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FOXC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乔丽;刘杰;高薇;林文俐;孙玉萍

关键词:FOXC1,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FOXC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一步法检测86例NSCLC组织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FOX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FOXC1蛋白表达定位于NSCLC癌细胞的胞质及胞核内;其在NSCLC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2.79%(54/86)和25% (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FOXC1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中的高表达率为81.25%(39/48),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高表达率为39.47%(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Ⅲ期NSCLC组中高表达率为77.8%(28/38),明显高于Ⅰ~Ⅱ期组中高表达率(52%,26/50) (P=0.015);而与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性别、年龄、吸烟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FOXC1蛋白可能在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能为抑制NSCLC的侵袭转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方向.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深度烧伤行负压引流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深度烧伤行负压引流对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老年深度烧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负压引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换药治疗,负压引流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观察负压引流组和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术后白细胞值情况、首次植皮存活率和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负压引流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术后白细胞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首次植皮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术后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负压引流组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引流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老年深度烧伤可以降低细菌感染率和术后白细胞值,提高首次植皮存活率,降低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疼痛,促进深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住院费用虽有所增加,但和传统换药治疗没有差异.

    作者:谷松坡;付智慧;范友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流动人口心理问题及对策

    伴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我国出现了历史上人口流动范围较广的时代.现在的流动人口中家庭整体流动越来越多,老年人会随着子女流动到他们所生活的城市,能够就近照顾.流动老年人口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值得关注的.

    作者:孙克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社区老年人抑郁症与生活事件及慢性躯体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抑郁症与生活事件、躯体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方便抽样方法抽取500名社区老年人,采用老年精神状况量表、老年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评经济满意度、自评健康状况、生活事件数目、躯体疾病数目在抑郁症老年人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老年抑郁症是偏头痛、脑卒中或身体部分偏瘫、视力问题、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0.282 (0.093,0.854)、0.287 (0.099,0.831)、0.16(0.052,0.494)、0.275(0.092,0.817)、0.123 (0.024,0.626),抑郁症老年患者发生自评健康恶化、自评经济困难、难过经历、亲友冲突事件风险的OR(95% CI)分别为0.246(0.087,0.697)、0.092(0.031,0.261)、0.113(0.036,0.356)、0.076(0.018,0.315).结论 加强老年抑郁症筛查、诊断和治疗,采取多方面措施减少其发生更多躯体疾病和生活事件.

    作者:徐曼;刘冰;柴云;程桢;卢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远隔缺血时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微小RNA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时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微小RNA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心胸外科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远隔缺血时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其中远隔缺血时处理组在阻断主动脉后立即实施下肢缺血/再灌注处理.对照组放置止血带但不进行充气.分别在体外循环开始前及主动脉阻断钳开放后5 min内剪取右心耳组织作为检测标本.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和验证miR-1,miR-21,miR-24和miR-195的表达情况,并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远隔缺血时处理组中miR-1和miR-195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miR-24和miR-21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翻译水平,远隔缺血时处理组的Bcl-2的mRNA表达比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而BAX,PD-CD4的mRNA的表达则无明显改变.心肌缺血前远隔缺血时处理组和对照组心肌凋亡细胞数目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0.3)%vs(4.1±0.2)%,P>0.05].心肌再灌注后两组心肌凋亡细胞均较缺血前显著增加,且远隔缺血时处理组心肌凋亡较对照组减轻明显(P<0.05).结论 远隔缺血时处理可以调控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MicroRNAs的表达,使miRNA-1和miRNAs-195表达下调,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和减少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心肌细胞凋亡减少.

    作者:邢杰;谢霆;吴朝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表达水平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的蛋白含量及mR-NA变化水平,探讨二者是否参与DN的发病进程.方法 DN患者50例作为DN组,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清晨空腹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血清中TGF-β1和PPAR-γ的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N组血清中TGF-β1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PPAR-γ的蛋白含量及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TGF-β1和PPAR-γ具有负相关性(r=-0.689,P=0.042;r=-0.711,P=O.036).结论 TGF-β1水平的上调和PPAR-γ水平的下调及二者具有明显负相关性,说明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进程.

    作者:陈蔷;俞娉;于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02例183个椎体,根据术后椎体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将压缩椎体分为渗漏组和非渗漏组,进而分析影响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结果 术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y功能评分、Cobb角及椎体平均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183个椎体中共有21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术前椎体高度、有无椎体周壁破坏及骨水泥注射剂量差异显著(P<0.05);椎体后凸角度、骨折新鲜度、手术入路途径及骨折椎体部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无椎体周壁破坏及骨水泥注射剂量是与骨水泥渗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无椎体周壁破坏及骨水泥注射剂量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发生骨水泥渗漏密切相关,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任虎;冯涛;张宏;李熙明;于大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药物关节腔给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关节软骨变性硬化增生和关节腔长期磨损有关.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关节畸形为主要症状[1,2].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药物关节腔给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臧晓鹭;桂文;王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ET)的影响,分析其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神经保护剂、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对照组他汀类药物选择阿托伐他汀,20 mg/次,q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尤瑞克林治疗,0.15 PNAU/次,qd,连续治疗2w,治疗前后进行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含量,分析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E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及TOAST分型是影响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疗法的影响因素,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小动脉闭塞型(SAO)患者效果更佳,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OCSP分型对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疗法的疗效无影响.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ADL,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疗法,与其对抗血管收缩有关,其效果受糖尿病及TOAST分型影响,临床医师应考虑血糖控制及临床分型,规范临床治疗.

    作者:李秀芹;高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ASIC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其病种丰富、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有调控水盐重吸收、传导心脏感觉等作用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针对CVD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发现ASICs除了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外,在心血管系统中也大量存在并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归纳ASICs在CVD中的新研究进展,并对ASICs相关性药物在CVD中的治疗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曾萍;杨简;范致星;王辉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颈动脉球囊介入损伤后大鼠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颈动脉球囊介入损伤后大鼠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建立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将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CGRP(CGRP-L)组和高剂量CGRP(CGRP-H)组.CGRP-L组和CGRP-H组于球囊损伤后每天腹腔注射50、100μg/kg CGRP,而对照组于球囊损伤后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祖细胞(EPC)动员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中促血管修复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和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及血清内皮素(ET)-1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0)水平,HE染色观察颈动脉在球囊损伤后的形态学变化及内膜增生情况.结果 CGRP-L组和CGRP-H组外周血中CD34和VEGF受体共同标记的EPC动员比例分别为(15.26±2.70)%和(23.55±3.92)%,均高于对照组的(7.12±1.14)%(P<0.05);与对照组相比,CGRP-L处理后的VEGF、SDF-1、bFGF、EGF及NO水平均升高,ET-1水平降低,且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及两者比值均降氐(P<0.05);CGRP-H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CGRP-L组(P<0.05).结论 CGRP可抑制颈动脉球囊介入损伤后大鼠新生内膜形成,可通过促进EPC动员及升高外周血促血管修复因子辅助内皮损伤修复.

    作者:王荣勤;曾宪强;马彦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外周血Th17细胞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IL-17A水平在老年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78例70岁以上老年结肠癌患者、同期健康体检的78例70岁以上老年健康者及78例青中年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8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作为A组,78例老年健康者作为B组,78例青中年健康者作为C组.根据结肠癌的临床分期分为早期结肠癌(临床分期Ⅰ期和Ⅱ期)和中晚期结肠癌(临床分期Ⅲ期和Ⅳ期),早期结肠癌25例为A1组,中晚期结肠癌53例为A2组.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血清IL-6和血清IL-17A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高于C组(P<0.05);A1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高于A2组(P<0.05).A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高于C组(P<0.05);A1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高于A2组(P<0.05).A组和B组患者的血清IL-17A水平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患者血清IL-17A水平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和A2组患者的血清IL-17A水平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Th17细胞、血清IL-6和IL-17A水平与老年结肠癌的发生相关,外周血Th17细胞和血清IL-6和老年结肠癌的分期明显相关.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及其管理和治疗

    目前关于脑卒中幸存者的治疗几乎都停留在二级预防和脑卒中康复,对其长期症状关注较少.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包括患者生理方面的脑卒中后疼痛、大小便失禁、吞咽障碍、疲劳、睡眠障碍、癫痫、性功能障碍等,心理方面的脑卒中后抑郁(PSD)、焦虑等.而这些症状将影响脑卒中幸存者的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终生.本文就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及其管理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官燕琴;龚黎民;俞晔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治疗中老年人Colles骨折的疗效

    目的 通过观察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老年人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提按复位法复位后,再进行外固定.治疗组采用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分别于治疗后3d、1 w、2 w、3w复查,检查骨折有无移位,检查有无压疮及神经血管有无受压,患肢手指的肿胀及血运情况,有无张力性水疮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2~3w据复查X线片情况改换功能位三黄散和石膏,4~6w后根据复查情况拆除三黄散和石膏托固定,随访至3个月.结果 在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方面,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治疗3d、1 w、2w时差异显著(P<0.05);3w后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判定方面,从3d后,两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能快速减轻中老年人Colles骨折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肢的早期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

    作者:饶科峰;陈建章;付抚东;王燕萍;汤群珍;范伯曾;喻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技术与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技术与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高能量胫骨干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MIPPO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随访20 w,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主要包括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下肢缺血坏死、骨恢复畸形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效果明显优于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术,而且并发症发生少,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尚红涛;王泉;刘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磁共振成像分析对颈动脉支架置人术的指导价值及与超声的对比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分析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指导价值及与超声的对比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142支血管)因颈动脉粥样硬化而接受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超声、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比较MRI和超声对颈动脉管腔狭窄的诊断能力.结果 7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有142支颈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轻度狭窄的血管83支,中度狭窄的血管24支,重度狭窄35支.斑块内脂质成分图像显示:可见大范围的T1 WI、T2WI等信号,PDWI等级稍高的信号区,在TOF和MP-RAGE尚未显示异常高信号,增强后无强化.纤维帽图像显示:完整的纤维帽在TOF上表现为光滑的暗带,在CE-T1 WI上表现为光滑的弧形高信号.斑块内出血图像显示:T1WI、TOF及MP-RAGE上表现为高信号,其中MP-RAGE更明显.斑块溃疡图像显示:TOF和CE-T1WI上显示纤维帽不连续,明显纤维帽破溃并与管腔相通形成溃疡.斑块钙化:各扫描系列均表现为低信号.MRI与DSA检测结果相比较,MRI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2.68%,kappa值为0.839;超声与DSA检测结果相比较,超声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3.90%,kappa值为0.802;MRI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明显高于超声检测结果(P<0.05).结论 高分辨的MRI相对超声而言,准确识别和量化分析斑块内各种成分,准确评估斑块的稳定性,为支架置人术前判断斑块稳定性及确定手术时机提供参考.

    作者:郑兆凤;王琦;钟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胃损伤修复中骨髓干细胞的作用

    目的 探讨骨髓干细胞在急性胃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定植及作用.方法 在绿色荧光蛋白鼠骨髓移植模型基础上,通过化学诱导造成小鼠胃部急性损伤,刺激干细胞参与组织自我修复.结果 模型15例中有11例绿色荧光蛋白鼠骨髓成功定植在损伤,终死亡2例(P<0.05).结论 骨髓干细胞在胃损伤修复过程中参与定植和分化并参与组织的自我修复,该方法是预防治疗胃损伤和遗传性胃部疾病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孔渊;牛惠;刘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穴位埋线联合盐酸甲氯芬酯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几种重要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与盐酸甲氯芬酯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神经生化机制.方法 改良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造模后分3个治疗组,分别为盐酸甲氯芬酯治疗组、“肾俞”、“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组(埋线组)及盐酸甲氯芬酯联合穴位埋线组(联合组);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海马CA1区内三种重要蛋白质的表达情况: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结果 经联合治疗后,大鼠海马CA1区ChAT、BD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Caspase-3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各项指标与单独治疗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P<0.01).结论 盐酸甲氯芬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法,对VD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元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上调海马BDNF及下调Caspase-3密切相关.

    作者:杨琼;戴桃李;陈粲;潘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286例择期全麻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d、手术后1、3、7d时经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术后评分低于术前1分以上确定有认知功能下降,则诊断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对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早期POCD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286例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1 d POCD发生率为26.2%(75例),术后3d发生率为23.8%(68例),术后7d发生率为8.4%(2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或冠心病、术中出现低血压、术后电解质紊乱及住院时间与POCD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勇;杜晓红;余树春;胡衍辉;徐国海;卢忆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肺脾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肺脾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临床疗效.方法 肺脾论治ALS,疗程2个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①尼莫地平法: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较低;②运动神经元病(MND)疗效标准:治疗后中医症状变化频数统计分析多数症状趋于稳定.结论 健脾益肺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

    作者:罗雪花;杜宝新;郑瑜;卢明;王安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38MAPK的表达

    目的 探讨P38 MAPK在高血压脑出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在发病后1、3、7、14d分别抽取静脉血,用PCR荧光检测法测定P38 MAPK mRNA的表达,同时ELISA检测外周血IL-6/8含量,与正常体检者(25例,对照组)对比,并分析表达意义.结果 实验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内P38 MAPK mRNA表达和血清IL-6/8含量均高于正常体检者(P<0.05),病情越重,P38 MAPK mRNA及IL-6/8含量越高,在脑出血后3d时P38 MAPK mRNA及IL-6/8含量达到高峰,此后表现为下降趋势,P38MAPK mRNA及IL-6/8含量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P38 MAPK、IL-6、IL-8参与了高血压脑出血的炎症反应,与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机制相关.

    作者:李彦明;姜红;徐胜东;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