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兵;陈正贤
钠尿肽主要包含3种利钠因子,即心房钠尿肽( ANP)、心室钠尿肽( BNP)、血管钠尿肽( CNP).BNP是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分泌〔1〕,其释放与左心室的容积和室壁张力有关,心室肌细胞的牵拉程度是其合成和分泌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窦莉莉;刘洪凯;王宏安;张洪宝;王银萍;张守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规律锻炼八段锦对中老年慢性颈痛者颈部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两个社区的69例慢性颈痛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干预组36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八段锦规律锻炼,每天30 min,5 d/w.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评价患者数字疼痛评分法( NPR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和SF-12生命质量简表(SF-12)的评分变化.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NPRS、NP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SF-12的躯体健康总评和精神健康总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规律锻炼八段锦可以缓解中老年慢性颈痛者颈痛强度,提高生活质量,简单易学的八段锦可以纳入慢性颈痛者的社区康复方案.
作者:蔡艳芳;刘爱臣;姚志翠;李洁;王英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发病早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与脑卒中偏瘫手功能相关预后的关联.方法 首发确诊脑卒中康复患者105例根据初诊确诊时血清hs-CRP含量分为增高组(52例)及正常组(53例)收集两组基本信息,分析早期血清hs-CRP含量与脑卒中偏瘫手功能相关预后的关联.结果 增高组关节活动度评定量表( ROM)评分增加值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5);手功能恢复有效率显著低于正常组(P<0. 05);增高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减低值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定量表(ADL)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 P<0. 05);早期 hs-CRP含量增高组和水平正常组的 ADL得分分别为(65. 52 ± 9. 85)分和(73. 36±7. 48)分,早期hs-CRP含量增高组低于早期hs-CRP含量正常组(P<0. 05).对全部患者早期hs-CRP含量与ROM评分、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得分分别进行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早期hs-CRP含量与ROM得分和ADL得分呈负相关关系(r=-0. 391、-0. 241,P=0. 008、0. 018),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 104,P=0. 029).结论 早期hs-CRP含量增高与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黄先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Esculetin(ESC)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将大鼠模型均分为ESC处理组和模型组,其中ESC处理组大鼠通过灌胃给予ESC,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通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显示梗死面积,观察ESC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形态的改变;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组织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胶质细胞源性生长因子(GDNF)表达;采用黄嘌呤氧化酶-羟胺法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脑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对大鼠模型进行评分,其中1~3分视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率为89. 41% .与模型组比较,ESC处理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显著降低,脑组织TLR4、NF-κB表达显著降低,MDA活性显著下降,而SOD活性及GDNF表达显著上升(均P<0. 05).结论 ESC可通过降低TLR4、NF-κB、MDA含量,升高GDNF表达及SOD活性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发挥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的降低及抗氧化能力的提高相关.
作者:曾尤超;姜芮;刘涛;范瑞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灰树花多糖(PGF)协同顺铂对H22腹水瘤小鼠的影响.方法 将建模后的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以PGF、顺铂和两者联合分别对小鼠用药.测量小鼠腹水量;记载小鼠生存时间;观察腹水细胞形态变化;检测小鼠腹膜渗透性;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PGF组及顺铂组均能减少小鼠的腹水量、延长小鼠生存期,提高细胞凋亡率(均P<0. 05),且联合组作用优于PGF组及顺铂组(P<0. 05,P<0. 01).与对照组及顺铂组比较,PGF组及联合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腹膜渗透性(均P<0. 05).结论 PGF与顺铂联合应用对H22小鼠腹水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作者:吕冬霞;张涛;范晓艳;刘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42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QT间期离散度(QTd).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压及QT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QT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 05).治疗前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4. 76% )显著低于对照组(28. 57% ,P<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95. 24% )显著高于对照组(66. 67% ,P<0. 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压水平,降低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QTd.
作者:单海慧;张丽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84例,根据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I级组(40%≤LVEF<50% ,n=26)、Ⅱ级组(30%≤LVEF<40% , n=36)、Ⅲ级组(LVEF<30% ,n=22),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接受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各组室间隔Tei指数、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Tie指数、心脏三尖瓣环收索周期位移( TAPSE)、右心室射血分数( RVEF)、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 RVSV).结果 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室间隔Tei指数、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Tie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APSE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同时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室间隔Tei指数、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Tie指数随分级升高呈升高趋势,TAPSE呈降低趋势,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RVEDV、RVESV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RVEF、RVS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Ⅱ级组RVESV显著高于Ⅰ级组,而LVEF、RVEF 显著低于Ⅰ级组(P<0. 05);Ⅲ级组RVEDV、RVESV显著高于Ⅱ级组, LVEF、RVEF、RVSV显著低于Ⅱ级组(P<0. 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LVEF与RVEF 、RVSV呈正相关(r=0. 638、0. 385,均P<0. 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较准确检测出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右心功能异常,同时患者LVEF与RVEF 、RVSV呈正相关,说明右心室功能可能与左心室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罗娜;辛明志;王淑英;姚丹;汤柏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养心氏片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养心氏片组、地高辛组,模型组、养心氏片组、地高辛组均注射阿霉素造模,地高辛组及养心氏片组大鼠分别采用地高辛及养心氏片干预;6 w后检测大鼠心率(HR)、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左室峰压( LVSP)、左室内压变化速率( dp/dtmax),后颈总动脉取血检测生化指标,计算心重(HW)/体重(BW),暴露心室心底部及心尖部,利用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增生及形态学情况, Western印迹检测心尖部磷酸化连接蛋白(P-Cx)43及β-actin水平;利用TUNEL检测试剂盒检测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细胞.结果 地高辛组及养心氏片组大鼠LVEDP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 05),HR、LVSP、dp/dtmax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 05),养心氏片组大鼠LVEDP水平显著低于地高辛组(P<0. 05);地高辛组及养心氏片组脑钠肽(BNP)、肌钙蛋白(cTn)I、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HW/BW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 05),养心氏片组大鼠BNP水平显著高于地高辛组(P<0. 05);地高辛组及养心氏片组大鼠心肌细胞胶原容积分数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 05);地高辛组及养心氏片组大鼠P-Cx43/β-actin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 05);P-Cx43/β-actin水平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呈显著正相关(P<0. 05).结论 养心氏片可通过调控P-Cx43的表达而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凋亡,并提高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纤维化及心室重构.
作者:郭志刚;于春霞;宋新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BCL6共抑制因子样蛋白(BCORL)1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79例手术后NSCLC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ORL1蛋白表达,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CORL1蛋白表达对老年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NSCLC老年患者癌组织BCORL1蛋白表达率(70. 89%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5.32%,P<0.05);癌组织BCORL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老年患者年龄、性别、病灶直径、病理学类型无关(P>0. 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 05);79例接受了12~36个月的随访观察,BCORL1蛋白阳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21. 42% (14/56)〕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47. 83% (11/23);χ2=5. 505,P=0. 019〕.分化程度减低、淋巴结转移、BCORL1蛋白阳性表达是NSCLC老年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 BCORL1在NSCLC组织中表达水平上调,并且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有相关性.
作者:朱晓菡;田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强化膳食纤维的饮食干预对肥胖合并高尿酸血症( HUA)患者的影响.方法 35例肥胖合并H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连续进行3个月强化膳食纤维的饮食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测量患者的体重、腰围、臀围,行人体成分分析,检测血糖、血脂及尿酸等生化指标,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经过强化膳食纤维的饮食干预3个月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体脂肪量、体脂百分比与干预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干预后空腹葡萄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强化膳食纤维的饮食干预对肥胖合并HUA患者可有效减重,改善人体成分分析指标,并部分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和HUA的指标.
作者:张雅莉;谢亮;赵荣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和脑脊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治疗结束后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 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和TNF-α的水平低于治疗前,ADL评分、VEGF和TGF-β水平高于治疗前(P<0. 05),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ADL评分、血清和脑脊液中VEGF和TGF-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依达拉奉更好,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和TNF-α水平,升高VEGF与TGF-β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作者:马飞;陈涛;邓益东;刘艳慧;彭霞;郑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24 h、48 h和72 h止血率,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 62% )显著高于对照组(74. 47% ,P<0. 05).观察组24 h、48 h和72 h略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72 h内总止血率(93. 62% )显著高于对照组(74. 47% ,P<0. 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降低(观察组:t=28. 890、29. 308、26. 309、23. 496,对照组:t=11. 895、14. 164、11. 583、13. 099,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 PT、TT、APTT和 Fib显著低于对照组(t=13. 994、10. 438、13. 625、11. 472,P<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而IL-6 和IL-17 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t=13. 876、12. 319、12. 076,对照组:t=7. 705、6. 169、7. 892,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2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6 和IL-17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6. 444、7. 447、8. 052,均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颜小丹;周金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ATO)对1型糖尿病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健康对照组),B组(糖尿病模型组),C组(健康大鼠ATO干预组)和D组(糖尿病大鼠ATO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对B组和D组大鼠进行实验性1型糖尿病诱导.采用ATO(10 mg·kg-1·d-1,喂饲)对C组和D组大鼠进行干预治疗;8 w后,测量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值和体重值,干预治疗后的第1、2、4、8周,检测各组大鼠的各时相点24 h尿中尿白蛋白(UAL)、血尿素氮(SUN)和血肌酐(Scr)水平;8 w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各组大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前列腺素(PG)E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mad2蛋白表达水平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TO治疗8 w后,D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B组(P<0. 05),但仍明显低于A组、C组(P<0. 05);D组空腹血糖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从第4周开始,与B组相比,D组大鼠24 h UAL、BUN、Scr水平明显降低(P<0. 05). 8 w后,与B组相比,D组大鼠肾脏组织内IL-1β、IL-6、IL-10、PGE2、TNF-α和CRP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Smad2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 05).而A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ATO对1型糖尿病大鼠的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脏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抑制TGF-β1/ Smad2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胡琼丹;胡柯琴;樊均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参七蛤蚧散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细胞炎性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参七蛤蚧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细胞炎性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两组治疗后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显著升高(观察组:t=25. 522、9. 938、32. 203,对照组:t=11. 997、6. 870、13. 148,均 P<0. 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和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t=8. 773、4. 091、16. 887,均P<0. 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4、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降低(观察组:t=20. 673、126. 983、16. 366,对照组:t=6. 542、10. 828、6. 608,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IL-4、IL-10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0. 346、22. 295、9. 288,均P<0. 05).两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显著升高(观察组:t=20. 240、12. 892、9. 308,对照组:t=9. 645、6. 456、6. 114,均P<0. 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t=10. 000、8. 358、6. 930,均P<0. 05).结论 参七蛤蚧散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及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申屠敏;吴允华;谢洪波;龚月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帕金森病(PD)相关基因LRRK2疾病易感位点R1628P、G2385R的新检测方法.方法 设计序列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的方法,对已知基因型的标准品进行分型检验;检测100例未知基因型的PD样品,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LFP)的方法对待检样品基因型进行验证.结果 标准品分型结果完全正确,待检的100例样品分型结果与PCR-RLFP分型结果完全吻合.结论 序列特异性引物联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可成功实现对LRRK2疾病易感位点R1628P、G2385R的基因型分型.
作者:葛彪;田改生;李勤学;李冯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人参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氧(RO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大鼠大脑皮层中分离出的星形胶质细胞为实验对象,采用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以5、10、20、40、80 μg/ml人参皂苷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做处理的细胞)、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给药组(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作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人参皂苷作用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20 μg/ml)细胞的凋亡率、ROS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3组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给药组(20 μg/ml)显著升高(P<0. 05).模型组、给药组(20 μg/ml)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20 μg/ml)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显著降低(P<0. 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给药组(20 μg/ml)Bcl-2、CyclinD1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 05);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20 μg/ml)Bcl-2、CyclinD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 05).结论 人参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和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可能是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来发挥作用.
作者:任德启;孟毅;郑伟峰;关东升;崔应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索拉非尼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64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131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索拉非尼治疗,常规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82例患者中,良好预后者68例,不良预后者14例.组间既往Graves病史、吸烟饮酒史、甲状腺球蛋白(TG)、TG抗体(TG-Ab)、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NGA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6个指标差异显著(P<0. 05);进一步分析上述差异指标对预后的影响,分析是否为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吸烟饮酒史、高水平TG-Ab、NGAL和VEGF等4个指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观察组TG、TG-A、NGAL及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对照组不良转归事件出现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 05);观察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索拉非尼应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莹莹;季晓春;汪磊;陈高翔;彭兆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对老年宫颈癌放化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60例老年宫颈癌放化疗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干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功能领域、症状领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功能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 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老年宫颈癌放化疗后患者应用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更易被患者接受,可作为其首选的护理干预模式.
作者:李菊英;李萍;李华;张文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的水平及其与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析患者血清CEA、CA199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脏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和CA19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 7%和70. 3% ;不伴有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CEA和CA199阳性表达率为55. 1%和11. 8%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按肝转移发生的时间分组,同时性肝转移组CEA、CA19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 6% 、77. 8% ,异时性肝转移组二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 6%和60. 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 表达水平与肝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对预测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龑航;刘映辉;周宇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脂康在中老年糖尿病肾病发病进展中对血脂的影响及肾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5例,随机分对照组(30例,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和血脂康组(35例,常规降糖降压治疗基础上联合血脂康0. 6 g,早晚各一次,口服),两组均治疗12 w.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脂、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酐(Cr)、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统计两组随访1~2年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ER 、Cr 、SOD、MDA、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12 w后,两组TG、TC、LDL-C、UAER、MDA、CRP、C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 05),血脂康组TG、TC、LDL-C、UAER、MDA、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 05);HDL-C水平在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SOD水平在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均明显升高(P<0. 05),且血脂康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随访1年及2年时两组患者糖尿病肾病进展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血脂康治疗糖尿病肾病,不仅可有效改善血脂,还能缓解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降低尿蛋白排泄率,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作者:薛铸;郑士富;朱秉匡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