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变化及其与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性

井军虎;李立宇;李建强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变化及其与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IL)-6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6例,健康对照组72例,分别测定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者血清SAA、CRP、IL-6水平.结果 COPD组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清SAA、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COPD组急性加重期血清SAA、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P均<0.01);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血清SAA、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单一AECOPD组(P均<0.01);COPD组急性加重期血清SAA分别与CRP、IL-6呈正相关(r=0.317、0.406,P均<0.01).结论 血清SAA可以作为一种炎症标志物用于AECOPD患者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作用;血清SAA与CRP、IL-6联合测定对预测AECOPD的严重性和观察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38MAPK的表达

    目的 探讨P38 MAPK在高血压脑出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在发病后1、3、7、14d分别抽取静脉血,用PCR荧光检测法测定P38 MAPK mRNA的表达,同时ELISA检测外周血IL-6/8含量,与正常体检者(25例,对照组)对比,并分析表达意义.结果 实验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内P38 MAPK mRNA表达和血清IL-6/8含量均高于正常体检者(P<0.05),病情越重,P38 MAPK mRNA及IL-6/8含量越高,在脑出血后3d时P38 MAPK mRNA及IL-6/8含量达到高峰,此后表现为下降趋势,P38MAPK mRNA及IL-6/8含量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P38 MAPK、IL-6、IL-8参与了高血压脑出血的炎症反应,与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机制相关.

    作者:李彦明;姜红;徐胜东;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定量参数评价肝癌消融术的疗效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TIC)在肝癌微波消融术(MWA)疗效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肝癌患者80例,MWA前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行超声造影、增强CT.比较MWA后病灶组织TIC参数变化情况,比较单纯超声造影、超声造影结合TIC和增强CT在肝癌MWA后疗效评估方面的能力.结果 完全灭活组术后1、3及6个月病灶的TIC均为一平直线条.部分残留或复发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肿瘤组织的上升时间、平均通道时间、达峰时间均小于周围肝组织(P<0.05),内洗斜率均大于周围肝组织(P<0.05).MWA术后1、3、6个月单纯超声造影与超声造影结合TIC评估肝癌MWA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超声造影结合TIC与增强CT评估肝癌MWA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TIC能准确反映肝脏肿瘤、肝实质、残留或复发肿瘤以及无活性肿瘤组织间的差别,为肝癌TIC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何兰芳;刘燕娜;章春泉;皮小兰;叶艳艳;吴建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家庭呼吸机应用进展

    无创通气(NI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在临床实际中已很普遍[1],也有大量文献已证实它可以减少气管插管率、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2],自1989年应用NI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后,它从初在ICU中的应用逐渐扩展到普通病房,到现在多种疾病的患者使用家庭呼吸机,并从中不同程度的获益[3,4].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研究家庭呼吸在COP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神经肌肉疾病(NMD)、胸廓畸形等疾病中的应用[2,3],本文将对家庭呼吸机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文慧兰;况九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晨练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目的 研究晨练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组实验、问卷调查以及身体状况评价法对参与晨练的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中老年人参与晨练的目的是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晨练地点主要有广场、公园,练习项目依性别的不同而略有差别,女性中老年人参与项目较多,不同年龄段中老年人参加晨练人数比例不同,试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受试者心理能力各项指标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精神状态、人际关系、心理自控能力、睡眠4项指标差异显著(P<0.01).结论 晨练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健;张建华;席繁宏;王厚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种方法治疗老年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小针刀治疗、局部封闭治疗及外用药物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100指)随机分四组,每组25指.分别用四种治疗方法予以治疗,治疗后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评价四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局部封闭和外用药物治疗无明显差异,小针刀治疗优于前两种方法,而手术治疗在四种方法中效果佳.结论 手术治疗对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有效,且优于其他三种方法.

    作者:王天航;赫英龙;李保龙;武超;李晓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血管生成素家族谱的序列演变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管生成素家族(Angs)谱序列演变及其与相关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40例ACS患者用双抗夹心酶免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测试7个时间点[入院时(基线)、发病24 h、发病48 h、发病1w、发病2w和出院后发病6w、发病18 w]的血浆血管生成素家族(Ang-1 、Ang-2 、Ang-4 、Tie-2)和4种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B型脑钠肽(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水平,分析ACS患者血浆Angs谱的时间-活力曲线演变关系和Angs家族与4种相关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血浆Ang-1和Ang-4出现初降后升演变,18w升至AMI始点的3倍;Ang-2则先升后降变化,18 w降至正常水平;Tie-2自始至终点持续上升保持高水平.AMI发病24 h时间点Ang-1与MMP-2呈负相关(r=-0.58,P<0.001),与VEGF成微弱正相关(r=0.23,P<0.05);Ang-2和Tie-2分别与VEGF、MMP-2、HIF-1α、BNP、TNI呈正相关(P<0.05,P<0.001).结论 在ACS过程中存在着Angs谱序列演变,且与心肌坏死、炎症标志物、血管新生和心功能状态相关联.

    作者:赵文强;欧阳星文;方昱;程志祥;高林;许恩文;赵胜;范新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FOXC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FOXC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一步法检测86例NSCLC组织及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FOX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FOXC1蛋白表达定位于NSCLC癌细胞的胞质及胞核内;其在NSCLC组织及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2.79%(54/86)和25% (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FOXC1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中的高表达率为81.25%(39/48),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高表达率为39.47%(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Ⅲ期NSCLC组中高表达率为77.8%(28/38),明显高于Ⅰ~Ⅱ期组中高表达率(52%,26/50) (P=0.015);而与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性别、年龄、吸烟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FOXC1蛋白可能在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能为抑制NSCLC的侵袭转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方向.

    作者:乔丽;刘杰;高薇;林文俐;孙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评估电针夹脊穴对糖尿病足病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糖尿病足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64例0级糖尿病足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电针夹脊穴治疗,治疗周期为3 w.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温控血流和阻断后反应性充血,对比两组之间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患者温控血流、阻断后反应性充血好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微循环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针夹脊穴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足病微循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治疗糖尿病足病.

    作者:高杰;张雅;夏联恒;付晨菲;李晓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技术与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技术与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高能量胫骨干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MIPPO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随访20 w,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主要包括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下肢缺血坏死、骨恢复畸形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PPO技术治疗高能量胫骨干骨折效果明显优于开放复位普通接骨板固定治疗术,而且并发症发生少,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尚红涛;王泉;刘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MT01对人成骨样细胞系MG63内Toll样受体7,9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成骨样细胞系MG63(简称MG63)内Toll样受体(TLRs)的表达情况及MT01与细胞内TLRs的关联.方法 应用RT-PCR法检测MG63内TLR1~10 mRNA的表达情况;MT01与MG63作用12、24、48 h后,Real time PCR法检测MG63细胞内TLR7,9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MG63细胞内TLR7,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G63细胞表达TLR1~ 10 mRNA;一定浓度的MT01作用于细胞后,对TLR7,9 mRNA及蛋白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无时间依赖性.结论 MG63细胞表达TLR1-10 mRNA,一定浓度的MT01可影响MG63细胞内TLR7,9 mRNA及蛋白的表达.

    作者:孙晗;侯旭;申玉芹;郑义;娄译心;汪洋;齐佳;孙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卧床时间与分级对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力性溃疡的影响

    目的 了解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力性溃疡发生状况,探讨卧床时间、分级对压力性溃疡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居家长期照护的909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压力性溃疡发生状况进行现场评估.结果 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力性溃疡发生率25.77%;卧床时间<1个月者压力性溃疡发生率为34.96%,1~3个月、3~5个月及≥5个月分别为26.18%、27.21%和18.43%,压力性溃疡组与无压力性溃疡组卧床时间差异显著(P<0.05);卧床分级C级者压力性溃疡发生率40.72%,B级和A级者分别为29.56%和13.68%,两组卧床分级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卧床分级B级和C级是压力性溃疡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居家长期照护老年人压力性溃疡发生率高;卧床时间、分级与其压力性溃疡发生相关,居家护理中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

    作者:张焱;姜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各年龄阶段午睡情况对老年人联结记忆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年、中年、老年阶段是否午睡对老年人联结记忆的影响.方法 在北京社区招募507名60岁以上,临床医师评定无睡眠障碍,且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21分的老年被试者,进行午睡情况的自述式调查;并根据不同午睡情况,对联想学习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在控制了受试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数等因素后,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午睡组和对照组的联想学习成绩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其中三个阶段的午睡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而其他认知功能未发现差异(P>0.05).结论 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是否午睡均会影响老年人的联结记忆,其中有午睡习惯的联结记忆功能要强于没有午睡习惯者.

    作者:付江宁;朱心怡;侯剑华;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及其管理和治疗

    目前关于脑卒中幸存者的治疗几乎都停留在二级预防和脑卒中康复,对其长期症状关注较少.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包括患者生理方面的脑卒中后疼痛、大小便失禁、吞咽障碍、疲劳、睡眠障碍、癫痫、性功能障碍等,心理方面的脑卒中后抑郁(PSD)、焦虑等.而这些症状将影响脑卒中幸存者的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终生.本文就脑卒中常见长期症状及其管理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官燕琴;龚黎民;俞晔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药物关节腔给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关节软骨变性硬化增生和关节腔长期磨损有关.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关节畸形为主要症状[1,2].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药物关节腔给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臧晓鹭;桂文;王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年龄及血压水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年龄及血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 于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自健康体检中心入选610例受试者.根据年龄及血压水平,受试者被分为≥60岁高血压组155例、≥60岁正常血压组142例、<60岁高血压组162例及<60岁正常血压组151例.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采用Century 3000 Holter分析系统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24h心电监测并分析心率变异参数及心率震荡参数.结果 与其他3组比较,24 h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min的节段性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ANN)、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相邻心动周期差>50 ms的次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极低频成分(VLF)、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及震荡斜率(TS)明显降低,低频/高频比值(LF/HF)及震荡初始(TO)明显增高(P<0.05).<60岁正常血压组SDNN、SDANN、rMSSD、pNN50、VLF、LF、HF及TS明显高于、LF/HF及TO明显低于≥60岁正常血压组及<60岁高血压组(P<0.05).年龄及血压水平分别对心率变异的频域、时域参数及心率震荡参数均有显著影响(P均<0.05).析因分析显示,年龄与血压水平对SDNN、SDANN、rMSSD、VLF、LF、HF、LF/HF、TO及TS的影响有协同作用(P均<0.05).结论 年龄及血压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率震荡变化具有协同效应.

    作者:王娜;刘振东;赵颖馨;叶琳;张华;刁玉涛;宋洪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一站式杂交技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治疗复杂冠心病的meta分析

    目的 用meta分析方法对一站式杂交技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疗效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性定量研究.方法 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BM,web of Science,scopus,Google scholar and Controlled Trails metaRegister,Pubmed及Medline等数据库的文献,收集有关比较一站式杂交技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对照研究实验,评价入选研究的质量.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5篇,共4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住院费用多于传统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ICU的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输红细胞悬浮液量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杂交组的非计划再次手术、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及随访期死亡发生率与传统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杂交组随访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传统组且重返工作或正常活动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结论 一站式杂交治疗复杂冠心病的疗效可能优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作者:马建赢;李金;杨崛圣;项海燕;刘晨;唐燕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286例择期全麻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d、手术后1、3、7d时经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术后评分低于术前1分以上确定有认知功能下降,则诊断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对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早期POCD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286例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1 d POCD发生率为26.2%(75例),术后3d发生率为23.8%(68例),术后7d发生率为8.4%(2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或冠心病、术中出现低血压、术后电解质紊乱及住院时间与POCD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及住院时间是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勇;杜晓红;余树春;胡衍辉;徐国海;卢忆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细胞质基因PTEN蛋白缺失用于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与前列腺导管癌的鉴别价值

    目的 评价PTEN和ERG免疫标记是否能够敏感地确定前列腺导管癌(IDC-P)和精确地将其与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PIN)加以区别.方法 符合导管癌标准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标本(n=45)及PIN(n=40)标本分别进行PTEH和ERG免疫标记.结果 导管癌45例标本中38例(84%)细胞质PTEN缺失,而PIN标本中无1例细胞质PTEN缺失(P<0.01).导管癌ERG表达26例(58%),PIN40例中ERG表达6例(15%).导管癌的PTEN/ERG表达一致性较高(>95%,P<0.01).结论 前列腺导管癌绝大多数存在细胞质PTEN缺失,而PIN则无此现象.PTEN缺失可能是区别前列腺导管癌和PIN的有用标记.

    作者:韩文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自尊的发展: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水平的差异

    目的 探讨老年自尊的发展趋势,并考察性别和教育水平对老年自尊的影响.方法 使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对202名>60岁老年人和381名40 ~59岁的中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1)老年早期(60 ~69岁)、老年晚期(≥70岁)与40 ~49岁组、50~ 59岁组中年人的自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2)老年人的自尊水平受到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老年早期组男性的自尊水平比女性更高,老年晚期组女性自尊水平高于男性、老年早期组女性;受教育程度对老年早期组自尊水平影响不显著,但老年晚期组高学历(专科及以上)老年人自尊水平显著高于较低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结论 从整体上看,老年人自尊水平与中年人相当,但老年人的自尊水平存在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且这种差异会随着年龄而改变.老年早期、男性自尊水平较高、老年晚期、女性和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自尊水平更高.

    作者:李松桃;王明月;陈菲菲;毕重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维生素与运动研究进展

    维生素是一类调节人体生物学功能、维持健康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维生素不仅是保证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必需物质,而且是获得良好运动能力的促进因素,同时运动过程中维生素在体内的代谢会发生一些变化[1].因此关于运动与维生素的研究较多.然而,以往的文献大多是从某种维生素与运动的关系或运动的某一方面与维生素的关系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不够系统全面.为此,本文从多个视角对运动与维生素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以期为运动营养补充提供理论依据,为维生素补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邱烈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