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元;杨敏;郑茂金;任昭军;柳红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Elf-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中强的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芯片及9例正常肺组织中Elf-1的表达水平;脱氧核苷酸移换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 transferase,TdT)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方法 (TUNEL)检测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结果在正常肺组织中有1例Elf-1弱阳性,余为阴性,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0.0%,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术后生存期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其过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lf-1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AI呈负相关(r=-0.708,P<0.01).结论 Elf-1在NSCLC组织中的过表达影响着肿瘤细胞的凋亡,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NSCL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东霞;李乃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p57kip2mRNA、LIMK-1mRNA及其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了解其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显色原位杂交(chromogenic in situ hybridizations,CISH)技术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0例胃腺癌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57kip2mRNA、LIMK-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1)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57kip2高表达,在胃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57kip2的表达与胃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3)p57kip2、LIMK-1蛋白表达与胃腺癌组织中微脉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microvessel density,LVD)、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腺癌存在p57kip2基因组印记缺失,致p57kip2mRNA及其蛋白表达减少或缺失,并与胃腺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LIMK-1蛋白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微脉管的生成有关,检测胃癌活检标本中LIMK-1蛋白的表达,对预测胃腺癌预后及浸润转移有辅助诊断意义.
作者:贺晓燕;于燕妮;王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郑氏植物蛋白片段(Zheng's plant protein segment,ZPP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联系及其与Her-2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乳腺癌与23例正常乳腺组织中ZPPS的表达;应用FISH技术检测Her-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正常乳腺组织中,8例ZPPS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34.78%;乳腺癌组织中,38例ZPPS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4.51%,二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例乳腺癌中Her-2基因扩增率为39.22%,ZPPS阳性表达与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呈负相关(P<0.05).ZPPS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 标记ZPPS对乳腺癌的诊断及判定淋巴结转移具有实用价值.因在乳腺癌中ZPPS的表达与Her-2基因扩增呈负相关,所以临床病理工作中可选择ZPPS阴性病例进行FISH检测,从而减少盲目进行FISH基因扩增和Herceptin分子靶向治疗的病例.
作者:陈琛;何春年;杨仕海;徐明堂;袁艳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乳腺尤因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乳腺尤因肉瘤/PNET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观察瘤组织由形态一致的小圆细胞所组成,呈实性片状或乳头状排列,局部可见菊形团样结构.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表达CD99、ER、CD56、GFAP、FLI-1、Calponin等.结论乳腺尤因肉瘤/PNET是少见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CD99、FLI-1及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对确诊有重要意义,ER可能在乳腺尤因肉瘤/PNET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马世荣;李康樗;徐玉乔;施昀;恵延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Nemo样激酶(Nemo-like kinase,NLK)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似性激酶,属于脯氨酸调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超家族成员,也是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一个重要的调节分子.在Wnt信号通路中,NLK被认为是β-catenin/TCF/LEF的抑制因子,负性调控着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近研究表明,在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NLK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郭广秀;李里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数字化涂片是通过全自动显微镜将细胞学玻璃涂片扫描和无缝拼接生成一整张全视野数字切片(Whole Slide Imaging,WSI)的数字化涂片图像,可保持原图像的真实和完整性,允许在不同光学倍数下进行浏览而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克服了传统玻璃涂片的局限性,实现了数字化病理诊断、病理医师的培训及网络继续教育[1].国内数字化涂片在细胞学教学和培训方面的应用报道有限,我科是福建医科大学细胞病理学培训基地,本文拟通过评估3年来细胞学数字化涂片在细胞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利与弊,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数字化涂片在细胞病理诊断、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应用.
作者:张真真;张声;陈林莺;陈丽红;林志刚;余英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胸腹水检查具有简便、快速、易行等优点,但常规胸腹水涂片的阳性率普遍偏低,涂片上肿瘤细胞量少且不适用于后期的免疫组化鉴别诊断,给肿瘤疾病的鉴别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采用细胞蜡块快速石蜡制作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其阳性结果的准确率,而且缩短了制作时间,并可应用免疫组化行鉴别诊断,其方法如下.
作者:付海洋;王成勤;赵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术中制作快速冷冻切片是目前术中诊断乳腺疾病的主要病理学检查方法之一.因乳腺标本中脂质含量高,制片难度较大.本文现将提高乳腺冷冻切片制作质量的体会介绍如下.1减少冰晶的形成冰晶的形成与结晶核的数目和晶体形成的速度有一定关系.利用较低的温度使组织迅速冷冻,结晶核形成快而多,使冰晶体积变小[1].乳腺组织中脂质和水分含量较多,为避免和减少冰晶形成(图1)我们建议:(1)采用急骤冷冻的方法使组织在低温下迅速冷冻.可将组织放在冻托上置入液氮中,10~20 s后取出,置于低温恒冷箱切片机中切片.
作者:马健波;贾国凤;朱正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窖蛋白(Caveolin-1,Cav-1)在正常乳腺组织、良性增生性乳腺病及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乳腺组织、15例良性增生性乳腺病和48例乳腺癌组织中Cav-1的表达,分析Cav-1在不同乳腺病变中表达的差异.结果 Cav-1在正常乳腺组织、良性增生性乳腺病及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46%和100%,平均表达强度积分(±s)分别为0.90±0.83、0.93±1.16和6.24±2.18.其在正常乳腺组织与良性增生性乳腺病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乳腺组织、良性增生性乳腺病与乳腺癌之间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乳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细胞增殖指数(MIB-1/Ki-67)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Cav-1在正常乳腺组织及良性增生性乳腺病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表明Cav-1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细胞增殖指数(MIB-1/Ki-67)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德本;姜骏;管瑜;张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患者女性,61岁,因绝经14年后阴道出血6个月入院.妇检:阴道已产式,阴道畅,少许淡红色分泌物,子宫颈轻度糜烂,口闭,无举痛,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硬,活动度可,无压痛.附件:双侧未见包块及压痛.肛查:双侧宫旁无增厚,底韧带无增厚结节感,直肠光滑,指套无染血.B超:子宫大小74 mm×36 mm×48 mm,宫腔内可见21 mm×14 mm×16 mm混合性回声,边界欠清,示宫腔占位.血CA199:377.4 U/ml,CEA:6.92 ng/ml.
作者:欧阳俊;王明玉;唐正华;强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53BP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阐明53BP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1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1,CIN1)、20例CIN2、20例CIN3和2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53BP1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仅有2例53BP1呈局灶性表达,阳性率为20%,而53BP1蛋白在CIN1~3和宫颈癌组织中阳性率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3BP1在正常宫颈组织和CIN1中弥漫阳性率均为0,而在CIN2、CIN3和宫颈癌组织中弥漫阳性率分别为55%、70%和100%,53BP1在CIN2、CIN3和宫颈癌组织中的弥漫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1(P<0.01).53BP1蛋白弥漫阳性表达在CIN2与CIN3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327).宫颈癌中53BP1蛋白弥漫阳性表达明显高于CIN3和CIN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01).结论 53BP1表达水平可作为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标记物,基因组不稳定性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可能是一早期事件.
作者:周熹;何家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乳腺EPC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抗体包括p63、SMA、CK5/6、ER、PR、HER-2和Ki-67),获取随访患者预后信息.结果 17例EPC中女性16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62岁.临床以乳腺肿块和乳头溢液为主要表现.肿瘤大径1.5~5.5 cm(平均2.9 cm),10例肉眼可见囊腔形成.镜下见肿瘤单发或多病灶聚集,肿瘤周围有纤维性包膜.多数EPC以乳头状结构为主,被覆柱状细胞.少数肿瘤伴有筛状、实体结构或以其为主.1例EPC伴有腋窝癌结节.EPC的周缘和乳头轴心均缺乏p63、SMA和CK5/6阳性染色的肌上皮层.肿瘤细胞ER、PR均(+),1例HER-2呈(),其余均(-).Ki-67平均增殖指数为12%.10例随访患者均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结论 缺乏周缘肌上皮层的EPC可被视为特殊的浸润癌亚型,其远期预后较好,可参照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治疗标准进行临床治疗.
作者:刘裔莎;魏兵;步宏;张璋;王剑威;陈卉娇;张红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致基因表达异常是引发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在结直肠癌中普遍存在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现象.该文主要就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的hMLH1、MGMT、RUNX3、β-catenin和CDX2基因甲基化情况做简要介绍.
作者:方园;王鲁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复习18例ACC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肿瘤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取预后信息.结果 18例ACC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80岁.肿瘤大体上多界限清楚,镜下呈浸润性生长,主要由筛状、管状-梁索状、实体和微囊结构组成.肿瘤成分包括腺上皮、肌上皮、基底样细胞和细胞外基质.肿瘤的腺上皮成分表达CK7、CK5/6和CD117,肌上皮成分表达SMA和p63,基底样细胞不同程度表达CK5/6、p63和CD117.随访期内有2例患者肿瘤局部复发,无患者死亡.结论 ACC是一组具有形态学异质性的肿瘤,其腺上皮、肌上皮和基底样细胞成分的免疫表型各有特点,联合运用CK7、CK5/6、p63、SMA和CD117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ACC预后良好,具有基底样特征的实体型ACC可能是侵袭性更强的组织学亚型.
作者:徐炼;魏兵;步宏;王剑威;张璋;陈卉娇;张红英;陈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09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2011年肺腺癌新分类对109例肺腺癌标本重新进行镜下观察和免疫组化评估.结果肺腺癌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气短及胸痛,CT扫描常表现为实性的结节、毛玻璃样斑块和实性/毛玻璃样斑块.肺腺癌主要组织学类型包括:浸润前病变、微浸润性病变、浸润性病变.免疫表型:肺腺癌组织中CK7阳性率为100%,TTF1阳性率为72.2%,未见CK5/6表达.结论肺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资料、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作者:徐建平;吕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医疗服务的日益复杂化,病理标本逐年增多,组织切片的数量也随之逐渐增加.在标本取材、组织制片、石蜡归档等病理工作中,稍一疏忽就会导致编号错误.特别是在科研教学及回顾性研究中,大量的无特殊标记的蜡块和玻片寻找起来很繁琐,影响了工作效率.本文采用在制片过程中用不同颜色的包埋盒和载玻片,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作者:文登虎;杨月红;赵兵;袁静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乳腺原发性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的临床病理变化和免疫组化特征,以提高人们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 对2例原发于乳腺的LELC的临床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观察,结合免疫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均为中年女性,临床均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肿瘤呈多结节状或弥漫状生长,肿瘤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边形,核空泡状,核仁明显,核膜厚,间质有大量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K7、CK8/18和E-cadherin,缺乏表达ER、PR和c-erbB-2,原位分子杂交检查示EBV阴性,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约30%.结论发生于乳腺的LELC极其少见,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与普通乳腺浸润性癌类似,病理诊断时需与乳腺发生的髓样癌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进行鉴别.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王磊;印洪林;陆珍凤;余波;周晓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细胞系及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D44剪接变异体种类及其表达情况.方法 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35和20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CD44变异体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RT-PCR分析显示,在已知的8种剪接变异体、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35和所检测的全部乳腺癌组织标本中,检测到CD44剪接变异体1、2、3、4、5、6、8,其中CD44剪接变异体4、5表达水平较高.CD44剪接变异体与临床病理参数分析显示CD44剪接变异体与患者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无关.CD44剪接变异体1和CD44剪接变异体2 mRNA的高表达与较小的肿瘤直径有关;CD44剪接变异体4的mRNA高表达与组织学高级别有关;CD44剪接变异体2、6的mRNA高表达与Her-2低表达相关;CD44剪接变异体5的mRNA低表达和Her-2高表达相关.结论 MDA-MB-231、MDA-MB-435及所检测的乳腺癌组织标本中,CD44剪接变异体为异质性表达,以标准型CD44表达水平高.
作者:雷梓;陈玥;王丽;丁峰;高静;杨举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死胎的病理相关因素.方法 对56例子宫内死胎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中脐带异常者24例;胎盘异常者41例;肺羊水吸入者18例;胎儿核红细胞增多症者7例;胎儿发育异常者16例.结论脐带异常是导致胎儿宫内死亡的主要因素,胎盘异常、肺羊水吸入、胎儿核红细胞增多症及胎儿发育异常是诱发胎儿子宫内死亡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文娜;柳忠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B7-H3、B7-H4在卵巢上皮-间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用RT-PCR技术及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研究86例卵巢恶性上皮-间质肿瘤(恶性组),40例卵巢交界性上皮-间质肿瘤(交界组)和40例卵巢良性上皮-间质肿瘤(良性组)B7-H3与B7-H4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B7-H3、B7-H4mRNA在3组卵巢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各自的3组卵巢肿瘤组织的mRNA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3与B7-H4蛋白在恶性组中均呈细胞质和(或)细胞膜表达,其中B7-H3阳性率为81.4%(70/86),明显高于交界组22.5%(9/40)和良性组5.0%(2/4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7-H4阳性率为77.9%(67/ 86),明显高于交界组35.0%(14/40)和良性组5.0%(2/4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卵巢癌组织中B7-H3蛋白在非黏液性卵巢癌中较黏液性卵巢癌高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患者年龄、腹水细胞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7-H4蛋白表达与组织病理学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患者年龄、腹水细胞学和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7-H3与B7-H4在卵巢恶性上皮-间质肿瘤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为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廖林虹;于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