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resistin、ox-LDL、hs-CR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安广丽;汤洪策;王宁

关键词:血清抵抗素,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缺血性脑血管病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resistin)、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缺血性脑血管患者91例为观察组,28例可逆性缺血性脑损伤患者(RIBD组)、3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27例局限性脑梗塞患者(FCI组),选同期健康志愿者71例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resistin、oX-LDL、hs-CRP水平,并分析其与脑血管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 FCI、RIBD、TIA组血清resistin、ox-LDL、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IBD、FCI组resistin、ox-LDL、hs-CRP水平明显高于TIA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esistin、ox-LDL、hs-CRP水平与脑血管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r1=0.902,P1=0.010;r2=0.765,P2=0.010;r3 =0.829,P3=0.000).结论 血清resistin、ox-LDL、hs-CRP水平与脑血管病严重程度相关,并参与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及社会支持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健康自我管理的影响探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本次临床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200例,旨在分析家庭及社会支持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健康自我管理的影响,为采取相关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寇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检查在预测不同部位的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肝细胞肝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HCC的高发区,每年约有十万余人死于HCC.HCC复发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肿瘤特征对术后复发率的影响不同[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6例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的超声影像资料,探讨不同部位HCC的声像图特征与患者术后复发率之间的关系.

    作者:方锋凯;王文明;林喜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动机访谈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 S分析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动机访谈(MI)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64例肝癌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TTM的MI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术后3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自我管理行为分量表(CDSMS-SMTB)评价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热、肝功能异常、肝区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CDSMS-SMTB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TM的MI能减少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胡芳;周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2016年全国碘缺乏病实验室尿碘检测能力验证报告

    目的 考核各级尿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及其持续性,了解各省实验室外质控网络的管理和运行情况.方法 采用Z比评分法进行检测结果的统计学评价,Z分值的公议值来自所有省级和地市级实验室.结果 参加能力验证的32个省级单位的尿碘实验室全部反馈了质控结果并通过了能力验证;343个地市级尿碘实验室的反馈率为99.4%,合格率为98.3%;485个县级尿碘实验室通过了能力验证.结论 全国省级实验室的检测结果非常接近,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变异很小,检测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采用参考值和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其结果基本上与Z分值评价法相符;大部分地市级实验室的尿碘检测能力保持了较高的水平;485个县级实验室参加并通过了能力验证;建议各级实验室要常规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常规使用标准物质,并通过参加能力验证使检测质量得到持续提高.

    作者:马巍;李秀维;王海燕;谷云有;刘列钧;王建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四川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研究概况

    四川省历史上无确切鼠疫流行记载.从上世纪60年代起陆续开始疫源地调查工作.80年代开始监测工作,疫源地于1997年在石渠县发现并证实,人间鼠疫疫情发生在1999年和2012年.1人间疫情人间疫情首次出现在1999年甘孜州石渠县.1999年7月,石渠县呷依乡一牧民在放牧途中捡到一只自毙猞猁,就地剥取猞猁皮后带回家中,3日后发病,6日后死亡.导致3个家人和1名诵经僧人感染死亡.经实验室检测,在1名死者体内,分离出鼠疫菌.另外1名死者脏器和猞猁皮检出鼠疫抗原阳性,从而证明该次疫情为肺鼠疫疫情暴发.

    作者:李帆;汪立茂;袁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生物化学指标中现阶段主要采用肌钙蛋白检测,心肌中存在肌钙蛋白T (TnT)和肌钙蛋白Ⅰ(TnI),当AMI心肌出现损伤后血清中肌钙蛋白的水平开始逐渐升高,肌钙蛋白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一般在心肌损伤后的3 ~6h后,肌钙蛋白诊断窗口为3h-14d,如何能更早的预测AMI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根据临床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H-FABP检测在胸痛后3h内对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cTnT.因此同肌钙蛋白相比,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特别是胸痛时间在3h内较肌钙蛋白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各项对于H-FABP的研究也提示其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

    作者:詹景冬;李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盐酸/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盐酸/硫酸氨基葡萄糖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7年2月本院接诊的膝骨关节炎病患112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所选病患进行分组:A组(n=56)采取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方案,B组(n=56)采取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相关症状改善率等指标.结果 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和B组的8.93%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O.05.A组的症状改善率为92.86%,B组为90.07%,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骨关节炎临床治疗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或者硫酸氨基葡萄糖均能取得相同的疗效,且其用药安全性也相当.

    作者:梁晓雨;薛探;刘艳楠;霍春光;李晓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沉、血小板、凝血及不良临床特征的影响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沉、血小板、凝血及不良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 于2012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随机选取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用药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实验组患者予以美沙拉嗪口服.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血沉、血小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临床特征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拉嗪可以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沉及血小板水平,保持凝血功能正常,有效改善其不良临床特征,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瑄瑄;赵勇;许向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布鲁杆菌病患者流行病学及免疫学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对布病患者不同疾病阶段的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结合其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为降低该疾病的误诊率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太原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相关免疫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布病患者血清中IgG、IgM的阳性率分别为91.0%、39.1%,随着疾病分期由急性向慢性的转变,血清中IgG水平逐渐升高,而IgM水平逐渐降低;有73.1%的布病患者血清中CRP水平超过正常值范围,随着患者疾病分期由急性向慢性转变,CRP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结合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检测血清中IgM及CRP水平可降低急性期患者的误诊率,而检测IgG水平对慢性布病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王倩晖;周莉;王琰;李亚进;孙馨;郭小青;李青;李杨;侯燕;刘宝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三联疗法在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应用及效果分析

    幽门螺杆菌(H.pylori),作为胃黏膜多种疾病的致病因子之一,它属于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螺杆菌,定植于胃黏膜表面,根据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引起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腹泻等的发生[1],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HP)划分为Ⅰ类致癌因子[2].在全球全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已上升至50%[3].

    作者:黄灵;张月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绿色医疗”理念下的甲状腺癌手术护理模式改革的研究

    目的 分析绿色医疗理念下的全新诊疗模式应用于甲状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6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形成两组,实验组绿色医疗改革诊疗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模式,分析研究两组的临床指标、诊疗效果并统计各自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治疗效果、患者对诊疗方式的满意度等主观效果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绿色医疗”理念引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护理诊疗中,可以优化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黄沁园;周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Cys-C与HCY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S探讨血清半肌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94例PIH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轻度39例,中度31例,重度24例;正常妊娠产妇94例为对照组.对比各组Hcy、Cys-C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Cys-C、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高于轻、中度,中度高于轻度(P<0.05);血清Cys-C、Hcy水平与PIH患者患病程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ys-C、HCY水平与PIH患病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有助于PIH的早期鉴别.

    作者:韦月颜;孙明霞;王秀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流动人群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的方法及预防效果

    艾滋病的诱发因素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医疗保障方面,流动人群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对艾滋病的抵御方面属于弱势群体[1,2].因此,应加强流动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充分重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本研究比较了综合防治干预模式与常规防治干预模式对流动人员艾滋病的预防效果.

    作者:黄远谋;罗湘;余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 S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40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普伐他汀组各200例.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1次/d;普伐他汀组患者则口服普伐他汀40 mg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6、12、18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血脂和血糖水平,观察新发糖尿病的情况.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12、18个月后FPG和HbA1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新发糖尿病率为11.00%,显著高于普伐他汀组的5.50% (P<0.05).结论 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新发糖尿病率可能高于普伐他汀.

    作者:莫静兰;简政威;陈玉怡;何灵杰;叶健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resistin、ox-LDL、hs-CR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resistin)、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脑血管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缺血性脑血管患者91例为观察组,28例可逆性缺血性脑损伤患者(RIBD组)、3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27例局限性脑梗塞患者(FCI组),选同期健康志愿者71例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resistin、oX-LDL、hs-CRP水平,并分析其与脑血管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结果 FCI、RIBD、TIA组血清resistin、ox-LDL、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IBD、FCI组resistin、ox-LDL、hs-CRP水平明显高于TIA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esistin、ox-LDL、hs-CRP水平与脑血管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r1=0.902,P1=0.010;r2=0.765,P2=0.010;r3 =0.829,P3=0.000).结论 血清resistin、ox-LDL、hs-CRP水平与脑血管病严重程度相关,并参与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安广丽;汤洪策;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团体心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消化道肿瘤是常见的一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3].本研究旨在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肿瘤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见下文.

    作者:梁云微;曲杰;李青山;李晓敏;胡潺潺;连相尧;朱翠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DON毒素与氟对骨软骨联合损伤机制的研究

    目的 观察DON毒素和氟对TGF-β2等4种骨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DON毒素联合元素氟致骨软骨的损伤机制.方法 28日龄Wistar大鼠40只,按照随机化方法分为空白组、氟(F)组、DON毒素组和“DON+F”组.F组和“DON+F”组饮用150 mg/L NaF溶液,空白组和DON毒素组饮用去离子水;各组的DON毒素染毒按0.2 μg/g剂量每天灌胃,空白组和F组用等量蒸馏水灌胃.喂养5周后取血,ELISA法测定各细胞因子.结果 血清中TGF-β2的平均含量“DON+F”组(55.47±5.07 pg/ml》 >DON组(38.88±7.99 pg/ml》 >F组(38.29±5.61 pg/ml)>对照组(29.20±6.12pg/ml);血清中BMP-2的平均含量“DON+F”组(15.24±0.66 ng/ml》 >F组(14.70±1.88 ng/ml》 >DON组(13.94±0.70ng/ml)>对照组(12.44±1.07 ng/ml);血清中Hyp的平均含量“DON+F”组(7.30± 1.20 μg/ml)< DON组(7.38±1.65μg/ml) <F组(8.35±1.51 μg/ml)<对照组(12.51±1.79 μg/ml);血清中TNF-α的平均含量“DON+F”组(936.88±126.55 pg/ml》 >F组(860.09±117.45 pg/ml》 >DON组(706.52±73.72 pg/ml)>对照组(579.54±144.53 pg/ml).结论 DON毒素和F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可导致染毒大鼠血清TGF-β2等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而影响骨软骨的生长发育,导致病理损伤.

    作者:魏亚男;张元宇;安康;李宝华;李群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与切开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与切开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效果.方法 65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挂线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肛门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1.88% (P<0.05);肛门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25.00% (P<0.05).结论 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较切开挂线治疗效果更优,可促进患者肛门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作者:李雪芹;刘佃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其中威胁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的一类重要因素为跌倒[1],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脑出血、骨折[2]等不良情况.为此,对该类人群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次研究旨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冬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效果观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导致临床各类疾病的发生率逐步增加,其中肺气肿十分严重,因此成为临床研究难点之一.本文探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10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内科学会制定的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坚持完成治疗.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药物过敏等患者.实验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66 ~84(69.58±2.97)岁,病程3 ~ 10(9.72±1.56)年.对照组男25例,女26例,年龄68 ~89(70.26±3.05)岁,病程5~15(9.45±2.6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作者:黄意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吉林省地方病第二防治研究所,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