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对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的影响

林碧霞;林辉;廖秀玉

关键词:乌司他丁, 脓毒症, 炎症反应, 器官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辅助治疗对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ICU诊断为脓毒症的患者97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对原发病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UTI静脉注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第1、3、7天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肝、肾、心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TNF-α、IL-6、hs-CRP水平在治疗第1天均显著下降,持续至治疗第7天各指标均达到低值,且同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而对照组患者TNF-α水平在治疗第7天时下降(P<0.05),IL-6和hs-CRP水平在治疗第3天时开始下降(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肾、心功能相关指标均下降,至治疗第7天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在治疗第1天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 UTI辅助治疗ICU脓毒症,能显著调控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还能改善肝、肾、心功能,缓解脓毒症造成的器官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时机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接受单侧自体半腱肌及股薄肌腱重建膝关节ACL手术的患者80例.按手术时间分为早期重建组和晚期重建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关节稳定性、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结果 晚期重建组患者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低于术后6个月,但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术后均优于术前(P<0.05).晚期重建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优于同期早期重建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手术时间都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晚期重建手术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

    作者:朱洪江;马腾;关健;聂喜增;王华军;向孝兵;陈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GRP78在肝癌细胞抵抗棕榈酸诱导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ER stress)信号调控对棕榈酸(PA)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在采用ER stress抑制剂4-苯丁酸(PBA)和过表达葡萄糖调节蛋白(GRP) 78的基础上,利用流式细胞和免疫印迹技术分析ER stress以及GRP78对PA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PA诱导肝癌细胞发生ER stress,PBA抑制ER stress并减弱了PA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P<0.05).PA和ER stress诱导剂衣霉素(Tun)对ER stress分子标志的诱导水平差异显著(P<0.05),其中PA诱导的GRP78远低于Tun的诱导作用.过表达GRP78明显抑制了PA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P<0.05).结论 GRP78的诱导表达不足在PA介导的肝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进举;张春燕;肖斌;李洪;敬健雄;冯春红;夏先明;代荣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酪胺酸羟化酶和帕金森病相关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1,2].研究表明PD与遗传、蛋白质聚集、蛋白质降解障碍、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A)神经递质水平低、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有关.例如,α-核突触蛋白,同源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诱导激酶(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PD和癌症相关蛋白(DJ-1)蛋白等[3],这些分子的改变与酪氨酸羟化酶(TH)的改变有关.

    作者:张智敏;白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286例择期全麻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d、手术后1、3、7d时经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术后评分低于术前1分以上确定有认知功能下降,则诊断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对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早期POCD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286例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1 d POCD发生率为26.2%(75例),术后3d发生率为23.8%(68例),术后7d发生率为8.4%(2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或冠心病、术中出现低血压、术后电解质紊乱及住院时间与POCD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勇;杜晓红;余树春;胡衍辉;徐国海;卢忆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对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因高危BPH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8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x2=7.731,P=0.021);研究组患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剩余尿量(RUV)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大尿流率(Q-ma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患者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老年高危BPH患者,手术疗效确切,患者经治疗后恢复情况较好,且术后生活质量恢复较好,相对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波;王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厚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老年性痴呆是导致个人、社会经济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危及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寿命的常见疾患之一,其中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D)、路易体痴呆、血管性痴呆(VD)[1].VD又被称为“可逆性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2],有治愈的可能性.因此,中医药治疗VD的研究迫在眉睫,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丽华;马春;李淑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COPD-PA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8例COPD-PAH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阿托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浆中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脑钠肽(BNP)、D-二聚体、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潮气量(VT)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对动脉血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FVC、FEV1及潮气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BNP、D-二聚体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O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ET-1、BNP、D-二聚体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两组组患者Pa02均高于治疗前,PaC02及PAH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Pa02高于对照组,PaC02及PAH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OPD-PAH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明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去甲斑蝥酸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去甲斑蝥酸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去甲斑蝥酸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其中实验组的去甲斑蝥酸钠浓度分别为0.4、1.0、2.5、6.0 mg/L,对照组不加去甲斑蝥酸钠.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GC-7901细胞的增殖周期,并计算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浓度0.4、1.0、2.5、6.0mg/L去甲斑蝥酸钠的实验组的OD值均低于对照组(t=2.871、5.295、10.100、13.836,P均<0.05).随着去甲斑蝥酸钠浓度的提高,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随之增大.经过流式细胞仪的检测,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而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降低(P<0.05),均呈现出时间、浓度依赖性.结论 去甲斑蝥酸钠在体外可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体现出抗癌活性,在胃癌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徐晓莉;王钦;罗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深度烧伤行负压引流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深度烧伤行负压引流对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老年深度烧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负压引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治疗,负压引流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负压引流组和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术后白细胞值情况、首次植皮存活率和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负压引流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术后白细胞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首次植皮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术后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引流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老年深度烧伤可以降低细菌感染率和术后白细胞值,提高首次植皮存活率,降低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疼痛,促进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住院费用虽有所增加,但和传统换药治疗没有差异.

    作者:谷松坡;付智慧;范友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激动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1日至2015年3月1日门诊和住院的DN患者48例,尿微量白蛋白(UMA)30 ~300 mg/24 h、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 1.73 m-2(CKD 1 ~2期),应用预混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欠佳,收缩压控制在140 mmHg以下且未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物,给予艾塞那肽治疗,于用药前、用药4、12、24 w后分别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血压、肾功能、24 hUMA,并用简化的MDRD公式计算eGFR.结果 患者治疗24w后24 h UMA显著下降(P<0.001)、eGFR无明显减低(P>0.05).结论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GLP-1受体激动剂除可显著降低血糖、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外,可有效地降低患者UMA、延缓eGRF的下降速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倩;孙立娟;吕斌;李涛;李艳华;赵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外周血Th17细胞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IL-17A水平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78例70岁以上老年结肠癌患者、同期健康体检的78例70岁以上老年健康者及78例青中年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8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作为A组,78例老年健康者作为B组,78例青中年健康者作为C组.根据结肠癌的临床分期分为早期结肠癌(临床分期Ⅰ期和Ⅱ期)和中晚期结肠癌(临床分期Ⅲ期和Ⅳ期),早期结肠癌25例为A1组,中晚期结肠癌53例为A2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血清IL-6和血清IL-17A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高于C组(P<0.05);A1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高于A2组(P<0.05).A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高于C组(P<0.05);A1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高于A2组(P<0.05).A组和B组患者的血清IL-17A水平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患者血清IL-17A水平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和A2组患者的血清IL-17A水平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Th17细胞、血清IL-6和IL-17A水平与老年结肠癌的发生相关,外周血Th17细胞和血清IL-6和老年结肠癌的分期明显相关.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Gufoni与Barbecue法治疗水平半规管向地性眼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

    目的 探讨水平半规管向地性眼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应用Gufoni与Barbecue法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方法 经眼震电图检查确诊的102例HSC-BPPV患者随机分为Gufoni法治疗组(n=53)与Barbecue法治疗组(n=49),分别采用Gufoni与Barbecue法复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02例患者手法复位治疗,1、2、3天Gufoni组有效率均高于Barbecue组(P<0.05);1个月后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ufoni法与barbecue法对HSC-BPPV治疗效果均有效,Gufoni法在快速缓解症状方面优于Barbecue法,但长期疗效相当.

    作者:王海涛;杨艳春;王莹;王宗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维生素与运动研究进展

    维生素是一类调节人体生物学功能、维持健康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维生素不仅是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必需物质,而且是获得良好运动能力的促进因素,同时运动过程中维生素在体内的代谢会发生一些变化[1].因此关于运动与维生素的研究较多.然而,以往的文献大多是从某种维生素与运动的关系或运动的某一方面与维生素的关系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不够系统全面.为此,本文从多个视角对运动与维生素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以期为运动营养补充提供理论依据,为维生素补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邱烈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清尿酸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衰患者病情变化的临床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变化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23例.入院后1h内取静脉血行UA、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生化、血常规等检测,根据UA水平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就诊5d及30 d后随访的死亡率,探讨UA对于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1)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者就诊5d及30 d死亡率,发现患者5d、30 d死亡率在低UA组与正常UA组间无显著差异,而正常UA与高UA组间有显著差异(9.4% vs 19%,P=0.018;21.3% vs 35%,P=0.010).(2)应用ROC曲线分析UA的评估价值:①UA对于患者就诊5d、30 d死亡率的AUROC分别为0.662和0.588,具有轻度的预测价值;②UA联合NT-Pro BNP对于急性心力衰竭预后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UA联合NT-pro BNP对患者就诊5d、30 d死亡率的AUROC分别升至0.701和0.702.结论 虽然UA对急性心力衰竭的预后仅有轻度预测价值,但其预测价值与NT-pro BNP相当;将UA联合NT-pro BNP进行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NT-pro BN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征;刘芳艳;曹涛;贺明轶;秦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定量参数评价肝癌消融术的疗效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TIC)在肝癌微波消融术(MWA)疗效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肝癌患者80例,MWA前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行超声造影、增强CT.比较MWA后病灶组织TIC参数变化情况,比较单纯超声造影、超声造影结合TIC和增强CT在肝癌MWA后疗效评估方面的能力.结果 完全灭活组术后1、3及6个月病灶的TIC均为一平直线条.部分残留或复发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肿瘤组织的上升时间、平均通道时间、达峰时间均小于周围肝组织(P<0.05),内洗斜率均大于周围肝组织(P<0.05).MWA术后1、3、6个月单纯超声造影与超声造影结合TIC评估肝癌MWA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超声造影结合TIC与增强CT评估肝癌MWA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TIC能准确反映肝脏肿瘤、肝实质、残留或复发肿瘤以及无活性肿瘤组织间的差别,为肝癌TIC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何兰芳;刘燕娜;章春泉;皮小兰;叶艳艳;吴建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种方法治疗老年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小针刀治疗、局部封闭治疗及外用药物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100指)随机分四组,每组25指.分别用四种治疗方法予以治疗,治疗后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评价四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局部封闭和外用药物治疗无明显差异,小针刀治疗优于前两种方法,而手术治疗在四种方法中效果佳.结论 手术治疗对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有效,且优于其他三种方法.

    作者:王天航;赫英龙;李保龙;武超;李晓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胃损伤修复中骨髓干细胞的作用

    目的 探讨骨髓干细胞在急性胃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定植及作用.方法 在绿色荧光蛋白鼠骨髓移植模型基础上,通过化学诱导造成小鼠胃部急性损伤,刺激干细胞参与组织自我修复.结果 模型15例中有11例绿色荧光蛋白鼠骨髓成功定植在损伤,终死亡2例(P<0.05).结论 骨髓干细胞在胃损伤修复过程中参与定植和分化并参与组织的自我修复,该方法是预防治疗胃损伤和遗传性胃部疾病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孔渊;牛惠;刘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药物关节腔给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关节软骨变性硬化增生和关节腔长期磨损有关.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关节畸形为主要症状[1,2].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药物关节腔给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臧晓鹭;桂文;王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该院就诊且确诊为T2DM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单纯T2DM组(T2DM组)、T2DM组合并轻度OSAS组(轻缓合并组)、T2DM合并中度OSAS组(中度合并组)、T2DM合并重度OSAS组(重度合并组),分别比较四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并比较四组患者夜间血糖波动的平均幅度(MAGE)、白天MAGE及24 h MAGE.结果 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HCY、糖化血红蛋白、肌酐重度合并组>中度合并组>轻度合并组>T2DM组(均P<0.05);提示随着合并OSAS的程度加深,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HCY、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值均增高.白天、夜间及24h的血糖波动重度合并组>中度合并组>轻度合并组>T2DM组(均P<0.05);说明随着合并OSAS的程度加深,白天、夜间及24 h MAGE越大.结论 OSAS病情与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关,控制OS-AS的病情进展对控制T2DM患者血糖紊乱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进;李成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其中34例行切开复位髓外固定治疗(对照组),另外34例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亚东;强晓玉;张妍;安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