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唐启令
膀胱癌是国内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第一位. 膀胱癌具有易转移、易复发等特点,早期膀胱癌又无明显症状,因此许多患者诊断出时常已发生转移,导致预后不佳. 鉴于现有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存在不足,亟需新的诊断标志和有效治疗策略. 当前研究表明,在膀胱中存在异常表达的特定miRNA,且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膀胱癌治疗的新靶点. 本文就miR-NA和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王杰燚;陈红微;田小柯;张霞;张敏;黄海山;许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瑞替普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9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直接PCI手术,治疗组在冠脉造影结束后,冠状动脉内注射瑞替普酶后行PCI.结果 梗死相关动脉术后情况比较,对照组TIMI血流Ⅲ级发生率82.2%,治疗组TIMI血流Ⅲ级发生率97.8%,两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PCI术后24 h及1 w ST段完全回落均高于对照组(80%vs 60%;88.9%vs71.1%,P<0.05),治疗组患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峰值及PCI术后1 w数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瑞替普酶可以更进一步再通血管,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心脏,安全有效.
作者:乔智力;徐彪;杨骄霞;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联合系统家庭治疗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的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合并高脂血症的糖尿病患者18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单纯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施以协同护理联合系统家庭治疗,分析记录两组干预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两组相关措施实施后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LDL-C、餐后血糖、TG和空腹血糖水平以及SF-36量表各项目评分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1);相关干预措施实施后,观察组情绪控制、坚持运动、正确服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自我监控以及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指标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协同护理联合系统家庭治疗能够高效控制病患血脂以及血糖,使病患的生活质量以及相关遵医行为获得显著提高.
作者:杨秋;任毅;任伶俐;崔素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搏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在高危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体外循环下OPCABG术患者41例,比较术前及术后心功能变化.结果 术后早期临床效果良好,平均远端吻合口数目(2.7±0.8)个,呼吸机辅助时间(30.1±16)h、监护时间(3.5±2.4)d、院内死亡率5%.结论 体外循环下OPCABG术在高危冠心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明;肖连波;张玉辉;李国靖;周继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体质指数(BMI)与代谢指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法以任丘市60~70岁的常住居民5010例为调查者,进行面对面健康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结果 5010例调查者中,平均BMI为24.90 kg/m2(22.30~27.20 kg/m2),女性BMI、超重及肥胖、代谢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BMI、超重及肥胖的比例逐渐下降(P<0.01);随着BMI的增加,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逐渐增高,而平均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逐渐降低(P<0.01),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中的中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TG血症、低HDL-C血症患病率增加,高TC血症及高LDL-C血症、高UA血症的患病率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同样随着BMI的增高而增加,而吸烟的比例逐渐降低(P<0.01).结论 随着BMI的增加,老年人多种代谢指标异常明显增加,因此对老年超重及肥胖人群应充分关注,加强健康教育,控制体重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作者:高素颖;颜应琳;刘东亮;于凯;王拥军;李芳;张广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缺氧对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的损伤及机制.方法 在1%O2+5%CO2+94%N2条件下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3、6、12、24、48 h,并以正常大鼠心肌细胞株作对照,使用台盼蓝进行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时监测心肌细胞生长状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印迹法检测线粒体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坏死程度.结果 缺氧状态下,随着缺氧时间的不断增加,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的细胞生长、存活率均明显降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细胞器结构明显损伤,ROS水平升高,线粒体细胞色素释放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LDH的释放率明显增高.结论 缺氧会造成大鼠心肌细胞的生长速度减慢、形态改变及心肌线粒体损伤,终导致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作者:宋佳卉;牛楠;朱明星;佟雪琪;赵殷奇;徐士梅;宋熔;赵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自拟组方补肾固筋方对膝骨性关节炎(KOA)兔血清及关节滑液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及调节机制.方法 选取9个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4只,随机盲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1只,除正常组外均采用改良Hulth造模法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12 w,取空腹血清及造模膝关节前方部分滑膜组织、股骨内侧髁软骨及软骨下骨及滑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血清及关节滑液IL-1、TNF-α的含量及变化.结果 肉眼观察西药组关节间隙狭窄程度介于模型组和中药组之间,关节表面粗糙,软骨下骨赘生成明显;中药组关节间隙较其他各组稍窄,关节表面触之稍粗糙伴轻微骨赘生成;中药组光镜下见软骨细胞大小均匀排列整齐,模型组软骨细胞大小不均且呈簇状排列;模型组血清及关节液IL-1、TNF-α含量升高(P<0.01).两个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及关节液IL-1、TNF-α含量降低(P<0.01),两给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补肾固筋方可以明显降低血清和关节滑液IL-1、TNF-α的分泌水平.
作者:王恒树;张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经络治疗仪对老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DPN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辛酸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低频脉冲经络治疗仪刺激穴位(胃腧、脾腧、肾腧、足三里、三阴交)治疗,30 min/次,疗程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症状、体征、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多伦多评分(TCSS)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G及HbA1c水平均有所降低,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升高,观察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和58.82%,两组TCSS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脉冲经络治疗仪对老年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吴丹静;王玉香;李玉婷;龚守良;张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在常规血糖控制基础上给予甲钴胺单用和与α-硫辛酸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系统评分(TCSS)、总体症状评分(TS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CSS评分和T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加快,且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降低,且治疗后SOD水平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DA和hs-CRP水平均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α-硫辛酸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神经传导功能,调节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牟健;陈艳;周芳;周晶;李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S-100B)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 确诊为抑郁症患者的血清标本82例为观察组,16例体检证实为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BDNF、NSE和S-100B的表达.结果 两组血清中BDNF、NSE和S-100B的表达差别显著(P<0.05).观察组BDNF、NSE和S-100B的表达与病程有关,BDNF的表达与首发抑郁症有关.三者均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BDNF和S-100B正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血清中BDNF低表达、NSE和S-100B高表达与病变的形成和进程有关,BDNF和S-100B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恒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老年住院患者中抑郁的发病率.方法 对≥60岁患者进行老年综合评估(CGA)、情绪评估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5),参与评估者共195例,排除拒绝和无法行情绪评估者26例,完成情绪评估者为169例.将入组患者按照年龄、性别、居住情况分组,分别统计抑郁发病率.结果 调查发现老年住院患者抑郁发病率为26.0%,男性组为21.5%,女性组为37.5%.独居组为43.5%,非独居组为23.3%.60~69岁年龄组为0%,70~79岁年龄组为31.8%,80~89岁年龄组为26.7%,90岁以上年龄组为21.6%.结论 抑郁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老年女性患者抑郁发病率高于老年男性,独居老年患者发病率高于非独居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抑郁发病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朱彩云;王国栋;刘鑫;孔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癌)和13例膀胱正常黏膜组织中MACC1及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MACC1在膀胱癌组织中蛋白阳性率(65.0%)显著高于膀胱正常黏膜组织(15.38%;MACC1蛋白表达在浸润性癌(T2-4)阳性率为78.57%,远高于浅表性癌(T1,33.33%);MACC1蛋白在高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为81.58%,高于低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36.36%);复发者MACC1阳性率为77.78%,远高于初发者阳性率(45.83%).MMP-9在膀胱癌组织中蛋白阳性率(78.33%)显著高于膀胱正常黏膜组织(30.77%,P<0.05).MMP-9蛋白表达在浸润性癌阳性率为88.10%,远高于浅表性癌(55.56%);在高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为92.11%,高于低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54.55%);复发者MMP9阳性率为88.89%,远高于初发者阳性率(62.50%).MACC1与MMP-9呈正相关.结论 MACC1和MMP-9蛋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生长具有相关性,并能反映出恶性程度及其侵袭能力.联合检测有利于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及其侵袭力及患者预后.
作者:徐松涛;任丽平;盛维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诊断筛查脓毒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54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PCT、CRP、白细胞计数(WB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指标,分析PCT、CRP、PCT+CRP筛查脓毒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析影响脓毒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脓毒症组的PCT、CRP、WBC、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PCT联合CRP筛查脓毒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2.6%、84.4%、87.7%、90.5%、8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CRP、WBC及APACHEⅡ评分均为脓毒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脓毒症患者早期具有较高的PCT、CRP水平,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作者:王碧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选取绝经期早期OSAS受试者87例、绝经期晚期OSAS受试者86例.测量受试者颈围、腹围;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评价受试者嗜睡程度;多导睡眠监测法检测受试者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低通气占AHI的比例,夜间低血氧饱和度(SpO2),长呼吸暂停时间;晨起检测受试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进一步在两组受试者中进行颈围、腹围以及收缩压,舒张压与AHI的相关分析.结果 与绝经期早期组相比,绝经期晚期组表现出嗜睡程度更高以及更高的AHI;低通气所占AHI比例在绝经早期组意义明显高于绝经晚期组(P<0.001),夜间低SpO2在绝经晚期组较绝经早期组表现为更低(P<0.05),长呼吸暂停时间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围和收缩压绝经晚期组高于绝经早期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腹围与AHI呈正相关(r=0.914,P<0.001);AHI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822,P<0.001).结论 绝经期女性OSAS严重程度随绝经期延长逐渐加重;肥胖是绝经期女性OS-AS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减体重或为预防和治疗绝经期女性OSAS的重要措施;绝经期女性OSAS严重度增高可提高高血压的风险.
作者:匡冬梅;袁海波;张征骄;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13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PCT组(A组)及常规治疗组(B组);在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按照血清PCT水平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B组由经治医师按照AECOPD诊治指南及抗生素使用指南决定抗生素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率、二重感染率及临床有效率.A组根据影像学分为AECOPD合并肺炎组(A1组)和单纯AECOPD组(A2组),对血清PCT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二重感染例数均低于B组(P<0.05);A1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A2组(χ2=6.414,P<0.05);PCT取0.180μg/L时能鉴别AECOPD是否合并肺炎,诊断的敏感性为64.5%,特异性为71.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95%CI 0.587~0.826,P=0.002).结论 AECOPD患者入院后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生素的使用,能够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天数,同时减少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降低二重感染率;血清PCT水平能协助判断AECOPD患者是否合并肺炎.
作者:石建邦;吴健卫;徐非洲;刘恋;张佳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激动及抑制对SH-SY5Y细胞α7神经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受体蛋白与p38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用p38 MAPK激活剂Anisomycin和p38 MAPK阻断剂SB203580激动和阻断SH-SY5Y细胞p38 MAPK通路蛋白的活化及其表达,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 α7 nAChR蛋白水平.结果 细胞经Anisomycin处理后,p38 MAPK蛋白表达不变,p-p38 MAPK(Thr180/Tyr182)蛋白水平升高了71%(P<0.01),同时细胞α7 nAChR蛋白表达升高了80%(P<0.01).细胞经SB203580处理后,p38 MAPK蛋白表达不变,p-p38 MAPK(Thr180/Tyr182)蛋白水平降低了62%(P<0.01),提示p38 MAPK信号通路被抑制,同时细胞 α7 nAChR蛋白表达降低了80%(P<0.01).结论 Anisomycin能激动SH-SY5Y细胞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引起α7 nAChR蛋白表达明显增强;SB203580能阻断SH-SY5Y细胞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引起α7 nAChR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作者:周飞;齐晓岚;吴昌学;官志忠;李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实施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49例老年VAP患者的资料进行病原菌分布情况检测和统计,均实施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统计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病原菌清除效果.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肌酐、尿素氮、天冬氨酸氨基、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结果 共检出49株病原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占大多数;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入组患者均未出现皮疹与呕吐等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未出现异常变化(均P>0.05).患者获得了理想的清除效果,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的清除率分别达到100.00%、75.00%以及90.00%.结论 老年VAP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与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等,实施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吕聪;周有华;冯长壮;林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 CDKs )与细胞周期性蛋白( cyc-lins)、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CKI)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真核细胞周期调控网络的分子基础. CDK10 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家族成员〔1〕. 前期研究表明CDK10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系中表达下调或缺失,推测其可能是新的候选抑癌基因.
作者:李文梅;刘佳佳;高凤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高龄脑梗死患者超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8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就诊时的年龄分为超高龄组(≥80岁)和对照组(<80岁),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采用尿激酶静脉滴注,以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与疾病体征情况为依据评判治疗效果,分别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3 d、1 w和半个月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统计并发症及死亡的情况.结果 两组有效率、m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龄不应该成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作者:李静;刘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IB)在老年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比较老年脓毒血症组(68例)、非脓毒血症感染组(45例)、正常对照组(59例)PCT、CRP、FIB检测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T、CRP、FIB对脓毒血症的诊断效能.结果 对照组、非脓毒血症感染组、脓毒血症组的PCT、CRP血清浓度依次升高(P<0.05),FIB血清浓度非脓毒血症组升高,脓毒血症组降低,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PCT、CRP、FIB对脓毒血症的诊断切点分别为2.84 ng/ml、8.23 mg/L及1.89 g/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5、0.767及0.778.结论 在老年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中,PCT均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作者:陈丹;龙鼎;喻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