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明远
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涂片在病理细胞学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阳性率高,是临床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1,2],尤其是在临床无明显症状、影像学不能明确诊断及无法获取病理组织时,弥补了CT、MRI、X线等检查的不足,因此如何制作染色优良的刷片尤为重要.在病理技术工作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使用润滑剂而致刷片被污染,其结果往往出现刷片在染液中不易着色、镜下核质对比不鲜明、核仁模糊不清、背景不够清晰等问题.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对染色方法作部分改进,先将刷片用二甲苯浸泡去除石蜡油,固定后HE染色.此方法操作简单,染色背景清晰、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许卫珍;陈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LESS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随访资料.结果 7例LESS患者临床表现均为不规则阴道流血,3例病变突入宫腔生长,2例突向浆膜下,1例位于宫颈管内口,1例位于子宫肌壁间.镜下见肿瘤组织均呈巢团样,并向周围组织间浸润,局部可见脉管受累,肿瘤细胞由类似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的间质细胞构成,肿瘤细胞呈小圆形或短梭形,肿瘤间质伴有丰富的螺旋小动脉.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10、vimentin均呈弥漫性阳性,PR阳性,其中4例LESS伴平滑肌分化,平滑肌分化区Caldesmon阳性.本组7例患者术后随访平均时间39个月.结论 LESS为子宫间叶肿瘤,具有多分化潜能,易误诊、漏诊,病理诊断主要依靠HE染色及免疫表型;诊断时应与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平滑肌瘤、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等肿瘤相鉴别.
作者:汪勤;刘辉;赵彩霞;张和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D34表达在新版肺腺癌多学科分类中对判别肺贴壁型腺癌的病理类型及浸润的病理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8例贴壁型腺癌和53例对照组病例中CD34的表达,53例对照组病例包括非贴壁型腺癌29例和非肿瘤组织24例(其中17例为存在不同程度肺间质纤维化,肺泡萎陷伴Ⅱ型肺泡上皮不同程度增生区域的支气管扩张病例),分析CD34表达模式差异及贴壁型腺癌浸润区域CD34间质表达情况.结果 (1)CD34在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00%(7/7),在贴壁型腺癌非浸润区域的阳性率为100%(68/68),着色模式呈特征性均匀网格“蜂窝”状;非贴壁型腺癌阳性率为13.8%(4/29),着色模式乳头型腺癌为“不均匀线状”结构,腺泡型腺癌与实性型腺癌表达缺失.贴壁型腺癌与非贴壁型腺癌中CD34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2)支气管扩张病例间质中CD34阳性率为64.7% (11/17),贴壁型腺癌浸润区域间质中CD34阳性率为29.6%(17/54),表达模式分三种:瘢痕丧失型、肺泡腺泡型、边缘小腺泡型;两组病例中CD34间质表达差异有显著性(0.01 <P <0.05).结论 CD34对肺贴壁型腺癌结构类型判断,尤其对于出现肺泡萎陷的疑难病例有重要的病理鉴别价值,同时CD34间质表达缺失或不同程度的丧失是腺癌存在浸润的一种强有力的提示.
作者:蔡霖;刘加夫;陈丽珠;王行富;林旭;吴联平;黄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者男性,49岁.10年前发现腹膜后肿物,可活动、有轻度压痛.在外院行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腹膜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largecelllymphoma,ALCL),术后行放、化疗,复查未见复发.本次因头痛及右侧肢体乏力1个月余入院,平素常出现恶心呕吐,右下肢感觉异常,跛行.MRI检查示左顶叶类圆形占位,周围脑组织明显水肿.术中见肿块位于硬膜下,左侧顶叶中央后皮层下脑内,顶部矢状窦旁脑膜已破坏,1.5 cm×1.5 cm×1.0cm大小,质韧,血供丰富.
作者:王彩霞;王建军;余波;李杰;马恒辉;陆珍凤;石群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埃兹蛋白(Ezri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卵巢癌、1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Ezrin的表达.结果 (1)Ezrin在卵巢癌中的阳性率为89.29%,明显高于正常卵巢上皮(60%)及良性卵巢肿瘤(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伴淋巴结转移组Ezrin蛋白阳性率高于无淋巴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zrin的表达程度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分级无关(P>0.05);(3)Ezrin的胞膜阳性率在转移组较无转移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zrin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并且其从胞质到胞膜表达的变化可能在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Ezrin在卵巢癌浸润转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燕霞;燕锋;孙红;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纤维肉瘤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fibrosarcomtous dematofibrosarcom protuberans,FS-DFS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FS-DFSP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结果 8例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2岁,中位年龄44岁,年龄27~55岁.肿瘤部位:2例位于腰背部,2例位于肩部,2例位于大腿,前额部、枕部各1例.临床表现与经典型DFSP相似,表现为皮下缓慢性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其中4例短期内生长迅速.8例中7例为原发性,1例为复发性.肿瘤直径2.0~7.5cm,平均4.3 cm.镜检:肿瘤境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组织除查见经典型DFSP区域外,还可见FS区域.免疫表型:所有病例经典型DFSP区域瘤细胞均表达CD34,FS区域瘤细胞表达CD34明显减弱.随访结果:8例中5例局部复发.结论 FS-DFSP是DFSP常见亚型之一,FS-DFSP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行为均与经典型DFSP明显不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转移率.
作者:蒋洪棉;朱世龙;李辛辛;李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心死亡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肾零点穿刺与相应受者程序性活检结果的对照,观察DCD供肾的病理改变及移植后转归,探讨其应用于移植的病理学标准.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解放军303医院开展的DCD案例中选取5例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较重的中国Ⅲ型(C-Ⅲ)供肾进行零点穿刺.分别于移植后3、6个月进行程序性活检,观察病理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5例供肾灌注后呈灰白灰红、暗红色,质韧,质地均匀,无或轻微肿胀,被膜完整.光镜下见肾小球结构大致正常,30% ~ 50%的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和脱落.10例受者中8例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其中6例接受术后3个月活检,另2例接受术后3个月及6个月活检.术后3个月7例活检未见明显肾小管坏死,1例仍有≤20%区域无明显改善.8例近曲小管上皮均不同程度空泡变性,提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GNI)中毒.术后6个月非同源供肾活检2例,镜下分别表现为CNI中毒及慢性排斥反应.结论 DCD供肾IRI损伤多导致近曲小管病变且可逆,对其余结构影响小,肾功能可不同程度恢复,C-Ⅲ型供肾的应用较为安全,但损伤重者供肾功能恢复较慢,恢复程度欠佳,远期存活尚需观察.近曲小管坏死50%、其余结构无明显损伤,可作为移植的应用标准供进一步证实和修订.
作者:杨建均;黄志成;孙煦勇;卢青华;廖丹瑜;何昌桓;董建辉;苏庆东;聂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 tube carcinoma,PF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PFTC,对患者就诊时的临床体征、相关检查、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进行总结.结果 PFTC以绝经后女性为多,单侧为主;伴有阴道排液、腹痛和盆腔包块中的一项或多项症状;血清CA125与B超检查对术前诊断具有提示意义;病理类型以浆液性腺癌多见,需与转移性输卵管癌等其他病变鉴别;治疗采取手术根治及术后化疗(铂类药物为主).结论 PFTC是女性生殖系统罕见的恶性肿瘤,以浆液性腺癌多见,诊断时需结合镜检特征、临床症状、血清CA125和B超检查.
作者:王磊;郁林;颜云;王艳芬;王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收集123例DLBCL和3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hyperplasia,RH)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DLBCL进行免疫分型,并检测良恶性淋巴组织中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DLBCL组织中MHCⅡ类分子阳性率(49.5%,61/123)显著低于RH淋巴组织(86.7%,26/30);活化B细胞(activated B-cell-like,ABC)型DLBCL中MHCⅡ阳性率(38%,27/71)显著低于生发中心型B细胞样(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GCB) (65.3%,34/52).DLBCL中MHCⅡ类分子的低表达与患者结外病灶受累多、体能状态评分高和国际预后指数评分高危组有关(P均<0.05).在ABC型DLBCL患者中,MHCⅡ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HCⅡ高表达组患者.ABC型DLBCL中MHCⅡ类分子表达与MUM1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MHCⅡ类分子在DLBCL中存在低表达,其异常表达可能在DLBCL发生和浸润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丢失提示DLBCL患者预后不良.
作者:王昭晖;张瑰红;丁凯阳;涂义姚;杨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Notch信号通路在进化上非常保守,主要由Notch受体、配体及核内效应分子组成,其广泛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过程.近年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参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的发生、发展,特异性阻断或激活这一途径可以影响ALI/ARDS的进展,该文就Notch 信号通路在ALI/ARDS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高洁;曾林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正常肝组织与肝纤维化中ERP57、GRP78、GRP94、TAP2、β2-MG、HSP90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肝纤维化S1、10例肝硬化和12例肝血管瘤石蜡包埋肝组织中ERP57、GRP78、GRF94、TAP2、β2-MG、HSP90蛋白的表达.结果 ERP57在肝硬化组中的表达高于血管瘤组,低于肝纤维化组(P<0.05);TAP2在肝纤维化组与肝硬化组的表达均低于血管瘤组(P<0.05),β2-MG在肝硬化组的表达低于血管瘤组(P<0.05),且TAP2、β2-MG在肝纤维化组的表达均高于肝硬化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β2-MG与HSP90表达在对照组肝血管瘤组织中呈负相关(r=-0.704,P=0.011).结论 肝脏发生纤维化损伤时ERP:57表达增强,TAP2、β2-MG表达显著降低,并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ERP57、TAP2、β2-MG表达降低,提示ERP57、TAP2、β2-MG通过影响MHC-Ⅰ类分子抗原处理及提呈过程,对肝纤维化的演变有一定作用.
作者:海力曼·衣拉洪;贾索尔·肖克热提;阿力木·伊力亚斯;阿力甫江·海力力;海米提·阿布都力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 肿瘤异质性概述异质性是哺乳类动物在体内生长与体外培养细胞群表现的普遍特征.小鼠和人类胚胎干细胞群在佳培养条件下,由多能性与部分定向性细胞组成.成体器官干细胞含有多种不同再生能力的细胞亚群.干细胞的分化后代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发育的可塑性[1].可见,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既具自我更新及繁殖分化后代的共同干性,也在一定条件下表达干细胞的多能性与分化后代的可塑性,从而形成异质性的细胞群体.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与其分化后代也保有相应正常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作者:张众;王华新;谢丰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B-ALL/B-LB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眼附属器B-ALL/B-LBL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例1,男童,10岁,因右眼红肿2个月入院;查体:右眼结膜充血(+),颞侧结膜可见条状红肿状物.例2,男童,13岁,发现右眼肿物半个月人院;罹患白血病3年,曾在儿童医院行化疗.镜检:2例均表现为肿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胞质少,核呈圆形、卵圆形,带凹陷或扭曲,染色质细而分散,核分裂象从不明显到易见;肿瘤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间质成分少.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均弥漫强阳性表达PAX5 、TDT、CD34及CD10,不表达CD20、C D3、CD5、CD117和CD30.结论 眼附属器B-ALL/B-LBL罕见,熟悉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有助于正确诊断.
作者:赵连花;肖华亮;林俐;杜娟;牟江洪;罗清雅;马强;李艳青;曾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被覆细胞及滑膜下组织中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表达及分布状况,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1例RA患者、10例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滑膜被覆细胞及滑膜下组织中IL-17和IL-10的表达,并分析二者表达相关性.结果 IL-17在RA、OA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5.7%和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在RA、OA组中阳性率分别为53.7%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与IL-10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25,P<0.05).结论 IL-17在R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IL-10在R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相对降低,且二者表达具有相关性,提示IL-17、IL-10表达失衡在RA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周大兵;王瑞琳;徐瑾;申健;徐丽娜;熊光宜;尹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性索样肿瘤(uterine sex cord-like tumors,USCLT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复习3例USCLTs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例均为成年女性,肿瘤组织呈巢状、梁索状排列,也可呈小腺泡状或微小乳头状结构,其中1例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轻度异型性,核分裂罕见.免疫表型:通常瘤细胞表达2种性索肿瘤标志物,也可表达上皮、平滑肌或间叶组织标志物.结论 USCLTs是一种罕见的、含性索结构的多表型肿瘤,具有不确定恶性潜能,术后应密切随访观察.
作者:吕艳婷;吴楠;余波;夏春;章如松;王建东;石群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9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根据WHO(2012)乳腺肿瘤标准进行分类.结果 9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中原位实性乳头状癌7例、浸润性实性乳头状癌2例.肿瘤细胞呈多结节状生长,结节呈圆形、类圆形,边缘光滑,可见神经及脂肪组织内浸润.结节内瘤细胞常见假菊形团及细胞核围绕脉管轴心呈栅栏状排列,7例见较明显黏液产生.9例癌组织巢内细胞CK8、ER均弥漫阳性,巢周及巢内肌上皮SMA、p63、CD10均阴性.8例Syn阳性,3例CgA阳性.2例浸润性实性乳头状癌:浸润成分类似浸润性导管癌,但细胞形态类似原位癌,且免疫组化标记Syn阳性.结论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呈结节状生长,可见结节浸润神经及脂肪组织内,癌巢周围肌上皮SMA、p63、CD10均阴性.乳腺实性乳头状癌可能是呈推挤性生长的浸润性癌.
作者:杨苗苗;翁海燕;孟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室管膜瘤颅外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例间变性室管膜瘤发生腮腺及颈淋巴结转移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该例颅内手术后8个月发生腮腺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前后经历4次手术,术后16个月因全身多发转移死亡.复习文献报道的7例幕上室管膜瘤颅外转移病例,为经1至多次手术后发生的颅外转移.结论 室管膜瘤发生颅外转移绝大多数可能与手术相关,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房爱菊;于琼;李丽;孟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者男性,60岁,因20天前劳动时出现上腹疼痛,至当地医院就诊,经抗炎治疗后好转,于2012年6月15日入我院检查.患者肿瘤指标及免疫指标均正常,上腹部CT平扫示:上腹部中线区占位性病变.肝胆胰彩超示:肝左叶探及92mm×100 mmm×68 mm大小实质性偏高回声.体检示剑突下触及一直径约10 cm的包块,边界尚清,活动度可.临床考虑肝左外侧叶胆管细胞癌可能,间质瘤不排除.随后行肝肿瘤切除术.
作者:台令华;于东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被覆细胞及滑膜下组织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表达及分布状况,探讨二者在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2例RA、10例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滑膜被覆细胞及滑膜下组织中IFN-γ IL-4的表达.结果 IFN-γ在RA、OA组阳性率分别为93.0%和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在RA、OA组阳性率分别为66.7%和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表达具有相关性(rs=-0.688,P<0.05).结论 IFN-γ和IL-4在RA滑膜组织的表达均升高,且二者间的表达具有相关性,提示其在RA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申健;王瑞琳;徐瑾;周大兵;徐丽娜;熊光宜;尹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病理诊断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病理诊断的质量控制管理是病理科的工作重点.在《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15189)中明确指出“医学实验室的服务是对患者医疗保健的基础,应满足所有患者及负责患者医疗保健的临床人员的需求.这些服务包括受理申请、患者准备、患者识别、样品采集、运送、保存、临床样品的处理和检验以及结果的确认、解释、报告和提出建议”[1].分析后质量控制是为分析前和分析中所产生的错误进行后纠正,是全程质量管理的后关口,是质量保证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病理检查服务于临床的延伸,具体包括以下6个方面内容.
作者:司明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