFs)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胃癌的合理有效治疗提供新思路和作用靶点.方法 原代培养正常纤维母细胞(normal zone fibroblasts,NFs)、癌相关纤维母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和INFs,通过Transwell实验共培养小室建立NFs、CAFs和INFs与MGC-803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模型,分析NFs、CAFs和INFs对MGC-80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用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间接共培养后,分析NFs、CAFs和INFs对MGC-803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 INFs在体外传代培养的过程中,高表达vimentin、FAP.与NFs和CAFs相比,INFs促进MGC-803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但抑制凋亡(P<0.05).结论 INFs在胃癌的侵袭、迁移和转移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将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单丽辉;王立峰;王瑞芬;杨志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 cell lymphoma,PMBL)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8例PMBL、1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diffuse large B cell lyphoma-non-specific type,DLBCL-NOS)和10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CHL),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200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8例PMBL患者中位年龄31岁,均发生于前纵隔,因肿瘤巨大而引起相应压迫症状.肿瘤细胞形态多样,中等大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呈单核类圆形或多核瘤巨细胞,透明细胞或梭形细胞样多见,间质均有不同程度的硬化,与非纵隔原发DLBCL-NOS及CHL形态上有重叠.免疫组化染色示CD200在PMBL中的阳性率为100% (18/18),DLBCL-NOS阳性率为36.84% (6/19),CHL阳性率为90% (9/10).CD200表达在PMBL与DLBCL-NOS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00),DLBCL-NOS组与CHL组间也存在差异(P=0.012),而CD200表达在PMBL组与DLBCL-NO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08).结论 PMBL属于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形态复杂多样,免疫组化标记CD200可协助PMBL与DLBCL-NOS的鉴别诊断,但CD200在PMBL与CHL鉴别诊断中无特殊意义.
作者:田薇;王璇;史倩芸;陈辉;陆珍凤;石群立;周晓军;沈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左侧MTC合并右侧PTC伴两种癌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甲状腺左侧叶:大小3.5 cm ×2.5 cm ×1.0 cm,切面见实性结节,大小1.0 cm ×0.8 cm,胶质结节,大小1.5 cm×1.0cm.甲状腺右侧叶:不整形,大小4.0 cm ×2.5 cm×1.5 cm,切面见2枚结节,大小分别为2.5 cm×1.8 cm、1.6 cm×1.4cm.镜检:左侧叶实性结节的细胞呈片状、巢状、梁状排列,由多角形、圆形或梭形细胞组成,被不等量的纤维血管间质分隔,间质内有明显淀粉样物质;右侧叶结节呈复杂分枝乳头状结构,毛玻璃样核,核沟核内包涵体易见.免疫表型:左侧叶瘤细胞TTF-1、Calcitonin、CEA、PCK、CD56和Syn均(+),CgA、CK19、HBME-1、Galectin-3、TG、PAX-8和S-100均(-),Ki-67增殖指数为5%;右侧叶瘤细胞CK19、HBME-1和Galectin-3均(+),TG局灶(+),PAX-8、CD56(-),Ki-67增殖指数为5%;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MTC合并PTC为罕见的甲状腺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MTC需与PTC、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未分化癌、低分化癌和玻璃样变性梁状肿瘤鉴别.
作者:王琴;胡俊波;胡顺则;闵晓红;郭鹏;刘涵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苏木酮A(sappanone A,SA)能否逆转顺铂(cisplatin,CP)所致肾毒性损害,通过观察肾组织形态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使用SA改善CP所致肾损害的应用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 将Balb/c小鼠(n=8)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CP组、CP+ SA低剂量组、CP+ SA中剂量组、CP+ SA高剂量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中BUN和Cr的含量;镜下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及肾间质炎细胞浸润情况;生物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SOD酶活性及MDA含量,TUNEL法检测肾小管凋亡情况.结果 BUN和Cr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CP组相比,SA干预组小鼠血清中BUN和Cr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尤其是高剂量SA组效果明显;HE结合肾损伤评分结果显示:SA干预组小鼠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炎细胞浸润程度与CP组相比明显减轻(P<0.05);TUNEL结果显示:SA干预组小鼠与CP组相比肾小管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SA干预组小鼠与CP组相比,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及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SA能够逆转CP所致的肾损伤,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康林;李冰洁;赵静;宋庆欣;赵焕芬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鼠体内MyD88在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诱导肺纤维化后的表达变化,从而进一步探索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BLM分别诱导MyD88基因缺失型与野生型小鼠肺纤维化,HE、Masson染色检测肺部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野生型小鼠模型MyD88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基因缺失型小鼠模型肺纤维化程度均轻于野生型,野生型造模组小鼠MyD88表达量及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yD88基因缺失型小鼠造模组羟脯氨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yD88在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进程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商安全;吉萍;李冬;王微微;陆文英;吴健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患儿男,年龄15个月,4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活动减少,伴排便、排尿费力,哭闹时常伴有排便、排尿,症状进行性加重,双侧足背部痛觉逐渐减退.专科检查示双下肢肌张力下降,双下肢肌力Ⅲ级,双足背痛觉缺失.我院MRI示骶尾部骶尾骨前缘及椎管内可见一巨大椭圆形肿物影,边界尚清,大小5.1 cm×4.1 cm×8.5 cm,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内可见斑片状T2WI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不规则边缘强化,肿物沿椎间孔向后累及椎管及皮下软组织、竖脊肌、臀肌.胸8~9、腰4以下椎体见片状T2WI高信号、T1WI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结合临床,考虑为恶性肿瘤,肿物累及椎管及皮下软组织,合并多发椎体转移(图1).
作者:袁理;陈峥嵘;夏健清;牛会林;曾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肺恶性潜能未定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肺恶性潜能未定GT的活检标本、术中冷冻标本、术中细胞学刮片及术后标本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瘤细胞丰富,圆形或卵圆形,密集围绕血管,胞质均匀透明淡染,核圆,较一致,位于中央,部分区细胞增生活跃,偶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SMA和vimentin均阳性,Syn、CD56、CgA、CK、CK7、Napsin A和TTF-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10%.结论 肺GT非常罕见,活检、冷冻及细胞学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据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特征.通过对肺GT进行观察,为进一步提高GT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治疗方案提供临床病理资料.
作者:王冰;朱琳;白彬;马广贞;李君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抑制miR-23a-3p表达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转染miR-23a inhibitor到HL-60细胞抑制miR-23a-3p的表达.HL-60细胞分为3组:HL-60组(阴性对照组)、scramble组(转染对照组)和miR-23a inhibitor组.qRT-PCR技术检测MMP-9和VEGF mRNA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法检测MMP-9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 转染scramble后HL-60细胞miR-23a-3p表达无明显变化.转染miR-23a inhibitor后HL-60细胞miR-23a-3p表达显著下降(P<0.01).scramble组与阴性对照组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23a inhibitor组每个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目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scramble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迁移无明显差异.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23a inhibitor组细胞迁移显著降低(P<0.01).转染scramble不会影响MMP-9和VEGF的表达.miR-23a inhibitor组MMP-9和VEGF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23a inhibitor组MMP-9和VEGF的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01).结论 抑制miR-23a-3p表达可减弱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侵袭和迁移.
作者:胡敏;符才波;陈瑜;王娇;陶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是一种通过利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特异性标记待测组织中蛋白的方法,是目前病理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种常发生于胃肠道的间叶源性肿瘤[1].近年来发现,联合应用CD117、CD34和DOG1等一系列抗体的免疫组化检测,在GIST的诊断和用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2-5].
作者:何姣;罗启翅;刘汝艺;夏涌然;梁鹏;李林丰;刘智;夏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患者女性,31岁,因停经38+5周,发现臀位1天于2017年8月30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时间为2016年12月2日,中孕期B超见子宫腔内肿物.入院产检:子宫高32 cm,腹围102 cm,胎儿估重3 000 g,胎方位为左枕前胎位,胎心规律,140次/分,先露浮,未扪及宫缩;内诊示子宫口未开,先露臀,棘上2 cm.B超示胎头右侧探及一大小8.77 cm×8.19cm×7.56cm等回声光团,边界清,内见2个囊状无回声,大小分别为2.36 cm×2.16 cm、2.01 cm×2.16 cm,边界清.遂于8月31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娩出一健康男婴,检查子宫腔见直径约10cm肿块,取出顺利,送病理检查,胎盘胎膜完整.
作者:王慧;史丽萍;岳振营;董艳光;徐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ous nephropathy,P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针对其基因学、足细胞表面受体及自身抗体等方面已有大量研究,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PMN与继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不同,鉴别诊断很重要.PMN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常不理想;近年来采用单克隆抗体治疗获得肯定的疗效.该文旨在对PMN的发病机制、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邱明珠;郑智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7例ASPS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和分析其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4例,男女比为4:3.年龄9~42岁,平均24.4岁.年龄为9岁的患者肿块位于眼眶,其余病例均发生于四肢,下肢为主.肿瘤大体表现为实性包块,切面均质,灰黄色或灰红色,肿块较大的肿瘤局部可伴有出血、坏死.低倍镜下,ASPS具有显著特征性的巢状或器官样生长方式,巢状结构在大小和形状上比较一致,巢状结构中间伴血窦样血管裂隙,肿瘤中心可出现坏死,呈假腺样.高倍镜下,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多角形到圆形,边界清楚.胞质丰富,嗜伊红,富含糖原,空泡状.细胞核大小一致,圆形,居中,核仁明显,1~2个;但核分裂少见,血管侵犯多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核TFE-3均弥漫强阳性,MyoD1胞质阳性,CK、EMA、vimentin、S-100和HMB-45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1% ~20%.特殊染色示胞质PAS染色阳性.结论 ASPS肉瘤是一种组织来源不明的肉瘤,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赵丽娜;黄亚冰;高利昆;何惠华;袁静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c-Kit/PDGFRA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185例GIST标本中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结果 c-Kit基因突变中,外显子11突变常见,以缺失突变、点突变及混合突变为主,并见3例双外显子突变.外显子9在小肠GIST中的突变率显著高于胃GIST,且均为A502-Y503串联重复突变,提示小肠GIST有独特的基因型.PDGFRA在上皮样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GIST中的突变率显著高于梭形细胞型GIST.c-Kit基因外显子11缺失突变的中高危GIST易出现术后复发转移,且复发转移患者中发生二次突变率较高,表现为c-Kit基因外显子13、14、17或18点突变,以13号外显子V654A为常见.CD117和DOG1的表达与基因突变之间无相关性,不能作为预测疾病基因突变的指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核分裂象、Ki-67增殖指数、危险程度分级、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影响GIST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靶向药物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预后.c-Kit基因外显子11缺失突变和外显子9突变的GIST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c-Kit基因9号外显子在小肠GIST中突变率较高,PDGFRA基因在上皮样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GIST中突变率较高.c-Kit基因外显子11缺失突变的中高危GIST易发生二次突变导致术后复发转移,外显子11缺失突变可作为GIST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作者:李军;蔡航航;王渝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去乙酰化酶3(sirtuin 3,SIRT3)的表达,以及两者与NSCLC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m blot法检测89例NSCLC及对应癌旁(直径≥10 cm)肺组织中MnSOD、SIRT3蛋白的表达,探讨与NSCLC组织类型、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癌旁肺组织相比,MnSOD、SIRT3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明显降低;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癌旁组织中MnSOD、SIRT3蛋白含量平均光密度值(OD值)为(0.428 +0.031)、(0.403±0.035),而NSCLC组织中MnSOD、SIRT3蛋白OD值显著降低,且两者表达与NSCLC分化程度、肿瘤T分期呈正相关(P<0.05,P<0.01);而与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MnSOD、SIRT3蛋白表达降低,两者联合检查可能对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孙军;王炯;闫雪波;徐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RNAscope技术在检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PD-1、PD-L1表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与RNAscope技术分别检测PD-1、PD-L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PD-1、PD-L1的阳性率分别为55.0% (33/60)和28.3%(17/60),RNAscope技术检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PD-1、PD-L1阳性率分别为56.7% (34/60)和30.0% (18/60),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1.000).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PD-1的Kappa值为0.831,一致性好;PD-L1的Kappa值为0.879,一致性好.结论 RNAscope技术和免疫组化法在检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PD-1、PD-L1表达的一致性接近100%,为今后临床筛选用药患者的检测方法提供了基础的临床数据.
作者:李莹莹;董丽儒;王欣;熊艳杰;唐慧;宋旭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基因编码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通过细胞间信号传导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增殖[1-3].目前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拉帕替尼(Lapatinib)靶向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因此正确快速检测、评定HER-2表达和基因扩增状态对乳腺癌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传统的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步骤繁琐,需杂交过夜,整个流程通常耗时2天,不能及时为医师提供详尽的分子生物学信息以精确诊断和指导治疗.近期,Dako公司推出快速FISH检测试剂盒(HER-2IQFISH pharmDx)能够快速(4 h)和高质量的完成HER-2基因检测.然而,该探针需要较高的杂交温度,极大地限制了探针使用的灵活度和广泛性.近作者发现一种HER-2快速FISH检测试剂盒(FastProbe dual colour HER-2 FISH kit),既可在2h完成杂交,也可兼容病理科常规的FISH检测操作流程.本实验针对三组HER-2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探针分别采用常规操作流程和生产厂家规定的流程对乳腺癌组织临床样本的杂交信号强度和染色结果进行考察,旨在评价探针的准确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作者:程弘夏;付敏;叶伦;徐智高 刊期: 2018年第08期
全自动染色封片体系具有封片量大、稳定性好、效率高、相对环保等优点,普遍应用于病理学实验室,并逐渐代替手工操作.浙江省台州医院病理科多年来一直用浸染式的Leica全自动染色封片体系.2017年1月又引进了VENTANA HE600全自动染色体系.作者从1周的染色质量和仪器性能方面对比3种染色体系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恩如;吴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扁桃体淋巴瘤的病理类型构成、年龄和性别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2007年4月~2016年11月活检取自扁桃体的470例淋巴瘤会诊病例资料,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病理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70例淋巴瘤患者中,男性266例,女性204例,男女比为1.30∶1,平均年龄49岁(2~90岁),41~70岁为高发年龄.470例扁桃体淋巴瘤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467例(99.63%)、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3例(0.64%).3例HL分别为:淋巴细胞为主HL、结节硬化型经典HL、混合细胞型经典HL各1例.在NHL中,B细胞淋巴瘤占85.9%,T/NK细胞淋巴瘤占14.1%.构成比高的前5位分别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non-specific type,DLBCL-NOS) 237例(50.75%),男女比为0.94∶1,中位年龄52岁;滤泡性淋巴瘤65例(13.92%),男女比为1.2∶1,中位年龄52岁;套细胞淋巴瘤28例(6.00%),男女比为4.6∶1,中位年龄60岁;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22例(4.71%),男女比为1.4:1,中位年龄57岁;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20例(4.28%),男女比为4∶1,中位年龄58岁.结论 扁桃体淋巴瘤中几乎均为NHL,B细胞淋巴瘤远多于T/NK细胞淋巴瘤;DLBCL-NOS占比高,各类型扁桃淋巴瘤也具有一定年龄和性别特点.
作者:郭娟;张燕林;周小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患者男性,75岁,发现右颌下淋巴结10余年,花生米大小,2016年7月肿物迅速肿大(直径约2 cm),不伴疼痛,无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症状,2016年12月切除活检右颌下淋巴结.彩超检查示双侧颈部、左锁骨上、双颌下见异常肿大淋巴结,大直径4 cm(位于颈部),血常规未见异常,肝脾未见异常.
作者:陈海月;张燕林;金仁顺;刘兰;周小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Ewing样肉瘤是好发于儿童与年轻人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Ewing样肉瘤与Ewing肉瘤具有相似的形态改变、免疫表型及临床表现.因此对于鉴别诊断形态不典型的Ewing肉瘤、不具有经典遗传学改变的小圆细胞肿瘤较为困难.目前,Ewing样肉瘤有CIC重排肉瘤和BCOR重排肉瘤两种亚型.现回顾性分析Ewing样肉瘤的分子病理特点并进行综述,以提高对Ewing样肉瘤的认识水平.
作者:骆敏;张玉梅;李永强;黄宇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