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5岁及以上冠心病心衰患者用药规范化比较

赵丽媛;王建昌;李玉茜;刘燕

关键词:冠心病, 心力衰竭, 药物应用
摘要:目的:调研不同年龄段冠心病心衰患者临床特征和出院医嘱用药情况。方法调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从该院心内科出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慢性心衰病例20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对比研究不同年龄段药物应用与性别、纽约心脏病( NYHA)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的关系。结果既往并发症前三位为高血压130例(62.5%),心肌梗死112例(53.8%),2型糖尿病90例(43.3%);治疗药物总体应用比例为:他汀类88.9%,硝酸酯类78.8%,阿司匹林73.1%,β受体阻滞剂62.0%,利尿剂67.3%,醛固酮拮抗剂( MRA)57.2%,地高辛36.1%,其中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 ARB)、β受体阻滞剂、MRA 三类药物两者合用比例40.4%,三者合用仅18.8%。年龄<75岁组阿司匹林使用率高于年龄≥75岁组,而氯吡格雷、ARB、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 CCB)均在年龄≥75岁组使用率更高,除利尿剂女性应用多于男性,其余各药物使用率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阿司匹林、他汀类在NYHAⅠ/Ⅱ级组使用率高,氯吡格雷、利尿剂、MRA、地高辛的使用率在NYHAⅢ/Ⅳ级组高,ARB、CCB在射血分数正常组应用高于射血分数减低组( LVEF<50%),MRA、地高辛在射血分数减低组应用偏多。结论抗血小板聚集类、他汀、利尿剂、硝酸酯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使用率高,总体应用规范,尤其是≥75岁者更规范,但是β受体阻滞剂、ACEI/ARB、MRA神经内分泌拮抗剂使用比例低,与指南有差距,对于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的治疗仍需要继续规范化,加强医师培训及患者依从性的教育。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对老年胃癌患者免疫记忆形成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免疫疗法对老年胃癌患者免疫记忆形成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老年胃癌患者,利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均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对象均实施常规化疗,试验组另实施自体细胞免疫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记忆形成相关因子变化、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临床获益率为86.67%,远高于对照组(56.67%,P<0.05);治疗后试验组CD4+中枢记忆性T细胞(TCM)、CD8+TCM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上述因子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CD4+效应记忆性T细胞(TEM)、CD8+TEM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免疫记忆形成相关因子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维度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远低于对照组(43.33%,P<0.05)。结论在老年胃癌患者中实施自体细胞免疫疗法能够有效促使免疫记忆形成、提升生命质量,还可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改善临床疗效。

    作者:杨永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3D-STI)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对4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41例STEMI患者(病例组) PCI术后第12个月进行3D-STI分析,测量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病例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及圆周应变及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 STEMI患者的心肌变形能力是下降的,虽然经PCI 治疗后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即使在术后12个月仍然低于正常人,因此 PCI术后1年仍然需要长时间随访观察;3D-STI 可以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异常。

    作者:莫钟玲;王银;马雁;陈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手术方式对手术病理分期Ⅰ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手术病理分期Ⅰ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29例手术病理分期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50例全子宫或者广泛(次广泛)切除、双附件切除患者( A组)和79例全子宫或者广泛(次广泛)、双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患者( B组)。分别对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9例随访率99.2%,5年总生存率为84%,A、B 两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79%、87%。术后复发13例(A组9例,B组4例),A、B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8%(9/50)、5.1%(4/79)。两组生存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手术病理分期Ⅰ期高危患者,盆腔淋巴清扫术能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黄玉秀;郑秀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NLRP3炎性体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NOD样受体蛋白(NLRP)3信号通路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HUA)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 Western印迹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白细胞介素( IL)-1β、IL-18、IL-4、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各实验组NLRP3、ASC、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血浆IL-1β、IL-18、IL-4、IL-10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原发性HU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炎性体 NLRP3各基因蛋白及相关致感染和抗感染因子表达异常,NLRP3参与原发性HUA患者的炎症反应,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参与病程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王茉琳;李晓光;王建杰;邱洪斌;关宝生;白雪;张淑红;孙佳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老年带状疱疹性角膜炎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老年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抗病毒、镇痛、营养神经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 IFN)-γ、白细胞介素( IL)-2、IL-4、IL-10水平,观察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评估疗效并计算治疗总有效率,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FN-γ、IL-2、IL-4、IL-10水平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观察组角膜虹膜睫状体炎、眼睛干涩不适、疼痛、畏光消失时间及角膜损伤愈合时间、荧光素染色转阴时间、水泡结痂时间均较短(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应用与老年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具有以下优势:①能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促进临床症状消失,缩短康复进程;②提高治疗总有效率;③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牟琳;李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感知控制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感知控制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 CAS-R)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 MLHFQ)对郑州市某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病区住院的18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55.21±18.04)分,感知控制力总得分为(24.05±5.42)分,感知控制力得分与生活质量相关(r=0.495,P<0.01)。结论护理人员需要制定能有效提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感知控制力的干预措施,从而激发病人的应对潜能,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黄莉莉;胡光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1-磷酸鞘氨醇及其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A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研究表明, AS是一种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是血管壁对各种损伤的一种异常反应〔1〕。大量流行病学数据表明高密度脂蛋白( HDL)具有抗AS作用,近些年发现与HDL结合的1-磷酸鞘氨醇( S1P)在抗AS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S1P影响着不同细胞的增殖、迁移、黏附、炎症等,在心血管、神经、免疫、呼吸等多个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S1PR激动剂FTY720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多发性硬化。本文就S1P及其受体在AS斑块形成的发生发展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彭晖;闾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miR-21的表达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外周血 miR-21的表达及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45例中CHD患者77例,其中心绞痛(AP)45例(AP组)及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AMI组),另外无冠脉病变68例为对照组。采用Gensni评分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应用荧光实时定量( q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iR-21表达。结果三组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Gensini评分及冠脉狭窄程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AMI组、AP组血浆中miR-21表达水平、Gensini评分及冠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AMI组亦显著高于AP组(P<0.05);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miR-21表达水平与Gensini评分、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性(r=0.895、0.888,均 P<0.05)。结论 CHD 患者外周血miR-21高表达,且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为CHD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管文娟;牛锁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支架蛋白RACK1小干扰RNA抑制卵巢癌细胞CAOV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目的:观察支架蛋白RACK1小干扰RNA(siRNA)对卵巢癌 CA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CAOV3细胞,实验分scramble siRNA组和RACK1 siRNA组;Lipofectamine 2000转染CAOV3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RACK1的干涉效能;MTT法测定CAOV3细胞的增殖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研究RACK1对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CAOV3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scramble siRNA组比较,RACK1 siRNA组RACK1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明显抑制CA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降低MMP-2和MMP-9蛋白表达。结论下调RACK1表达可抑制卵巢癌细胞CAOV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改变MMP-2和MMP-9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孙静;任丽莉;张晓玉;刘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沐舒坦联合多索茶碱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沐舒坦联合多索茶碱对慢性支气管炎(CBC)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在降低老年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该院确诊治疗的CBC急性发作老年患者12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联合组和综合组各62例,综合组给予综合基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30 mg多索茶碱静脉输液和30 mg沐舒坦静脉注射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 CRP、IL-6、TNF-α水平,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喘息、咳嗽、湿啰音消失、住院时间和治疗前后大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功能指数(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喘息、咳嗽、湿啰音消失、住院时间方面,联合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综合组(P<0.05);治疗后与综合组对比,联合组血清 CRP、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FVC、FEV1、FEV1/FVC 水平明显升高(P<0.05);此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3.23%,二者对比基本一致( P>0.05)。结论沐舒坦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可有效缓解 CBC急性发作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改善机体炎症状态和促进肺功能恢复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腺苷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糖后CX3 CL1、GLT-1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在缺氧复氧情况下腺苷预处理诱导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蛋白(GLT-1)和趋化因子(CX3CL1)的表达变化。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腺苷预处理组。模型组:细胞接受5 h氧糖剥夺/复氧糖24 h处理;腺苷预处理组:细胞在氧糖剥夺前24 h加入100μmol/L腺苷后接受5 h氧糖剥夺/复氧糖24 h。在5 h氧糖剥夺/复氧糖24 h后观察各组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ELISA检测各组CX3CL1的相对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GLT-1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①正常组、模型组和腺苷预处理组在氧糖剥夺5 h复氧糖24 h后细胞活力(OD值)分别是(0.763±0.065),(0.217±0.052)和(0.404±0.013),腺苷可以减少缺氧复氧引起的损伤(P<0.05)。②与正常组相比,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复氧后,其释放的趋化因子 CX3CL1明显升高(P<0.05),GLT-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腺苷预处理组可明显降低缺氧复氧组CX3CL1的释放(P<0.05),以及增加缺氧复氧GLT-1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可使氧糖剥夺/复氧糖后CX3CL1的释放减少,GLT-1表达量升高,从而增强脑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

    作者:王洁;韩艳艳;李娟;毛向雷;牛草原;李艳艳;兰春伟;谭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的14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影像学特点、脑脊液检查和治疗预后。结果14例患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体位性头痛13例,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有颈抵抗7例(合并克氏征阳性3例)。头CT平扫见脑室变小5例(合并脑肿胀3例),硬膜下积液1例,正常8例。头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见弥漫性硬脑膜强化14例,累及颈段脊膜增厚强化5例,脑下垂10例,硬膜下积液7例,脑室脑池变小8例,垂体饱满、垂体柄显示不清4例。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扩张7例。所有病例行颈椎MRI:颈椎轻度退变7例,正常7例。腰穿检查显示所有患者腰穿压力均<60 mmH2 O。所有患者均口服补液或生理盐水静脉补液治疗,治疗后除1例患者出现硬膜下血肿转脑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体位性头痛,脑脊液压力≤60 mmH2 O,结合特征性 MRI表现有利于临床诊治。

    作者:柴文;项正兵;屈新辉;吴晓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尿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血尿酸( SUA)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 AS)评估指标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者577人,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项生化指标,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CIMT)。结果①与正常 UA 组比较,高 UA 组舒张压( DBP)、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颈动脉内膜厚度均增高,年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P<0.001);②SUA 与收缩压(SBP)、DBP、BMI、空腹血糖(FPG)、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肌酐、尿素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与载脂蛋白A、HDL呈负相关;以 CIMT为因变量,CIMT的独立相关因素是年龄(β=0.01,P<0.05)、血UA(β=3.74,P=0.001);③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组除年龄、HDL、载脂蛋白 A高于男性组,余均低于男性组(P<0.05)。结论在体检人群中,血UA与AS评估指标及其危险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是AS早期危险因素预测因子之一,其与常见危险因素有叠加暴露相关性,从降低血UA水平入手预防AS可能是重要路径之一。

    作者:张艳迪;陈大伟;姜树强;龙丽娟;张婧;靳英;郭广晋;王建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自我管理项目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及疲劳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海口市4个社区,再从抽取的社区中选取7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自我管理培训项目,制订自我管理计划并实施,采用贝克焦虑、抑郁问卷及疲劳量表测评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疲劳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贝克焦虑、抑郁问卷及疲劳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 w、3、12个月,实验组在贝克焦虑、抑郁问卷及疲劳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干预后6 w,3、12个月贝克焦虑、抑郁问卷及疲劳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6 w,3、12个月贝克焦虑、抑郁问卷及疲劳量表得分与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我管理项目能改善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疲劳,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彩虹;阳晓丽;郭洪花;蔡小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复方甲硝唑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复方甲硝唑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海南省儋州农垦那大医院收治的3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100例。不同剂量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复方甲硝唑栓治疗14 d。治疗前后检测不同剂量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水平,观察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治愈率分别是22%、37%、52%,总有效率分别达到77%、90%、9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雌二醇(E2)、白细胞介素(IL)-1β、p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经过不同剂量复方甲硝唑栓治疗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免疫球蛋白(sIg)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P<0.05)。结论患者的临床疗效随复方甲硝唑栓剂量的提高而提高,同时复方甲硝唑栓剂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

    作者:肖淑;郑新秋;尤共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4血清水平与在进行首次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手术后无复流现象之间的关系。方法41例首次发生急性STEMI患者,入院后均按指南要求行急诊PCI。根据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 CTFC)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 CTFC≥40帧)和对照组( CTFC<40帧),抽取入院时血样,检测Angptl-4。对出现无复流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在肌酸激酶峰值、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峰值、罪犯血管、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ngptl-4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NT-proBNP、hs-CRP及Angptl-4水平与心肌梗死患者是否出现无复流密切相关(OR=3.967,P<0.05;OR=2.737,P<0.05;OR=0.468,P<0.05)。结论 Angptl-4水平与CTFC评价的急诊PCI手术患者的无复流现象有关,其可能具有改善无复流的作用。

    作者:刘启云;刘莹莹;韩军丽;罗林杰;董少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突触后致密区蛋白-95与突触可塑性研究进展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位,生物信号通过突触前膜经突触传递到突触后膜。突触数量和功效的改变可引起突触可塑性的改变〔1〕。突触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突触后致密区( PSD)是突触后信号转导和整合的结构基础,而PSD-95是新近在谷氨酸能突触的 PSD 中发现的一种特殊蛋白质〔2〕,能够整合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 )受体信号。该蛋白与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本文就PSD-95与突触可塑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尹若熙;李树民;俞腾飞;李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抗感染细胞因子与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 OA)又称老年性关节炎,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并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对OA发病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OA的防治。近年来细胞因子,特别是抗感染细胞因子在O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许多研究证实抗感染细胞因子在OA的发病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本文就抗感染细胞因子与OA作一综述。

    作者:阳乐;许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多态性与其耐药变异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多态性与其耐药变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88例。检测患者在使用不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后血清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和分型。结果 C基因型占比显著高于 B基因型、D基因型;且 B基因型占比高于D基因型(均P<0.05)。 C基因型YIDD突变占比显著高于B基因型(χ2=7.918,P=0.005),而 B基因型的 YVDD突变高于 C 基因型(χ2=8.965,P=0.000)。 B基因型与YVDD突变存在显著正相关(r=0.783,P=0.000),同样 C 基因型与 YIDD 突变存在显著正相关(r=0.819,P=0.000)。单一耐药中阿德夫韦耐药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在共同耐药中拉米夫定+阿德夫韦+替米夫定共同耐药率显著高于拉米夫定+阿德夫韦+替米夫定+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夫韦、拉米夫定+替米夫定以及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夫韦、拉米夫定+阿德夫韦+替米夫定耐药均与B基因型YIDD突变、C基因型YVDD突变显著正相关(r=0.748,P=0.000;r=0.583,P=0.000;r=0.673,P=0.000;r=0.617,P=0.000)。结论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型中B基因型与YVDD突变、C基因型与YIDD突变均正相关,阿德夫韦、拉米夫定+阿德夫韦+替米夫定耐药与 B基因型YIDD突变、C基因型YVDD突变正相关。通过对HBV基因分型以及耐药位点的检测,对临床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有一定帮助。

    作者:赵正斌;范文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羟色胺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羟色胺(5-HT)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 PS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80例,分为单纯脑卒中组(PD组)60例和PSD组120例,并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 w、3个月,采用脑涨落图仪检测患者大脑中5种神经递质功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5-HT水平,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分析神经递质功率与血浆中5-HT水平与 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PSD组HAMD评分明显高于PD组,而5种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HT 水平低于 PD 组(P<0.05);治疗后,PD组 HAMD 评分、5种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HT基本不变,而PSD组HAMD评分明显减低,而5种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HT水平明显上升,并于治疗后3个月与PD组水平相当(P<0.05);相关分析显示,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HT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PSD患者的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HT水平明显下降,与患者的抑郁情况密切相关,临床可用神经递质功率及血浆5-HT水平评价PSD患者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

    作者:宋扬;刘津;臧大维;田竹;卢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