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得胜;欧阳瑶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中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vWF的变化。方法11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应用常规治疗,并加用丁苯酞胶囊。观察组57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并关注血清中S100B、NSE和vWF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0 d后,两组 NIHSS评分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10 d后血清中S100B、NSE 和 vWF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 S100B、NSE和 vWF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奥拉西坦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S100B、NSE和vWF表达,保护神经细胞,优化体液环境。
作者:张雪杰;栾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六磷酸肌醇( IP6)以其广泛的防癌抗癌效果和其几乎无毒副作用的理想抗癌功能,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且近年对其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作者:黄久玲;徐刚;鄢艳兰;罗勇兵;陈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系统评价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 RL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1970年1月至2013年4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美国国立医学生物信息中心PubMed数据库( 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 CEN-TRAL)、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关于普拉克索治疗RLS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采用 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218例RLS患者,其中试验组1333例,对照组885例,其中4个研究方法学质量为A级,另外4个为B级。 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RLS改变量(IRLS评分),普拉克索组明显优于安慰剂组〔SMD=-2.43,95%CI(-4.40,-0.46),P<0.05〕;②反应率临床总体印改善量表评分〔(CGI-I)评分〕,普拉克索组反应率优于安慰剂组〔RR=1.35,95%CI(1.23,1.48),P<0.05〕;③安全性分析(不良反应事件),普拉克索组低于安慰剂组〔RR=1.13,95%CI(1.03,1.24),P<0.05〕。结论普拉克索能有效改善 RLS患者的症状,耐受性较好。但受到纳入文献数量限制,以上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沈小平;王士列;刘建平;郑团圆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UAER)与肾小球滤过率( eGFR)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4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 BMI)、血压、糖尿病病程、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糖脂代谢指标、UAER和 eGFR等。排除低蛋白血症、泌尿系疾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等。根据eGFR值将患者分为eGFR<60 ml· min-1·1.73 m-2组与eGFR≥60 ml· min-1·1.73 m-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UAER;根据 UAER 将患者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 UAER<30 mg/24 h)、尿白蛋白微量组( UAER 30~300 mg/24 h)及尿白蛋白大量组( UAER>300 mg/24 h),对比分析三组患者 eGFR 水平,分析 UAER 与 eGFR 的关系。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eGFR<60 ml· min-1·1.73 m-2组的UAER含量显著高于eGFR≥60 ml· min-1·1.73 m-2组(P<0.01);尿蛋白正常组的eGFR下降率显著低于尿蛋白微量组,尿蛋白微量组的eGFR下降率明显低于尿蛋白大量组(P<0.05),三组eGFR下降发生率与UAER水平呈正相关(r=0.81,P<0.05)。 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为血肌酐(Scr)、UAER、收缩压、性别,其 OR 值分别为10.571、9.781、5.641、3.072(P<0.05)。结论 eGFR 下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UAER水平高于eGFR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 eGFR 与 UAER呈显著负相关。 eGFR下降的影响因素为血肌酐、UAER、收缩压、性别。
作者:赵艳利;张丰姣;陈景斌;楚英娜;张晓珂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尿酸( UA)、胱抑素( Cys)-C水平变化及机制。方法冠心病患者117例,根据冠脉造影和实验室检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3例、不稳定心绞痛组(UAP)3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3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血清标本检测各组血清炎症因子、MMP-9、UA、Cys-C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AMI组血清 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AMI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 SAP 组和 UAP 组,UAP 组血清 hs-CRP、IL-6、TNF-α水平高于SAP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AMI组血清MMP-9、UA、Cys-C水平显著增加(P<0.05);AMI组血清 MMP-9、UA、Cys-C水平高于SAP组和UAP组,UAP组血清MMP-9、UA、Cys-C水平高于SAP组(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MMP-9、UA、Cys-C 水平变化参与老年冠心病发生发展,且病情越严重各指标水平越高,可评价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闻加升;于宗良;谷慧敏;张娴;顾水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荊花胃康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老年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胃溃疡伴早期胃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1×105 U静脉推注,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荆花胃康160 mg,3次/d,餐前口服。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等炎症因子及C反应蛋白( CRP)水平在治疗后7、14、21 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P<0.05)。结论联合使用荆花胃康与乌司他丁可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对老年胃癌患者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芬;张英香;蔡小萍;李富秀;王春玮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区中老年人白内障及眼底病的构成情况及患病率。方法随机抽取兰州市城区3个社区40~7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眼科专项检查和相关生化检测。结果白内障、近视眼底改变、视网膜动脉硬化、高血压眼底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分别为26.1%、2.8%、12.2%、1.0%、2.6%,总眼底病患病率18.6%;除近视眼底改变外,随年龄增长,白内障和各种眼底病患病率均有升高趋势(均P<0.05);眼底病患者相比眼底正常者:男性较多,年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均偏大,血糖、血脂偏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比例较高(均P<0.05)。结论兰州市中老年人群白内障和眼底病患病率高,必须加强该人群眼病的早期筛查和管理,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的眼病筛查。
作者:王丽婷;张燕;关聪会;许维亚;汤旭磊;杨芳;甄东户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研究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之间的关系,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肺功能检查的COPD 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排除相关剔除标准后分为两组:COPD患者113例、健康体检者119例。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及GGT 水平。采用肺功能仪对受试者进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的检测。对两组间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并研究各因素与血清 GGT 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 AUC)及诊断界限值( cutoff)。结果 COPD 组的GGT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水平与FEV1/FVC呈负相关,而肝功能的其他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 GGT的AUC值高于0.7,其在cut off为21.5时有较好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论血清GGT与COPD发病相关,它可作为预测及筛查COPD的新的参考指标。
作者:孙得胜;欧阳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围绝经期是指从卵巢功能出现衰退(出现绝经或与绝经有关的一系列症状)的征兆,一直持续到后1次月经后1年〔1〕。由于卵巢功能出现生理(病理)性减退,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负反馈致脑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长期升高,使得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紊乱出现不平衡状态从而导致围绝经期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生理心理症状〔2〕。全世界75%~85%的女性会出现包括血管舒缩改变(潮热和盗汗)、疲劳、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认知障碍、肌肉骨骼疼痛、头痛等部分或全部围绝经期症状〔3,4〕,这些症状通常于月经停止前至少一年开始至绝经后多年停止。大约50%的女性在绝经后4年继续经历着持续伴随有血管舒缩症状,血管舒缩症状平均持续时间已经从3.8年〔5〕到超过7年〔6〕。10%~30%的绝经后妇女将仍然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由于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导致乳腺癌幸存者的绝经期症状往往更频繁或更严重〔7,8〕。目前在美国50岁或以上女性超过5000万〔9〕,且以每年至少有150万的女性进入更年期的速度在增长,症状的出现或持续会导致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甚至导致神经衰弱〔10〕,促使大约60%的女性寻求医学治疗〔11〕。本文综述身心疗法对围绝经期症状的影响。
作者:雷鹏琼;李彦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后高龄患者血管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PCI术后高龄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益心舒胶囊口服。观察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胸痛、再发心梗、再次血运重建和死亡)、左室射血分数(LVEF)、健康相关生存质量(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SAS评分均和 SD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时研究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0.60±0.08 vs.0.55±0.09,P=0.013);治疗后12个月时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0.45±8.83 vs.66.00±7.92,P=0.020);SAS 评分显著降低(32.87±6.90 vs.41.07±8.32,P=0.000);SDS 评分显著降低(32.32±6.65 vs.38.02±11.07,P=0.021)。结论益心舒胶囊有助于改善PCI术后高龄患者血管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李澈;蒋峻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 LI)患者脑血管功能以及血流循环的影响情况。方法 LI患者74例,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入院后均给予降低血脂、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西洛他唑片口服,疗程12 w,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相关血脂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管功能、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长谷川智能量表( HD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有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 LDL-C、HDL-C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中,除血细胞比容外,观察组患者的其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DS 评分均较前有所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LI相比单纯应用阿司匹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增加脑组织血流量,改善脑功能。
作者:宋丽艳;翟万庆;唐甲凡;周亦;何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 ALB)及球蛋白( GLB)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方法以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疾病相关情况及入院时血清 ALB 和 GLB水平。参照脑卒中量表(mRS)评估患者出院结局,将mRS<3分设为结局良好组,mRS≥3分设为结局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并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出院结局不良与血清ALB和GL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结局不良组的年龄、复发、发病-入院时间、住院时间、NIHSS评分、SBP值、DBP值和血脂异常比例均高于结局良好组患者,而其血清ALB水平低于结局良好组( 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 ALB<39.8 g/L是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经调整后发生结局不良的危险性是高水平ALB>43.2 g/L者的3.117倍( P<0.05),而未发现 ALB 水平为39.8~43.2 g/L与出院结局不良的相关性(P>0.05)。同时,研究未发现不同水平血清GLB与出院结局不良的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ALB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影响因素,低水平血清ALB可增加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发生风险。
作者:曹莉;袁良津;石力;王雷;江伟;朱盼盼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蛋白质(TRF)1、TRF2和端粒保护蛋白1(POT1)mRNA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切除的PCa患者中心组织标本55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55例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病理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 PCa患者肿瘤组织中 TRF1、TRF2和 POT1 mRNA 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 TRF1 mRNA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TRF2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OT1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a患者组织中TRF1和POT1 mRNA表达上升,说明它们的高表达可能与PCa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PCa患者组织中TRF2的mRNA表达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英磊;张莹莹;孟琳;肖琳;范成娟;李磊;张任亚;赵战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据调查在受骗家庭中老年人被骗达81%〔1,2〕。据公安机关2009年起所做的电信诈骗案例抽样调查统计,中老年人超过70%〔3〕。胡晗〔4〕表示,老年人上当受骗原因是社会判别力下降。老年人受骗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研究只是简单地报道受骗上当的事件,尚不足以深入揭示老年人上当受骗原因。本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综合分析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原因。
作者:徐烨;高飞;徐杰;张红;岑爱飞;张林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五味子水提物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及脑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堤物大、中、小剂量组,后四组分别灌服尼莫地平混悬液、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小剂量。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建立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24 h用避暗法进行行为学检测,观察并记录小鼠首次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及5 min内进入暗室遭电击的次数。行为学检测完毕小鼠断头取脑,测乳酸( LD)、乳酸脱氢酶( LDH)、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力以及 ATP 酶活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可以显著增加小鼠的潜伏期、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发生的次数(均P<0.01),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可以明显增加小鼠潜伏期并显著降低小鼠错误反应发生的次数(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中、小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小鼠LD的含量(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剂量组均可以显著升高小鼠LDH的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组小剂量均可显著升高小鼠AchE活力(P<0.01);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可以显著升高小鼠Na+-K+-ATP酶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升高小鼠Ca2+-ATP酶活力(P<0.01),尼莫地平组、五味子水提物大剂量组能够显著升高小鼠 Ca2+-Mg2+-ATP酶活力( P<0.01)。结论五味子水提物可以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提高脑组织功能。
作者:马素好;李凤丽;张家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 PCT)与疾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合格的单纯性脑外伤患者160例。对照组为健康人群80例。入院后连续动态测定血PCT和C反应蛋白( CRP)含量。采集入院10 d内临床数据,包括一般情况、格拉斯哥昏迷( GCS)评分、序贯器官衰竭( SOFA)评分、并发症等,及随访4 w后的生存质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CT与脑外伤病情和预后关系。采用生存分析比较不同PCT含量患者4 w的生存情况,分析相关的死亡高危因素。结果脑外伤患者发病后PCT显著增高( P<0.05)。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手术与否对PCT含量也有影响。入院时PCT高值组在GCS评分、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总住院时间、感染的发生率与低值组均有显著差异( P<0.05)。 PCT高值组和PCT低值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9.87%、32.46%,脓毒症发生率分别为84.33%、42.85%;入院4 w死亡率分别为19.27%、6.4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入院时PCT水平是脑外伤患者4 w后病死率危险因素。入院PCT水平ROC曲线面积为0.793,说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结论 PCT具有更好早期预测价值,而且动态监测能有效指导抗生素使用。在预测感染和4 w内死亡率方面,入院 PCT水平是独立危险因素,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黄宜生;李伯和;余力;易超亮;易双红;易磊;付建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杓型48例,非杓型76例,24 h平均心率≤70次/min 57例,>70次/min 67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是否为杓型及24 h心率分为低危32例,中危52例,高危40例三组,比较血管、心脏、肾脏损害的相应指标胫股脉搏传导速度( cfPWV),左室质量指数( LVMI),肌酐比值( ACR)的变化。结果血压非杓型患者与杓型患者比较,ACR、LVMI有显著差异(P<0.05),cfPWV无显著差异(P>0.05),低、中、高危三组ACR、LVMI有显著差异(P<0.05),cfPWV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原发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存在预测作用。
作者:鄢卫民;黄海燕;冉玲华;魏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睾酮联合血府逐瘀片对中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管内皮与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 MS伴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采用十一酸睾酮胶丸联合血府逐瘀片治疗)、对照组(41例,单用十一酸睾酮胶丸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ED病情分级与IIEF-5评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水平、血液流变学、性激素与主要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对血尿常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肝肾功能的影响作用。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IIEF-5评分、ED分级、血清NO、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睾酮分泌指数(TSI)、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液流变学均不同程度的改善、而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ET-1均不同程度降低(P<0.001或 P<0.05),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睾酮联合血府逐瘀片治疗MS合并ED能明显改善患者TT与 FT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与勃起功能、改善糖脂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减轻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未见明显的补充睾酮治疗的副作用。
作者:蒋毅;易正金;王勇;梁华;王平;曾祥文;张蜀武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太极养身杖锻炼对老年女性心境状态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从三峡大学老年大学筛选80名老年女性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锻炼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锻炼组每周集体练习3次/w,1 h/次,共24 w,对照组不进行体育锻炼。采用简式POMS量表、和SCL-90量表于实验前和24 w实验时对实验者进行测试,实验期间由指导员对研究对象进行指导监控,心率测定采用 Polar S725 X心率遥测仪测量。结果24 w后,锻炼组的消极情绪如愤怒、疲劳、抑郁、紧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较实验前明显改善;锻炼组躯体化和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方面与对照组呈显著变化,较实验前,其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偏执得分均明显下降。结论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锻炼改善了老年女性消极情绪、促进了积极情绪的形成,对老年女性心境状态改善和维持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作者:莫概能;王宾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施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躯干损害量表、Berg量表、步行功能分级和10 m大步行速度进行指标测评。结果经6 w康复训练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各测评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及步行功能,并且疗效持续性好。
作者:付常喜;张秋阳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