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洁;黄礼传;张俊
目的:探讨肺复康对小鼠肺癌生长的抑制情况及分子水平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 E 钙黏蛋白( E-cadherin )的表达。方法7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肺复康大、中、小剂量组及正常对照组,相同条件下喂养16 d,观察各组小鼠的生长情况,检测各组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并检测各组癌组织、癌旁组织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观察期中,模型组整体生长状况不良,进食及活动情况明显不佳,较其他组更加消瘦。肺复康大剂量组末次肿瘤重量明显轻于模型组( 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明显低于肺复康小剂量组( P<0.05);肺复康大剂量组在第7、10、13、16天的肿瘤体积小于模型组( P<0.05)。 Western 印迹显示肺复康大剂量组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 E-cadherin 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 P<0.05)。结论肺复康对肿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通过上调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促进上皮细胞间质化( EMT)的发生,从而增强肿瘤细胞间的黏附和侵袭能力。
作者:王涛;张泽峰;高峰;王瑞;米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估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价值。方法11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补充白蛋白、利尿和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普萘洛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5%,显著优于对照组62.26%(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重、腹围、周平均24 h尿量、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脾厚、门静脉内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普萘洛尔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过程中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红;李宪;唐维;许广杰;孙秀玖;张凤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济南市366例社区中老年人群骨密度( BMD)与相关血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桡骨远端BMD,根据BMD值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骨质疏松(OP)组,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血钙和血磷,对BMD值与各项血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正常组和OP组血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中老年人 BMD缓慢下降,OP发生率逐渐升高;60岁以后男、女BMD值下降明显,60~69岁、70~80岁年龄组女性OP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 OP组和正常组的ALP、血磷水平差异显著(P<0.05)。 BMD T值与ALP、血磷呈负相关,调整身高、体重、年龄之后,这些指标与BMD值的偏相关系数仍然有显著意义,其中OP组BMD和ALP以及正常组BMD和血磷的负相关程度较好(P<0.05,P<0.01)。结论 ALP是BMD减少的重要预测因子,其增加与 OP患病风险有关,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有助于早期防治OP。
作者:谌红珊;胡藩;刘冬梅;冯建;赵长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显齿蛇葡萄提取物体外降血糖及抗氧化和体内降血糖效果研究。方法利用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甲醇和70%的乙醇提取显齿蛇葡萄中的活性成分,得到不同提取物,测定其中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考察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和对DPPH及ABTS的清除效果,体内降血糖效果是利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正己烷提取物(HE)、氯仿提取物(CE)、乙酸乙酯提取物(EAE)、甲醇提取物(ME)和70%的乙醇提取物( EE)按剂量200 mg/kg体重治疗4 w,每周末尾部动脉取血测定血糖,4 w后眼眶取血测定血清胰岛素。结果不同提取物中,EE中总酚类物质和总黄酮来物质的含量高,其次是ME,HE中该两种成分含量低,体外降血糖效果发现 EE 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并且体现剂量依赖性,体外抗氧化实验发现EE对DPPH和ABTS具有较强的清楚效果,而体内降血糖效果发现不同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特别是EE组降血糖效果非常明显,血清胰岛素的含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显齿蛇葡萄70%EE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效果,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降血糖和抗氧化的天然药物。
作者:张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iR-146a在紫外线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中的作用。方法10 J/cm2 UVA连续照射成纤维细胞2 w建立光老化模型,分别于首日、37、、14 d提取总RNA,实时定量 PCR检测miR-146a表达量;慢性病毒转染上调 miR-146a 表达(miR1-46 a过表达组),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并验证细胞内miR-146a表达量;未经处理的成纤维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UVA+miR-146a组为miR-146a过表达后再用 UVA照射。MTT法检测四组细胞增殖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四组细胞内老化相关基因 mRNA 表达情况;Western 印迹法检测四组细胞中 Smad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UVA照射第3、7、14天UVA照射组miR-146a表达量持续降低,且明显低于同期空白对照组( P<0.05)。慢性病毒载体转染后,miR-146a过表达组第7、14天miR-146a表达量明显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P <0.05)。 UVA照射组、UVA+miR-146a组 A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miR-146a过表达组(P<0.01);miR-146a过表达组A值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UVA+miR-146a 组 A 值明显高于 UVA 照射组(P<0.01)。UVA照射组、UVA+miR-146a组p53、p21、p16 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miR-146a过表达组(P<0.01);miR-146a过表达组 p53、p21、p16 mRNA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UVA+miR-146a组p53、p21、p16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UVA照射组(P<0.01)。 UVA照射组、UVA+miR-146a组细胞内Smad4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miR-146a过表达组(P<0.01);miR-146a过表达组与空白对照组Smad4蛋白表达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UVA+miR-146a组Smad4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UVA照射组(P<0.01)。结论 UVA诱导光老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miR-146a表达被抑制,上调其表达可抑制Smad4表达,促进光老化细胞增殖,起到抗老化作用。
作者:薛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支架蛋白RACK1小干扰RNA(siRNA)对卵巢癌 CA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CAOV3细胞,实验分scramble siRNA组和RACK1 siRNA组;Lipofectamine 2000转染CAOV3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RACK1的干涉效能;MTT法测定CAOV3细胞的增殖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研究RACK1对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CAOV3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scramble siRNA组比较,RACK1 siRNA组RACK1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明显抑制CA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降低MMP-2和MMP-9蛋白表达。结论下调RACK1表达可抑制卵巢癌细胞CAOV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改变MMP-2和MMP-9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孙静;任丽莉;张晓玉;刘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认知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老年骨科手术患者89例,术前1d、术后3d和5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MMSE)评价,且同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1β、IL-6的含量。结果术后2 d共诊断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患者19例(21.3%)。 POCD组患者MMSE各项指标评分结果显示,与术前1 d比较,术后2 d除时间定向外,其他指标均有下降( P<0.05);POCD患者TNF-α、IL-1β在术后均有下降,IL-6在术后先升后降。术前POCD组患者TNF-α、IL-1β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5 d差异不显著。 POCD患者术后2 d 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各因子的变化相对平稳。结论 TNF-α、IL-1β、IL-6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后POCD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贾宁;马云;谷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美国作为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之一,到2013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7.4%〔1〕,近半数老年人愿意居住在“家”一样的环境下、拥有各种服务设施的养老社区。据调查显示,居住于持续照料退休社区( CCRC )老人的余命年龄是非居住于CCRC老人的1.5倍〔2〕。 CCRC近年来正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模式,其对老年人全方位的关怀和健康管理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作者:周驰;孟凡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褪黑素( MT)对阿尔茨海默病( 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东莨菪碱模型组和MT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MT组每天腹腔注射MT溶剂(2 mg/kg)2 ml,连续给药7 d,于第8天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测试6 d,每天测试前30 min各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 mg/kg。于第15天开始进行电生理记录。结果①水迷宫测试6 d后,模型组逃避潜伏期的时间(61.86±8.84)s,与正常对照组(11.13±6.08)s相比,缩短趋势明显较慢(P<0.01);MT组逃避潜伏期为(16.250±10.926)s,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水迷宫测试的第6天,模型组大鼠的穿环次数为(1.91±0.87)次,较正常对照组(3.34±0.69)次明显减少(P<0.01);MT组大鼠的穿环次数为(3.15±0.72)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②给予100 Hz 1 s刺激后,正常对照组诱发反应的幅度为基准值的(156.36±9.69)%,MT组为(142.25±11.03)%,两组与刺激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的幅度为基准值的(108.56±12.41)%,与刺激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给予100Hz 1 s刺激后,正常对照组诱发反应的斜率为基准值的(137.31±13.74)%,MT 组为(130.59±13.65)%,两组与刺激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的斜率为基准值的(101.36±11.72)%,与刺激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T对东莨菪碱所致的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可以阻断东莨菪碱对皮层长时程增强的抑制。
作者:邓海峰;孙缦利;杨伟;王兴红;常全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沐舒坦联合多索茶碱对慢性支气管炎(CBC)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在降低老年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该院确诊治疗的CBC急性发作老年患者12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联合组和综合组各62例,综合组给予综合基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30 mg多索茶碱静脉输液和30 mg沐舒坦静脉注射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 CRP、IL-6、TNF-α水平,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喘息、咳嗽、湿啰音消失、住院时间和治疗前后大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功能指数(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喘息、咳嗽、湿啰音消失、住院时间方面,联合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综合组(P<0.05);治疗后与综合组对比,联合组血清 CRP、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FVC、FEV1、FEV1/FVC 水平明显升高(P<0.05);此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3.23%,二者对比基本一致( P>0.05)。结论沐舒坦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可有效缓解 CBC急性发作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改善机体炎症状态和促进肺功能恢复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按摩联合针刺疗法对大鼠运动型骨骼肌损伤肱三头肌超微结构及磷酸肌酸激酶的影响及对运动型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非运动组(安静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运动对照组、按摩组、针刺组、联合组,每一运动组又按照样品采集时间不同分为以下亚组,包括即刻组、24 h组、48 h组。共计13组,每组10只大鼠。运动组在大鼠跑台上进行持续性下坡跑,做力竭离心运动。力竭运动后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按摩组每日二次给予肱三头肌的揉捏推压和牵引按摩5 min。针刺组给予每日一次毫针斜刺肱三头肌,留针5 min。联合组在给予按摩治疗同时给予针刺疗法。实验方案完成后在运动后即刻、24 h、48 h取大鼠血清行磷酸肌酸激酶检测。取肱三头肌组织在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为细胞结构的异常与Z线的异常。结果力竭离心运动后大鼠肱三头肌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包括细胞结构异常(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膜模糊、溶解,线粒体肿胀、空泡样改变)和Z线异常(包括Z线流、Z线模糊、Z线扭曲和Z线消失)。这些超微结构异常改变在运动后24 h明显,48 h 有所恢复。而磷酸肌酸激酶在运动后即刻开始显著升高,48 h 有所恢复,但仍高于安静对照组。各治疗组超微结构损害在24 h和48 h 均较运动对照组减轻,联合治疗组损伤轻;磷酸肌酸激酶值在24 h和48 h 较运动对照组降低。联合治疗组磷酸肌酸激酶值低。结论(1)力竭离心运动可引起骨骼肌超微结构损害和磷酸肌酸激酶升高。(2)磷酸肌酸激酶更能早期反映骨骼肌的损伤。(3)按摩联合针刺疗法可以减轻骨骼肌超微结构的损害和降低磷酸肌酸激酶,说明两者联合对运动型骨骼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詹祥粉;史曙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3D-STI)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对4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41例STEMI患者(病例组) PCI术后第12个月进行3D-STI分析,测量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病例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及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 STEMI患者的心肌变形能力是下降的,虽然经PCI 治疗后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即使在术后12个月仍然低于正常人,因此 PCI术后1年仍然需要长时间随访观察;3D-STI 可以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异常。
作者:莫钟玲;王银;马雁;陈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羟色胺(5-HT)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 PS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80例,分为单纯脑卒中组(PD组)60例和PSD组120例,并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 w、3个月,采用脑涨落图仪检测患者大脑中5种神经递质功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5-HT水平,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分析神经递质功率与血浆中5-HT水平与 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PSD组HAMD评分明显高于PD组,而5种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HT 水平低于 PD 组(P<0.05);治疗后,PD组 HAMD 评分、5种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HT基本不变,而PSD组HAMD评分明显减低,而5种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HT水平明显上升,并于治疗后3个月与PD组水平相当(P<0.05);相关分析显示,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HT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PSD患者的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HT水平明显下降,与患者的抑郁情况密切相关,临床可用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HT水平评价PSD患者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
作者:宋扬;刘津;臧大维;田竹;卢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幽门螺杆菌( Hp)是常见的胃肠道致病菌,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如偏头痛、缺血性脑卒中( IS )、帕金森病( PD)、阿尔茨海默病( AD)、多发性硬化( MS)、吉兰-巴雷综合征( GBS)等,抗感染治疗后可减轻相应疾病的临床症状。本文就Hp感染与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葛小金;姚刚;满玉红;于挺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REB)是否介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诱导的人卵巢癌 CAOV3细胞 Bcl-2的表达。方法分为①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iRNA CREB组。脂质体转染干扰序列72 h,RT-PCR、Western印迹检测 CREB表达并鉴定转染佳浓度。②对照组,bFGF组,bFGF+siRNA组。转染48 h后饥饿培养24 h。 RT-PCR,Western印迹检测 Bcl-2表达。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及形态改变,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①与两对照组相比,siRNA CREB 明显抑制 CREB mRNA及蛋白表达(P<0.01),100 nmol/L抑制效果佳。②与对照组相比,bFGF组明显促进细胞生长,上调Bcl-2表达,bFGF+siRNA CREB组则部分抑制bFGF的作用(P<0.01)。结论 bFGF可能部分通过CREB调节人卵巢癌CAOV3细胞Bcl-2的表达,参与细胞的生存及增殖调控。
作者:叶丽平;马静方;仇会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术后再发前列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4例 BPH术后再发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根据主诉分为肉眼血尿组和排尿困难组,又根据BPH手术方式分为前列腺开放手术组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术组,观察两组间发病年龄、与BPH手术间隔时间、前列腺体积、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水平及Gleason评分的差别,分析低分化腺癌、Ⅳ期和硬结发生率。结果前列腺开放手术与TURP术后两组发病年龄、术后间隔时间、前列腺体积、血PSA、临床分期(F=0.727,P=0.403)无显著性差异。血尿组与排尿困难两组发病年龄、术后间隔时间、血PSA、Gleason评分、低分化腺癌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血尿组前列腺体积较排尿困难组大(F=5.923,P=0.024)。血尿组硬结发生率明显高于排尿困难组(P<0.05),临床分期晚于排尿困难组(P<0.05)。结论 BPH手术治疗(包括TURP)后再发的前列腺癌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基本同原发性前列腺癌。手术仅切除增生腺体,存留压迫、萎缩变形之外周带可能是术后前列腺癌再发的主要起源,再发癌可能与前列腺干细胞增殖、演变有关。 BPH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非常重要,可尽早发现癌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盛斌武;王明珠;范晋海;张越;马茂;贺大林;南勋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外周血 miR-21的表达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45例中CHD患者77例,其中心绞痛(AP)45例(AP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AMI组),另外无冠脉病变68例为对照组。采用Gensni评分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应用荧光实时定量( q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iR-21表达。结果三组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Gensini评分及冠脉狭窄程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AMI组、AP组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Gensini评分及冠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AMI组亦显著高于AP组(P<0.05);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miR-21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性(r=0.895、0.888,均 P<0.05)。结论 CHD 患者外周血miR-21高表达,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为CHD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管文娟;牛锁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上转换发光材料在舌癌细胞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 MTT 法对上转换稀土发光纳米探针进行细胞毒性分析。将胺基修饰过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探针皮下注射到裸鼠腋下肿瘤处,对裸鼠进行 CT检测。合成上转换发光纳米分子探针,对其进行表征及胺基修饰,并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粒子大小均一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 NaYF4。上转换纳米材料能激发深层生物组织信号,具有很深的激发光穿透能力,避免了对组织、细胞的损伤。它具有的良好生物相容性,较小毒副作用,荧光寿命长,有多个发射峰且发射谱带窄的特点,有利于进行多重生物组织的标记成像。结论上转换发光纳米探针能在癌细胞成像,为进一步上转换发光的纳米探针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徐亚娟;陈蕊;金志巍;张艳秋;刘文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VAD方案和VD方案治疗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70例 MM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VAD组(59例)和VD组(11例)。 VAD组接受长春新碱、阿霉素及地塞米松治疗;VD组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患者初次化疗前后血钙下降值、β2-微球蛋白下降值、IgG和IgA下降值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红蛋白增长值、白蛋白增长值、球蛋白下降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VAD组中相关症状改善占28.8%(17/59),VD组中占63.6%(7/11),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VAD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感染及末梢神经炎,有54.2%(32/59)的患者在初次化疗出现了相关不良反应,其中感染多在3度以上。 VD组不良反应多为胃肠道反应、腹泻和末梢神经炎,有27.3%(3/11)出现症状,症状较轻,经停药和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或缓解。结论 VD方案对初诊 MM患者的初次化疗中血钙、β2-微球蛋白、IgG/IgA恢复效果明显,症状改善率大于VAD组,同时其副作用较轻微,患者较易耐受,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钟思思;李方林;刘爱飞;王金霞;辛柳燕;陈懿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iR-125靶向Smad4调控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与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系HMSC-bm,将miR-125b 模拟物( mimics)、miR-125b 抑制物( inhibitor)和对照( miR-NC)转染到细胞内,qRT-PCR和 Western印迹检测过表达对Smad4表达的影响,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的Smad4的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别命名为 Wt-Smad4和 Mut-Smad4,将构建好的质粒做三组共转染,即Wt-Smad4与miR-125b mimics、Mut-Smad4和miR-125b mimics以及miR-NC与miR-125b mimics,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BMP-2诱导HMSC-bm分化,将miR-125b mimics和si-Smad4转染到分化的细胞内,以不转染的细胞作为参照,检测 miR-125b 靶向 Smad4对细胞分化的影响;将 miR-125b mimics、miR-125b inhibitor和miR-NC转染到对数生长期的HMSC-bm细胞系,胆囊收缩素(CCK)8检测过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miR-125b mimics与pcDNA3.1-Smad4质粒共转染;miR-125b mimics;miR-NC 组;miR-NC 与 pcDNA3.1-Smad4组转染到 HMSC-bm 细胞系,检测 miR-125b靶向 Smad4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转染 miR-125b mimics组Smad4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miR-125b NC组,转染miR-125b inhibitor组Smad4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miR-125b NC组(P<0.01),Western印迹的检测结果与其一致,荧光素酶结果显示,Wt-Smad4与miR-125b mimics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miR-NC与miR-125b mimics组(P<0.01),结果证实Smad4是miR-125b的靶基因;miR-125b mimics和si-Smad4组Runx2和Osterix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CK8检测结果显示,miR-125b mimics组在24 h、48 h、72 h 3个时间点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iR-125b inhibitor 组在3个时间点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iR-125b靶向Smad4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miR-125b mim-ics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miR-NC组(P<0.01),miR-125b mimics与pcDNA3.1-Smad4质粒共转染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miR-NC(P<0.05),miR-NC与pcDNA3.1-Smad4组细胞增殖显著低于miR-NC组(P<0.05),miR-125b mimics组和miR-125b mimics+pcDNA3.1-Smad4组细胞中 Runx2和 Osterix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miR-NC组( P<0.01);miR-NC+pcDNA3.1-Smad4组细胞中 Runx2和 Osterix 的 mRNA 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 miR-NC 组(P<0.01)。结论 Smad4是miR-125b的靶基因,上调miR-125b促进细胞增殖,下调miR-125b减弱细胞增殖,miR-125b靶向 Smad4调控 HMSC-bm细胞增殖和分化。
作者:李钧;童哲;魏勇;舒正华;王西迅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