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娟;朱雪娟;段善州;朱蓉英;桑永华;李雯;杨文涛;牛守君
目的:分析宁夏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卫生服务需求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宁夏5县3507例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宁夏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41.32%,标化患病率为41.4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患病率年龄分布上呈先增后降趋势;循环系统、骨骼肌肉结缔组织疾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代谢疾病位于系统别患病率前5位;单病种顺位前5位分布是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胃肠炎、糖尿病及胆结石胆囊炎;老年慢性病患者与非慢性病老年人群相比,健康自评状况明显较差;近3个月因慢性病就诊人数占30.57%,就诊机构以县级以上医院所占比例大。结论宁夏农村老年人群慢性病卫生服务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应切合实际,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开展卫生服务。
作者:孙仙;刘兰;赵燚;刘秀英;朱玲勤;王平;高生堂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确立外源性补充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内源性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orBNP)影响。方法纳入青海地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衰常规治疗,rhBNP组则在心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rhBNP。对每一病例基线期及给药后各时间段NT-proBNP水平、临床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较对照组而言,rhBNP治疗组 NT-proBNP水平、呼吸困难在给药后各时间段均有着统计意义上的降低;两组均未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等并发症。结论青海地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rhBNP同样有效而安全。
作者:黄学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血管性痴呆( 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脑组织梗死、低灌注或出血等)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以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1〕。研究表明,年龄>65岁的人群中患病率为1%~4%,且每增加5岁患病率增加1倍〔2,3〕。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升高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可能是VD 的危险因素之一〔4,5〕。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是Hcy代谢的关键酶,MTHFR基因突变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6〕。因此,MTHFR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易感因素。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MTHFR基因多态性对VD的影响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作者:李霖;张晗;张翕婷;赵培;朱金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硅,地壳中除氧以外丰富的元素,在自然界多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形式存在。硅可能是影响骨钙化的重要元素〔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硅的生物学作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表明硅是除钙和维生素D以外对骨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2,3〕。硅的主要来源是饮食〔4〕,本文对硅在食物中的含量及对人体健康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史鹤;胡敏予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 RIF)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80只SD 雄性大鼠编号,随机平均分为单侧输尿管结扎( UUO)模型组和假手术组,UUO模型组行大鼠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游离左侧输尿管但不予结扎,术后第3、7、10、14、21天时每组分别处死8只,留取大鼠左侧肾脏用于病理以及蛋白测定,HE、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SP)检测 TGF-β1、Smad3蛋白表达,PCR检测 TGF-β1、Smad3 mRNA 的表达。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RIF大鼠建模成功,随着结扎时间延长,UUO模型组RIF指数、Smad3与TGF-β1蛋白及 mRNA表达均逐渐升高( P<0.05),同一时间 UUO模型组各指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 Smad3、TGF-β1与 RIF 指数呈正相关(r=0.564,0.735,P<0.05),TGF-β1与 Smad3间呈正相关(r=0.673,P<0.05)。结论通过检测肾脏组织中Smad3、TGF-β1的表达可判断RIF病情,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继义;钟鸿斌;彭永挑;朱戉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前列甘肃地区前列腺癌的诊疗现状。方法以该地区3家省级医院2010年5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发病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变化、发病特点、治疗方式、随访情况的分析,总结出该地区前列腺癌的诊疗情况。结果5年来3家医院共计收治前列腺癌患者915例,年龄为38~96岁,平均71.2岁;血清 PSA 浓度<4 ng/ml 49例,4~10 ng/ml 89例,10~20 ng/ml 44例,20~100 ng/ml 317例,>100 ng/ml 416例;病理确诊患者879例,占96.1%;接受治疗患者882例,占96.4%,其中,药物内分泌治疗825例,占所有接受治疗患者的93.5%。根据血PSA值及转移灶情况,属于稳定期患者约占71%,有27%的患者属于进展期。在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中,80%患者无生化或临床复发,无1例死亡。结论早期前列腺癌确诊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主流,而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作者:李明国;李卫平;田跃军;李亚玮;杨旭凯;洪梅;王养民 刊期: 2016年第18期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华法林开始应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房颤以及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并证实是安全有效的。但是由于华法林治疗窗窄,个体间存在差异性,要达到治疗效果的华法林剂量仍然较困难。临床上通常根据国际化标准比值( INR)调整华法林药量。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华法林的作用机制以及遗传基因学特点,并发现以及证实了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的关联性,以基因多态性来预测华法林合适剂量的模式已经应用于临床。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新的华法林相关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华法林基因与剂量的关系提供参考。
作者:马建赢;李金;唐燕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非环形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 PPH)与传统 PPH术治疗重度环状内痔的疗效差异。方法Ⅲ~Ⅳ度环状内痔老年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行非环形 PPH术,对照组行传统 PPH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术后24 h肛门疼痛率。术后3~6个月门诊随访,记录患者吻合口狭窄、肛门水肿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疗效及肛门疼痛、肛门水肿、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PPH术相比,非环形PPH术治疗Ⅲ~Ⅳ度环状内痔的总体疗效相当,但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值得推广。
作者:张东兴;赵丙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生理性衰老过程中的职业特征。方法选用衰老评估量表( AES),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平凉、兰州3地中老年人群衰老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总体衰老、各领域衰老、衰老大多数方面均以管理人士轻,重者是服务人员或农民,其次为专业人士或工人。结论不同职业人群的衰老存在一定差异。应针对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延缓衰老。
作者:胡燕;梁治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胫骨和子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36只3个月龄雌性健康未孕 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静止组和去卵巢振动组。去卵巢10 w后,对去卵巢振动组进行为期7 w的全身垂直振动训练。振动结束后,用ELISA检测血清 VEGF水平,用 Western印迹检测胫骨和子宫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血清VE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去卵巢静止组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 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去卵巢振动组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去卵巢静止组(P<0.05;P<0.01)。结论全身垂直振动训练能上调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子宫和胫骨近端VEGF蛋白的表达。
作者:司会群;卜淑敏;赵俊勇;思敏;段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江苏省体育局、省老年人体协组织4个调研组共19人,于2012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分赴13个省辖市和28个县(市、区)、35个乡镇(街道)、52个行政村、社区,对老年人体育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采取省市结合、全面调查与随机问卷调查结合、座谈交流与查看现场结合的方法,深入县、区和乡镇、社区,全面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共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67个,其中市级13个、县(市、区)28个、乡镇(街道)26个;参加座谈会的共963人次,其中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党政领导85人,市、县(市、区)体育局(文体局、教体局)局长和副局长104人,各市、县(市、区)老年体协负责人56人参与了调研活动〔1〕。调研组在各地现场查看了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晨晚练点、老年人体协办公场所和老年人体协组织网络、骨干队伍、健身活动等台账。
作者:费加明;刘志民;张焕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 MRI)评估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检查颈动脉血管及斑块稳定性,并对图像及影响斑块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4例患者共168支颈动脉,有124支发现斑块。糖尿病组发现58支,非糖尿病组发现66支。糖尿病易损斑块占84.48%(49/58),非糖尿病组占37.88%(25/66),糖尿病组易损斑块比非糖尿病组增加了46.60%;糖尿病组斑块大厚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P<0.05)。男性易损斑块的发生率为66.22%(49/74)。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糖尿病以及饮酒史成为影响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RI能够有效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较差;是否合并糖尿病、过量饮酒被认为是影响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海燕;刘明;隋宪明;孔芳;张兆凯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调查宁夏地区55岁及以上回、汉族人群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现状。方法分别采用典型抽样法和概率比例规模( PPS)抽样法在宁夏城市和农村社区抽取55岁及以上人群2471例,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MCI的筛查,比较回、汉族人群检出率差异。结果共有439例符合MCI判定标准,检出率为21.6%(95%CI:19.1~23.2)。农村检出率高于城市(24.3% vs 19.2%),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27.1% vs 13.5%),回族检出率高于汉族(25.0% vs 20.0%,P均<0.05);随年龄的增长检出率呈显著增高趋势(χ2=40.26,P<0.001);控制年龄、性别、城乡和文化程度后,汉族 MCI 的检出率仍显著低于回族( OR=0.74,95%CI:0.56~0.90)。结论宁夏地区55岁及以上人群MCI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回、汉族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作者:王志忠;刘兰;黄悦勤;丁莉;马万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脑心通胶囊对老年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确诊为老年性脑梗死患者80例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2粒/次,3次/d,口服,3个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1次/d,30 min/次,3个月。分别测得两组在实验前后老年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项危险因素指标值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危险因素指标值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有氧运动联合脑心通胶囊可以更加安全有效改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指标值,降低老年性脑梗死复发率。
作者:梁城铭;安刚;张诗童;马涤辉;韩昕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采用MR敏感加权成像( SWI)鉴别诊断老年腮腺良、恶性病变,分析 COX-2、cyclinD1在腮腺恶性病变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首诊未接受任何治疗和病理检查的腮腺疾病老年患者行MR-SWI扫描,比较良、恶性病变各 MR-SWI扫描观察指标;以病理为诊断金标准,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MR-SWI鉴别诊断老年腮腺病变性的效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腮腺恶性病变肿瘤组织、预留的正常腮腺组织(源于腮腺外伤老年患者)中环氧合酶( COX)-2、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表达情况。结果老年腮腺良性病变以周边分布为主,占89.47%(17/19),恶性病变以静脉中央分布为主,占84.62%(11/13),两者差异显著(χ2=19.771,P<0.01);将静脉中央分布为诊断恶性病变标准,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4.61%,特异度89.47%,准确度87.50%。大静脉直径( dmax )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4.61%,特异度94.74%,准确度90.63%;磁敏感信号强度( ITSS)分级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4.61%,特异度84.21%,准确度84.38%。腺泡细胞癌中COX-2、cyclin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55%、63.64%;低分化鳞癌中 COX-2、cyclin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0%、50.00%;多形性腺瘤中 COX-2、cyclinD1阳性表达率均为71.43%;COX-2、cyclinD1在腮腺恶性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腮腺正常组织( P<0.01)。结论 MR-SWI 提供的肿瘤内组织静脉分布、dmax、ITSS分级可用于老年腮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其中dmax的应用价值高;COX-2、cyclinD1在老年腮腺恶性病变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
作者:王斌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南阳市城区老年人的健康商数( HQ)状况及其分布特点。方法采用 HQ问卷对南阳市城区的332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南阳市城区老年人HQ得分均数为(6.42±1.13)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患病情况的老年人HQ差异显著(P<0.05)。结论南阳市城区老年人的HQ状况不容乐观,健康知识为薄弱;年龄、文化程度是老年人HQ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李丽;程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干眼症患者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136例干眼症患者,分析其治疗效果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裂隙灯,角膜荧光色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136例中老年干眼症患者中男女比为(56/80)1∶1.43,治疗总有效率为58.1%。结论中老年干眼症患者治疗效果差,发病率高,女性多于男性,且与患者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病程有关。
作者:孟繁娟;孙冬;李朝辉;刘贤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旱莲草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的抗痴呆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旱莲草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联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构建痴呆模型大鼠,同时每天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的旱莲草水提物灌胃治疗8 w。用药结束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及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胆碱乙酰转移酶( 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 AChE)的酶学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反应时间延长,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 P<0.01);与模型组相比,旱莲草高剂量组反应时间明显缩短,潜伏期明显延长,错误次数显著降低(P<0.01);光镜下,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锥体细胞明显减少,细胞排列稀疏,结构不清楚;与模型组相比,旱莲草高剂量组锥体细胞形态结构基本正常,细胞脱失现象较少;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中 SOD的活性明显降低,MDA的含量明显增多,ChAT活性明显下降,AChE活性明显增加( P<0.01);与模型组相比,旱莲草高剂量组大鼠海马中SOD的活性明显增加,MDA的含量明显减少,ChAT活性明显升高,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旱莲草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结构,减少神经细胞的丢失,增加 SOD的活性,减少MDA的含量,增加 ChAT的活性,降低 AChE 的活性有关。
作者:王爱梅;耿若君;李弋;陈亚奇;未小明;张珊;张廷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mCIMT)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4例予 mCIMT,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FMA)〔(72.43±8.22)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83.76±10.14)分〕和Berg平衡量表(BBS)〔(48.92±5.47)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0 m快步行速度(MWS)〔(60.42±8.57)m/min〕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0.19±2.62)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IMT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吕芳;赵雪花;孔岩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AAC)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ACC)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至2014年9月,该院采用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12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AAC 28例,ACC 97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围术期死亡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死亡率及其他术后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P>0.05)。 AAC组术中中转开腹率明显高于 ACC组(P<0.05),胆囊坏疽率明显高于 ACC 组(P<0.05)。结论早期(≤72 h)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AAC效果与ACC相似,可作为AAC治疗的可靠选择。
作者:郑立;史朝辉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