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莉;范志松;常靓;韩晶;王玉栋;左静;周欣亮;王贵英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I405V多态性位点遗传多态性与海南汉族人群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218例海南汉族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301例健康对照(对照组)的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多态性检测,利用SPASS19.0软件分析I405V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I和V的组间差异。结果 I405V多态性位点II、IV及VV三种基因型的检出率分别为17例(7.8%),197例(90.4%),4例(1.8%),基因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组间比较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等位基因I和V在高血压组的分布频率为52.9%和47.1%,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I405V多态性与海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基因型Ⅳ可能是危险因素。
作者:苏娅;吴恳;张勇;孙悦;夏儒鸿;张耀忠;邱逸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miRNA-141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75例直肠癌患者以及正常体检者40例纳入本次研究,收集受试者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抽取直肠癌患者及正常体检者肘静脉血,应用实时聚合酶链法检测75例直肠癌样本中miRNA-141的表达,分析直肠癌和血液miRNA-14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和直肠癌组织 miR-141的表达水平均较正常体检者显著降低(P<0.01);②直肠癌组织和外周血miRNA-141表达与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 miRNA-141可能参与直肠癌发生、发展,其低表达可能与直肠癌的分化和转移有关。
作者:冯莉;范志松;常靓;韩晶;王玉栋;左静;周欣亮;王贵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肝肾功能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鼻肠管-鼻胃管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肠外营养,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和第7天观察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移酶( AST)、γ-谷氨酞基转移酶( GGT)、白蛋白( ALB)、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指标,并评价胃肠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天 ALT、AST、GGT、ALB、BUN、Scr水平无显著差异( P>0.05)。术后第3天和第7天两组患者的 ALT、AST、GGT、ALB、BUN、Scr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采用鼻肠管-鼻胃管肠内营养方式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于志娟;朱雪娟;段善州;朱蓉英;桑永华;李雯;杨文涛;牛守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情感淡漠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症状,甚至成为部分脑卒中患者的核心症状〔1〕,它主要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其核心特征为动机的缺乏或丧失,与抑郁障碍不同,这类患者表现为中性心境。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情感淡漠是抑郁障碍的一种表现,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情感淡漠可以独立于抑郁障碍而存在,并认为它与抑郁障碍在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上有着本质不同〔2〕。本文就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评定量表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徐磊;谭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确立外源性补充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内源性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orBNP)影响。方法纳入青海地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衰常规治疗,rhBNP组则在心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rhBNP。对每一病例基线期及给药后各时间段NT-proBNP水平、临床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较对照组而言,rhBNP治疗组 NT-proBNP水平、呼吸困难在给药后各时间段均有着统计意义上的降低;两组均未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等并发症。结论青海地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rhBNP同样有效而安全。
作者:黄学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采用MR敏感加权成像( SWI)鉴别诊断老年腮腺良、恶性病变,分析 COX-2、cyclinD1在腮腺恶性病变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首诊未接受任何治疗和病理检查的腮腺疾病老年患者行MR-SWI扫描,比较良、恶性病变各 MR-SWI扫描观察指标;以病理为诊断金标准,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MR-SWI鉴别诊断老年腮腺病变性的效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腮腺恶性病变肿瘤组织、预留的正常腮腺组织(源于腮腺外伤老年患者)中环氧合酶( COX)-2、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表达情况。结果老年腮腺良性病变以周边分布为主,占89.47%(17/19),恶性病变以静脉中央分布为主,占84.62%(11/13),两者差异显著(χ2=19.771,P<0.01);将静脉中央分布为诊断恶性病变标准,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4.61%,特异度89.47%,准确度87.50%。大静脉直径( dmax )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4.61%,特异度94.74%,准确度90.63%;磁敏感信号强度( ITSS)分级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4.61%,特异度84.21%,准确度84.38%。腺泡细胞癌中COX-2、cyclin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55%、63.64%;低分化鳞癌中 COX-2、cyclin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0%、50.00%;多形性腺瘤中 COX-2、cyclinD1阳性表达率均为71.43%;COX-2、cyclinD1在腮腺恶性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腮腺正常组织( P<0.01)。结论 MR-SWI 提供的肿瘤内组织静脉分布、dmax、ITSS分级可用于老年腮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其中dmax的应用价值高;COX-2、cyclinD1在老年腮腺恶性病变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作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前列甘肃地区前列腺癌的诊疗现状。方法以该地区3家省级医院2010年5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发病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变化、发病特点、治疗方式、随访情况的分析,总结出该地区前列腺癌的诊疗情况。结果5年来3家医院共计收治前列腺癌患者915例,年龄为38~96岁,平均71.2岁;血清 PSA 浓度<4 ng/ml 49例,4~10 ng/ml 89例,10~20 ng/ml 44例,20~100 ng/ml 317例,>100 ng/ml 416例;病理确诊患者879例,占96.1%;接受治疗患者882例,占96.4%,其中,药物内分泌治疗825例,占所有接受治疗患者的93.5%。根据血PSA值及转移灶情况,属于稳定期患者约占71%,有27%的患者属于进展期。在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中,80%患者无生化或临床复发,无1例死亡。结论早期前列腺癌确诊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主流,而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作者:李明国;李卫平;田跃军;李亚玮;杨旭凯;洪梅;王养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调查急性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SPB)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336例急性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56.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SPB,SPB得分为(21.97±8.60)分,处于轻度 SPB水平。影响急性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PB的主要因素为性别、家庭人均收入、抑郁和患者的残疾程度〔改良版兰金量表( MRS)评分〕。结论受多种因素影响,多数急性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SPB,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护理措施,减轻其SPB水平。
作者:王珊珊;浮荣莉;王培席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睡醒脑卒中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16%~28%〔1,2〕,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有早晨发病高峰,主要发生在晨起的数小时内〔3,4〕,睡醒脑卒中和发病时间明确的缺血性脑卒中有类似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5〕。这提示睡醒脑卒中有可能是适合溶栓治疗的。本文对睡醒脑卒中患者行多模式磁共振成像( MRI)引导下静脉溶栓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静脉溶栓治疗对睡醒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范红星;张素平;何锐;邓婉青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祛风除湿补肾法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角蛋白抗体(AKA)水平的影响。方法186例老年RA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祛风除湿补肾法拟中药汤剂。治疗12 w观察两组疗效以及 ESR、RF、CRP、抗-CCP、AKA和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的变化。结果①Ridit分析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ESR、RF、CRP、抗-CCP水平及AKA阳性率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降幅更大(P<0.05)。③治疗后,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情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8个维度得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祛风除湿补肾法可显著提高老年RA的疗效,有助于抑制RA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玲;巴燕·艾克海提;古洁乃特汗·拜克里木;史睿;巴哈尔古丽·力提甫;卫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前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拟在2 d内行PCI术的老年ACS患者112例,按照病案号的单双号分为负荷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负荷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2、2 h 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对照组患者术前不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与术前、术后24 h、术后30 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ox)-1、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肝肾功能、血脂指标,术后随访30 d观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 Lox-1、hs-CRP、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负荷组术后24 h血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负荷组术后30 d血清Lox-1、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24 h(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谷丙转氨酶(ALT)和血肌酐(Scr)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血管部位、病变血管支数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负荷组患者释放压力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负荷组患者出院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老年 ACS患者术后 Lox-1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述作用独立于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作用之外,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刘凯东;陈彩明;黄林贤;周晓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老年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87例老年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患者临床资料,调查穿刺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将可能的影响因素分类后进行χ2检验,以是否发生出血或气胸等并发症为因变量,以筛选后的影响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穿刺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穿刺后获得满意标本,穿刺后出现并发症38例(20.32%),其中出血22例(11.76%),气胸16例(8.56%);χ2检验结果显示,病灶越小、病灶深度越深、病灶周围有炎症的患者,穿刺发生出血的风险显著增加(P<0.05);有慢性肺部疾病、穿刺时间长、穿刺次数多的患者穿刺发生气胸的风险显著增加(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深度、病灶周围炎症是穿刺出血危险因素,而病灶大小是其保护因素;慢性肺部疾病、穿刺时间是穿刺气胸的危险因素。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以降低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显敏;余娴;胡伟;倪荣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复方氨基酸胶囊对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对照组30例和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组( HD组)7例。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复方氨基酸胶囊口服,共观察3个月。检测用药前后血常规(血红蛋白)、肝功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必需氨基酸等指标。结果 HD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HD组血肌酐及尿素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前后缬氨酸水平无明显变化。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用药后均有升高(P<0.05)。结论在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复方氨基酸胶囊,除缬氨酸以外,血清中其他必需氨基酸都升高,故可以补充透析过程中丢失的氨基酸。
作者:李爽;杜鹃;岳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以携带Ph染色体和(或) BCR-ABL基因为特征,编码具有持续活性的酪氨酸激酶活性BCR-ABL融合蛋白,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导致肿瘤发生〔1,2〕。在西方,CML的中位诊断年龄为60~65岁〔3,4〕。国内发病相对年轻,确诊时中位年龄为40岁〔5〕。该病自然病程3~5年。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s)的出现,使CML慢性期( CML-CP)患者几乎可达到一般人群的预期寿命,将疾病模式转化为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6〕。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伴随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因此,对于老年或TKIs治疗下逐渐步入老年的CML-CP人群,尤其是存在伴随疾病的患者,管理将变得更加复杂〔7〕。其中,药物依从性差对于疾病管理和治疗成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8〕。患者依从率从16%~100%不等,坚持口服化疗已成为医疗人士关心的问题〔9〕。
作者:黄林;石庆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52例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各26例,分别接受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1 d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肿量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及术后死亡率。结果手术治疗21 d 后,微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15%)高于开颅组(76.92%)(P<0.05)。两组治疗后1、3、5 d血肿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逐渐减少(P<0.05),微创组血肿量均显著少于同期开颅组(P<0.05)。手术治疗3个月后,微创组评分显著高于开颅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预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朝平;吴杰;周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湖北省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 ADL)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老年人多维度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有配偶、经济收入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是农村老年人 ADL的影响因素。年龄、居住在农村是影响老年人ADL的消极因素,有兴趣爱好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分别是影响城乡老年人和城镇老年人ADL的保护因素。结论为改善老年人躯体功能和提高生命质量,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模式,关注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鼓励老年人培养兴趣爱好和参与体育锻炼。
作者:柴云;徐曼;刘冰;钟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对高龄患者行无痛肠镜时异丙酚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纤维结肠镜检查术高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和0.5、1.0μg/kg芬太尼组(F0.5组、F1.0组)。采用血浆靶控(TCI)输注异丙酚后,3组分别予静脉注射芬太尼0、0.5、1.0μg/kg,3 min后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按序贯法确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相邻的浓度梯度比值为1.2。若未出现体动反应,下一例采用低一级浓度梯度;出现体动反应者,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梯度,计算各组异丙酚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 EC50),半数有效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AI50),肠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F0.5、F1.0组异丙酚抑制肠镜检查术诱发的体动反应的 EC50及其95%CI分别为3.08(2.78~3.42)、2.75(2.50~3.02)、2.05(1.98~2.13)μg/ml,异丙酚EC50呈递减趋势(P<0.05);AAI50及其95%CI分别为28.92(24.26~31.72)、30.95(18.79~32.67)、33.72(31.85~36.24),AAI50呈递增趋势(P<0.05)。三组中 F1.0组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C组和F0.5组(P<0.05)。结论高龄患者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时,芬太尼联合异丙酚 TCI,可使异丙酚抑制体动反应的EC50降低,而复合芬太尼1μg/kg时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谢文钦;高文峰;李顺元;赵桀;李杨亿;张良成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内皮素受体(EDNR)A和EDNRB基因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检测EDNRA基因的3个位点:rs1801708、rs5333、rs5335和EDNRB基因的2个位点:rs3818416、rs5351在对照组、IS组中的多态分布。结果在男性群体中,EDNRA基因rs5335位点突变纯合型CC发病危险度明显降低(P=0.016;OR=0.52;95%CI=0.31~0.88);在女性群体中,EDNRA基因rs1801708位点中,突变纯合型AA发病危险度明显高于 G基因携带者( P=0.019;OR=2.65;95%CI=1.18~6.00)。结论 EDNRA基因 rs5335位点的C等位基因能够降低北方汉族男性人群IS的发病风险,rs1801708位点的A等位基因能够增加北方汉族女性人群IS的发病风险。
作者:房雅楠;隋汝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 RIF)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80只SD 雄性大鼠编号,随机平均分为单侧输尿管结扎( UUO)模型组和假手术组,UUO模型组行大鼠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游离左侧输尿管但不予结扎,术后第3、7、10、14、21天时每组分别处死8只,留取大鼠左侧肾脏用于病理以及蛋白测定,HE、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SP)检测 TGF-β1、Smad3蛋白表达,PCR检测 TGF-β1、Smad3 mRNA 的表达。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RIF大鼠建模成功,随着结扎时间延长,UUO模型组RIF指数、Smad3与TGF-β1蛋白及 mRNA表达均逐渐升高( P<0.05),同一时间 UUO模型组各指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 Smad3、TGF-β1与 RIF 指数呈正相关(r=0.564,0.735,P<0.05),TGF-β1与 Smad3间呈正相关(r=0.673,P<0.05)。结论通过检测肾脏组织中Smad3、TGF-β1的表达可判断RIF病情,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继义;钟鸿斌;彭永挑;朱戉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随之出现,老年人对照护和精神抚慰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状况下,老年人的子女大多不在身边,或居住较远,虽可能得到子女的经济资助,却不能及时得到子女的精神慰藉和生活上的照料,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需要的老年人群体〔1~3〕。本研究旨在了解与子女交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刘宇航;陈长香;李淑杏;张敏;马素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