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背椅训练对轻型脑卒中患者运动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岚;苏翠红;倪健强;招少枫

关键词:背椅训练, 轻型脑卒中, 运动效能,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背椅训练( CSE项目)对轻型脑卒中患者运动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9例轻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CSE项目,对照组进行常规肢体牵拉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运动效能、CSE大耐受时间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24 w,干预组患者运动效能总分及部分条目、Barthel指数总分及日常功能级别分布、CSE大耐受时间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 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CSE项目可提高轻型脑卒中患者运动信念,进而提高运动依从性,改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酮通过抑制miR-376 b-5 p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重构

    目的:探讨miR-376b-5p在丹参酮逆转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17月龄的SHR随机分为对照组、丹参酮组和丹参酮+miR-376b-5p组(n=20),其中丹参酮组和丹参酮+miR-376b-5p组接受5 ml· kg-1· d-1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灌胃处理,连续12 w;此外,丹参酮+miR-376b-5p组尾静脉注射过表达 miR-376b-5p 的慢病毒载体,对照组接受5 ml· kg-1· d-1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12 w后分离右侧颈总动脉,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分析血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收缩压( 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和左心室压力上升/下降大速率(±dp/dtmax)〕,称量体质量及左心室质量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取左心室中部冠状切面石蜡切片行 HE 染色、Masson染色以评估左室重构情况(心肌细胞直径、心肌间质纤维化指数和心肌血管周围纤维化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LVSP和LVEDP均降低,±dp/dt max均升高(P<0.05);丹参酮组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细胞直径、心肌间质纤维化指数及心肌血管周围纤维化指数均低于对照组。 miR-376b-5p过表达后可消除丹参酮对SHR血压及左心室重构的保护效果,丹参酮+miR-376b-5p组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对老年 SHR 左室重构有保护作用,而过表达 miR-376b-5p可消除丹参酮对老年SHR左室重构的逆转作用,提示丹参酮可能通过降低miR-376 b-5 p水平发挥对老年SHR左室重构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强;陈丽珠;郭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重症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18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 IL)-18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76例重症脑梗死患者按照 IL-18水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继发院内感染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脑梗死再发率和30 d死亡率的差异。根据30 d后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继发院内感染、IL-18水平、APACHE-Ⅱ评分和脑梗死再发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APACHE-Ⅱ评分、继发院内感染率、脑梗死再发率和30 d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死亡组年龄、IL-18水平、脑梗死再发率、继发院内感染率及 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 IL-18水平升高是重症脑梗死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检测IL-18水平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颜玮茹;廖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的抑炎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老年 UA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5、10、20 mg组,每组50例,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5、10、20 mg,1次/d,睡前口服,3组均治疗8 w。分别于治疗前、4、8 w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3组治疗后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20 mg 组治疗后 TC、TG、LDL-C、hs-CRP 较5、10 mg 组显著下降(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更有效降低 hs-CRP及血脂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孙小强;何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与血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7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85例和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组82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8-iso-PGF2α、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各组间年龄、体重指数(BMI)、TC、FT4、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低T3综合征组8-iso-PGF2α、HBA1c、TG、HDL-C、LDL-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FT3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进一步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iso-PGF2α是影响2型糖尿病发生低T3综合征的重要因素( B=-0.023、-0.005;P=0.028、0.000)。结论氧化应激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T3综合征有关。

    作者:孟祥凤;刘海霞;王学慧;李庆美;张奕;刘长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疏肝化痰祛瘀方联用紫杉醇对乳腺癌大鼠乳房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观察疏肝化痰祛瘀方联用紫杉醇对乳腺癌大鼠乳房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形成满意肿瘤结节的乳腺癌大鼠随机分为乳腺癌组、紫杉醇组、小剂量疏肝化痰祛瘀方联用紫杉醇组(小剂量联合组)和大剂量疏肝化痰祛瘀方联用紫杉醇组(大剂量联合组),将同期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给予紫杉醇组尾静脉注射紫杉醇(剂量25μg/g),小剂量联合组在紫杉醇组基础上给予10 ml/kg疏肝化痰祛瘀方汤剂灌胃,大剂量联合组在紫杉醇组基础上给予(20 ml/kg)疏肝化痰祛瘀方汤剂灌胃,对照组尾静脉及灌胃给予0.9%氯化钠溶液,所有组别连续给药4 w。检测体重、微循环灌注量、血液黏稠度和乳房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组的体重与微循环灌注量明显降低(P<0.05),血液黏稠度、VEGF和bFGF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乳腺癌组比较,紫杉醇组、小剂量和大剂量联合组的体重与微循环灌注量显著增高( P<0.05),血液黏稠度、VEGF和bFGF水平明显降低( P<0.05),与紫杉醇组比较,大剂量联合组的体重与微循环灌注量显著增高(P<0.05),血液黏稠度、VEGF和bFGF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疏肝化痰祛瘀方联用紫杉醇对乳腺癌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与改善乳房微循环、血流黏稠度和乳腺组织的VEGF和bFGF表达有关。

    作者:王玉祥;杨洁;杨超;王少青;张辛;宋玉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灸药并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灸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艾灸配合中药口服,对照组仅予中药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T值为-0.19±0.86,对照组为-0.52±1.08,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症候积分为18.94±5.46,对照组为23.47±7.08,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 P<0.05)。结论艾灸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疗效显著,较单纯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苏敏;朱丹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高频超声联合SSR、NCV水平对比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SSR、NCV在对(DPN)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治疗前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硫辛酸、甲钴胺和B族维生素进行治疗,尔后使用高频超声对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进行检查,并对患者进行SSR及NCV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正中神经在腕横纹、豌豆骨、钩骨、腕横纹上6 cm、肱骨髁上4 cm及肱骨中点处 CSA显著降低( P<0.05),尺神经在肘管、肘管入口、肘管出口、肱骨内髁上6 cm、肱骨中点、肱骨内髁下8 cm、腕横纹上6 cm 及 Guyon 管处 CSA 显著降低( P<0.05),肱骨外上髁上4 cm处桡神经CSA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患者SSR及NCV异常率均显著降低(P<0.05),患者正中神经 SCV、MCV均显著升高(P<0.05),患者上肢SSR潜伏期显著降低(P<0.05),波幅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SSR、NCV可有效评估老年DPN患者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作者:马彩虹;包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直立倾斜试验在老年人不明原因晕厥中的临床应用

    老年人晕厥年发病率约6%。血管迷走性晕厥( VVS)是晕厥原因中常见的类型,约占41%~66%〔1〕。直立倾斜试验( HUTT)操作简单、安全,是目前诊断VVS的“准金标准”〔2〕。本文对老年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行HUTT检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高军;翁伟进;师干伟;薛社亮;杨丽萍;彭飞;李丽;李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起搏器植入对病窦综合征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因病窦综合征( SSS)植入起搏器( PM)的患者阵发性房颤行环肺静脉导管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首次接受导管消融手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按是否因SSS植入了PM分为SSS+PM组(41例)和非SSS+PM组(12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3~30个月,观察房颤复发率,分析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SSS+PM 组患者高血压和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及左房直径显著高于非SSS+PM组(均P<0.05);两组患者消融手术时间、透视时间、肺静脉隔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随访过程中,SSS+PM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非SSS+PM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SSS联合PM植入是房颤复发的预测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S后PM植入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2,95%可信区间=1.10~3.69,P=0.023)。结论因 SSS植入 PM 的患者阵发性房颤行环肺静脉导管消融治疗有较高的复发率,这类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基质消融。

    作者:吴金涛;董建增;桑才华;汤日波;杨朝宽;马长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地塞米松致小鼠肌肉衰减综合征模型建立

    目的:通过研究地塞米松(DXM)对C57BL/6小鼠肌肉质量和肌肉功能的影响,探究理想的肌肉衰减综合征小鼠的建模方法。方法将23只6~7个月龄C57BL/6小鼠分为2组:对照组(0.9%生理盐水)、实验组(5 mg/kg DXM),连续皮下注射6 w。前2 w每3 d及后4 w每7 d测量小鼠摄食量、体重和体成分。后一次给药24 h后,利用水迷宫测量游泳速度和轮式跑台测量掉落次数。结果实验组肌肉质量和肌肉功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摄食量与体重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OXM能够建立理想且可靠的肌肉衰减综合征小鼠模型。

    作者:鲁飞翔;李军;周仙杰;朱德生;刘庆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2011~2050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务状况

    目的: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问题。方法构建人口和精算模型来预测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务状况及财政支持能力。结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支出总额占财政收入比重不算太高;2050年前缴费支出、弥补统筹收不抵支支出先后成为影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首要因素,另一方面弥补个人账户缺口支出增长速度很快。收入替代率呈现出“老人”、“中人”、“新人”逐级递减。结论从整体上而言,财政能够承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财政支出的压力;需要职业年金的补充才能保证“中人”、“新人”待遇水平不下降。

    作者:李俊;安立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结肠腺癌中叉头框蛋白M1表达及其与上皮型黏附蛋白的关系

    目的:检测叉头框蛋白(FOX)M1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上皮型黏附蛋白(E-cadherin)的关系。方法结肠腺癌组(观察组)和正常结肠黏膜组(对照组)术后的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 FOXM1和 E-cadherin的表达,观察 FOXM1和 E-cadherin 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分析FOXM1和E-cadherin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FOXM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 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FOXM1过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和微血管浸润密切相关。 FOXM1过表达与肿瘤体积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FOXM1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FOXM1过表达可以促进结肠腺癌的发生和发展,FOXM1过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下调E-cadherin的表达,对细胞间的黏附进行调节,促进肿瘤的进展。

    作者:李晓峰;杨生虎;韩云;杨立平;秦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上消化道症状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及药敏试验指导个体化治疗

    目的:通过对10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检测及药敏试验,探讨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培养阳性患者54例作为试验组,碳呼气实验及快速尿素酶实验均阳性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两种敏感抗生素加兰索拉唑和胶体果胶铋治疗,疗程10 d,停药1个月后通过13 C呼气实验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根除前后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及炎症程度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根除率分别是86.8%和61.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治疗后根除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炎症程度较未根除患者改善明显。结论幽门螺杆菌检测及细菌培养对指导临床治疗有较大意义,个体化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并减轻炎症程度。

    作者:崔岩;段金雨;苏健坤;曲智威;关晓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不同应用时机下重度脓毒症老年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究不同应用时机下重度脓毒症老年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的效果。方法按照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20分的标准选取重度脓毒症老年患者8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给予早期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和 CBP 治疗,其中实验组接受早期CBP 治疗;观察两组APACHE Ⅱ评分、多器官障碍综合征( MODS)评分、MODS 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48 h实验组氧合指数(PaO2/FiO2)〔(276.2±56.2)mmHg〕高于对照组〔(205.3±58.5)mmHg,P<0.05〕。治疗2 w后实验组 MODS发生率(14.3%)低于对照组(32.6%, P<0.05)。治疗2 w后实验组病死率(4.7%)明显低于对照组(14.0%,P<0.05)。结论早期CBP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疗效显著。

    作者:吉家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已经成为增长快的癌症,在北美,每年被诊断甲状腺癌新发病例约37000例,而且发病率越来越高〔1〕。按照其恶性程度可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低分化型甲状腺癌( PDTC ),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TC)。 DTC根据其组织病理学又分为乳头状癌(PTC)和滤泡状癌( FTC)通过手术切除和131 I的辅助治疗,预后良好,治愈率可达90%以上,而ATC由于迅速扩展到颈部,会引起呼吸窘迫和食管梗阻〔2〕,极易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其中位生存期少于6个月,甚至1年内的生存率只有10%〔3〕。然而,目前人们对ATC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有限,因此,迫切的需要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到目前为止已被发现的基因改变主要包括 BRAF、RAS、ALK、PIK3CA、TP53、CT-NMB1、PTEN等,本文根据其遗传特性、作用、致癌机制以及其近期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闯振蕾;王玉君;余红波;曲昌发;崔亚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食道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中利用不同呼吸时相勾画定位CT靶区

    目的:探讨多呼吸时相CT模拟定位法在高龄食道癌患者适形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不同呼吸时相 CT模拟定位扫描图像,对57例70岁以上食道癌患者全程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其中Ⅱa期17例、Ⅱb期21例、Ⅲb期19例。平静吸气末和平静呼气末CT图像上分别勾画大体肿瘤体积( GTV),两者融合形成的GTV近似为肿瘤在平静呼吸全程运动的范围,CTV-PTV过程不必再外扩呼吸动度。与经典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比较,评价近远期疗效、预后相关因素和不良反应。结果与传统的CTV外扩至PTV方法比较,不同呼吸时相 CT模拟定位法 PTV平均缩小16.2%(中位值15.8%)。所有患者有效率( OR+PR)为:94.73%,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2%、44.9%、28.1%;KPS评分和 N分期为独立预后因素,年龄并不独立影响预后。结论多呼吸时相CT模拟定位法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显著降低PTV、改善生存质量,高龄食道癌患者放疗耐受良好。

    作者:王伟锋;王国平;林志仁;羊华高;程钢;梁颖;袁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分析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老年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价老年 CK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对126例老年CKD住院患者应用 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测定身高、体重、上臂肌围( AMC)、小腿围( CC)等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血红蛋白(Hb)、肌酐(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26例老年CKD患者中, NRS-2002评分≥3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29例(23.0%),CKD V期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53.3%(8/29),与CKD Ⅱ期(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NRS-2002评分与肾小球滤过率(GFR)、Hb、BUN、Cr、TP、ALB、PA 明显相关(P<0.05),与体质指数(BMI)、AMC、CC 相关性差( P>0.05)。结论 NRS-2002评分可以作为老年CKD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指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营养评估方法。

    作者:孔建华;张洁;滑莹莹;崔云婧;樊晓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3例,A组患者予髓心减压松质骨植入术,B组患者在髓心减压松质骨植入术的基础上实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分别于治疗后6、12、18、24个月对患者的蛙位X线片、磁共振成像及Harris评分进行复查,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6例(18.2%)患者术后12个月Ⅲ期塌陷,B组1例(3.0%)术后18个月Ⅲ期塌陷(P<0.05);两组治疗前股骨头坏死面积和 Harris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股骨头坏死面积和Harris功能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霏霰;吴齐英;李新志;韩庆斌;周游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目的:探讨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 EP)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及环氧化酶( COX)-2表达及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未使用任何激素类药物治疗的绝经前、后EP患者、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在绝经前后 EP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及COX-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MP-9、COX-2在绝经前EP组织中表达分别为83.33%(25/30)、57.67%(17/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67%(8/30)、20.00%(6/30)(χ2=19.461、8.531,P<0.05);在绝经后EP中表达分别为73.33%(22/30)、47.67%(13/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9/30)、16.67%(5/30)(χ2=11.279、5.079,P<0.05);MMP-2与 COX-2在绝经前后 EP组织中呈正相关(r=0.383,P=0.037)。结论 MMP-9和COX-2在绝经期EP组织高表达,且呈正相关,这两种蛋白酶可能参与绝经期EP的形成。

    作者:张艳;夏颖;王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祛风清热通络法对三叉神经痛大鼠三叉神经节痛觉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三叉神经节痛觉信号传递机制及以祛风清热通络法为核心治疗本病的作用途径。方法采用祛风清热通络法,运用慢性缩窄环法制作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动物模型三叉神经节离体培养,采用实时定量 PCR法检测三叉神经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肱(CGRP)mRNA,探讨该法对动物模型三叉神经痛觉信号传递机制的干预作用。结果各组三叉神经节CGRP mRNA 表达量依次为空白组<高剂量组<卡马西平组<中剂量组<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高、中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GRP mRNA 表达下调明显( P<0.05);高剂量苗药对三叉神经节CGRP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较卡马西平强,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剂量苗药能下调CGRP mRNA表达,可能是通过影响CGRP的合成和释放使CGRP含量减少,从而使三叉神经节痛觉信号传导途径受阻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作者:吴远华;司凯隆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