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参皂甙对老年痴呆性大鼠模型心功能的影响

汪雁归;杨天伦;毛萧萧;邹燕

关键词:人参皂甙, 痴呆, 内质网, 细胞外基质重构
摘要:目的:研究人参皂甙对老年痴呆性大鼠模型心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AlCl3溶液背部皮下注射复制慢性铝中毒老年痴呆性大鼠模型,并进行人参皂甙灌胃治疗,分析大鼠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及心肌氧化酶类、内质网功能调控蛋白表达。结果老年痴呆性大鼠模型记忆过程明显受到影响,且心肌组织中MDA、LVEDP、内质网功能调控蛋白和 MMP2/9、TIMP1/2表达明显增强而 SOD、CAT、LVSP水平明显降低( P<0.05);人参皂甙干预后上述指标得到明显恢复(P<0.05)。结论老年痴呆性大鼠心功能存在异常,人参皂甙可以通过调控内质网功能蛋白的表达而改善心功能异常。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室震颤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室震颤( NF)与急性期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1表达水平。方法1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VF患者纳入实验组;同期10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VF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MMP-9与TIMP-1及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实验组第1天MMP-9基因表达比对照组高1.73倍(1.03~2.96),第3天MMP-9基因表达比对照组高1.54倍(1.09~2.92),第5天MMP-9基因表达比对照组高1.61倍(1.07~3.09)(均P<0.05);实验组TIMP-1水平显著高于同时相点对照组TIMP-1水平( P均<0.05)。同时相点,实验组血清MMP-9与TIMP-1均呈明显正相关(均 P<0.05)。急性心肌梗死合并 VF与hs-CRP ( OR:1.742,95%CI:1.896~3.467)、收缩压(OR:2.835,95%CI:1.896~3.467)、空腹血糖(OR:1.801,95%CI:1.436~2.347)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VF与血清MMP-9、TIMP-1水平升高存在关联性,即高水平的MMP-9和TIMP-1预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VF的可能性更高。

    作者:毛洪涛;黄亮;曹春水;占钻;李修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诱导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狼疮性肾炎老年患者4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莫司组和酰胺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即空腹口服1.5 mg· kg-1· d-1泼尼松。莫司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0.1 mg· kg-1· d-1他克莫司空腹口服,酰胺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2 mg· kg-1· d-1环磷酰胺间断性空腹口服冲击治疗,采用狼疮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评估病情。随访12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和治疗前、治疗后6、9、12个月的 SLEDAI得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莫司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酰胺组,前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后者( P<0.05);莫司组患者治疗后6、9、12个月的SLEDAI得分明显低于酰胺组( P<0.05);莫司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酰胺组( P<0.05)。结论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诱导治疗对比,前者可有效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尿蛋白水平,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狼疮疾病活动度,且具有更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勇;刘德慧;吴荣艳;任称发;许仁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CYP2 C19基因多态性对老年精神科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

    目的:评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老年精神科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查老年精神科患者70例,检测 CYP2C19基因型,同时监测患者口服的主要精神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口服相同剂量精神类药物时,比较不同CYP2C19基因型患者的血药浓度差异。结果在口服0.5 g/d丙戊酸钠(德巴金)或20 mg/d的艾司西酞普兰患者中,不同CYP2C19基因型患者的丙戊酸及西酞普兰血药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中国南方老年精神科患者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精神类药物代谢未见明显影响。

    作者:陈建平;林裕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直肠巨大绒毛状腺瘤患者环氧酶-2、p5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环氧酶( Cox)-2、p53的表达对直肠绒毛状腺瘤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后复发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绒毛状腺瘤的老年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标本于病理科制作石蜡包块,根据术后随访情况是否复发分组,复发组39例,未复发组51例,另选取直肠癌及正常直肠标本各10例作为对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x-2、p53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对于腺瘤复发的意义。结果各组Cox-2、p53表达存在差异。 Cox-2表达水平在瘤体直径大小、是否复发分组中存在差异,p53表达水平在是否复发分组中存在差异( P<0.05)。 Cox-2与p53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且为直肠绒毛状腺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x-2与p53蛋白高表达与直肠绒毛状腺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对其表达水平的监测可能对预测肿瘤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建涛;陈辉;周俊峰;张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背椅训练对轻型脑卒中患者运动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背椅训练( CSE项目)对轻型脑卒中患者运动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9例轻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CSE项目,对照组进行常规肢体牵拉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运动效能、CSE大耐受时间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24 w,干预组患者运动效能总分及部分条目、Barthel指数总分及日常功能级别分布、CSE大耐受时间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 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CSE项目可提高轻型脑卒中患者运动信念,进而提高运动依从性,改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徐岚;苏翠红;倪健强;招少枫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对老年肥胖患者肥胖指标、心血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对老年肥胖患者肥胖指标、心血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肥胖症患者52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4例和对照组265例,观察组采用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运动治疗,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肥胖指标、心血管功能和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20%)显著高于对照组(70.19%)(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腹围及股围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未径(LVSEd)、左房内径(LA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康复运动结合针灸治疗可提高老年肥胖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肥胖指标,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广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非离子型造影剂与离子型造影剂在肝脏肿瘤CT扫描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与离子型造影剂在肝脏肿瘤CT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CT扫描的肝脏肿瘤患者90例,根据使用造影剂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离子型造影剂,实验组予以非离子型造影剂,扫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扫描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造影后肾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扫描效果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降低(P<0.05),造影后2、7 d的肾功能影响较低(P<0.05)。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较离子型造影剂在肝脏肿瘤的扫描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对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明华;柴晓明;罗竹人;吴小强;王小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丹参酮通过抑制miR-376 b-5 p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

    目的:探讨miR-376b-5p在丹参酮逆转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17月龄的SHR随机分为对照组、丹参酮组和丹参酮+miR-376b-5p组(n=20),其中丹参酮组和丹参酮+miR-376b-5p组接受5 ml· kg-1· d-1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灌胃处理,连续12 w;此外,丹参酮+miR-376b-5p组尾静脉注射过表达 miR-376b-5p 的慢病毒载体,对照组接受5 ml· kg-1· d-1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12 w后分离右侧颈总动脉,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分析血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收缩压( 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和左心室压力上升/下降大速率(±dp/dtmax)〕,称量体质量及左心室质量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取左心室中部冠状切面石蜡切片行 HE 染色、Masson染色以评估左室重构情况(心肌细胞直径、心肌间质纤维化指数和心肌血管周围纤维化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LVSP和LVEDP均降低,±dp/dt max均升高(P<0.05);丹参酮组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细胞直径、心肌间质纤维化指数及心肌血管周围纤维化指数均低于对照组。 miR-376b-5p过表达后可消除丹参酮对SHR血压及左心室重构的保护效果,丹参酮+miR-376b-5p组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对老年 SHR 左室重构有保护作用,而过表达 miR-376b-5p可消除丹参酮对老年SHR左室重构的逆转作用,提示丹参酮可能通过降低miR-376 b-5 p水平发挥对老年SHR左室重构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强;陈丽珠;郭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应对体验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的应对体验。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8例 COPD患者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结果 COPD患者应对体验的主题有:寻求支持与释放压力、减轻负担与平衡心态、释怀现状与体验价值、舍弃生命与安排日后。结论探讨合适的认知干预模式,充分发挥患者自主性,体现尊严护理,加强沟通支持及扩大社会支持网有利于减轻患者SPB。

    作者:梁敏余;陈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藜蒿黄酮对SMMC7721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藜蒿黄酮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作用,并观察其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关系。方法实验分组:阴性对照组、槲皮素组、藜蒿黄酮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各组 HIF-1α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藜蒿黄酮能明显抑制 SMMC7721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IC50为345μg/ml;RT-PCR结果显示藜蒿黄酮组HIF-α表达明显下调。结论藜蒿黄酮能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HIF-1α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王丽丽;谢荣辉;邬亚华;张义平;曹俊;殷嫦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ACS行PCI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 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水平水平分别为(53.16±4.29)ng/L、(93.41±8.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28±5.22)ng/L、(112.52±9.76)%;一氧化氮(NO)、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分别为(68.36±5.35)μmol/L、(6.16±1.08)%,高于对照组的(59.41±4.68)μmol/L、(5.06±0.95)%(P<0.05);血清白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61.42±5.19)ng/L、(359.32±65.06)μg/L、(7.05±3.37)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83±6.82)ng/L、(467.25±86.09)μg/L、(11.54±3.65)mg/L(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 ACS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张薇薇;董宏伟;张文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白芷总挥发油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芷总挥发油(EOAD)对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5 mg/kg)、EOAD低剂量组(70 mg/kg)和高剂量组(140 mg/kg)。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大鼠足趾皮内注射CFA诱导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于造模第15天起连续给药7 d,观察EOAD对大鼠体重、足肿胀及脏器指数的影响;检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前列腺素( PG) E2、一氧化氮( 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足肿胀明显,关节炎评分增加,胸腺和脾指数明显增加,血清中NO、PGE2和TNF-α含量及NOS活力均明显升高( 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EOAD治疗可显著减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右后足的足肿胀(P<0.05),降低关节炎评分,并使大鼠体重及脏器指数增加,同时明显降低血清中NOS活力和NO、TNF-α、PGE2的含量(P<0.01)。结论 EOAD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PGE2水平及NOS活力有关。

    作者:孙守坤;丛立新;郭环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90例,应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诊断并分为单纯脑卒中组和脑卒中抑郁组,然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价抑郁情况分为轻、中、重度抑郁组,应用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S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1、2、3 w后各组患者HAMD和SSS评分,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AMD 与S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90例脑卒中患者中抑郁78例,其中轻度抑郁19例,中度抑郁33例,重度抑郁26例;治疗1、2、3 w后轻、中、重度抑郁组HAMD 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 P<0.05);治疗1、2、3 w 后单纯脑卒中组、轻度抑郁组患者 SSS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中、重度抑郁组患者显著降低(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患者HAMD评分与SSS评分呈正相关(r=0.834,0.875;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抑郁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对中、重度抑郁患者。

    作者:吕品;胡茂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经支气管镜穿刺针吸活检在鉴别诊断纵隔气管周围淋巴结病变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穿刺针吸活检技术(TBNA)在鉴别诊断纵隔气管周围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胸部 CT或增强检查显示肺部肿块或纵隔气管周围淋巴结出现病变为研究对象,均行TBNA和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 EBUS-TBNA),以病理诊断结果或临床诊断为标准,比较TBNA、EBUS-TBNA的诊断价值。结果68例患者中,病理及临床诊断恶性肿瘤50例,良性患者18例。 TBNA诊断阳性51例(75%),其中恶性肿瘤38例,良性病变13例。 EBUS-TBNA诊断阳性57例(83.82%),其中恶性肿瘤41例,良性病变16例;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TBNA诊断阳性39例(78%),EBUS-TBNA诊断阳性45例(90%)。 EBUS-TBNA诊断纵隔淋巴结病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TBNA;EBUS-TBNA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 TBNA。结论 TBNA能够明确肿瘤手术分期,在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定位的方法下,配合经纤维EBUS-TBNA,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碧翠;余新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特点

    目的:探究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因脑卒中昏迷入院接受治疗的6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分析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结果610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86例,感染率为14.09%,共培养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1株(56.67%)、革兰阳性菌23株(25.56%)及真菌16株(17.7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抗菌药物、卧床时间、气管切开时间、血清白蛋白因素是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气管切开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以及低白蛋白血症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孔庆芳;李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肺大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晚期肺大细胞癌( LCLC)采取培美曲塞二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LCLC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给予培美曲塞二线治疗,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22.6%、54.8%、22.6%,对照组为19.4%、50.0%、19.4%,两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 P>0.05);但在Ⅰ~Ⅱ级贫血、脱发,Ⅲ~Ⅳ级粒细胞减少、Ⅰ~Ⅱ级周围神经毒性、Ⅲ~Ⅳ级白细胞减少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晚期LCLC二线采取培美曲塞治疗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优势。

    作者:蔡友鹏;许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芍药苷对大鼠皮质酮损伤的海马神经元Trk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皮质酮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 SD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皮质酮诱导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建立皮质酮损伤模型。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芍药苷进行预处理。采用 WST-1法检测芍药苷对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应用 PCR 与Western印迹检测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与酪氨酸激酶受体B( TrkB)的表达。结果与皮质酮组相比,中高剂量芍药苷可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活力( P<0.05),可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TrkB与BDNF的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 P<0.05)。结论芍药苷对皮质酮诱导的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具有抗抑郁作用。

    作者:董海影;张春;弓箭;张晓杰;李春旭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围术期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围术期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3例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观察组)和同时期收治的35例非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对照组),两组均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术前、术日、术后第3、7天时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内科疾病合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 D-二聚体(DD)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小板(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日纤维蛋白原(FIB)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显著上升(P<0.05);术后第7天时观察组 DD和 FIB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日两组FUB和DD水平显著上升,ATⅢ水平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延长(P<0.05);术后第3天两组PT和TT较术前和术日显著延长(P<0.05),此时对照组FIB和DD水平较术日显著降低,且 ATⅢ和 PLT水平显著上升( P<0.05);术后第7天时除观察组FIB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恢复。结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且凝血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显著延长,提示对围术期老年股骨头骨折患者手术后应谨慎使用抗凝药物,同时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临床情况补充适量的凝血因子,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俊;赵银必;张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AOPP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常规解毒加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患者38例设为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的患者34例纳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胆碱酯酶(CH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中AS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 CHE 含量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中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64.71%)(χ2=8.168,P=0.004);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 CRP水平与 AST正相关(r=0.337,P=0.019),与CHE呈负相关(r=-0.547,P<0.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AOPP老年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杜艳雪;李佳;朱保月;苏晓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异丙托溴铵和乙酰半胱氨酸对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和口服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78例COPD疾病且处于稳定期(肺功能Ⅱ级和Ⅲ级)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异丙托溴铵组、NAC组和联合用药组。2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总观察时间为12 w,12 w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肺功能及气道重塑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 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含量的变化。结果用药后三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与用药前相比明显下降( P<0.05),与 NAC组、异丙托溴铵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后各组诱导痰中 TGF-β和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联合异丙托溴铵可以抑制稳定期 COPD患者的气道重塑,改善肺功能。

    作者:路恩丽;于振香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