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髓电刺激疗法的应用现状

赵璐露;郭涛

关键词:脊髓电刺激, 临床应用, 应用现状
摘要:脊髓电刺激(SCS)是将脊髓刺激器的电极置于解剖结构、功能完整脊髓硬膜外腔,通过电流脉冲刺激脊髓后柱的传导束和后角感觉神经的治疗形式。随着设备的不断改进,SCS 得到了快速发展,成功率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其应用领域有所增多。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身体脂肪指数在老年高血压风险预测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身体脂肪指数在预测老年人高血压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对盐城市767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身体测量,分析比较身体脂肪指数(BAI)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腰围(WC)对高血压的预测效果。结果男性 BAI 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 BMI、WHtR 和 WC,女性 BAI 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 WC;无论男女,除 WHR 外,各指标对高血压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与 AUC =0.5相比差异均显著,但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I 可以作为反映肥胖、预测高血压风险的指标,特别是在老年人体重无法测量的情况下,但不能说明 BAI 比其他指标在预测高血压风险方面效果更佳。

    作者:赵雅宜;丁亚萍;李现文;崔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长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本体感觉及身体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长期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本体感觉及身体稳定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针对太极故里焦作市年龄65~75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从中随机筛选具有3年以上太极拳锻炼习惯和无明显健身锻炼习惯的老年人各50例,分别为长期太极拳锻炼组和无锻炼习惯组,首先检测两组入选者的本体感觉功能和身体稳定性;为了进一步验证长期太极拳锻炼的效果,另对无锻炼习惯组老年人进行6个月的太极拳锻炼实验,观察锻炼后各检测指标的改善效果。结果长期太极拳锻炼组老年人的本体感觉功能和身体稳定性指标明显优于无锻炼习惯组(均 P<0.05),无锻炼习惯组老年人经6个月训练实验后,各检测指标较实验前得到了明显改善(均 P<0.05)。结论本体感觉能力和身体稳定性对维持老年人的肢体运动功能至关重要,而进行长期太极拳锻炼能对老年人的本体感觉功能和身体稳定性起到明显的促进和改善作用。

    作者:马孝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决明子蒽醌苷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决明子蒽醌苷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心室肌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0.2、0.4 g /kg 决明子蒽醌苷组及佐芬普利(0.01 g /kg)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各组大鼠灌胃给药8 w。给药后第57天测量大鼠颈动脉平均压(mCA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压力大下降速率(LV-dp /dtmax)及左室质量与胫骨长度比值( LVW /TL)。制备心肌组织匀浆,放免法测定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内皮素(ET)含量。结果决明子蒽醌苷能明显抑制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的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室舒张功能,与模型组比较,LVW /TL、LVEDP 值明显降低、LV-dp /dtmax 值明显升高(P<0.05或 P<0.01),该作用与其抑制心内AngⅡ、ALD 及 ET 表达有关(P<0.05或 P<0.01)。结论明子蒽醌苷能抑制肾源性高血压所致心肌肥厚,改善心室舒张功能,且其能够有效降低心脏局部 AngⅡ、ALDAET 分泌有关。

    作者:于海荣;王一帆;陈建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促炎症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细胞黏附分子 CD44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 TNBS)/乙醇法灌肠建立 UC 大鼠模型。将 SD 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常安治疗组。观察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HPS)。造模及美常安干预7 d 后处死大鼠,取结肠行 HE 染色,观察镜下结肠病理变化。 RT-PCR 法检测各组大鼠肠黏膜细胞因子 IL-1βmRNA 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黏附分子 CD44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可见脓性分泌物、糜烂及溃疡,美常安干预后显著改善 UC 大鼠结肠黏膜的病理变化,DAI 和 HPS 评分下降显著,并明显降低 UC 大鼠 IL-1βmRNA 和 CD44的表达(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可能通过下调 UC 大鼠 IL-1βmRNA 和 CD44的表达而发挥干预作用。

    作者:梁勇;颜丽萍;苏林;李弘;闫玉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miRNA在冠心病检测中的研究新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冠心病(CHD)死亡的人数将增加至2330万,将成为人类死亡的首要病因〔1〕。因此寻找到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研究发现,miRNA 不仅参与 CHD 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而且不同miRNA 可以检测出 CHD 的不同疾病阶段。

    作者:曾萍;杨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对老年冠心病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CAD)致急性左心衰竭(ALVF)患者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VAP)病原菌分布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 CAD 所致 ALVF 患者依据是否并发 VAP 分为:感染组(并发 VAP,65例)及未感染组(未并发 VAP,106例)。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分型,并分析感染后心肺功能、炎症水平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另纳入8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感染组分离致病菌6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53.85%);革兰阳性菌27株(41.54%);真菌3株(4.62%)。感染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及 FEV1/FVC 均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及对照组( P<0.05)。感染组外周血肌钙蛋白(TnI)、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干扰素(IFN)-γ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CAD 所致 ALVE 患者如并发 VAP 可导致死亡率显著升高,这可能与感染导致的呼吸功能降低、心功能恶化及全身性炎症反应加剧有关。

    作者:姚滨;周荣;王建忠;奚吉成;王崇军;张智彪;郝力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与TNF-α和caspase-3的关系

    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性痴呆的常见病因,VD 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倍数增长关系〔1〕,目前并没有提出较好的针对改善 VD 病情的治疗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 VD 的效果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半胱氢酸蛋白酶(caspase)-3变化的影响。

    作者:孟天娇;王立波;陈飞儿;姜佳风;王玮瑶;齐玲;陈加俊;刘晓阳;孙文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丹皮酚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核因子-κB p65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AMI)心肌组织核因子(NF)-κB p65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 AMI 模型,分为模型组和丹皮酚低、中、高剂量组4、6、8 mg? kg-1? d-1及卡托普利组10 mg? kg-1? d-1;另设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连续给药4 w后处死大鼠,Masson 染色法分析心肌组织胶原沉积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 p-IκB 及 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4、6、8 mg? kg-1? d-1丹皮酚给药4 w 后,大鼠心肌组织的胶原沉积量较模型组显著减少。丹皮酚还可下调心肌组织中 NF-κB p65、p-IκB 的蛋白表达。结论丹皮酚对大鼠 AMI 后心室重构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作用,抑制 NF-κB p65的表达和活化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赵静怡;张树峰;姚银辉;顾媛媛;时昭平;周晓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老年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82例,按照患者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研究组41例采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记录手术过程中淋巴结数量清扫状况,术前及术后指标,同时进行随访,记录生存率、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状况。结果在淋巴结清除数量上,研究组在Ⅲ期、右半结肠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上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进食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无差异(P>0.05);研究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2年累积生存率(4.88%、2.44%、94.38%)与对照组(7.32%、4.88%、92.34%)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切除联合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老年结肠癌安全有效,达到淋巴组织切除大化,获得较好的肿瘤根治效果。

    作者:刘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硬膜外麻醉对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每组40例,均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相同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分别对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之前、手术进行30 min、手术结束时、术后4 h 抽取的静脉血进行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测定。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全血低切和高切黏度、低切和高切还原黏度均比麻醉之前低;老年组患者麻醉后全血高切黏度比非老年组低。两组患者麻醉前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30 min、术毕、术后4 h 空腹血浆胰岛素血糖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增高较明显。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可以使血液流变学相关参数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对脏器的血液灌注有明显的益处,其中对老年患者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王鹭蓉;冯宇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激素量联合环磷酰胺及雷公藤治疗中老年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激素量联合环磷酰胺及雷公藤在治疗中老年肾病综合征时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中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在环磷酰胺和雷公藤用药的基础上,各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醋酸泼尼松,在第1,3,6和12个月监测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及血肌酐含量,判定其症状缓解率及复发率。此外,在治疗后的各时段,观察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及雷公藤用于治疗中老年肾病综合征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醋酸泼尼松用量为1.0 mg? kg-1? d-1,临床效果好(P<0.05),且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他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0 mg? kg-1? d-1用量的醋酸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及雷公藤治疗成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显著改善了肾功能指标。

    作者:李小红;王函;李康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方法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36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干预,治疗组给予积极地行为干预,包括认知干预、社会支持、心理干预与锻炼干预,持续3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值、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术后即刻,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明显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同时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上述值与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 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完整纤维帽小厚度都明显高于术后即刻,同时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完整纤维帽小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新发心肌梗死、靶病变血管重建、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能有效反应术后效果,而针对性地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瑜;廖旺;李隐月;何嫚;乔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伴慢性疼痛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认知功能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PD)是否伴慢性疼痛患者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认知功能。方法100例 PD 患者根据是否伴慢性疼痛分为A、B 两组,其中 A 组55例(伴慢性疼痛),B 组45例(不伴慢性疼痛);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 A、B 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并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B 组延迟回忆和命名能力评分高于 A 组(P<0.05)。 B 组和对照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水平高于 A 组( P<0.05),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低于 A 组(P<0.05)。 B 组疾病严重程度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正相关,与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呈负相关。 A 组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表达分别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呈负相关,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γ表达呈正相关,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呈正相关。结论PD 伴慢性疼痛患者的发病与炎性因子表达异常有关,其自身会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在 PD 伴慢性疼痛的发展进程中,免疫失调、认知及炎性反应可能共同参与其中。

    作者:李雪;姜立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顺铂腹腔热灌注化疗(HIPC)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胃癌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胃癌根治术和静脉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HIPC。治疗完成后,随访调查患者生存质量、化疗疗效、化疗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和 T 细胞亚群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CD3+、CD4+和 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 P<0.05),而 CD8+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和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PC 较传统化疗疗效更佳,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但其毒副作用暂时未发现,有待延长随访时间和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启船;屈中玉;张辉;陶海云;刘越;李果;万里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齐拉西酮辅助治疗老年重症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辅助治疗老年重症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重症精神分裂老年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3例予以奥氮平治疗,研究组53例予以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评定认知功能,采血检测血清相关指标、炎症指标,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47%,低于研究组90.57%(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神经认知功能状况改善更显著,治疗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升高,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因子(GFAP)水平降低,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升高(P<0.05)。结论采用齐拉西酮辅助治疗老年重症精神分裂患者疗效显著,对认知功能、血清 BDNF 水平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昉;梅蕊;彭樊;吕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动机性访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 MI 对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成立访谈小组、制定访谈计划、确定访谈重点、运用访谈技巧,在干预前、后对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和糖尿病相关指标进行调查和测评。结果干预后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生存质量评分及糖尿病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MI 干预能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改善其糖代谢,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霞;杨贵云;张泓;李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对47例 CCCI 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评分,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 Hcy。以同期14例无相关疾患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结果CCCI 患者 MoCA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 Hcy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 MoCA 评分与血清 Hcy 水平之间呈负相关(r =-0.278,P<0.05)。结论CCCI患者可以出现轻度认知功能的下降,其认知功能的下降与血清 Hcy 水平呈负相关。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患者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治疗 CCCI 患者出现的轻度认知障碍可能有积极作用。

    作者:苏增锋;张颖;余其贵;王萍;杨琳琳;苏世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国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特征

    作为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积极有效手段,体育锻炼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于老年人来说,体育锻炼更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使其保持活力,延缓衰老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各省市的经济水平、文化、气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地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势必也有所不同。本研究较为全面地探讨我国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代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肾脏疾病患者活检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探析行肾穿刺活检术的老年肾脏疾病患者病理及临床特点。方法接受肾穿刺活检术检查的503例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成老年组125例和中青年组378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老年组尿蛋白定量(UP)值及高血压发病率明显比中青年组高(P<0.01),肾功能不全发病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1),两组血尿发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组膜性肾病(MN)发病率明显比中青年组高,且IgA肾病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 均<0.05)。老年组糖尿病肾病、肾淀粉变性、高血压肾损害比例均明显比中青年组高,狼疮性肾炎发病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均<0.05)。结论肾穿刺活检术在老年肾脏疾病者中具有重要的病理诊断价值,老年患者的肾脏疾病的病理学类型与中青年患者不同。

    作者:闫振宇;买春阳;郝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血浆中 D-二聚体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在围术期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治疗,对照组在围术期均未使用低分子肝素;两组患者术后比较彩色多普勒诊断深静脉血栓的结果并检测血浆中 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7%(P<0.05);血浆 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和含量分别为22.45%、(1.75±0.93) mg /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14%、(2.21±0.88)mg /L(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通过对血浆 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能及时准确判断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赵希铭;张国秋;张广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