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胡莹;程红梅;雷彬;米拉依
目的 探讨Wnt7a及其受体Frizzled(Fzd)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关系,揭示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大肠癌标本80例,以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qRT-PCR技术检测Wnt7a及其受体Fzd5在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Wnt7a及其受体Fzd5在蛋白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Wnt7a及其受体Fzd5的表达变化及分布特点,同时观察Wnt7a及其受体Fzd5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大肠癌组织中Wnt7a及其受体Fzd5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Wnt7a及其受体Fzd5均在细胞质表达,且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Wnt7a与受体Fzd5的表达均与大肠癌的体积、Duke分级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Wnt7a与受体Fzd5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Wnt7a可能通过与受体Fzd5的结合激活Wnt信号,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孙丹;王淑坤;苗玉娟;卢强;侯琛;宋妍;周风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IFN)γ对星形胶质细胞中JAK-STAT细胞信号通路的干扰素调节因子(IRF)1及NLRC5的激活作用.方法 IFNγ刺激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株,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IRF1及NLRC5的水平,分析IFNγ对星形胶质细胞中JAK-STAT细胞信号通路的IRF1及NLRC5的影响.结果 IFNγ显著促进星形胶质细胞中JAK-STAT细胞信号通路的IRF1及NLRC5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Nγ对星形胶质细胞JAK-STAT细胞信号通路的IRF1及NLRC5表达有激活作用.
作者:韩浩;宣丽颖;白冬松;宋葆华;宝鲁尔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经皮氧分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压力性溃疡(压疮)发生的预测作用,为临床压疮早期监测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8~12月,选取山东省滨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23例入住ICU超过48 h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压疮风险评估(Braden)量表对入住ICU 24 h内的老年患者完成压疮风险的首次评估,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患者骶尾部组织经皮氧分压(TcPO2),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评价TcPO2对ICU老年患者早期压疮发生的预测效果.结果 后纳入的101例ICU老年住院患者的Braden评分为(14.23±1.71)分;至入住ICU第7天时,患者骶尾部组织TcPO2明显降低,特异度显著升高,灵敏度也较第一天时有所升高;人住ICU第1、3、5、7天时,其患者TcPO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818、0.841、0.843.结论 TcPO2评估有利于ICU老年住院患者临床早期压疮的监测.
作者:于彬彬;宁华秀;陈晓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20~22周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左卡尼汀组.模型组参考相关文献进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左卡尼汀组在模型制备前30 min给予100 mg/kg左卡尼汀进行干预;假手术组游离出相关血管,但不进行夹闭操作.观察三组动物在恢复再灌注24 h后,血清和脑部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变化,并测定大鼠脑部三磷酸腺苷(ATP)酶、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SOD、IL-6、MDA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TNF-α的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左卡尼汀组与模型组相比,SOD和IL-6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组织中MDA和TNF-α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左卡尼汀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脑组织中MDA和TNF-α的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显著降低了SOD和IL-6的水平,而左卡尼汀处理后显著提高了SOD和IL-6的水平(P<0.05).模型组中NO、NOS和cGMP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左卡尼汀组与模型组相比可以显著降低NO、NOS和cGMP的含量(P<0.05).ATP酶结果表明,模型组脑组织中ATP酶的活力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左卡尼汀组脑组织中ATP酶的活力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结论 左卡尼汀能够显著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导致的神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和脑部MDA水平,降低脑部组织中NO、NOS和cGMP水平,提高SOD和ATP酶的活力相关.
作者:方浩威;肖圣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肺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50例老年重症肺炎为研究组;另选择普通肺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血浆白细胞介素(IL)-10、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含量,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标准测定;采用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大呼吸容积(FEV1)、高呼气流速(PEF)和用力肺活量(FVC).结果 研究组血浆IL-10、IL-1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ib、PT、TT、APTT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EV1、PEF和FV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患者临床转归,研究组分为存活组(21例)及死亡组(29例)两亚组.经单因素分析表明,两亚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白蛋白和白细胞(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累及器官、机械通气和长期卧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累及器官和长期卧床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存在明显炎症反应、凝血功能异常及肺功能下降,年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累及器官和长期卧床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傅中明;顾霄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补肾方对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NS)中SOCS、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43例激素抵抗型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活血补肾方,3个月后,观察两组血清SOCS1、SOCS3、SOCS5、白细胞介素(IL)-6、IL-20.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24 h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SOCS3、SOCS5、IL-6均显著降低,IL-20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SOC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在激素抵抗型N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益气活血补肾方通过调控SOCS、炎性因子发挥其生物学机制.
作者:翟文豪;李香玲;王炎强;王树庆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居家护理需求结构和支付意愿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和质性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慢性病老年人一般情况、居家护理需求、生存质量和支付意愿的状况.结果 669例慢性病老年人生存质量得分为(73.49±19.23)分,中位数72.78分,四分位间距33.24分.61.52%的慢性病老年人生存质量处于中等水平,20.46%处于差水平,处于良水平的为18.02%;85.6%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居家护理需求,服务需求项目超过3项的老年人的比例为52.1%,血压监测、中医护理、疼痛护理、血糖监测、服药指导、功能锻炼与康复指导、注射与输液、健康咨询这8项居家护理需求排在前8位;大多数的老年人愿意为居家护理服务支付费用,一半以上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承担居家护理服务的费用,居家护理支付意愿主要取决于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和医疗保险状况;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医疗保险、月收入、患慢性病种类、生存质量状况对居家护理需求得分有显著影响,其中,婚姻和居住状况对居家护理需求得分的影响是负向的,其余5个的影响为正向的.结论 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低于健康人群,对居家护理服务存在较强的需求,也有一定的支付意愿,开展符合慢性病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居家护理服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居家护理服务项目进行完善,制定和统一居家护理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和效果评价标准,将居家护理服务费用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畴,健全居家护理服务支付体制,严格居家护理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对居家护理中的各种护理行为通过各项制度和标准来规范、管理,使居家护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居家护理的实施有章可循,居家护理服务在慢性病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发挥,有助于提高居家护理效果,提升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晓慧;薛喜娟;刘国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序贯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的重度COPD患者58例随机分为有创通气组和序贯通气组各29例,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有创通气时间及总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组〔(6.89±1.40)d〕和序贯通气组〔(6.96±1.6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3,P=0.780);有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组〔(5.39±2.64)d〕和序贯通气组〔(2.46±1.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P=0.000).序贯通气组VAP发生率(13.79%)较有创通气组(37.93%)明显下降(P=0.036);序贯通气组VAP病死率(3.45%)较有创通气组(24.14%)显著降低(P=0.026).结论 对急性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后COPD患者行序贯通气治疗可缩短留置气管插管时间,减少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可;鲁力;文玉明;马渝;杨平;张冬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加入WTO之初,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药几乎为零,急需自主创新研发属于中国自己的新药,由于加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国少许顶尖研究机构努力获取临床经验,中国是庞大的胃癌多发国家,发病率在中国恶性肿瘤中排名第2,死亡率排名第3,同时癌症被发现时大多数为晚期患者,而且晚期胃癌标准化治疗失败后的新药研发一直是零突破,因此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进教授和解放军南京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牵头,全国38家医院共同参与新药研发. 李进教授及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研究中心创建并启动了一个Ⅰ期临床实验小组,排除万难,历经10年时间,花费近2个多亿的成本,2014年6月2日来自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科主任李进教授在美国芝加哥国际会议中心宣读了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Ⅲ期临床研究入选口头报告,这代表中国的临床研究逐渐接近世界先进行列,同时,阿帕替尼研究还入选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协会优秀论文. 阿帕替尼为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是全球第一个治疗胃癌的口服靶向药物,是胃癌二线治疗后仍有效的药物,是我国民族制药业第一个真正意义的自主创新药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FDA)已于2014年10月17日正式批准阿帕尼作为国家1. 1 类新药上市,用于治疗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作者:胡猛;刘星;刘静;姚伟荣;张锡泉;万会平;喻燕敏;杨水秀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沉默后对人MKN45胃癌细胞系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siRNA技术沉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内VEGF基因.体外成功构建针对VEGF的siRNA表达载体和1个阴性对照,分为VEGF siRNA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ADSCs,RT-PCR检测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相比,VEGF siRNA组ADSCs中VEGF表达显著降低,将上述3组处理后的ADSCs与MKN45胃癌细胞混合后接种裸鼠皮下,观察胃癌生长情况;通过CD34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检测胃癌组织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ADSCs在裸鼠体内可显著促进MKN45胃癌细胞的生长(P<0.05),VEGF siRNA组ADSCs在裸鼠体内对MKN45胃癌细胞的生长无促进作用(P>0.05);胃癌组织平均血管密度(MVD)结果为,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0.9±0.64)个/视野及(10.7±0.50)个/视野,VEGF siRNA组为(5.3±0.36)个/视野,单纯MKN45组为(5.1±0.52)个/视野.VEGF siRNA组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与单纯MKN45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DSCs内VEGF基因沉默后VEGF明显降低,与MKN45胃癌细胞混合后接种对胃癌组织血管形成和胃癌生长无影响.
作者:安琳;苏慎勇;张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对江西中部地区≥45岁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抽样调查,了解其膳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78名研究对象特征和膳食情况进行调查,膳食多样化评分(DDS)评价膳食结构,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 DDS总分为(5.18±1.123)分,不同地域、经济水平、教育程度、是否患糖尿病、是否吸烟者、是否饮酒者DDS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城市地区居民、经济水平较高者及非吸烟人群DDS水平较高的可能性更大.结论 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低文化程度人群及有吸烟饮酒习惯者等人群的膳食结构欠合理.
作者:叶兴;颜兴伟;周跃平;周建明;黄河浪;杨玉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 万,每年死亡原因为脑卒中的患者约150 万,脑卒中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1〕. 其中急性脑梗死( ACI )是脑卒中一种重要的疾病类型,占脑血管疾病的 60% ~80%. 脑梗死是由于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进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出现坏死,影响脑部正常生理功能. 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患者易出现失语、偏瘫等后遗症.
作者:胡克诚;朱新庆;孙先义;李爱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3例作研究组;另选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6 ml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和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Hcy、NT-proBNP含量,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UniceLDxc800Synchor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D-二聚体含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研究组血清CRP、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浆Hcy、NT-proBNP和D-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CRP、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均P<0.05);重度组血浆Hcy、NT-proBNP和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均P<0.05);CRP、TNF-α、IL-1β、Hcy、NT-proBNP和D-二聚体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 CRP、TNF-α、IL-1β、Hcy、NT-proBNP和D-二聚体可反映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且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侯晨辉;刘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膀胱炎、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及膀胱尿路上皮癌(UCB)组织中HER2、CD44v6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查阅病例资料,收集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5~2014年UCB石蜡标本115例、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50例及慢性膀胱炎30例,应用采用Max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及FISH检测三组病例的HER2及CD44v6表达.结果 HER2在膀胱炎、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及UCB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及26.1%,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2 cm及<2 cm组织中、在高级别癌及低级别癌组织中、在有肌层浸润及无肌层浸润癌组织中、在复发病例及初发病例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性别及年龄UCB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膀胱炎、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及UCB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6.0%及54.8%,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级别癌及低级别癌组织中、在有肌层浸润及无肌层浸润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是否为复发病例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之间,CD44v6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UCB组织中HER2与CD44v6的表达存在负相关(r=-0.216,P=0.02).结论 HER2与CD44v6可能在UCB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共同起作用.
作者:黎美仁;路名芝;郑美蓉;周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DOSE指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DOSE指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卷对103例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DOSE指数得分(3.33±1.83)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卷总得分(2.73±1.33)分,DOSE指数与症状维度得分、功能状态维度得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卷总得分呈正相关(r=0.213~0.471,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积极运用DOSE指数,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将其作为评价生活质量变化的客观依据.
作者:陶燕霞;王岚;郑洪;郑迓姝;赵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调强放疗(IMRT)联合替吉奥胶囊(S-1)同步化疗及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免疫疗法(DC-CIK)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不能手术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不能手术局部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IMRT联合S-1同步化疗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案;观察组35例,给予IMRT联合S-1同步化疗及DC-CIK的治疗方案.结果 CD56+NK细胞比例、CD4+/CD8+细胞比率及CD3+CD4+T淋巴细胞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中治疗后均明显升高,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治疗后下降,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完全缓解(CR)0.0%、部分缓解(PR)57.1%、稳定(SD)28.6%和病情进展(PD)14.3%,观察组CR 0.0%、PR 62.9%、SD 31.4%、PD 5.7%(Z=-0.709,P=0.478).对照组和观察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3%、17.8%和73.2%、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1,P=0.034);对照组和观察组1、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5.5%、12.6%和63.3%、20.4%(χ2=3.902,P=0.048),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和2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3个月和18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化疗和急性放射性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联合S-1同步化疗及DC-CIK治疗不能手术局部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能提高患者细胞免疫能力,延长患者远期生存时间,可推荐其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许涛;景红霞;李林均;张军;余建云;程雄飞;焦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宣痹通瘀胶囊对急性冠脉缺血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麝香保心丸组、宣痹通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适应喂养1w后,采用结扎冠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喂养4 w后取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水平;使用酶标仪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宣痹通瘀胶囊高剂量组血清AST、CK和LDH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中剂量组血清AST和LDH水平明显降低(P<0.05和P<0.01);低剂量组仅对血清LDH水平有干预作用(P<0.05);与模型组相比,宣痹通瘀胶囊高、中剂量组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麝香保心丸组、宣痹通瘀高、中、低剂量组心肌组织内VEGF含量显著增高(P<0.01,P<0.001,P<0.01,P<0.05).结论 宣痹通瘀胶囊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心肌三酶水平,可以有效抑制过氧化反应,提高SOD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MDA生成,同时可以促进心肌组织中VEGF含量增加,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双娣;成光宇;刘迎辉;隋永朋;李洪禹;刘爱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应用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8例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脊柱结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指数、伤椎楔变角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神经功能恢复分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手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相当,但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的创伤少、疼痛轻、出血量少,且恢复快.
作者:陈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ID)-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关注其相关性.方法 87例食管鳞癌为观察组,23例距肿物边缘>2 cm的非肿瘤性食管黏膜组织的石蜡标本为对照组,ID-1和VEGF-D表达的检测应用免疫组化法.结果 两组ID-1和VEGF-D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D-1和VEGF-D表达与脉管累犯和淋巴结转移相关,ID-1表达与增殖指数和分化程度相关.二者均与炎细胞浸润程度无相关性.ID-1和VEGF-D呈正相关.结论 食管鳞癌中ID-1和VEGF-D表达升高,可以促进肿瘤进展.ID-1与VEGF-D有一定正向协同作用.
作者:祁艳娟;秦爱萍;龙启福;陈凡;马建青;周毛;常巧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SP)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正常肝细胞L-02 Hepcidi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HepG2和L-02细胞,RT-PCR检测不同浓度(0、100、200、400 mg/L)的ASP诱导不同时间(0、24、48、72 h和96 h)对两种细胞Hepcidin mRNA影响.Western印迹观察400 mg/L ASP诱导96 h对两种细胞Hepcidin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0 mg/L)相比,浓度高于200 mg/L ASP能够显著下调HepG2和L-02细胞Hepcidin mRNA表达(P<0.001);400 mg/L ASP连续作用48 h后对HepG2和L-02细胞产生显著的Hepcidin抑制效应且抑制强度呈时间相关性;400 mg/L ASP连续作用96 h后显著抑制HepG2和L-02细胞Hepcidin表达(P<0.001).结论 ASP可以抑制HepG2和L-02细胞中Hepcidin的表达.
作者:任峰;李健;贺国洋;贾昭华;千新来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