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连杰;亢建民
目的 探讨轻型肝性脑病(HE)患者脑电图(EEG)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1例肝硬化合并血氨升高的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观察脑电图监测HE敏感性及特异性,将41例肝硬化合并血氨升高患者按肝功能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分为3组,并按有无HE临床体征分为2组,按有无消化道出血分为2组,按临床相关指标分为5组,分别与相应EEG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E患者脑电波异常主要为 α频率变慢,脑电图异常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脑电图可以作为轻型HE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客观指标之一.
作者:安爽;季慧范;杨文轩;周鸿捷;张泽天;郭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缺血再灌注组(n=30)、姜黄素治疗组(n=30).以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腹腔注射姜黄素,各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48 h、96 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损伤侧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活性及层黏连蛋白表达的变化.比色法测定损伤侧脑组织含有伊文思蓝(EB)的量,动态观察该侧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结果 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逐渐延长,MMP-2表达能力、EB含量均逐渐增加,48 h达峰,层黏连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各组之间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姜黄素治疗组 MMP-2表达、EB 含量在各个时间点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同时层黏连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MMP-2的表达,增加层黏连蛋白的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减轻脑水肿.
作者:王一凡;杨霄鹏;曾志磊;白宏英;娄季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复方穿蛭透皮贴对家兔实验性骨关节炎作用机理.方法 健康清洁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及模型组进行改良Hulth法造模.造模成功后,治疗组予复方穿蛭透皮贴右膝关节外敷,2d 1次,4 w后分别进行X线和HE染色检查,并抽取3组关节液,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前列腺素(PG)E2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经 X线检查,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现唇样骨质增生不同程度变小,关节间隙宽,软骨下骨质密度淡化;HE染色较均匀,关节软骨表面平滑,关节软骨表层细胞排列轻度变形;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和PGE 2的含量的含量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复方穿蛭透皮贴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丽娜;王冬梅;宋红敏;齐佳悦;王新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地佐辛对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6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n=30)和芬太尼组(F组,n=30).D组关腹前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F 组给予芬太尼0.5 mg.记录患者诱导前(T0)、术毕(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10 min(T4)各时点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回病房前VAS 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围拔管期各时点心血管反应相似(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回病房前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D组躁动、拔管后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 地佐辛可以安全有效用于老年患者全麻围拔管期,不良反应少,效果优于芬太尼.
作者:张清;马思杰;王晓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患病率在25.4%~71.0%[1,2].在剔除脑卒中前认知障碍且仅选择首发脑卒中的住院患者后,显示中国PSCI的患病率为30.7%[3].涂秋云等[4]的研究发现,湖南地区缺血性PSCI的患病率为41.8%.印度近期的相关研究[5]显示,PSCI的患病率为45.1%.PSCI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增加了家庭负担及再发脑卒中的风险[7].本文对PSCI的概念、病理生理学机制和临床特征进行综述.
作者:张勇;杨百瑜;张振馨;卢祖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毛尖蘑子实体粗多糖(MJMP)对H22荷瘤小鼠Bcl-2 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H22小鼠模型,随机分为4 组,对H22模型小鼠进行MJMP处理,计算肿瘤生长抑瘤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通过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MJMP低、高剂量对小鼠H22移植肿瘤均表现抑制作用,肿瘤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免疫组化证明,MJMP可减少Bcl-2蛋白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应用RT-PCR方法表明,经过MJMP处理后,Bcl-2 mRNA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弱(P<0.01).结论 MJMP对H22肿瘤的抑制可能与Bcl-2 mRNA及蛋白低表达有关.
作者:吕冬霞;罗文哲;张淑红;王长山;薛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icroRNA-503(miR-503)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5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4种结直肠癌细胞(SW480、Lovo、LS174T和HT-29)中的miR-503水平,分析结直肠癌组织miR-503表达与常见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脂质体转染miR-503模拟物(mimics)至miR-503水平低的细胞,采用 MTT法、流式细胞仪及 Transwell法检测过表达miR-503对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54例结直肠癌组织的 miR-503 相对表达量为(0.257 ±0.011),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miR-503 水平与TNM分期、分化情况、肿瘤大小和术前癌胚抗原均有关(P<0.05);与人正常结肠细胞系CCD-18Co相比,4种不同恶性程度结直肠癌细胞 SW480、Lovo、LS174 T 和 HT-29 的 miR-503 相对表达量依次为(0.342 ±0.072)、(0.161±0.054)、(0.260 ±0.041)和(0.415 ± 0.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503 mimics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均降低,穿膜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 miR-503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且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参数有关,上调miR-503水平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作者:何学彦;张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高盐饮食对更年期焦虑症小鼠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KCC2)、钠-钾-氯离子共转运体1(NKCC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4%高盐饮食组、8%高盐饮食组.其中4%高盐饮食组、8%高盐饮食组经高盐饮食干预1个月后,HE染色观察脑部结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KCC2、NKCC1表达情况.结果 高盐饮食使更年期焦虑小鼠海马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细胞轮廓模糊,出现大量的空泡现象,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间隙明显增大;模型组KCC2表达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高盐饮食组阳性细胞极少;模型组NKCC1表达阳性细胞明显增多,高盐饮食组阳性细胞增多更明显.结论 高盐饮食加重更年期焦虑症的发生可能与KCC2及 NKCC1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有关.
作者:秦莉花;李晟;叶丽芝;黄宽;陈晓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中医诊断标准.方法 应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量表于多中心收集病例750 份(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综合筛选证候相关条目与主、次症;应用条件概率换算方法为相关条目赋值;结合ROC曲线确定本病证的临床诊断界值,应用四分位数间距法确定证候轻中重程度;运用均值描述脑钠肽(BNP)参考范围,完善其临床诊断标准.结果 根据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量表、条目赋值表以及百分制换算,本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诊断界值为52 分,52 ~58 分为轻证,59 ~70 分为中等程度证候,71~100 分为重证.BNP参考值为209.33~316.57 pg/ml;量化诊断标准的回顾性与前瞻性临床考核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基本都在90%以上,阳性似然比基本均>10.结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诊断标准,将临床症状、体征分为主要依据、次要依据,并参考 BNP的变化,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
作者:李小茜;何建成;黄品贤;曹雪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阿尔茨海默病(AD)易发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不断升高[1].预计到2050年全球每85 人就有一人罹患本病[2].人们普遍认为健康老年人与出现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的AD患者是两类相互独立,差异显著的群体.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二者具有相互重叠的临床和神经病理特征、相似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4].本文就正常脑老化与AD的联系及早期识别作一综述.
作者:朱奕潼;钟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美常安联合舒普深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IL-12 和 IL-18 的影响.方法 收集134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依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舒普深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美常安联合舒普深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对血清中 IL-1、IL-12 和IL-18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IL-1、IL-12和IL-18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值更明显(P<0.05).结论 美常安联合舒普深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IL-1、IL-12 和IL-18的含量,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作者:廖如奕;姚萍;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年龄>80岁的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PFNA组各30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卧床时间、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死亡率等,并进行比较;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3、6 个月时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卧床时间、术后1、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价、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内科并发症加重率、死亡率均优于PFNA组(P<0.05);而 PFNA组住院期间总费用、术中出血量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较PFNA内固定术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减少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但存在住院费用高、术中出血量大的问题.因此,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各种因素,使患者取得大的临床受益.
作者:薛金伟;戴富强;姜源涛;凌丽;许玉娜;曹婧;张敏;焦建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肺透明细胞癌(CLCC)是肺原发性恶性肿瘤中非常少见的一类,2004年WHO关于肺癌新分类中CLCC属于大细胞癌中的变异型,因发病率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目前对肺透明细胞癌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关于诊断、治疗亦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且误诊率较高.我院2015年5月收治1例老年男性CLCC的患者,现作一综述并进行国内外文献复习.
作者:马建赢;唐燕华;项海燕;李金;罗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家族性胃癌与散发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36例家族性胃癌患者以及同期收治的752例散发性胃癌患者,对比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家族性胃癌年龄≤50 岁患者远高于散发性胃癌同年龄段比例(P<0.001).低分化者所占比例高于散发性胃癌患者(P=0.016).家族性胃癌患者五年整体生存率明显低于散发性胃癌(P<0.001),进一步将肿瘤按T分期以及N分期划分,T1期家族性胃癌与散发性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1),T2期家族性与散发性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0 1).T4期家族性胃癌与散发性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01).N3期家族性胃癌与散发性胃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差异显著(P<0.001).两组间其他T分期以及N分期5年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家族性胃癌患者的预后与N分期有关,而散发性胃癌患者的预后与的影响因素为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以及N分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家族性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与散发性胃癌相比较,家族性胃癌具有预后较差、分化较低的特点,并且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家族性胃癌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宋哲宇;王大广;李腾飞;闫世贤;所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蒜素诱导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 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经大蒜素或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液活因子(JAK/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共培养后,MTT比色法检测药物对 TL-952肿瘤细胞的抑制率;采用 Real-time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JAK/STAT3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或mRNA及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蒜素能够剂量和时间依从性地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的增殖;且大蒜素和AG490孵育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株后细胞内JAK/STAT3转导通路相关蛋白JAK和STAT3的表达明显减弱,同时促细胞凋亡蛋白 Bax、P53 的表达明显增高、抑制凋亡蛋白 Bcl2表达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细胞差异显著(P<0.01).结论 大蒜素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抑制JAK/STAT3信号转导通路实现.
作者:张彬;陈丽红;陈秀慧;林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老年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30例青光眼患者和15例健康者分为3 组,每组15例.分别为NTG,眼压控制正常的原发开角型青光眼(POAG),正常组.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对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结果 与POAG、正常组相比较,NTG组视网膜中央动脉PSV、EDV、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AG和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TG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异常改变.
作者:曹国凡;韦孝慧;陈楠;唐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水平变化及其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62例 PD患者(研究组)及60例健康者(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YKL-40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价患者PD病情,并分析三组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血清YKL-4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oCA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YKL-40与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均存在正相关(r=0.883,0.810;均P<0.01),YKL-40 与 MoCA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711,P<0.001).结论 PD患者血浆YKL-40水平较健康者显著升高,其水平与PD患者病情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可诊断PD及判断病情.
作者:梁培日;吴亚丹;林慧怡;张应魏;胡鸿炜;马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及相关因素,为发展老年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老年健康状况MDS和相关因素调查量表,采取方便抽样、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50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生率较高的负性生活事件依次为健康恶化、经济困难、难过事情、意外事件、亲友冲突、财务丢失.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是否与子女同住、生活态度是否乐观、与社区朋友联系频率是老年人近2年健康恶化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配偶是否同住、生活态度是否乐观影响老年人近2年经济困难的发生(P<0.05);是否担心子女、经济收入满意度、与社区朋友联系频率是老年人近2年难过事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乐观的生活态度、配偶同住、每天与社区朋友联系是近2年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担心子女、每月与社区朋友交流一次、与子女同住、经济收入满意度差是近2年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社区应针对老年人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完善社区医疗保健,加大社会对老年人的支持,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文宁;柴云;刘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临床和病理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经皮肾穿刺确诊 IMN 743例,分为老年组(≥60 岁)和青中年组(18 ~59 岁),比较分析两组临床与病理资料特点.结果 老年组125例(16.82%),青中年组618例(83.18%).老年组平均年龄(65.85±6.12)岁,男:女=2.57:1.老年组镜下血尿和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青中年组,生化指标检查中肾小球滤过率低于青中年组,尿素氮低于青中年组,肌酐高于青中年组(P<0.05),两组尿酸、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等指标均无差异(P>0.05).老年组中膜性肾病Ⅱ期、Ⅰ期发病率较常见,分别为65例(52.00%)、54例(43.20%),二者发病率占老年组119例(95.20%),肾小管间质病变45例(36.00%)高于青中年组82例(13.27%).结论 老年IMN患者高血压、镜下血尿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青中年组偏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老年相关性疾病的影响,老年IMN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明显低于青中年患者,以Ⅰ期、Ⅱ期为主,肾小管间质病变较青中年偏多;老年IMN患者临床与病理表现有一定差异,临床治疗上应各有侧重.
作者:张新鹏;高丹;韩梅;娄岩;杨帆;刘树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自然牙根和种植体联合支持的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分析相关的生物力学特征提供数字模型.方法 采用 CT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及Solidworks有限元软件建模,建立了包括牙齿、牙周膜和牙槽骨、种植体、磁性附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所建立的模型能重现牙颌组织的形态,能够进行三维显示及编辑,并可模拟不同工作状况下各节点的力学改变.结论 CT辅助有限元建模技术能精确建立自然牙根和种植体联合支持的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作者:高翔;柴健;王忠厚;周振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