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rs1617640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赵冬冬;马宝新;李跃荣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 多态性,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Meta分析
摘要:目的 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rs1617640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EPO基因rs1617640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EPO基因rs1617640多态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和资料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5.3进行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和数据合并).结果 共纳入12个病例-对照研究;共计7060例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病例组)3704例,糖尿病组(对照组)33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EPO基因rs1617640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发病具有相关性〔等位基因模型(OR:1.49,95%CI:1.32~1.67);显性模型(OR:1.61,95%CI:1.30~1.99);隐性模型(OR:1.79,95%CI:1.50~2.14);加性模型:TT vs GG(OR:2.21,95%CI:1.73~2.82),TG vs GG(OR:1.32,95%CI:1.05~1.65)〕;且与1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相关〔等位基因模型(OR:1.45,95%CI:1.28~1.65);显性模型(OR:1.58,95%CI:1.25~1.99);隐性模型(OR:1.73,95%CI:1.42~2.10);加性模型:TT vs GG(OR:2.11,95%CI:1.62~2.77),TG vs GG(OR:1.31,95%CI:1.03~1.68)〕.结论 EPO基因rs1617640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发病具有相关性;且与1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相关.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滋养肝肾法对初老模型大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目的 明确滋养肝肾法对卵巢储备功能(OR)下降(DOR)初老模型大鼠的影响及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自然更年期模型实验观察,通过中药滋养肝肾法观察不同浓度组方对初老模型大鼠(模型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血清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数量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组方组、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组血清FSH、LH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血清FSH、LH值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补佳乐组血清FSH、LH值显著低于组方高、低剂量组(P<0.05),而与组方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卵泡数量明显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组方高、低剂量组卵泡数量略有增加,而组方中剂量组与补佳乐组卵泡数量增加明显,中剂量组更为显著.结论 滋养肝肾法对DOR初老模型大鼠的血清激素紊乱水平及卵泡数量具有调节作用.

    作者:包红桃;谢知慧;李应福;王宝泉;晏鹏;董娟娟;刘双萍;武权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伊立替康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目的 探讨伊立替康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MTT染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伊立替康对人类结肠癌细胞系SW620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作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伊立替康对SW620细胞中p38活性的影响,利用p38抑制剂以及siRNA干扰技术,分析p38 MAPK信号通路在伊立替康诱导SW620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结果 伊立替康抑制SW620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进一步的实验显示伊立替康激活了细胞中的P38 MAPK信号通路,不同浓度产生的效应不同.高浓度的伊立替康快速剧烈地激活p38,进而引起明显的细胞凋亡,但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通过抑制剂或siRNA抑制p38活性后可见伊立替康诱导的细胞凋亡显著减少.相反,较低浓度的伊立替康激活p38缓慢,但持久,只有一小部分的细胞发生凋亡,抑制p38活性后,导致细胞对伊立替康的敏感度增加,细胞凋亡增加.结论 p38 MAPK 信号通路参与了伊立替康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过程,同时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作者:黄河;魏童;高文彪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老年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螺内酯的合理剂量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应用螺内酯的合理剂量.方法 选取老年慢性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1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4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口服螺内酯20 mg/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口服螺内酯40 mg/d.测定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低钾血症、乳房胀痛及结节)发生率.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两组LVEF和NT-proBNP水平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改善程度好于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钾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乳房胀痛及结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若无明显肾功能异常,建议口服螺内酯40 mg/d,可提高患者服药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且安全性良好,能进一步改善愈后.

    作者:肖童;刘媛;郭燕;曹保江;陈静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与内膜剥脱术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比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及内膜剥脱术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比较.方法 颈动脉狭窄患者98例,其中50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为支架组,48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为剥脱组,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同时测定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均低于正常值,提示颈动脉狭窄合并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NSE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术后6个月较3个月下降更为明显(P<0.05);术后两组患者hs-CRP含量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支架组明显高于剥脱组(P<0.05,P<0.01).结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及内膜剥脱术均有效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但二者效果无明显差异.

    作者:黄攀;何晓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同给药时间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的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PPH)的影响.方法 2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PH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14 d安慰剂洗脱后所有患者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 mg口服治疗,其中对照组于晨起后立即服药,治疗组于早餐后2 h(10:00)服药,持续治疗8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和PPH治疗效果,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PPH疗效的风险因素.结果 治疗8 w后,对照组与治疗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中餐及晚餐后血压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早餐后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早晨后PPH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早餐PPH新增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餐和晚餐PPH发生概率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年龄、不同给药时间、入院时餐后血压下降幅度与PPH治疗效果有关.结论 对于年纪较轻、入院时餐后血压下降幅度较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改为10:00服药(早晨与中餐之间)治疗PPH安全、有效.

    作者:李静;李莉;李勋;刘学员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治疗对老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心脏彩超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皮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治疗对老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心脏彩超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TAVI治疗的老年AS的患者22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的结果:左室舒张末直径(LVD)、左室收缩末直径(LVS)、射血分数(EF)、主动脉射血峰值流速(Vp-AV)、主动脉瓣大跨瓣压力阶差(Peak-AVG)、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MPG)、肺动脉收缩压(PAPs);根据术前患者心功能状态比较分析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入选的22例患者,平均年龄(75.64±9.18)岁;术前心功能(NYHA)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呈明显正相关(P<0.001),与LVD、LVS、EF、Vp-AV、Peak-AVG、MPG、PAPs无相关性(P>0.05);经过1年以上的随访复查,发现心脏彩超在TAVI术前后随访结果提示LVD、LVS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1年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EF值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1年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V、Peak-AVG、MPG、PAPs 4个指标TAVI术前与术后3个月、术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是上述4个指标,在TAVI术后3个月与术后1年随访复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术前心功能状态不同对术后的心脏彩超指标LVD、LVS、PA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VI作为一种成熟的临床技术,可以明显改善老年AS患者的心脏彩超指标.

    作者:江宏飞;戴翠莲;王希星;孟凡琦;宋晶金;朱伟亮;王焱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PTEN蛋白缺失与PI3K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

    目的 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确实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成功将pBP-PIEN质粒转染入H1793细胞,分为对照组、糖原合成酶(GSK)低剂量组(10μmol/L)、GSK中剂量组(20μmol/L)和GSK高剂量组(30μmol/L).分别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信号通路的改变情况.结果 PI3K抑制剂作用72 h后,GSK低、中和高剂量组H1793细胞株抑制率分别为7.89% 、23.86% 和29.99%,H1793-pBP-PTEN细胞株抑制率分别为12.83% 、36.21% 和61.26%.相同浓度PI3K抑制剂对H1793细胞株和H1793-pBP-PTEN细胞株的抑制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GSK低、中和高剂量处理48 h后,H1793细胞株凋亡率分别为8.22% 、12.12% 和18.93%,H1793-pBP-PTEN细胞株凋亡率分别为18.29% 、26.83% 和39.67%,相同浓度PI3K抑制剂对H1793细胞株和H1793-pBP-PTEN细胞株的凋亡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PI3K抑制剂浓度增加,H1793细胞株和H1793-pBP-PTEN细胞株p-EGFR、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且相同浓度PI3K抑制剂作用下,H1793-pBP-PTEN细胞株p-EGFR、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H1793细胞株(P<0.05).结论 PTEN在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评估PI3K抑制剂治疗疗效和预后的潜在指标.

    作者:杨军峰;赵璞;张全;务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心肌损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择期PCI治疗,并跟踪记录患者疗效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LVEF、CK-MB、cTnI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术后3种指标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种指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观察组3种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MI患者行择期PCI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左室心功能,使血流通畅,但是行PCI治疗术后对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作者:关婧;涂清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京津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协同发展

    地处华北的北京和天津,其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国分别居第二和第三位,而河北省农业人口在全国位列第四,可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京津冀 3 地不能不重视的共同问题. 在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背景下, 2015 年 11 月,京津冀 3 地签署了《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接着 3 地民政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并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6 年 ~ 2020 年)》. 规定从 2016 年 10月 1 日开始,京津冀 3 地开始试点养老服务协同发展项目,并确定了天津武清养老护理中心、河北三河燕达国际健康城、中标集团河北高碑店养老项目 3 个试点单位,力促河北省承接京津养老压力,可见,3 地养老服务协同发展任重道远.

    作者:王小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线虫神经保护及Aβ肽聚集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转基因线虫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AD转基因线虫分为模型组、解毒益智方低剂量组(25 mg/L)、中剂量组(50 mg/L)、高剂量组(100 mg/L),进行寿命实验、瘫痪率测定实验.结果 低、中、高剂量组线虫寿命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1);中、高剂量组平均瘫痪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01).结论 解毒益智方对AD转基因线虫的神经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减少瘫痪率,延长寿命.

    作者:祝越美;黎明全;关树文;李玉娟;陈新华;刘聪;张越;王建斌;季雪;解雨彤;李丽勤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CEA、CA199、CA724、NSE和CYFR211联合检测对老年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72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质蛋白(CYFR211)联合应用对老年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分组,老年胃癌患者纳入恶性组(52例),胃部良性病变者纳入良性组(6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60例),均取血清样本检验5种肿瘤标志物表达,并经统计学分析联合使用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恶性组5种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5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敏感度显著高于3种或3种联合(P<0.05),但特异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联合应用5种肿瘤标志物诊断老年胃癌具有更高敏感度,NSE和CYFR211价值的研究仍需深入.

    作者:徐超;黄秋兰;杜金龙;伍成斌;侯惠丽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 机械通气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咪达唑仑)、观察组(予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每组30例.治疗期间执行每日唤醒策略,分别监测谵妄发生率、苏醒时间,给药前、给药20 min、40 min、60 min各时点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给药前后平台压(Pplat)、肺静态顺应性(Cst)、氧合指数(PaO2/FiO2)变化.结果 给药后谵妄发生率,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min)分别为(25.2±1.9)、(36.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前E、NE、HR、MAP、Pplat、Cst、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20 min、40 min及60 min,E、NE、HR、MAP均出现下降,观察组各时间点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后,Pplat下降,观察组下降更加显著;Cst、PaO2/FiO2均提高,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可以明显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促进肺功能恢复.

    作者:张春媚;何洪洋;李抗;赵忠岩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头风灵颗粒治疗偏头痛的药理作用

    目的 研究头风灵颗粒的镇痛药理活性.方法 通过硝酸甘油致大鼠偏头痛、热刺激小鼠、醋酸致小鼠扭体等3种药理模型探讨头风灵颗粒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和镇痛的作用机制.结果 头风灵颗粒中剂量组抑制硝酸甘油所致大鼠挠头次数强于西比灵;中、低剂量组对硝酸甘油所致偏头痛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且优于西比灵;抑制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含量西比灵作用相当;能够改善硝酸甘油所致大鼠5-HT及NE含量;头风灵颗粒可以使热致痛小鼠的痛阈时间得到有效的延长,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也能够被有效地减少.结论 头风灵能够通过改善大鼠血管活性物质和神经递质水平失常,减弱神经性炎症,改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从而缓解偏头痛症状.

    作者:李霞;王立志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对甲状腺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对甲状腺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10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两组均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后常规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 w.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和肿瘤标志物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CT和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25.49%,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降低PCT和Tg水平.

    作者:徐晓东;陶飞宝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HOX转录反义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和其调控基因HOXD10的表达情况及HOTAIR基因的甲基化情况.方法 对45对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前哨淋巴结组织、腋窝淋巴结组织进行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O-TAIR和HOXD10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测定HOTAIR非甲基化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HOTAIR相对表达量(10.22±3.6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43±2.19,P<0.05),但两组HOXD10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HOTAIR基因非甲基化率(88.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4.4%,P<0.05).乳腺癌组织中HOTAIR基因与Ki-67和孕激素受体呈正相关(r=0.810、0.623,P均<0.05).前哨淋巴结组织中HOTAIR相对表达量(9.27±1.19)显著高于腋窝淋巴结组织(6.86±1.24,t=3.397,P<0.05).前哨淋巴结组织中HOTAIR与Ki-67和淋巴结转移率呈正相关(r=0.803、0.687,P均<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和前哨淋巴结组织中HOTAIR基因表达水平升高,乳腺癌组织中HOTAIR与Ki-67和孕激素受体呈正相关,其调控基因HOXD10表达量无明显变化,HOTAIR基因非甲基化水平升高.

    作者:赵月鸣;董莹;袁红梅;邢德君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老年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中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预后价值

    目的 探究分析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的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情况.方法 急性轻型脑卒中合并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0例,对其高分辨核磁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将其分为1~4个组和>4个组,各45例,记录并比较患者脑内微出血位置、数目、脑白质改变的严重程度及颅内动脉钙化评分情况.结果 与1~4个组患者相比,>4个组患者的3级脑内微出血比例明显偏高(P<0.05).>4个组患者2级、3级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比例明显高于1~4个组(P<0.05).与1~4个组相比,>4个组患者的重度钙化评分比例明显偏高(P<0.05).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3级、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2级及颅内动脉钙化评分≥3分均是并发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的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数目与脑微血管病变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数目越多,合并脑内微出血、脑白质改变的严重程度及颅内动脉钙化程度也越严重,观察急性轻型脑卒中患者的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情况对于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刘照勇;梁丹丹;倪朝民;何晓云;丁玉菊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麝香保心丸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细胞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细胞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12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与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细胞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观察组:t=14.529,对照组:t=7.614,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MD% 显著高于对照组(t=12.805,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观察组:t=8.267、16.576、28.753,对照组:t=5.793、8.247、17.20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 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6.115、14.217、14.845,均P<0.05).两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t=19.092、12.730、17.251、11.728,对照组:t=6.989、5.722、12.670、9.705,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C、LDL-C和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9.000、7.036、8.572、12.275,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44%)显著高于对照组(73.77%,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改善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紊乱,且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作者:李俊;俞章平;张云姣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法检测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及在细胞间的传播

    目的 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分析检测 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及在细胞间的传播.方法 首先利用高灵敏的荧光素酶human Gaussiaprinceps luciferase作为报告蛋白,将其N端(1~93)与C端(94~169)分别与 α-突触核蛋白的C端融合,记作L1和L2,并将L1和L2同时在SK-N-SH细胞中共同表达,结果显示BiFC分析可以特异地检测出 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接下来将L1和L2分别在SK-N-SH细胞中表达,收集L1的培养基加入到表达L2的细胞中.同理,收集L2的培养基加入到表达L1的细胞中.结果 BiFC分析可检测到 α-突触核蛋白在细胞间传播.结论 BiFC可有效检测 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及在细胞间传播.

    作者:任晓曦;赵云;韩玉坤;郑焱;杨慧;张建亮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证型与生化指标的内在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 本病病理诊断中常见为膜性肾病,患者常见的本虚证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常见的标实证为血瘀证,本虚脾肾阳虚证患者肌酐、24 h尿蛋白、总胆固醇水平较其他证型患者更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更低(P<0.05);标实血瘀证患者肌酐、24 h尿蛋白、三酰甘油水平更高(P<0.05).结论 脾肾阳虚证及血瘀证患者指标异常更明显,提示脾肾阳虚证及血瘀证患者治疗难度更大.

    作者:莫超;史伟;谢丽萍;胡雯;向长玉;王夏青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血浆pNF-H浓度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预测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中磷酸化神经纤维丝蛋白(pNF-H)对术后谵妄(POD)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 本实验采用单臂队列研究,纳入100例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所有入选患者术前、拔除气管导管后、术后24、72 h的血浆pNF-H浓度,根据术后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量表诊断POD,分为谵妄组30例和非谵妄组70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和血浆pNF-H变化,并制定血浆pNF-H变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谵妄组患者术后血浆pNF-H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24 h达到峰值,非谵妄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浆pNF-H浓度明显低于谵妄组(P<0.01).拔管时血浆pNF-H浓度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26(95%CI 0.494~0.758),术后24 h血浆pNF-H浓度的AUC为0.801(95%CI 0.696~0.907),术后72 h血浆pNF-H浓度的AUC为0.728(95%CI 0.609~0.847).结论 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拔管时、术后24、72 h,血浆pNF-H浓度可能有助于POD的诊断或预测.

    作者:刘大为;陈堃;吴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