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雪花;杜宝新;郑瑜;卢明;王安琦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管生成素家族(Angs)谱序列演变及其与相关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40例ACS患者用双抗夹心酶免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试7个时间点[入院时(基线)、发病24 h、发病48 h、发病1w、发病2w和出院后发病6w、发病18 w]的血浆血管生成素家族(Ang-1 、Ang-2 、Ang-4 、Tie-2)和4种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B型脑钠肽(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水平,分析ACS患者血浆Angs谱的时间-活力曲线演变关系和Angs家族与4种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血浆Ang-1和Ang-4出现初降后升演变,18w升至AMI始点的3倍;Ang-2则先升后降变化,18 w降至正常水平;Tie-2自始至终点持续上升保持高水平.AMI发病24 h时间点Ang-1与MMP-2呈负相关(r=-0.58,P<0.001),与VEGF成微弱正相关(r=0.23,P<0.05);Ang-2和Tie-2分别与VEGF、MMP-2、HIF-1α、BNP、TNI呈正相关(P<0.05,P<0.001).结论 在ACS过程中存在着Angs谱序列演变,且与心肌坏死、炎症标志物、血管新生和心功能状态相关联.
作者:赵文强;欧阳星文;方昱;程志祥;高林;许恩文;赵胜;范新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雷沙吉兰对乳胞素诱导帕金森病(PD)大鼠神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沙吉兰预治疗组和治疗组,通过立体定向注射乳胞素至模型大鼠左侧黑质部位诱导模型,进行行为学、组织病理学检测,PCR检测目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模型大鼠在阿朴吗啡的诱导下,向右旋转;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脑组织切片中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但预治疗组和治疗组中TH阳性细胞较多;PCR定量显示Lamp2A与热休克蛋白(HSP)70在治疗组与空白组间存在差异(P<0.05),而治疗组间无差异.结论 雷沙吉兰可以抵抗乳胞素所致的神经损害,改善动物行为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Lamp2A及HSP 70表达,减少TH阳性细胞丢失相关.
作者:鲍波;朱少平;胡利;冷扬;苏小华;柴星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度)患者采用雾化吸人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66位支气管哮喘中度急性发作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基础治疗,B组采用基础治疗+雾化吸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在以下评估指标:治疗后2h内喘息症状缓解率、治疗当日夜间喘息发生率、喘息症状显著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基本消失时间、甲泼尼龙静脉使用天数、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A组(P<0.05).结论 基础治疗联合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良好,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
作者:常伟;何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因高危BPH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8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x2=7.731,P=0.021);研究组患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剩余尿量(RUV)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大尿流率(Q-ma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患者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老年高危BPH患者,手术疗效确切,患者经治疗后恢复情况较好,且术后生活质量恢复较好,相对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波;王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无创通气(NI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在临床实际中已很普遍[1],也有大量文献已证实它可以减少气管插管率、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2],自1989年应用NI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后,它从初在ICU中的应用逐渐扩展到普通病房,到现在多种疾病的患者使用家庭呼吸机,并从中不同程度的获益[3,4].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研究家庭呼吸在COP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神经肌肉疾病(NMD)、胸廓畸形等疾病中的应用[2,3],本文将对家庭呼吸机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文慧兰;况九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骨质疏松(0P)老年男性患者血清中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IGF结合蛋白(IGFBP)-3的表达特征,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 68例OP老年男性患者作为观察组,38例正常骨密度、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老年男性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瘦素、IGF-1和IGFBP-3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中瘦素、IGF-1和IGFBP-3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伴有骨折患者血清中瘦素、IGF-1和IGFBP-3的表达明显低于不伴有骨折患者,相关分析显示瘦素和IGF-1、IGF-1和IGFBP-3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结论 OP老年男性患者血清中瘦素、IGF-1和IGFBP-3低表达,瘦素和IGF-1、IGF-1和IGFBP-3均具有协同作用,三种细胞因子均参与病变形成及进展.
作者:张楠;周永焘;刘金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其病种丰富、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有调控水盐重吸收、传导心脏感觉等作用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针对CVD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且发现ASICs除了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外,在心血管系统中也大量存在并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归纳ASICs在CVD中的新研究进展,并对ASICs相关性药物在CVD中的治疗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作者:曾萍;杨简;范致星;王辉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ER stress)信号调控对棕榈酸(PA)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在采用ER stress抑制剂4-苯丁酸(PBA)和过表达葡萄糖调节蛋白(GRP) 78的基础上,利用流式细胞和免疫印迹技术分析ER stress以及GRP78对PA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PA诱导肝癌细胞发生ER stress,PBA抑制ER stress并减弱了PA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P<0.05).PA和ER stress诱导剂衣霉素(Tun)对ER stress分子标志的诱导水平差异显著(P<0.05),其中PA诱导的GRP78远低于Tun的诱导作用.过表达GRP78明显抑制了PA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P<0.05).结论 GRP78的诱导表达不足在PA介导的肝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进举;张春燕;肖斌;李洪;敬健雄;冯春红;夏先明;代荣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力性溃疡发生状况,探讨卧床时间、分级对压力性溃疡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居家长期照护的909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压力性溃疡发生状况进行现场评估.结果 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力性溃疡发生率25.77%;卧床时间<1个月者压力性溃疡发生率为34.96%,1~3个月、3~5个月及≥5个月分别为26.18%、27.21%和18.43%,压力性溃疡组与无压力性溃疡组卧床时间差异显著(P<0.05);卧床分级C级者压力性溃疡发生率40.72%,B级和A级者分别为29.56%和13.68%,两组卧床分级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卧床分级B级和C级是压力性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力性溃疡发生率高;卧床时间、分级与其压力性溃疡发生相关,居家护理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
作者:张焱;姜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二尖瓣置换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临床效果.方法 行二尖瓣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35例,其中不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患者60例(对照组),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患者75例(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左心室大小与功能.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为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x2=3.846,P<0.05).观察组出现二次开胸止血、低心排血量、脑卒中、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x2=4.606,P<0.05).对照组左心室破裂及低心排血量的发生率显著性高于观察组(x2=3.836、3.836,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LVEDD、LVESD、LVEF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但观察组术后3个月LVEDD、LVESD、LVEF改善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t=2.36、1.83、2.98,均P<0.05).结论 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方便、快捷,疗效确切,促进患者术后病情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术后死亡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蒙俊;何建超;陶杰;李家宇;杨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白血病患者Survivin基因表达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老年白血病患者41例,其中初治患者22例,缓解患者12例,复发患者7例.体检的健康人群中随机选择1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Survivin基因表达情况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情况.结果 对Survivin基因在不同白血病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检测和比较,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测各组及对照组Survivin基因的阳性表达,初治组和复发组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1%和85.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和缓解组的41.637% (P<0.05).经白细胞计数和检测,处于正常水平11例,其余30例均存在计数异常.分析Survivin基因的阳性表达情况与白细胞计数的关系,白细胞计数异常组的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86.67%)显著高于正常组(45.45%,P<0.05).结论 对老年白血病患者而言,其体内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
作者:刘娜;姜丽波;张淑英;姚宇宁;许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人口老化趋势日趋严重,如何引导老年人实现成功老化,充分发挥老年人拥有的知识、经验等宝贵财富,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应对人口老化的理论已经有健康老化(HA)、生产性老化(PA)、积极老化(AA)、成功老化(SA)四种,这四种理论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本文通过梳理四种老化理论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个集成的成功老化模型,该模型将老化当作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既强调个体的身心健康,也强调个体参与社会活动及社会为个体提供必要的保障等因素,通过健康、参与、保障三个因素为基础的积极老化过程,终实现老年人客观的身心状态和主观的幸福度方面的成功老化.该模型既有助于全面、综合的理解老化理论,也为人口老化的应对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参考框架.
作者:何迎朝;左美云;王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自尊的发展趋势,并考察性别和教育水平对老年自尊的影响.方法 使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对202名>60岁老年人和381名40 ~59岁的中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1)老年早期(60 ~69岁)、老年晚期(≥70岁)与40 ~49岁组、50~ 59岁组中年人的自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2)老年人的自尊水平受到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老年早期组男性的自尊水平比女性更高,老年晚期组女性自尊水平高于男性、老年早期组女性;受教育程度对老年早期组自尊水平影响不显著,但老年晚期组高学历(专科及以上)老年人自尊水平显著高于较低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结论 从整体上看,老年人自尊水平与中年人相当,但老年人的自尊水平存在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且这种差异会随着年龄而改变.老年早期、男性自尊水平较高、老年晚期、女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自尊水平更高.
作者:李松桃;王明月;陈菲菲;毕重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青年、中年、老年阶段是否午睡对老年人联结记忆的影响.方法 在北京社区招募507名60岁以上,临床医师评定无睡眠障碍,且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21分的老年被试者,进行午睡情况的自述式调查;并根据不同午睡情况,对联想学习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在控制了受试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数等因素后,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午睡组和对照组的联想学习成绩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其中三个阶段的午睡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而其他认知功能未发现差异(P>0.05).结论 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是否午睡均会影响老年人的联结记忆,其中有午睡习惯的联结记忆功能要强于没有午睡习惯者.
作者:付江宁;朱心怡;侯剑华;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年龄及血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 于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自健康体检中心入选610例受试者.根据年龄及血压水平,受试者被分为≥60岁高血压组155例、≥60岁正常血压组142例、<60岁高血压组162例及<60岁正常血压组151例.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采用Century 3000 Holter分析系统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24h心电监测并分析心率变异参数及心率震荡参数.结果 与其他3组比较,24 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min的节段性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ANN)、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相邻心动周期差>50 ms的次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极低频成分(VLF)、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及震荡斜率(TS)明显降低,低频/高频比值(LF/HF)及震荡初始(TO)明显增高(P<0.05).<60岁正常血压组SDNN、SDANN、rMSSD、pNN50、VLF、LF、HF及TS明显高于、LF/HF及TO明显低于≥60岁正常血压组及<60岁高血压组(P<0.05).年龄及血压水平分别对心率变异的频域、时域参数及心率震荡参数均有显著影响(P均<0.05).析因分析显示,年龄与血压水平对SDNN、SDANN、rMSSD、VLF、LF、HF、LF/HF、TO及TS的影响有协同作用(P均<0.05).结论 年龄及血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变化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王娜;刘振东;赵颖馨;叶琳;张华;刁玉涛;宋洪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老年人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提按复位法复位后,再进行外固定.治疗组采用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分别于治疗后3d、1 w、2 w、3w复查,检查骨折有无移位,检查有无压疮及神经血管有无受压,患肢手指的肿胀及血运情况,有无张力性水疮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2~3w据复查X线片情况改换功能位三黄散和石膏,4~6w后根据复查情况拆除三黄散和石膏托固定,随访至3个月.结果 在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方面,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治疗3d、1 w、2w时差异显著(P<0.05);3w后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判定方面,从3d后,两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能快速减轻中老年人Colles骨折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对患肢的早期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
作者:饶科峰;陈建章;付抚东;王燕萍;汤群珍;范伯曾;喻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分析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指导价值及与超声的对比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142支血管)因颈动脉粥样硬化而接受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超声、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比较MRI和超声对颈动脉管腔狭窄的诊断能力.结果 7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有142支颈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轻度狭窄的血管83支,中度狭窄的血管24支,重度狭窄35支.斑块内脂质成分图像显示:可见大范围的T1 WI、T2WI等信号,PDWI等级稍高的信号区,在TOF和MP-RAGE尚未显示异常高信号,增强后无强化.纤维帽图像显示:完整的纤维帽在TOF上表现为光滑的暗带,在CE-T1 WI上表现为光滑的弧形高信号.斑块内出血图像显示:T1WI、TOF及MP-RAGE上表现为高信号,其中MP-RAGE更明显.斑块溃疡图像显示:TOF和CE-T1WI上显示纤维帽不连续,明显纤维帽破溃并与管腔相通形成溃疡.斑块钙化:各扫描系列均表现为低信号.MRI与DSA检测结果相比较,MRI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2.68%,kappa值为0.839;超声与DSA检测结果相比较,超声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3.90%,kappa值为0.802;MRI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明显高于超声检测结果(P<0.05).结论 高分辨的MRI相对超声而言,准确识别和量化分析斑块内各种成分,准确评估斑块的稳定性,为支架置人术前判断斑块稳定性及确定手术时机提供参考.
作者:郑兆凤;王琦;钟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前关于脑卒中幸存者的治疗几乎都停留在二级预防和脑卒中康复,对其长期症状关注较少.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包括患者生理方面的脑卒中后疼痛、大小便失禁、吞咽障碍、疲劳、睡眠障碍、癫痫、性功能障碍等,心理方面的脑卒中后抑郁(PSD)、焦虑等.而这些症状将影响脑卒中幸存者的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终生.本文就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及其管理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官燕琴;龚黎民;俞晔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技术与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高能量胫骨干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MIPPO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随访20 w,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主要包括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下肢缺血坏死、骨恢复畸形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效果明显优于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术,而且并发症发生少,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尚红涛;王泉;刘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脾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临床疗效.方法 肺脾论治ALS,疗程2个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①尼莫地平法:治疗后临床有效率较低;②运动神经元病(MND)疗效标准:治疗后中医症状变化频数统计分析多数症状趋于稳定.结论 健脾益肺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
作者:罗雪花;杜宝新;郑瑜;卢明;王安琦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